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
一、单选(共60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
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即“以学生为中心”;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主义学派重视教学生如何学习。
因此答案是D。
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数是()
A.华生和斯金纳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弗洛伊德和荣格 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模块中学习理论的内容。
认知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A项中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C项弗洛伊德和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D项魏特海默和考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
因此答案是B。
3.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
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概述的内容。
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必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另外桑代克编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被公推为教育测量的鼻祖。
因此答案是D。
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
A.灵感-顿悟说B.灵感-试误说
C.完形-顿悟说D.完形-试误说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中学习理论的内容。
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采用“叠箱实验”和“接竹竿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完形——顿悟说”。
“完形”由德文“gestalt”的翻译而来,有“形”、“式”、“完整”等意思,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因此答案是C。
5.教育心理学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A.影响因素问题B.成长环境问题
C.学习问题D.教师问题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内容。
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期,这一时期贡献最大的是桑代克,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因此答案是C。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A.发展心理学B.思维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D.记忆心理学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概述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因此答案是C。
8.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
岁岁
岁岁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
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发展阶段,个体均有应完成的任务。
3-6岁,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客服内疚感,6-12岁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12-18岁个体主要任务是获得角色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18-3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友爱亲密而避免孤独感。
因此答案是B。
9.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成为()
A.最近发展区B.最近联合区
C.最近运动区D.最近感觉区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因此答案是A。
10.随生理成熟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情绪智力D.三元智力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
卡特尔等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智力一般保持相对稳定。
因此答案是B。
11.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的内容。
科尔伯格根据“海因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
因此答案是D。
12.在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中,学习者表现出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不同偏好程度,属于()
A.感觉通道的差别B.想象通道的差别C.思维通道的差别D.意志通道的差别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
学习者对于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不同偏好指的是感觉通道的差别。
因此答案是A。
16.在学生学业好坏的归因中,有的教师倾向于把原因归于外部因素(如环境、学生的能力),有的教师倾向于归为内部因素(如自身因素),这些倾向是()
A.教师控制点B.教师教学技能C.教师教学能力D.教师教学管理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心理的内容。
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学生本人、学校等)或内部(自己)原因的倾向指的是教师控制点。
因此答案是A。
24.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学习是()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信号学习D.发现学习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
A项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B项机械学习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C项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D项发现学习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题干描述的是意义学习,因此答案是A。
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联结,联结的公式为()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
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S)——反应(R)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
联结论又称刺激(S)-反应(R)学习理论。
因此答案是D。
26.“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而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持这种知识观的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C.符号学习理论D.生成学习理论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因此答案是A。
35.课堂心理气氛的决定因素是()
A.学生学风的优略B.教师教风的优略C.学校校风的优略D.学生成绩的优劣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课堂管理心理的内容。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受教师、学生和教室中的环境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41.既是德育客体,又德育主体的要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
C.德育资源D.德育大纲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内容。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因此答案是B。
42.学校要求各班推选3名校班“三好”学生候选人,张老师只把班上的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上报。
张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教书育人B.严于律己
C.德育资源D.教育大纲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题目中张老师只把成绩前三名的学生报为“三好”候选人,违背了这一要求,其他选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内容。
因此答案是A。
43.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感情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的内容。
品德四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的意志和道德行为。
简称“知”“情”“意”“行”,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答案是B。
44.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他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主动和同学道歉,从此他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连贯性原则B.导向原则
C.一致性原则D.疏导原则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的内容。
A和C项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B项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D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题目中班主任和小倩交谈,循循善诱是疏导性原则,因此答案是D。
45.桂阳小学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一次是“文盲从我做起”评比活动,另一次是“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
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是()
A.德育管理B.德育途径
C.德育模式 D.德育价值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途径的内容。
题干中桂阳小学组织的两次德育活动,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属于德育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因此答案是B。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用来描述教师职业道德的()A.创造性B.无私性
C.社会性D.教育性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通常用来赞扬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像蚕和蜡一样牺牲自己成就别人。
因此答案是B。
4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
A.社会现象B.集体现象
C.个体现象D.文化现象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的内容。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道德中的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因此答案是C。
48.德育方法的运用应该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
A.年龄的特点和个性差异B.年龄特点和学习效果
