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6911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docx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

(根据2006年中考《考试说明》编写)

一、2006年复习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

元谋人“战国七雄”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秦王扫六合(秦统一六国)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府的设置长城的修建(秦长城、明长城)孔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四大发明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司马迁与《史记》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战国编钟数学家祖冲之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王羲之的书法莫高窟石窟赵洲桥隋唐至宋元时期的绘画成就《资治通鉴》《本草纲目》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现代史:

英国的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土地黄海战役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活动)“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辛亥革命的酝酿(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湖北军政府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胜利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詹天佑与就张铁路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中共址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兴起)经济特区的设置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民族工作的成就)“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中葡《联全声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中日建交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三)世界历史部分:

神奇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日本的大化改新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文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战的结束)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德国东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利用)生物工程技术

(四)重庆历史: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重庆”第八章“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庆”第十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五)历史地图及历史插图:

与本次考试内容相关的历史地图及插图(参见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世界历史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

二、基础知识提要

中国历史第一册

大约170万年前,在今天云南元谋一带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我们把他们叫着“元谋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春秋之后,我国进进入战国时期。

这时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秦、赵、魏、韩,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秦孝公即位后,为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秦国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抑商。

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

3、奖励军功。

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

4、迁都咸阳,推广县制。

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5、严明法令。

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初选连坐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改革。

通过这次变法,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随着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对魏国的战争多次取得胜利,各国纷纷派使者向秦国祝贺。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对此,一些读书人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传播自己的观点,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了众多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

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

此外,还有兵家、农家等。

各学派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编定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为代表的一批人创造出新的诗体“楚辞”。

屈原写的最著名的抒情长诗是《离骚》。

秦朝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1万多华里,是世界古代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分裂混乱的局面。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使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四大发明: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西汉时期,我国数学发展到很高水平。

在湖北荆州的西汉墓中,发出写在竹简上的《算数书》,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数学专著。

这一时期成书的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丰富的数学知识。

西汉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关于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

(南朝数学家祖冲之)

西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领域出现了一颗巨星,他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史记》记述了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秦始皇陵兵马俑: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北魏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实行颁布俸禄制。

政府按官吏的等级发给俸禄;颁布“均田令”规定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

得到土地的农民向政府交纳粮食和布帛作为赋税,承担徭役和兵役;迁都洛阳,大力推进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政策。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而且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北朝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之一。

北朝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写成了农学著和《齐民要术》。

这部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一部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写的隶书和楷书端正、规范,行书、草书流畅潇洒,创造出新的意境,达到了书法艺术的高峰,后人称他为“书圣”。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他画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通过后代高手临摹流传下来,是我国历代名画宝库中的珍品。

中国历史第二册

唐朝时,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唐朝的先进文化给日本以深刻影响。

日本仿照唐朝制度,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采用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等。

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最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职倍仲麻吕和中国的高僧鉴真。

中国古代称印度为天竺。

唐朝时,与天竺国之间往来密切。

唐朝僧人玄奘,不畏艰险,到天竺取经,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拱桥。

唐朝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保存至今的868年刻印的《金刚经》,文学整齐,画面精美,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敦煌莫高窟艺术,包括雕塑、壁画和建筑,其中塑像是石窟艺术的主体。

莫高窟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11世纪中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比雕版印刷更先进,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北宋时人们利用磁针指南的原理,做成指南针,后来人们把磁针装在有方位的罗盘上,制成了罗盘针。

唐朝时,炼丹家发现把硝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可制成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三大发明,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了19年的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近300卷的史书《资治通鉴》。

全书按年月顺序,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十国,共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编年体巨著。

为了防止北方蒙古族卷土重来和东北女真贵族的骚扰,朱元璋派大将督修长城。

明长城东起九连城鸭绿江边,西至甘肃河西走廊的嘉峪关,全长1.2万里。

它和秦长城一样,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出使西洋。

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开始第一次远航。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充分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精神。

郑和的大规模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是我国和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

明朝初年,日本一些没落贵族和武士勾结不法商人,成群结伙到我国东南沿海骚扰,人民称之为“倭寇”。

戚继光和他组织的戚家军为抗倭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561年,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全歼侵扰台州的倭寇。

以后,戚继光与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联合作战,基本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

1661年,郑成功率2万多将士,乘坐数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向台湾进发,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军猛攻台湾,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86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东南边疆。

中国历史第三册

18世纪末、19世纪妆,正当清朝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欧洲和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尤以英国最为强大。

英国资产阶级急于向外开拓市场,把纺织品、金属制品等运到中国试销,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那时中国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没有销路,而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却在欧美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在中英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

英国资产阶级为牟取暴利,改变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竟把毒品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向中国输出鸦片的还有美国和俄国商人。

