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076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docx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

(10)河南师范大学培训之二十七:

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

2013年8月22日上午,由新乡市基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刘萍萍老师为我们做《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讲座。

我在读了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后,对如何进行专业化的评课有了初步的理解。

可对于如何听课,却从未认真地去思考过。

刘萍萍老师高人之处在于,在看似寻常的教学活动中深入研究,探寻出一套人人皆在做,又人人说不出所以然的听课理论。

认真聆听,不禁让人感叹语文教学研究的精妙。

以下是刘老师的讲座核心内容,抄录于此,以便细细揣摩。

一、传统听评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听课无准备化。

进入课堂时,听评课者自己没有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2、评课漫说化。

听课过程中,听评课者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引起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式话语过多。

3、评课分数化。

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

比如说一位教师得85分,那么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它说明什么?

15分扣在什么地方?

比另一位教师高5分高在何处?

比自己前一次的课少3分又少在哪里?

并不是能说得很明白。

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拿一个所谓的、谁都达不到的好课标准来评所有老师的课,结果所有老师的课都有问题,那么复杂的课堂活动最后就变成一个貌似精确的分数,这种“精确”实际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何况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现象是难以用数量来表示的,勉强用数量表示就会妨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意义的揭示。

4、结果类推化。

使用结果时往往错误类推,用一节随机抽到的课(如推门听课、随堂听课)来类推该教师其余的课,或用一节精心打造的公开课、示范课来类推该教师其余的课。

事实上,这种类推,尤其是后面一种,很难符合实际。

5、听评课任务化。

为听评课而听评课,一些人把听评课当作任务来做,造成老师们听课并非出于主动的为了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愿望,而是迫不得已为了完成管理层安排的任务。

6、评课形式化。

评课时,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往往更多地保持沉默,非到不得已时才发言;即使发表意见,也往往过于客套,对于有名的教师和自己身边的同事更是如此,优点一二三,然后再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这样下来,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么大而全,不着边际地说几句,评了和没评一个样;要么评课由教研员或专家把持,评课成了“一言堂”,专家云大家亦云。

这种形式主义的听评课自然是低效的。

7、听评课单干化。

听评课中缺少合作,教育专业的特性在于合作,在于对话,而听评课群体中隐约有三类独立的角色:

一是“评课专业户”,该类人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上课,然而听评课却成了他的中心工作;二是“仿课专业户”,听课仅仅为了模仿;三是“听课任务户”,即听课就是为了听课,没有问题,不去思考,甚至也没有什么反馈,按规定填完“听课手册”了事。

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听评课本应是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的现象使听评课丧失了其本真的专业价值。

二、专业化的听评课方法——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介绍

所谓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二)课堂观察的三个环节:

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1、课前会议

(1)时间:

15分钟左右,上课前一天进行。

(2)内容:

教师说课。

(3)交流:

作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交流确定观察点。

(4)要求:

作课人给听课者发放详细教学设计以及标注学生优劣的座次表(为了帮助听课者确定观察对象)。

2、课中观察

(1)观察者选定观察位置(教室前面对学生、学生中间、教室后面观察教师)。

(2)拿出事先设计准备的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记录。

3、课后会议

(1)作课教师反思。

(2)听课者根据观察量表的记录,反馈观察情况作评课分析。

(3)对整堂课作总体评价。

(三)听课者观察流程

1、选择观察维度: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

2、确定观察点。

3、选择或设计观察量表。

4、熟悉课堂教学内容,确定观察位置。

5、进行课堂观察。

6、对课堂记录作出分析,进行现场评课。

7、写出书面反馈总结。

(四)课堂观察的维度

课堂要素被科学的分解为四个维度:

1、课程——教学内容(教什么)2、教师——教学技艺(怎么教)3、学生——有效学习(怎么学)4、课堂——文化氛围(怎么样)

(五)课堂观察的观察点

四个维度:

1、课程内容。

2、教师教学。

3、学生学习。

4、课堂文化。

课堂观察的观察点——学生学习维度一:

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7、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

效果如何?

课堂观察的观察点——教师教学维度二:

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19、由哪些环节构成?

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22、怎样讲解?

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

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

是否适当?

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

是否规范?

是否有效?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

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

有哪些辅助方式?

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

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

是否有效?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为什么?

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堂观察的观察点——课程性质维度三:

课程性质

 

视角

观察点举例

 

36、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37、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

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38、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是否合理?

 

39、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

是否合理?

40、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

怎样处理?

41、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42、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3、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

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44、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

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45、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

是否有效?

 

46、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

是否有效?

47、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48、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49、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50、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51、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

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52、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

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的观察点——课堂文化维度四:

课堂文化

 

视角

观察点举例

 

53、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54、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

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55、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56、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57、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58、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59、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60、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如何处理?

62、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

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63、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64、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

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65、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66、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67、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8、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五)课堂观察的工具——观察量表

【量表名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观察表(高中生物)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学生对核心知识、概念、技能、方法的掌握

【研究问题】一个学习阶段后,学生的达成情况如何?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内容

 

教学环节一

……

教学环节N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1、用自己的话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

 

2、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

 

3、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

 

4、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5、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用“课堂观察”进行听评课注意事项:

运用课堂观察量表预先要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

说明:

观察指标是按照认识层次递进的,记录的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

运用“课堂观察”可以从转变教师听评课的理念开始继而实现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目的,即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收获,学生有发展、有进步的课才是一节有效的课。

通过课堂观察提高教研组集体教研的有效性。

总结:

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后可以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确定课堂观察点,有效改进课堂教学中四个维度的具体问题,从而实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三、学会关注学生的课堂听课方法。

1、课堂观察要求听课者把关注老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重点要思考四个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

是否有效?

(2)教师是如何教的?

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

(3)这堂课是什么课?

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4)我在该课堂呆了40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2、听评课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

即在观课评课中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入手,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课堂现象,反思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