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招教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卷七.docx
《最新公招教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公招教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卷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公招教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卷七
2019年全国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编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均来自2017-2018年全国各地公招教师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2.预祝各位朋友顺利入编,成功上岸。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
A.完整发展B.和谐发展C.取长补短D.循序渐进
解析:
D【解析】根据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在教育上要求我们循序渐进。
2.操作机械的工人,一边观察仪表,一边控制和调节操作,有时还能注意周围环境的情况,这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性
解析:
【答案】C。
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3.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经常的工作是()。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C.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D.与科任教师经常沟通
解析:
【答案】A。
解析: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最经常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同。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法
D.评价标准
解析:
选B【解析】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是教育目的不同。
5.记忆容量较大、信息保存时间极短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
解析:
选B【解析】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其特点是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不超过2秒,因此,本题选B。
6.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解析:
选C。
【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故本题选C。
7.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
解析:
B解析:
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由此实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或高于C略高于D略低于
解析:
选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因此,本题答案选B。
9.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
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境
C.控制评价过程D.利用评价结果
解析:
【答案】C。
解析:
泰勒的评价模式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
10.个体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解析:
C【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生命在于运动。
11.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
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
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
【答案】D。
解析: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实质是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能单纯从提问和讲授的多少来衡量。
故选D。
12.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基本结构的学习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布鲁纳D.奥苏贝尔
解析:
答案:
C【解析】布鲁纳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对知识结构的掌握。
1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
解析:
选C。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1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属于普通中学在()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解析:
【答案】C。
解析:
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15.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的规定。
A.“先培训、再就业、后上岗”
B.“先培训、后就业”
C.“先培训、后上岗”
D.“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
解析:
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16.“教育贯穿整个人生,从出生到坟墓都要学习”,此观点表达的思想是()。
A.教育民主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全球化
D.教育信息化
解析:
【答案】B。
解析: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终身教育意味着,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阻隔。
17.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解析:
选D。
【解析】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故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因此,本题选D。
18.下列行为中,县级人民政府或其教育行政部门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是()
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B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
C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
D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解析:
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二)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因此,本题答案选B。
19.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解析:
答案:
D【解析】对教育学在我国的发展的考察。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科尔伯格
解析:
选D【解析】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代表人是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21.经济、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了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下列选项中难以反映经济对教育制度制约功能的是()。
A.古代学校教育内容大多是伦理、宗教内容,而非生产知识与技能
B.一些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达到12年
C.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专门培养工业、农业、商业人才的学院
D.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则实施分权制
解析:
【答案】D。
解析:
在古代学校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伦理的、宗教的内容,而不是生产知识与技能。
这与当时生产力及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不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来传递劳动知识和技能有关。
故A可以反映;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越来越长,一些国家已经达到了12年,这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故B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专业化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才会出现有关工业、农业、商业等专业或职业的学校。
故C可以反映;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分权制;同样是实施分权制,美国的分权制又与英国的分权制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起的。
22.某班的班干部在看到班上的同学违反纪律时,会将情况报告给老师,这体现出的高级情感是()。
A.道德感
B.权威感
C.归属感
D.理智感
解析:
【答案】A。
解析:
班干部在看到班上的同学违反纪律时,会将情况报告给老师是用道德标准评价他人产生的体验,道德感。
23.当同学聚会回忆起班主任时,虽然他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清晰的浮现出班主任的形象,这属于()。
A.想象
B.表象
C.感觉
D.思维
解析:
【答案】B。
解析:
表象是实物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清晰的浮现出班主任的形象。
24.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做主观题,涉及到记忆过程中的()。
A.再认
B.保持
C.识记
D.回忆
解析:
【答案】D。
解析:
学生做主观题,涉及到记忆过程中的回忆。
25.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解析:
【答案】C。
解析: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26.关于“什么是课程”,学者们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学术界出现对课程概念的多种诠释很正常
B.一般认为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
C.学术界很难对课程概念达成共识是因为缺乏课程领域的权威专家
D.一般认为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解析:
【答案】A。
解析:
有学者认为,出现对课程概念的多种诠释现象是正常的。
由于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不同,每个人所从事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验、着眼点和层次不同,因而对课程的理解也不相同,所以给课程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7.我国中小学课外活动与现行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
A.平行关系
B.前后关系
C.部分和整体关系
D.整体和部分关系
解析:
【答案】C。
解析:
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个性特长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28.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解析:
【答案】A。
解析:
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对待同事强调合作。
29.头脑风暴法是由()与1939年提出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A.奥斯本B.加里培林C.安德森D.韦纳
解析:
【答案】A。
解析:
头脑风暴训练,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
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