C.个性差异和学习效果D.个性差异和学生愿望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的内容。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因此答案是A。
4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坚持的司法原则是()
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因此答案是C。
50.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更是教育人的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是()。
A.生命教育B.生存教育
C.安全教育D.生活教育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指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的过程。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题干中指的是生命教育。
因此答案是A。
51.宋宝独自照顾妈妈的事迹感动了社会,被评为市“十佳少年”。
最近,学校开展了向宋宝学习的活动。
该活动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的内容。
A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品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B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的方法;C项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教育方法;D项品德评价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题目中学校开展向宋宝学习的活动是运用了榜样示范的德育方法。
因此答案为B。
52.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A.教师职业标准B.教师专业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D.教师教育原则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教育原则是教育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
题目中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
因此答案是C。
53.这学期乐乐没有参加刘老师亲戚办的校外补习班,刘老师便经常找乐乐的茬,上周还把他调剂到教室最后一排坐,乐乐感觉刘老师不如从前那样喜欢自己,这个材料表明刘老师没有做到的是()
A.公平待生B.言行一致
C.言慈相济D.以身主教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题目中刘老师因乐乐没有参加他亲戚的补习班而将他座位调到最后一排,说明刘老师没有做到公平地对待学生。
教师要公平待生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因此答案是A。
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
A.重要目标B.重要机制
C.重要策略D.重要依据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中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因此答案是D。
5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
A.创新型社会B.和谐型社会C.学习型社会D.发展型社会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因此答案是C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指明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
A.全面发展B.适当发展
C.整体发展D.品德发展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因此答案是A。
57.黄老师到上海参加了技能培训活动,回来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想分享他的培训资料,遭到黄老师的拒绝,这种做法表明黄老师()
A.不能严谨治学B.不能以身作则
C.不能团结协作D.不能爱岗敬业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容。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中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与同事之间要保持协同、向上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乐于助人。
题目中黄老师到上海参加技能培训活动后拒绝与其他教师分享培训资料,表明黄老师没有做到团结协作。
因此答案是C。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个人依法办学,负责筹措该学校办学经费的主体是()
A.举办者个人B.当地政府
C.当地教育局行政部门D.当地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指出,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因此答案是A。
5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A.拓宽知识视野B.更新知识结构C.用于探索创新D.乐于廉洁从教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有: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廉洁从教不属于“终身学习”要求。
因此答案是D。
60.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刚参加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过程B.美育过程
C.智育过程D.心育过程
【答案】A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内容。
以形成受教育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德育过程。
美育过程是教师根据美育目标和审美能力形成发展规律,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学生审美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智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
因此答案是A。
二、多选题(共15道,每题2分)
6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该注意()
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
C.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
【答案】AC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6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是()
A.逻辑-数学智能B.音乐智能C.成功智能D.人际智能
【答案】AB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
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察智能。
成功智能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智能,因此答案是ABD。
63.行为改变法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见方法之一,它包括()
A.项目核检表法B.代币法
C.契约法D.自我控制法
【答案】B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核检表法是奥斯本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
即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一个一个地核对、讨论,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创造的设想;契约法是为达到矫正某个不良行为的目的,双方达成一个协议,彼此遵守。
A和C均不属于行为改变法,因此答案是BD。
64.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教学目标是什么B.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C.选择什么测验手段D.学生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答案】AB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心理的内容。
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①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③怎样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选择什么测验手段)?
因此答案是ABC。
6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表现在()
A.教师的认知特性B.教师的工作内容繁重
C.教师的个人因素D.教师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答案】AC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心理的内容。
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教师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
B项教师的工作任务属于外部因素。
因此答案是ACD。
66.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常用的描述有()A.设置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B.激发认知和好奇心
C.及时反馈学习成果D.进行积极的评价
【答案】AC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
B项激发认知和好奇心是属于激发内部的学习动机。
因此答案是ACD。
67.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高智商者,创造性不一定低B.高智商者,创造能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创造能力一定低D.低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低
【答案】AB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
创造性与智商的关系基本表现为:
①低智商者难以有高的创造力;②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的创造力;③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④低创造力,智商水平可高可低。
因此答案是ABC。
68.培养学生抗诱惑力,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有()
A.满足学生的需求B.说理C.榜样的强化D.善于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心境
【答案】BC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的内容。
培养学生抗诱惑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方法有运用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创设情境,加强训练;指导学生加强自我训练等。
学生的心理不够稳定,会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或产生不正当的需要,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答案是BCD。
69.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什么()
A.对学生形成合力的期望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答案】ABC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课堂心理气氛的内容。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包括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期望、教师的良好情绪、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答案是ABCD。
70.道德感情的表现形式有()
A.思维的道德感情B.直觉C.想象D.伦理
【答案】BC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内容。
道德情感如果按其形式可分为,直觉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