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426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docx

中国古币古珍图文鉴赏

古钱珍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

至今已流行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古钱币中出现了不少的珍品,时至今日常以“古泉五十名珍”最为珍贵,在此当中,又有十余枚古泉更为海内之孤品,当属无价之宝,国之文物。

那么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古钱币可以称得上十大珍品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

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

那么现存的哪些古钱币可以称得上十大珍品呢

国宝金匮直万

【国宝金匮直万】王莽政权“新”铸造钱币,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面文为篆书“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

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身面、背有直纹两道,纹内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背无字。

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新”铸造钱币,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3厘米,面文为篆书“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

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边长为2.8厘米,身面、背有直纹两道,纹内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背无字。

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有人认为是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该物并非货币,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装饰之类,象征着王莽拥金无数。

现今只有一枚完整钱存世,另有一枚只存上部半枚,且流失海外,不知所踪。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真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我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铜币,当推新朝王莽(8—24)发行的“国宝金匮直万”古铜币,面值为一万枚五铢钱。

据史料记载,王莽在位16年,由于国库空虚,共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

“国宝金匮直万”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铸造的,其形状如葫芦。

上部为方孔圆形,铸有“国宝金匾”篆字;下部为正方形,上铸篆体“直万”两字,字体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颈,连接上下两部。

在当时,万枚五铢钱,可兑换黄金一市斤,而一枚“国宝金匮直万”钱,竟值一斤黄金,可见其剥削之程度惊人了。

“国室金匮直万”钱,由于面值过高,发行时间很短,清代之前没有发现其实物。

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

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去,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张晋购回。

以后又归陈仁涛收藏,解放前夕,陈移居香港。

50年代初,我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天成元宝

【天成元宝】的天成为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

天成年间(926-929年)明宗废铝锡铸造的劣等钱币,所铸成“天成元宝”。

这种钱在制作上精整,文字十分清晰,钱径约2.3厘米,重3.4克左右,"天成元宝"几个字从上往右依次旋读。

“天成元宝”因所出甚少,可谓五代钱中的珍稀之品。

天成元宝”的天成为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

天成年间(926-929年)明宗废铝锡铸造的劣等钱币,所铸成“天成元宝”。

这种钱在制作上精整,文字十分清晰,钱径约2.3厘米,重3.4克左右,"天成元宝"几个字从上往右依次旋读。

“天成元宝”因所出甚少,可谓五代钱中的珍稀之品。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亶天成年间(926~930年)所铸。

五代十国时期,各藩镇割据自立,战乱纷扰,社会经济受到重创,币制极不稳定。

后唐庄宗时,官吏欠俸,士兵缺饷,庄宗与租庸使孔谦只顾横征暴敛,不注重发展生产,搞得民不聊生,百业凋零。

明宗即位后,前朝的财政危机仍难以解决,百官的俸禄不仅要折合成实物下发,而且每百钱的实物只能按对折给付。

就连新任官吏,也要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才能领取诰身,无钱者只能领到敕牒赴任。

至于出生入死的士卒们,则更是贫困交加,不解决这些问题,江山也就坐不稳。

明宗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困境,首先诛杀租庸使孔谦,并废除各种苛敛条目,命任瑰为宰相专判盐铁、度支、户部,主管财政,实行“八十陌钱”制度,陌即短陌,以八十枚钱之数当百枚使用;并减轻多种赋税,使民生得以休息。

据《旧五代史.唐书》载:

天成二年(927年)时,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府库充实,“斗粟不过十钱”。

是时所铸行的“天成元宝”钱,其形制仿唐开元,较为正规,足值足重,其钱文隶书旋读,元字右挑,是钱因存世罕觏,再加史料失载,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天成元宝钱面:

钱文“天成元宝”四字旋读,制作精整,文字清晰,元字右挑,大成。

钱背:

光背。

背景:

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间(公元926年—公元929年)废铅锡劣钱而铸“天成元宝”。

当时铜价上涨,公家鼓铸要贴本,所以铸量不多。

系五代钱中珍稀品。

天显通宝

【天显通宝】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927—936年)铸。

“天显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此钱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

传世仅一二品而下落不明。

1940年北京骆氏曾于大房山获得一枚,经南北泉家戴葆庭、方药雨、马定祥诸氏审定为真品无疑,惜于抗战后期辗转落入日人之手。

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太宗天显年间铸:

径2.38厘米,重2.7克。

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

天显通宝。

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日本。

如果你有真品,你就发了,价值极高。

价格都是无价之宝。

而且现在是即无价又无市,你知道了价格也毫无意义。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兴建的国家。

