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望野博物馆.docx
《深圳望野博物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望野博物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望野博物馆
深圳望野博物馆——红绿彩瓷静静“绽放”
红绿彩托珠俑。
红绿彩舞蹈俑。
红绿彩武士俑(程咬金造像)。
红绿彩执棋仕女像。
红绿彩童子玩雀俑。
红绿彩武士像(秦琼造像)。
在龙华新区,有一家外表看起来并不是很抢眼的私人博物馆,它叫深圳望野博物馆。
然而,当你走进去亲睹馆内的展品后,瞬间就会被馆内展品沉甸甸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感染这里有近千年前如今存世量非常稀少的“红绿彩瓷”;馆内藏品涵盖了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历朝……故宫博物院专家耿宝昌先生当年在京观摩完藏品后认为根据国家文物定级可核定为一、二类文物的过千件……
获得“影响中国收藏界2009年十大人物”称号的馆长阎焰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10岁起自己就开始热衷文物收藏,馆中的许多“宝贝”都是与“挖掘机赛跑"淘"来的”,而作为一名河南人最终将博物馆办在深圳,则是缘于对深圳的感恩及回报。
收藏红绿彩瓷220件
深圳望野博物馆占地1000平方米,一踏入该馆,门口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书写的“深圳望野博物馆”七个大字,显示了这里的“不寻常”。
馆内分为“精彩辉煌中国古代红绿彩瓷”等几个展厅,主题鲜明,错落有致。
漫步馆内,记者发现,最抢眼、最珍贵的则要数“精彩辉煌中国古代红绿彩瓷”展厅中220件组12~13世纪红绿彩陶瓷文物。
而这些“红绿彩瓷”作品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其构图运笔多以写意为主,人物、花鸟、山水均具民族特色,多为当时百姓广泛使用的生活器物等。
“红绿彩是宋金之时匠人们在高温白釉烧成后,用彩绘于其上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其色彩大多以红绿为主色调,故名之。
”阎焰告诉记者,现在这种珍贵的早期釉上彩绘陶瓷文物,即被称作“红绿彩瓷”的存世量非常少。
“当今海内外公私博物馆红绿彩瓷收藏多较零星,数量少,有资料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瑞士鲍尔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等当今"红绿彩瓷"总计仅数十件,望野博物馆却藏有220件。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今年10月开馆以来,已有不少海内外考古学家前来观摩、探讨。
”
果然如阎焰所说,不一会儿工夫,一群从内地来的文物研究所所长来到了展厅,对橱窗中的红绿彩瓷进行细心观摩并赞不绝口。
一位姓张的所长表示,这是他看过的最完整、数量最多、档次最高的红绿彩瓷,“真没想到深圳的私人博物馆有如此珍贵的文物。
”同行的其他所长也纷纷表示有同感,称“实在不易”。
“与挖掘机赛跑”“淘”“宝贝”
谈及自己的“宝贝”来由,阎焰笑言大多为“与挖掘机赛跑”所“淘”。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天,我所居住的城市中心改造的挖土机下,连续几处发现了彩色陶俑碎片,这让我惊奇,也让我异常开心。
”阎焰说,从那后,哪里有城市改造,他就奔向哪里,成为“与挖掘机赛跑”的人。
“我常常是在收工的时候给工地的门卫递上一包烟,在工地已经被挖掘机翻起的土层中寻找历史的遗迹。
从早上9时开始,有时候在工地一"淘"就是一天,水米不沾。
”阎焰说,工地上的工人对他这个捡“垃圾”的年轻人很是好奇,看他辛苦有时甚至帮他一起挖。
哪怕是挖出一块破损的瓷片,阎焰也兴奋不已。
提起当年发现金代红绿彩襁褓俑的过程,阎焰至今还兴奋不已。
“那是北方一个普通的小城市,我如平常一样跳进挖掘机深挖的大坑中。
突然,一个彩色的"小脚丫"浮出黄土,我轻轻拨开土层,一个完整的陶俑娃娃"钻"了出来……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兴奋,比中奖还高兴。
”
长治、正定、邯郸、安阳、许昌、洛阳……渐渐的,朋友们也将从各地发现的标本用塑料袋封装,寄给了阎焰。
聚沙成塔,就这样,阎焰共收集到220件完整的瓷器和数万件残片标本。
十年研究红绿彩获同行认可
有了实物,阎焰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对文物古迹进行系统学习。
他大量阅读考古文献和学术报告,并且在自己库房中的数万文物资料中寻找标本实物。
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它们来自哪个年代?
它们是谁在使用?
……这些疑问被一一解答。
这样的研究工作一做就是10年!
阎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民间文物研究爱好者,专业文献、学术资料、业内专家和库房中数万文物资料实物都成为他最好的老师。
“在最初的研究中,红绿彩瓷最让我好奇,但我也发现文物研究论著中对它提及甚少,可能是历史文献不多见的新史料。
”阎焰说,在经过多年的执著探寻后,他不仅收藏了大量的红绿彩瓷,并且于2003年在深圳完成并最终出版了他最早的红绿彩学术研究专著《天边的彩虹》。
他认为在我国宋金时期,曾流行一种彩绘陶瓷红绿彩瓷。
它是800年前中原窑厂出现的绚烂多彩的瓷器。
它的出现,标志着瓷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时期。
这一理论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博物馆选址深圳皆因“感恩回报”
从10岁开始进行文物收藏,至今阎焰已有30年的“藏史”。
那么,祖籍洛阳的河南小伙为何会将博物馆定在深圳呢?
“定址在深圳是因为我要感恩深圳,要回报深圳。
”阎焰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带着创业梦想来到深圳从事互联网行业,他创办的拥有“在线鉴定”业务的文物网站曾在2000年获得文化部大奖。
“可以说,没有深圳相关部门特别是政府的支持,不可能有今天的望野博物馆。
”阎焰说,在深圳他将文物藏品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有了创办私人博物馆的想法。
2009年,他向市政府申报民办博物馆的方案获得审批通过,“深圳望野博物馆”正式成立。
2009年9月,深圳博物馆集合了自身的专家、场馆等资源,连同望野博物馆与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一场大型展览,“精彩·中国公元12~13世纪彩瓷的辉煌”主题展。
2010年,“中国红绿彩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此时,红绿彩瓷于阎焰而言已经超越了收藏,得到了海内外学术领域的认同和尊重。
这次展览更增强了他创建私人博物馆的信心,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场地投入。
“后来我的文物研究和多次文物展览都得到了深圳宣传文化基金的大力支持。
在选址时龙华新区政府对场地也给予了支持。
”阎焰说,深圳是他学术研究的起步之地,也是红绿彩瓷走向世界的平台,加上各方的支持和扶持,他希望将这些珍贵文物留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