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6241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碳素墨水书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2.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氧气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和滴定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金刚石、熟石灰、石油B.生石灰、食盐、冰水

C.氮气、纯碱、干冰D.液氧、碳酸钙、天然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检查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D.

称里氢氧化钠固体

5.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A.有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

B.酸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但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7.初中化学共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在这四种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化合物生成的是(  )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9.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A.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10.下列有关物质除杂、鉴别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S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

B.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KCl溶液、NaOH溶液、K2SO4溶液和CuSO4溶液

C.鉴别CO气体和CO2气体,可用紫色的石蕊溶液

D.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的Mg(OH)2,充分搅拌后过滤

11.将锌加入到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不包含b点)所含溶质有2种

B.b点得到的固体为Cu

C.c点比a点所含溶质种类少

D.d点得到的固体有2种

1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表示t℃时,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

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D.

密闭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铝和氧气,加热充分反应

二、填空题

13.

(1)选择H、C、O、Na、Ca、Fe、N七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填在空格中

①写出氯化铁溶液中的阳离子:

_____;

②保持甲烷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

③原子核中不含中子的原子:

_____;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__;

(2)硬水中含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

,X的化学式为_____。

14.【最新】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客机大规模使用,其中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中的用量达到8.8%。

(1)下列客机上使用的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A塑料快餐盒B合金门把手C真皮椅套D羊毛毯子

(2)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

瘦肉、青菜、面包、米饭等,其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机上乘客若缺乏维生素A会患_____。

(3)金属铍(Be)与镁化学性质相似,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相对原子质量为9。

①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序号)。

②在空气中,铍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铍的保护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

现有A、B、C三种金属,A、B可溶于盐酸,C不溶于盐酸,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A+BCl2=ACl2+B。

(1)A、B、C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②Br2+2NaI=I2+2NaBr

(2)Cl2、Br2和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规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

a.Cl2+2KI=2KCl+I2b.2NaCl+I2=2NaI+Cl2↑

(4)经查阅资料,硫单质的活泼性比Cl2、Br2和I2都弱,请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该结论_________。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时,停止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2)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煮盐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___________。

(3)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

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

若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观察图像,判断A物质属于_____溶物质(选填“易”“可”“微”“难”)。

(2)通过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填“A”“B”或“C”)。

(3)在40℃时,分别向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中加水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_____。

(4)将6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

三、推断题

18.现有H2SO4、NaOH、Na2CO3、Ca(OH)2、BaCl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用A、B、C、D、E、F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其中固态F能用于人工降雨,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分析后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_。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E的用途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

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

Ⅰ._______;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0.如图常见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填写装置编号①--⑦,有先后顺序,装置可重复使用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

(1)除去N2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选用装置的顺序为_____;

(2)除去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得的CO2中的杂质,选用装置的顺序为_____,其中气体与瓶中试剂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_____;

(3)检验N2中的H2和水蒸气,选用装置的顺序为_____。

六、计算题

21.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将80g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g)

20

20

20

20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m

8.7

8.7

问:

(1)表中m的值为_____;

(2)哪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_____;求该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共多少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不符合题意;

B、汽油除去衣物上少量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所以,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

符合题意;

D、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2.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故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气泡,不能直接说是氧气,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C、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错误,故选C

考点:

实验现象的描述

3.D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详解】

A、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错;

B、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化合物;食盐属于盐;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

C、氮气属于单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错;

D、液氧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故选:

D。

4.B

【详解】

A、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5.A

【解析】

A.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每生成100g碳酸钙的质量,反应而吸收的质量为44g,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B.浓硫酸吸水,溶液质量增加;C.浓盐酸挥发使溶液的质量减少,但是物理变化;D.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得碳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增加。

选A

6.C

【解析】

A.根据酸与碳酸盐反应解答;

B.根据酸的概念分析解答;

C.根据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解答;

D.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不一定就是离子解答。

解:

A.有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正确;

B.酸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例如:

水。

故正确;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所以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故错误;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不一定就是离子,例如质子和电子也带电,但不是离子。

故正确。

故本题选C。

7.B

【详解】

①化合反应:

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定生成化合物。

②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的逆反应。

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不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③置换反应:

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④复分解反应:

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故选:

B。

8.B

【详解】

A、N不能表示氮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铜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u,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P2O5,氯化钠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④中的数字“5”表示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9.A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反应后物质A的质量=(30g+30g+30g+0g)-(33g+0g+22g)=35g;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反应后A、B、D物质的质量增大可判断三种物质为反应的生成物、C物质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C→A+B+D。