鸦片的大量输入,改变了中英贸易中中国所处的“出超”的有利地位;英国不仅从中国获得大量的茶叶和生丝等产品,还掠走大量的白银。

由于白银外流,银价上涨,使人民的负担加重;不少地主、官僚、士兵吸食鸦片,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严重削弱。

面对鸦片的大量输入,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要不要禁烟的争论。

以湖广总督林则徐为代表的一批官员,主张严禁鸦片。

林则徐是道光时期最有远见的大臣,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禁烟主张,委派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果断的禁烟措施,限令外商立即交出鸦片;整顿海防,加强战备,招募渔民编为水勇,加紧军事训练;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书报资料,主持编译《四洲志》,以便了解外国情况;派兵封锁英国商馆,迫使外国鸦片贩子交出鸦片;1839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将收缴的118万公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爱国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意志和巨大决心。

林则徐出色领导了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由于清朝政治腐败,中国当时经济落后,鸦片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两;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这两个条约中,又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品岸建立租界等特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1844年,美国和法国又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取得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中国领土的完整遭到破坏,主权遭到践踏,封建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中国人民担负起了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任务。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美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了修改条约的要注,在遭到拒绝后,英、法两国便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炮轰广州,战争开始。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大沽,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侵略军闯进北京圆明园,大肆抢掠后,放火烧毁了这座壮丽的宫殿和园林。

1858年,沙俄趁火打劫,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霸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种族加深了。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维护清朝统治。

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股“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的热潮,包括引进机器设备、军事装备和科学技术,创办军用、民用工业,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等,这就是洋务运动。

办洋务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运动的第一阶段是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的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至90年代,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在继续经营军事工业的同时,兴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和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一批民用工业。

洋务派还筹划海防,创建海军。

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已初具规模,北洋舰队已拥有20多艘军舰,建立了威海和旅顺两个基地,是清朝海军中最大的一支。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894年7月,日本军舰袭击清军运输船只和护卫舰,日本陆军也在牙山附近袭击清军,清政府于8月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现了中国军民英勇牺牲的爱国精神;平壤战役中,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坚决抵抗,不幸牺牲;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服毒殉国。

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并加紧对华输出资本,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要求变法的人越来越多,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为“公车上书”(即举人上书)。

从此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在维新变法呼声高涨的形势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实行变法。

这一年是旧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的103天里,光绪帝发布了许多变法命令,主要内容有:

经济方面:

提倡实行,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铁路、采矿和邮政;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澄清吏治。

文化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军事方面:

训练和建设新式海军、陆军,加强国防。

由于这些变法命令是在103天里颁布的,所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是进步的;它要挽救民族危亡,维护国家独立,是爱国的;它广泛地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是思想领域里一场深刻的启蒙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从一开始就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反对。

她先是免去了支持变法的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龠禾的职务,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接着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宣布由她“训政”,下令废除新政法令,搜捕维新派人士。

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6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引起帝国主义的惊恐。

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等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巩固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直接打击镇压义和团。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但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同时也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独立与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1901年9月,参加武装侵略中国的八国,加上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共11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风居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处死;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兵。

《辛丑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此清政府完全居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世纪初,我国涌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杰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宣传家。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各地革命团体联合起来。

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各地组织的代表决定建立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决定把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作为同盟会纲领。

大会推选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

同盟会创办《民报》,作为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这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同盟会成立后,把武装起义放在革命的首要地位。

1911年,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湖北的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联合领导机构,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

由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建立革命组织,发展革命力量。

新军士兵大多来自贫苦农民,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影响,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

10月10日,驻武昌新军发动起义,占领武昌全城,接着占领汉阳和汉口。

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

各省都督府代表集会,决定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改用阵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政权的建立。

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反动政权,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辛亥革命还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面对尊孔复古的逆流,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年改名《亲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火炬。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生校长,他在学术上提倡“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文言文,主张文学革命。

鲁迅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给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赞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他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6月5日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向上海。

在全国人民斗争下,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撤销,“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继续召开。

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两党联合进行的北伐战争开始。

两湖地区是北伐的主要战场。

北伐先后夺取了汀泗桥和贺胜桥。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善战被称为“铁军”。

1927年3月,北伐军逼近上海。

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了上海,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7年4月,蒋介石在革命人民的血泊中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这个政府的实权掌握在蒋介石手中。

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实现了宁汉合流。

第二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这是国民党新军阀与旧军阀争夺北部中国的混战,历史上称为“二次北伐”。

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决定放弃北京。

国民政府和平接收了北京、天津,长达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张作霖乘专列退走东北,在沈阳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这就是“皇姑屯事件”。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派周恩来等在南昌发动起义。

1927年7月,成立了领导起义的党的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

前敌委员会任命贺龙为起义军代部指挥,叶挺为副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

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的领导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