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1109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docx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1

2011年中考总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1)

李庙中学初三语文组

《论语》十则

【原文】1.子曰:

“学而时

之,不亦说

(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

乎?

”(《学而》)

  2.曾子曰:

“吾

三省

(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

“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wǎng),思而不学则殆

(dài)。

”(《为政》)

  5.子曰:

“由,诲汝

(rǔ)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zhì)也。

”(《为政》)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

乎!

己所不欲

,勿施

于人。

”(《卫灵公》)

【译文】

1.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

“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

“那大概是‘恕(道)’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课文研讨】

分章说明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朋”旧注:

“同门曰朋。

”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

“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

“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讲解]“三省”,多次反省。

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

“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

 

【重点实词】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君子

三省

弘毅

【重点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学而时习之(而:

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

以:

4.知之为知之(之:

为: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而:

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而:

以:

之:

8.死而后已(而:

【重点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内容理解与拓展延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

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孙权

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

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问题研究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重点实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涉猎:

见:

往事:

5.及鲁肃过寻阳

6.非复吴下阿蒙(非:

复:

7.即更刮目相待(更:

刮目:

 

【重点虚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以:

2.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为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

【重点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

6.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

【内容理解与拓展延伸】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可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作比较阅读。

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有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

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3、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4、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5.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6.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

(用原文回答)

 

7.你知道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吗?

写出来并解释。

 

8.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9.本文中孙权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10.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中的“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

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一般的铭辞因为目的在于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观点,不作论证;本文则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

全文分三层:

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

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

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

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

其次说到“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无丝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更洞若观火。

最后,奇峰突起,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还看见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

按:

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之中。

这样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重点实词】

1.斯是陋室(斯:

)2.惟吾德馨(惟:

吾:

馨:

3.谈笑有鸿儒(鸿:

儒:

4.往来无白丁5.可以调素琴

6.阅金经7.无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形:

【重点虚词】

1.无丝竹之乱耳(之:

)2.无案牍之劳形(之:

3.何陋之有(之:

【重点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孔子云:

“何陋之有

 

【内容理解与拓展延伸】

1.《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案见“整体把握”)

 

1.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4.用原文语句回答:

、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

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文中写室内景物的句子是:

、文中写室外景物的句子是:

5.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

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6.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爱莲说》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

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章法极为严密。

开篇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

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

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

莲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

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

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问题研究

1.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文中莲的现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体出发,得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个结论的;又据这个结论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

2.关于衬托的写法

衬托的运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可以区分为高衬、低衬或正衬、反衬;有时则无法区分。

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但“菊之爱”究竟属于何种衬托,就很难说清。

“菊之爱”有两重含义:

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从前一重意义来看,本文作者与之相反,他不赞成避世,而主张入世;从后一重意义来看,则“菊之爱”与“莲之爱”亦似有相同之处。

据此,我们不妨说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许是:

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

至于这究竟是正衬还是反衬,大可不必去管它。

写法也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研究写法的目的是要弄清作者这样写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情意,用哪一个名词术语来概括是次要的事。

 

【重点实词】

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濯:

清涟:

妖:

不蔓不枝(蔓:

枝:

亭亭静植(亭亭:

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宜乎众矣

【重点虚词】

之:

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之爱

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

花之富贵者也

花之君子者也

而: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重点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莲,花之君子者也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内容理解与拓展延伸】

1.《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见课文研讨)

2.理解填空。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3.你喜欢哪种花?

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答:

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

为什么?

(3分)

答:

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

并谈谈理由。

(2分)

答:

 

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

(3分)

句子:

启迪:

 

7.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答:

8.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2分)

答:

9.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襄阳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

答:

 

10.文章的主旨句是:

11.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5分)

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