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3587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1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1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1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docx

《1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社会心理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docx

1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4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4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4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4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4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4

一、哲学思辨阶段4

二、经验描述阶段4

三、实证分析阶段5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5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5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6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6

一、社会学习论6

二、社会交换论6

三、符号互动论6

四、精神分析论6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7

第一单元社会化7

一、社会化的概念7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7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7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7

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7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8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8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8

三、角色扮演8

四、角色失调8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8

一、自我8

二、身份9

三、自尊9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9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9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9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9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10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10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10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0

四、印象管理11

第三单元归因11

一、归因的概念11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11

三、控制点理论11

四、归因原则12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12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13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13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13

二、动机过程13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13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13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13

一、亲和动机13

二、成就动机13

三、权力动机13

四、侵犯行为14

五、利他行为14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14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14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14

第五节态度15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15

一、态度的概念15

二、态度的功能15

三、态度的属性15

四、态度的形成15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15

一、态度转变模型15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5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16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16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16

一、沟通的概念16

二、沟通的结构16

三、沟通的功能17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17

五、沟通网络17

第二单元身体语言沟通17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17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17

三、姿势与装饰17

四、人际距离17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17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17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17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17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7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3种需要,6种关系)18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18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18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8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18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18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18

第七节社会影响19

第一单元从众19

一、从众的概念19

二、从众的功能19

三、从众的类型19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19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19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19

一、社会促进19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19

三、社会懈怠19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19

一、模仿19

二、暗示20

三、社会感染20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20

第一单元爱情20

一、爱情的概念20

二、爱情与喜欢20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20

四、爱情的形式20

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21

第二单元婚姻21

一、婚姻的概念21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21

第三单元离婚21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21

二、离婚的原因21

第四单元家庭21

一、家庭的概念21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21

三、家庭生命周期21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

①个体的习得行为;②亲社会行为;③人际合作与竞争;④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

B=f(P,E)。

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

勒温指出: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研究层面

研究内容

个体层面

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态度、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

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

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

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辩。

二、经验描述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①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②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③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④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⑤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实证分析阶段

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两位先驱是:

①特里普力特(N.Triplett);②莫德(W.Moede)。

[专栏2-3]勒温与奥尔波特(P96)

勒温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F.H.奥尔波特。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二)系统性原则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

(三)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

①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③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④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⑤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⑥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分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

关于观察法,正确的说法是:

①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②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③采用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调查法:

调查法分访谈法(口头调查)和问卷法(纸笔调查)

1.访谈法

访谈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是普通的“聊天”。

2.问卷法

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①标准化程度高;②收效快。

问卷一般由七部分构成:

①题目;②前言;③指导语;④问题及其备选答案;⑤人口学数据的记录;⑥结束语;⑦计算机编码。

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包含:

①目的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非歧义性原则;④非暗示性原则;⑤适度规模原则。

(三)档案法(文献分析法)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档案法。

优点:

①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②适用于跨文化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3项原则和3个方法

分类

原则与方法

内容

研究的三个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避免自身价值取向和个人好恶影响

系统性原则

动态、整体、有序、反馈等原则

伦理原则

主要伦理守则6条

研究的三个方法

观察法

自然观察、参与观察

调查法

访谈法、问卷法

档案法

按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社会学习论吸收了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一)简史:

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华生(旧)—斯金纳(新)—班杜拉(新新)

(二)学习的机制:

学习的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

①联想;②强化;③模仿。

(三)观察学习:

包含的过程有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四)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霍曼斯(196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①成功命题;强化原理

②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引起相同的行为

③价值命题;权衡利弊

④剥夺一满足命题;价值的时效性

⑤侵犯一赞同命题。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剥夺一满足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

①詹姆士;②米德。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它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二)主要观点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①意识与潜意识。

②“力必多”

③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④生本能与死本能

⑤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

①本我;②自我;③超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①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②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一单元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

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关于社会化,正确的说法是:

①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②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③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④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

①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②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不包括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关于再社会化,正确的说法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②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③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④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①参照群体;②学校;③家庭;④大众传播媒体。

五、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包括:

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国家意识阶段不是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条件、载体和分类

社会化的

内容

4项内容

掌握生活生产知识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

2个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4个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4项分类

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一、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获得的方式:

①先赋角色(父母);②成就角色(大学生)。

(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①规定性角色(公务员、军警);②开放性角色(朋友)。

(三)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

①功利性角色(企业家);②表现性角色(学者、教授)。

(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

①自觉角色(演员);②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教师的角色用于:

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型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的要素包含:

①角色期待;②角色领悟;③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角色的分类类型、扮演要素和失调形式

角色分类4类型

角色扮演3要素

角色失调4形式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1.角色期待

2.角色领悟

3.角色实践

1.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关于自我,正确的说法是:

①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②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③是个体对自已存在状态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詹姆斯:

主我与客我。

米德:

镜我。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

(二)自我的结构

自我的五个层面:

①物质自我;②心理自我;③社会自我(自我概念的核心);④理想自我;⑤反思自我。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经验;③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发展阶段(10年左右)大致从青春期到成年。

自我的结构、自我概念的功能和发展阶段

5-3-3

内容

自我结构5个层面

①物质自我;②心理自我;③社会自我;④理想自我;⑤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3个功能

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经验;③决定期待。

概念发展3个阶段

生理自我(8个月到3岁)→社会自我(3-13、14岁)→心理自我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①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②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③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④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二)身份的特点

身份有5个特点:

①客观性;②主观性;③多重性;④稳定性;⑤契约性。

三、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

①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②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③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自尊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①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②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②行为表现的反馈;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④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作用于个体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信息,一类是社会信息。

由各种自然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还包括行为原因的知觉

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图式。

图式的作用包括:

①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②影响记忆;③影响自我知觉;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认知者的情绪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

①首因效应;②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熟悉的人之间;首因效应容易出现在不熟悉的人之间。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

信息整合模式包括:

①加法模式;②平均模式;③加权平均模式;④中心品质模式。

(一)加法模式

加法模式是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二)平均模式

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四)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耍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

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该模式认为,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①对个体意义大、②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

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②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其所好。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抬高

印象形成效应、整合模式与管理策略

4-4-4

内容

印象形成4效应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印象整合4模式

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印象管理4策略

按社会常模管理;隐藏、抬高自我;按社会期待管理;投其所好

第三单元归因一、归因的概念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

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

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

如内因中人的情绪易变性,而人格特质、能力等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稳定性原因包括:

①人格特征;②能力;③工作性质、任务难度。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