【详解】

A、根据计算,变化后物质A的质量为35g而不是5g,选项错误;

B、根据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关系,判断A、B、D为生成物,而C为反应物,该反应可表达为C→A+B+D,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分解反应,选项正确;

C、物质A为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之一,A物质可能为一种单质,物质C由A、B、D三种物质化合生成,则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判断分解反应的反应物C中所含元素应是生成物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大的物质为反应的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的反应。

10.C

【详解】

A、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SO2能与NaOH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法鉴别KCl溶液、K2SO4溶液,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Mg(OH)2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睛】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11.C

【分析】

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将锌加入到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

A、a至b段(不包含b点)所含溶质有3种,即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没有反应的硝酸银和硝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点得到的固体为A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点时,锌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a点所含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没有反应的硝酸银和硝酸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D、d点得到的固体有3种,即银、铜和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12.C

【详解】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先减小,然后增大,但是比原来的数据小,故A错误;

B、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只能说明加入等质量的金属时,M生成的氢气多,不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故B错误;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溶液的pH值先增大到7,然后不变,然后再增大,故C正确;

D、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

所以密闭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铝和氧气,加热充分反应,铝会先反应完,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3.Fe3+CH4HN2肥皂水+1MnCl2

【详解】

(1)①氯化铁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铁离子,可以表示为Fe3+;

②保持甲烷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可以表示为CH4;

③原子核中不含中子的原子是氢原子,可以表示为H;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可以表示为N2。

故填:

Fe3+;CH4;H;N2。

(2)硬水中含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锰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氯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为MnCl2。

故填:

肥皂水;+1;MnCl2。

14.A青菜夜盲症A2Be+O2=2BeO

【详解】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真皮属于天然材料;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

故填:

A;

(2)瘦肉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面包和米饭富含糖类;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故填:

青菜;夜盲症;

(3)①铍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所以铍原子的核内有4个质子,核外有4个电子,排布情况为:

2、2结构;故填:

A;

②铍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显+2价;常温下,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铍;故填:

2Be+O2=2BeO。

15.A>B>CCl2>Br2>I2aI2+Na2S=S+2NaI

【详解】

(1)A、B可溶于盐酸,说明A、B在氢前;C不溶于盐酸,说明C在氢后;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A+BCl2=ACl2+B,说明A的活动性比B强;A、B、C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C;

(2)活动性强的能把活动性弱的置换出来,①Cl2+2NaBr=Br2+2NaCl,氯的活动性比溴强,②Br2+2NaI=I2+2NaBr,溴的活动性比碘强,Cl2、Br2和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

(3)氯气比碘的活动性强,所以氯气能将碘置换出来;

(4)Cl2、Br2和I2三种物质中,碘单质的活泼性最弱,I2+Na2S=S+2NaI,说明碘的活动性比硫强。

16.

(1)①过滤②较多固体;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3)Na2CO3

【解析】

(1)①过滤可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②在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析出时,同时只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降低温度的方法得到的氯化钠晶体很少,通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氯化钠析出;(3)Na2CO3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达到除杂目的。

17.可CBB>A>C

【详解】

(1)20℃时,溶解度大于1g小于10g的属于可溶物质,A物质属于可溶物质;

(2)因为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通过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C;

(3)在40℃时,B的溶解度最大,因此分别向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中加水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B;

(4)20℃时,A和B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由于A在20℃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60℃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的质量分数,将6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B>A>C.

故填:

可;C;B;B>A>C.

【点睛】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00%。

18.H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作干燥剂(合理即可)

【详解】

H2SO4、NaOH、Na2CO3、Ca(OH)2、BaCl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中,固态F能用于人工降雨,由F是二氧化碳,硫酸能与NaOH、Na2CO3、Ca(OH)2、BaCl2四种物质反应,只与CO2不反应,因此C是硫酸,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钙还能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因此D是氢氧化钙,E是氢氧化钠,B是碳酸钠,A是氯化钡,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C是硫酸,故答案为:

H2SO4;

(2)D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E是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

作干燥剂。

19.Ba(OH)2+Na2CO3=2NaOH+BaCO3↓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氢氧化镁Mg(OH)2+2HCl=MgCl2+2H2O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体产生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镁不共存

【详解】

(l)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Ba(OH)2+Na2CO3=2NaOH+BaCO3↓

(2)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3)氢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