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3115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docx

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

2011-2012揭阳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地理

答题须知: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案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结冰期)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⑧

C.③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②

读右图,回答以下3-4题。

3.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B.三角洲C.沙丘D.河漫滩平原

4.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三角洲平原B.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C.半山腰D.高山顶部

5.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A.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B.两条河流的交汇处C.河流发源地D.河口位置

读下图,回答以下6-7题:

6.若上图纬度为40ºN,则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P点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P点的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D.P点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若上图纬度为40ºS,则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在非洲B.P点在南美洲

C.P点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P点附近有巴西暖流

8.右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  )

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

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读“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10.发育云南路南石林地貌的岩石岩,按成因划分,属于(  )

A.侵入岩B.喷出岩

C.变质岩D.沉积岩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11-12题

11.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才资源

D.扩大耕地面积

12.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根据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右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

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人口迁入)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14.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快速下降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15.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后,该市的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以下2题。

1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7.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18-19题。

18.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

元/m2)有1000、1500、2000、2500。

其中数据为2000元/m2的等值线是(  )

A.①线B.②线

C.③线D.④线

19.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

A.商业中心用地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D.住宅用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应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盈利多

C.小镇上有快餐店,可能没有大酒店,这是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级,因而会淘汰一些快餐店,增加一些大酒店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以下2题。

21.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B.机械化水平高

C.社会福利好D.历史悠久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

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说明该地区城市人口为2500万

B.此图说明该地区人口密度大

C.形成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D.形成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此判断以下2题。

24.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水平快

25.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第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材料二: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

222459737人

占16.60%

15-59岁人口

939616410人

占70.14%

60岁及以上人口

177648705人

占13.26%

注: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

66557万人

占49.68%

农村人口

67415万人

占50.32%

注:

与2000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仍还是高于正常范围。

材料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31281654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798人,省内的为9782856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其中省外人口增加6433920人,增长42.71%。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

(选答三点,6分)

(2)从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已是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模式给我国带来什么影响?

(4分)

 

(3)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此阶段对应出现了的现象(2分)

(4)根据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0年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从第三位跃居第一位,而河南省却从第一位退至第三位?

(4分)

27.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一:

表一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表二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

(万)

耕地

(公顷)

森林面积

(公顷)

年径流总量

(立方米)

8200

920万

800万

2200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等预计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制约环境承载力最首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分)

(2)目前,限制表一和表二所示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1分)

A.人口B.耕地C.森林D.年径流总量

(3)20年后,限制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简要说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至少答出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8.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关于2010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的公告》。

公告显示:

经初步核实,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根据最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人民币元=0.1564美元)换算,2010年我国GDP达6.27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4682美元。

(1)结合材料一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8分)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能表示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点是________。

(2分)

 

29.读下面“我国某城市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2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外围,形成了“工业包围城市”的态势,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每一个工业企业都分布在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根据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商业区应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文科)地理答题卡

       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用2B铅笔填涂)

01.[A][B][C][D]06.[A][B][C][D]11.[A][B][C][D]16.[A][B][C][D]

02.[A][B][C][D]07.[A][B][C][D]12.[A][B][C][D]17.[A][B][C][D]

03.[A][B][C][D]08.[A][B][C][D]13.[A][B][C][D]18.[A][B][C][D]

04.[A][B][C][D]09.[A][B][C][D]14.[A][B][C][D]19.[A][B][C][D]

05.[A][B][C][D]10.[A][B][C][D]15.[A][B][C][D]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6分) 

(1)、、

(6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

(2分)

(4)

(4分)

27.(10分)

(1) __,, ,

(4分)

(2)  。

 (1分)

(3)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8.(12分)

(1)____,____,

_。

发达国家_ ,。

发展中国家 _ _,_,____。

(8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

 (2分)

 

29.(12分)

(1) ____,__,。

(3分)

(2),__。

(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0

答案

A

B

A

B

C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C

D

C

B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D

C

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6分)

(1)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或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大幅上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一点两分,任意答出三点就满分)

(2)现代型(“三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影响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加,社会负担加重

(3)中期加速,郊区城市化

(4)在广东省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即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多,导致河南省常住人口减少。

27.(10分)

(1)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资源(每空1分,共4分)

(2)C(1分)

(3)耕地(1分)

(从节约耕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四个方面中的两个方面来回答即可得4分)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2分);

积极开发宜农荒地(2分);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2分);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分)。

(合理即可给分)

28.(12分)

(1)相同点: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不同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8分)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

(2分)

(3)④(2分)

29.(12分)

(1)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工厂被迫向城市外缘迁移(3分)

 

(2)交通干线两侧 工业生产本身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决定了企业要向交通干线靠近 

(3分)

(3)市区中心 街道两侧 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辐合处,交通便捷程度最高,街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通道,两者都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