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6857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docx

河南省040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doc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

04—08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

1、现代生产力的各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

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生产力。

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发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5.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

7.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

8.社会上父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

9.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

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

10.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推广“先就业,后培训”的新型制度。

()

11.“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

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

1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13.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

14.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

()

15.“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

1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7.“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

说明了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

19.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

2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

21.教学大纲就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

22.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

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2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

24.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25.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

26.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

27.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

2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2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

30.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31.学和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系统。

()

3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三科四学。

()

3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

34.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

35.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核心作用。

()

36.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37.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38.义务教育就是大众教育。

()

3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40.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

41.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

4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

()

43.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

4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45.锻炼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

46.评价是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优缺点或价值做出的判断。

()

47.安排课表应遵循整体性、稳定性和迁移性三大原则。

()

4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

49.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50.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51.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

5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

5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

54.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

()

5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科尔伯格创立的。

()

56.中国近代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

57.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

58.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

59.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

60.德育过程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6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62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教学组织形式

6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学记)。

()

64.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民主平等关系。

()

67、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6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69、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

70、“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是指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

 

参考答案:

×√××√,√××××,×√√××,√×√×√,××√√×,×√××√,√×√√√,××√√×,√√×××,√××√×,×√×√×,×√×√√,√√×××,√√×××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中学版)

天明教育在线

2010-8-21

试题类型:

模拟试题

文章来源:

天明教育在线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B.梁启超

 C.蔡元培D.陶行知

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 B.社会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7.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8.当前,流生问题与()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采集者退散

9.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 B.例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12.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入保护法》

13.教育目的本质是()。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4.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15.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D.诺笃尔普

1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8.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A.道德素质教育采集者退散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的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5.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

 A.裴斯泰洛齐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D.卢梭

 E.诺笃尔普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1957年,______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我国提出的______。

 2.1995年,《______》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______报告中指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_____”。

 6.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______的创造。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______的新一代人才。

 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9.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______素质教育。

 10.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______包括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培养目标

 3.智育

 4.全面发展教育

 5.教育目的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5.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六、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2.D【解析】由广义的教育目的定义可知。

 3.A【解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4.D【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5.C【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7.B【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8.A【解析】略。

 9.D【解析】略。

 10.A【解析】题干是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原则:

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

 11.C【解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12.A【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3.D【解析】由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可知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4.B【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15.B【解析】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16.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17.C【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18.B【解析】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9.A【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见教材中对德育的阐释。

 20.C【解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

 2.ABDE【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依据:

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受人性假设的影响;受理想人格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2)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3.BCDE.【解析】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从而确立其“评价原理”。

1949年,泰勒又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起其“课程基本原理”。

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其基本问题包括学校应当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ACE【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

 5.BCE【解析】卢梭、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

三、填空题

 1.毛泽东、第一个教育方针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十六大4.时代性5.全体学生6.生活美7.创新精神和能力8.人格特征9.道德采集者退散10.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3.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韵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4.全面发展教育:

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5.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2.【答案要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3.【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答案要点】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育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天明教育在线

2010-8-6

试题类型:

历年真题

文章来源:

天明教育在线

 

单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

B.形式教育沦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寅学制“

4.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6.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8.“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D)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沦

10.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11.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13.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斯宾塞

14.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15.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布卢姆

D.布鲁纳

16.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8.“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

A.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