公元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国家,国号契丹,后改为辽。

建国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进入货币经济阶段。

辽所铸年号钱中,最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

这些钱留传极少。

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辽钱币全是用的汉文。

辽钱的制作都不精,钱背常常划范,文字也不好,甚至一个钱上有两种字体。

辽钱珍贵要算天显、天禄、应历、保宁、统和等。

“天显通宝”铸造于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直径2.4厘米,重约2.7克,

天显通宝就一枚孤品,早已流失在日本。

天赞通宝这个版式叫做“虎尾通”我给的网址有介绍和照片,自己看看吧。

价格都是无价之宝。

而且现在是即无价又无市,你知道了价格也毫无意义。

天显通宝三人铸谁铸何种成疑谜

——辽钱名誉品天显通宝赏析

天显通宝是辽代天显年间(926-938)所铸的年号钱。

因为在天显年间辽代有三个人使用这个年号,致使天显通宝的铸主成了辽代第一疑案。

此外,使用同一年号的三个人,即:

辽太祖(926年正月-七月)八个月;应天地皇后(926年七月-927年十一月)十六个月;辽太宗(927年十一月-938年十一月)十一年。

按契丹朝惯例,称制即要铸造显示称制者权柄象征的国之重宝-钱币。

那么,使用同一年号的这三个均称制者是否都铸造了自己的天显通宝?

如果铸了,它们都是什么样?

三种有区别应是肯定的。

下面我们就以存世实物(需要声明的是:

这些钱我大部分见的照片、拓片,没见过实物,更没上过手,所以对它们的真假我不予置评,此处仅遵重所有者认定的真钱意见,并据此推出我的看法。

看法有错,与钱无干。

钱物如假,与看法无干。

)探索解开这些谜团的路径,同时欣赏这些天显通宝钱多采多姿的身影。

天显通宝在廿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号称孤品,且己成日本收藏家的囊中之物。

就是说在原三、四十年代那些收藏家眼里,中国大陆己无天显通宝钱。

这种观点在这些收藏家弟子们的脑中仍根深蒂固,至今他们对所大陆上的天显通宝钱都持怀疑态度。

与南方泉家持相反观点的在原辽故地解放后土生土长起来的收藏家、钱币学家,却认为中国大陆不但有天显通宝而且不止一枚。

87年著名的内蒙古钱币学家杨鲁安首先披露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著名钱币学家李佐贤原藏天显通宝信是真龙的消息。

接着,辽宁省钱币收藏家高俊武公布了自己收藏的一品天显通宝,并指出高藏和辽博藏天显钱是一个版式,而古钱大辞典载卖给日本大川铁雄的钱是另一版别。

即绞丝显版和业显版。

谁是谁非,公婆相对,至今没有定论。

对于大川钱的真伪,目见者台湾的神农子以鉴古六字真言衡对,认为恐怕是见不得人的赝货。

这篇文章无视中国泉家的感受,语言犀利且言之有物,让人不能不信其凿凿。

要知道大川所购天显系当年大泉商骆泽民所得,据说曾经当时中国所有钱界知名人士鉴定认可的。

神农子对大川钱的否定其实就是对中国当时泉界鉴真能力的否定,奇怪的是当时中国泉界竟无一人给予反驳或澄清,好象此事与他们无关似的。

大川钱的真伪,山人原本不想置评,因为只见拓片未见实物,更没上过手,本无资格品头论足。

但因神农子鉴识过程至为详尽,山人点评尚可做到有的放矢,故在此侈言几句。

神农子先生认为大川天显赝货的六个方面详尽固然详尽,但实为对辽钱币史一知半解者的偏颇之言。

就以文字说,神农子先生只认为谁仿谁,不知道辽钱文字的真正源流,他不知辽钱以北地俚俗字入钱,钱文有契丹人写,亦有汉人写,故书体即有承续亦有差异。

谈到质,说大川钱字正形圆纤毫毕显非冶炼良匠,铜锡调配有准,难有如此美好也。

言外之意契丹文化落后、冶铸工艺不如汉人,不应有如此美好之钱。

其实这是被汉人史籍误导的历史观,契丹在五代时代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大批汉族文化技术人才在契丹得到特殊尊敬和礼遇,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使契丹冶铸工业、手工业都达到当时最先进的水平。

近几年大量出土的契丹金属制品的精美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这些都证明只要契丹人愿意,所铸钱达到多精美也可以,大量美仑美焕契丹民俗钱的面世就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大川钱精美不是赝货的根据。

至于神农子认为最大问题的锈色--薄皮水绿,难道生坑钱不能当上梁钱?

金人建房时找来辽代生坑钱和金代行用钱一起做为上梁钱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契丹曾做为女真人的宗主,故女真人对契丹的太祖、太宗是奉做神明的,辽太祖的出土钱,在女真人眼里就是宝物。

从以上分析,仅就神农子识伪依据来说,泉痴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故大川钱应是真品。

当然,实钱未曾亲见,以上言语只能算臆语,仅供参考而已。

经权威鉴定确凿无误的天显通宝真品实物在大陆尚未有一品,因为事关重大无一专家的鉴定能得到泉界公认。

就连辽博经六七位辽钱专家共同鉴真的天显通宝,至今仍有南方泉家还认为是假。

近年出版的古钱大辞典己把辽博钱收入典中,看来此钱似乎已得到中国泉界顶级人物的认可,可以告慰李佐贤先辈的英灵了!

目前从网上和公开出版的钱币书刊上了解到,大陆、台湾、日本、新加坡的公私收藏家手中共收藏有未经权威鉴定、但藏者(已经有关机构和部分专家初鉴过)自认为是真钱的天显通宝十余枚。

他们是:

新加坡陈光扬1枚;日本神户1枚;大陆高俊武1枚;孙继民友1枚;《中国钱币收藏与鉴赏》1枚;网上3枚;泉痴山人2枚;加上大川和辽博各1枚,总计12枚,大陆9枚。

如都是真品,将是中国泉界的一大幸事。

这12枚钱中共有四、五个版别,其中绞丝版分为大小两个版式,业显版分为直横业和斜撇业两种写,宝字通字都有两种以上写法。

这些,说明它们不是一人一时所铸。

山人认为太祖、太后、太宗称制时都铸了自己的天显通宝。

因为太宗大同年虽仅仅四个月,竟铸了大同元宝、大同通宝、大辽元宝三种钱。

太祖在位8个月,太后称制16个月,都铸了自已的天显钱应是勿庸置疑的。

至于哪种版式的天显通宝是哪个人铸的,恐怕任何人也说不清,也没必要继续探索,就让它永远成谜给人留下个想象的空间吧!

关于辽代珍钱天显通宝的来龙去脉,海内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1940年,这枚天显通宝由骆泽民得于北京西南房山(又称大王山,房山山腰有古屋数栋,或是金代建筑,泥工拆屋时,于已朽的梁木上,发现压梁钱两枚,一为皇统元宝,一即天显通宝。

皇统元宝

【皇统元宝】皇统(1141-1149年)是金熙宗完颜亶的第三个年号。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系金代古钱币的大珍品。

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这枚金熙宗皇统年间铸制的小平钱以来,一直享有孤品之称。

该枚古钱币现珍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系著名古钱币收藏家李映庵先生的旧藏。

皇统元宝:

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美。

存世不多枚皇统元宝篆书孤品

1940年,由骆泽民得于北京西南房山(又称大王山,房山山腰有古屋数栋,或是金代建筑,泥工拆屋时,于已朽的梁木上,发现压梁钱两枚,一为皇统元宝,一即天显通宝。

“皇统元宝”乃古钱大珍,为玩家百余年来追求之尤物也。

近年渔利之徒多有伪造赝鼎之品,掩人耳目,乱人视听,且丑陋不堪,上手即可识之。

此品以彩照视之,感觉尚好,包浆锈色皆较自然,但未见实物,难以下定论。

如系真品,其市场价格当又有新突破矣。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系金代古钱币的大珍品。

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这枚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8年)铸制的小平钱以来,一直享有孤品之称。

该枚古钱币现珍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系著名古钱币收藏家李映庵先生的旧藏。

关于此枚钱币的由来,则存在着两种说法:

一是1936年得自于北京房山县一金代古建筑的房梁上,有天显和皇统两枚孤品大珍,天显为日人购走,皇统则为泉商骆泽民购得,后归李映庵收藏(见《中国历代古钱币收藏与鉴赏》)。

二是1936年得自辽宁法库王云峰之手,由北京泉商骆泽民购得,后归李映庵收藏。

两说差异很大,笔者认为,后种说法较为准确。

此说法有李映庵本人于1943年《泉币》杂志第18期3l页外埠出品栏目文章《皇统元宝》为证。

其全文如下: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奉天法库县王云峰所得,售于北京汇钱堂骆泽民又转售于余……唯皇字从自,似乎高古,篆法玉箸,而藏密不及阜昌,宝字长冠,实开金钱之先河,纵非海内孤物,亦毛公鼎后出,一时无双。

余(注:

李映庵)刻牙椟以盛之,缀以铭曰:

肃慎之裔,至金集勋,掩有朔北,称帝燕云,赵宋输币,阜昌助军,岳家奋战,中道更纷,熙宗庆幸,或有铸存,篆仿斯翁,怀英轾轩,质含硬锈,翠绿斑痕,海内孤品。

泉友无不称奇。

昭按(罗伯昭按语):

钱质铜铅合铸,微火烧之,铅失外溢,遂成凹状,非别有双钩文之制作也。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李映庵不仅说明了“皇统元宝”的来历,而且得此大珍品后的心情也溢于言表,以致于刻制象牙盒子来盛装这枚钱币,并亲自撰写铭文加以赞扬。

《金史.食货志》并无铸制“皇统元宝”的记载,这与金史的成书年代较晚,撰写较粗糙,不无关系。

铸币之事记叙得很不完整,以致于除“正隆元宝”、“大定通宝”、“泰和通宝”、“重宝”钱有记载以外,对于“天眷通宝”、“皇统元宝”、“崇庆通宝”、“崇庆元宝”、“至宁元宝”、“贞佑通宝”、“贞佑元宝”等等数款铸币并未提及。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制作规整,铸工精致,篆书字体,“皇”字从自,“王”字中横为断写,“宝”字不从王尔,而从王王,其写法与“泰和通宝”篆书的初铸大钱相同。

元字则同南唐篆书“开元通宝”的元字相像。

此钱面背外廓均为细缘,这与金代钱币的铸制特征一脉相承。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于1936年由辽宁法库县王云峰先生从160斤古钱币中挑选出来以后,70年来,再未见有明确的新发现记载,目前仍是一枚孤品而又始终深藏闺中(李映庵旧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齐通宝

【大齐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昪)所铸造,李昪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

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升)所铸造,李升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

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出于偏见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

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

“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

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

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大齐通宝隶书小平光背无定价十国徐知浩封齐王时铸,四字隶书,径约2.3厘米,重未详。

传世大齐仅见两品,一为缺角,一为四眼,今又发现第三枚,经实测径2.5厘米,宽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锈。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500元南汉刘龚乾享年间铸,分铜、铅两种,钱文真书,对读光背,径2.4厘米,重3.7克,铜一当铅钱十用。

铝钱文字歪斜,径2.3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铅钱较多。

大齐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升铸造,当时李尚名徐知诰,传世仅两枚,一枚是戴熙的"缺角大齐",一枚是张叔驯的"四眼大齐",根本不用辩,博物馆里是真的,不是博物馆里的肯定是假的.至于价格也没什么好问的.你就只能想想了......

1925年4月2日戴葆庭与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得四眼大齐,风格与第一枚缺角大齐同范,风格一致,为开门见山大珍品,足可撼动泉坛。

“戴君得此摩挲未久即归藏钱名家张叔驯氏”,张氏得此四眼大齐自号“齐斋”。

  据钱币大师马定祥介绍,张氏视此钱犹拱璧,秘不示人。

为防翻铸,甚至暗中戏做,以代真品,真品只偶尔给要好的朋友观看。

能见此钱实物者甚少,能见此钱拓本都是幸事,此钱直至发现的10年后才得以公开披露。

  关于大齐通宝的得来,许多人认为是足斋戴葆庭偶然得于一个踢毽的孩童,其实不然。

戴葆庭在得大齐10年后的一篇文章中回忆:

“大齐通宝则系于四月二日下午得于某杂货摊商人之手。

”关于钱上的“四孔”,他告诉我们:

“闻某商之子于不久前曾以此泉钻以小眼四个,贯以鸡毛做毽子踢玩后去毛后仍将是泉归诸原串中,得不散失,是泉之得以大显于世。

”此泉得来不久便以500大样归于张叔驯,500块大样大约可以折合成当时的4万斤大米,是一个一般家庭两三年的开销,当可谓“泉界第一大漏”。

  关于四眼大齐去向有几种说法:

  一般认为张叔驯于20世纪40年代,因抗战爆发,旅居美国,四眼大齐也作为他最喜欢的珍泉之一带到美国。

张叔驯后来因病早逝,此钱去向也就没了音讯,泉界大多数人认为此泉已同缺角大齐一样丢失了,成了永远的遗憾。

  新加坡著名古泉收藏家陈光扬,也就是第三枚大齐的主人,曾在2007年披露:

“只可惜此泉已经下落不明,也许被外国兵给拿走了,因为张老1939年离开上海去美国治疗病,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使他不能回中国,就在这个时候他最好的收藏品都在上海老家被外国兵抢走了,包括大齐通宝。

  也有人认为此泉仍然存于张氏后人手中,仍在美国的张家。

笔者曾在2008年4月向马定祥之子马传德先生请教四眼大齐去向,他说:

“此泉已不在张家。

  在张叔驯之子张南琛与著名作家宋路霞合著的《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一书中,首次披露此钱的真正去向,证实了四眼大齐未丢失,存于美国戴吉涛(Tai.J.T)基金会。

该书首次刊登了四眼大齐的照片,弥补了史缺。

他还告诉人们,1938年张叔驯全家去美国时未能带走藏品,让亲属代管。

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上海取走2000枚钱币,其中就有四眼大齐。

  张叔驯1948年去世后的多年,他的夫人徐氏将这批古钱卖给了美国大藏家戴吉涛。

戴先生去世后,他的巨额遗产和藏品组成了“戴吉涛基金会”,四眼大齐便存于这个基金会。

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951-968年)所铸。

“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

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相关介绍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951-968年)所铸。

“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

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并非出自同一板式。

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之品,存世者寥若辰星,无需赘言。

自唐末起,西北各民族崛起,对中原施以巨大的军事压力,这些民族就是契丹、西夏、女真和蒙古族等。

由于他们的军事政治力量,在中原取得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后,对这一个时期的币制产生不小的影响。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兴建的国家。

公元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国家,国号契丹,后改为辽。

建国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进入货币经济发展阶段,辽地域主要的流通货币是宋钱和前朝遗存的旧钱。

后辽统治者决定铸年号钱,其重要的原因,不是为了流通,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完全出于与外部抗争的策略。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决定了在辽钱的设计制作上,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便是钱币学家所说的辽钱独具的神韵。

    辽所铸年号钱中,最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太宗时铸有天显通宝,穆宗时铸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这些钱流传极少,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等。

辽钱币钱文几乎用的都是汉文,钱文上常有两种字体,其文字和书法有它自己的个性,它反映了质朴、豪放的丰采,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情操,辽统治者选定该种书体作为钱文,是有意之作。

辽钱制作不精,钱背常常划范

应历通宝至今存世量仅见五枚以内,多数为赝品,辽宁省博物馆藏两枚,实属罕见!

海内特一级孤品,暂无定价!

属国宝级文物!

贞观宝钱

【贞观宝钱】西夏崇宗嵬名乾顺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4年)铸造的西夏文钱,小平光背,楷书旋读。

前两个字汉译是“贞观”,后两个字汉直译应为“宝元”。

钱币学家赵权之发现并释译了该钱,因前人把西夏文钱后两字都译为“宝钱”,所以赵也把应译为“元宝”的后两个字,释为“宝钱”。

  西夏崇宗名李乾顺(1084年—1139年),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1139年在位),在位长达54年。

  幼时梁太后对他爱不释手。

他即位时仅3岁,梁氏专政,梁氏统治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队衰弱,北宋趁机来攻,夏军屡战屡败,自幼雄才大略的李乾顺看到了这一点,于1099年即他16岁时灭梁氏而亲政。

他亲政后整顿吏治,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在李乾顺的励精图治下,西夏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

另外,李乾顺的外交政策也非常巧妙。

当时,辽、宋都日益衰落,李乾顺先联辽侵宋,夺大片土地;又在辽天祚帝向西夏求救时断然拒绝,联合金朝灭辽、宋,趁机取河西千余里之地。

李乾顺不愧是西夏自景宗以来最有作为的君主、政治家、外交家。

李乾顺庙号为崇宗,谥号为圣文皇帝。

目前面文为西夏文的钱币已经发现有五种,分别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佑宝钱”,以及“天庆宝钱”。

这五种钱币正面为西夏文,背面为光背,形制都为小平铜钱,非常少见,属于珍稀的古钱币。

汉字体的西夏钱币按照年号分目前已经发现有八种,这些钱币的书体均为楷书。

分别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佑”,“天庆”,“皇建”,以及“光定”。

在这些钱币中除了“元德重宝”为折二钱外,其余都是小平钱。

西夏钱币的铸造大都比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

西夏是西北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称帝,建都兴庆府,后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