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1073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6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docx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讲稿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免疫学篇

讲稿

 

于琨瑛

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第28章抗原

【重点】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抗原决定基及其类型,抗原的分类,超抗原。

【难点】交叉抗原,抗原的分类。

抗原(Antigen,Ag):

能与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结合,具有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且能与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

抗原刺激集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

或抗原性,抗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结合的能力

由此,抗原可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前者为具备以上两种性质的抗原,如大多数蛋白质和各类病原微生物;后者为仅具备抗原性,如各类化学药物等小分子化合物。

半抗原加载体形成完全抗原。

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异物性——首要条件

异物:

在胚胎期末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过的物质。

亲缘关系或种属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二、理化性质

1.分子大小

分子量一般≥10kD,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分子量越大,表面分布的抗原决定簇越多,化学结构相对稳定,降解及排除速度越慢,能够持续刺激免疫系统。

2.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如明胶,分子量>100kD,但仅为直链氨基酸,化学结构简单,免疫原性弱;而胰岛素,分子量仅为5.7kD,但具有芳香族氨基酸,化学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3.易接近性

是指抗原决定簇是否易被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所接近;如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位置。

4.物理性状

颗粒性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多聚体免疫原性强于单体。

三、宿主因素

不同物种、同种不同品系等,机体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是否添加佐剂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的强弱。

以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为例,一般情况下,皮内>皮下>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第二节抗原的特异性

一、什么是抗原特异性?

所谓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均具有专一性。

二、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1.抗原决定基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是抗原决定基(或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集团,又称“表位”,它是与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通常为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

抗原特异性受到抗原决定基的性质、位置、构象、旋光异构等因素影响。

2.抗原的价:

抗原分子所具有的表位的数目。

3.抗原决定基的类型

1)线性表位:

又称“连续性表位”,主要为线性排列的短肽

2)构象性表位:

又称“非连续性表位”,短肽、多糖残基、核苷酸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

T细胞仅识别线性表位,B细胞可识别线性和构象性表位。

a)T细胞表位:

位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须经过抗原提呈细胞的加工与提呈才能被淋巴的抗原识别受体所识别

b)B细胞表位: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可直接刺激B细胞

三、交叉抗原

不同的抗原分子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

不同种属间的交叉抗原,一方面可以引起免疫损伤,如异嗜性抗原;另一方面可造成假性试验结果,引起判断误差。

第三节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作用

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此类抗原含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依赖T细胞的辅助作用。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该类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2.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此类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的辅助作用。

可分为两类:

①TI-1抗原:

含有B细胞丝裂原和重复B细胞表位,可多克隆激活B细胞(成熟和不成熟),如细菌脂多糖(LPS)

②TI-2抗原:

抗原表面仅为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应答,如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1.异种抗原:

不同种属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动物抗血清、异种器官移植物等。

2.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如红细胞血型抗原和白细胞抗原(HLA)。

3.自身抗原:

病理情况下,如隐蔽抗原或隔离抗原释放,或自身抗原发生改变或被修饰等,自身成分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应答。

4.异嗜性抗原:

即“Forssman抗原”,与种属无关,存在于、动物及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如A族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具有的共同抗原。

三、根据抗原的来源

1.天然抗原

2.人工抗原

四、根据抗原激活T细胞的能力

1.普通抗原

一般抗原只能结合并活化少数抗原特异性T细胞,约占机体总T细胞库的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

2.超抗原(SAg)

在极低浓度下(1-10ng/ml)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的2-20%的T细胞,并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迄今发现的超抗原有,金葡菌肠毒素A-E、表皮剥脱毒素、关节炎支原体丝裂原等。

作用特点:

①无须抗原加工处理,直接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无MHC分子限制性;

②其抗原分子一端直接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MHC-II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外侧结合,另一端与TCR的Vβ区结合;

③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大量细胞因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

五、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分为:

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根据TD抗原是否由抗原提呈细胞所摄取,分为: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

3.根据抗原的理化性质,分为:

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等

六、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2.动物免疫血清

3.同种异型抗原

4.自身抗原

5.肿瘤抗原

6.超抗原

7.其他抗原(变应原)

第29章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重点】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基本结构、功能区、水解片段及其生物学功能。

【难点】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人工抗体。

一、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1.免疫球蛋白的发现(Figure)

抗毒素抗体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189019381968、1972

2.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性质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分泌型:

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

膜型:

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

3.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抗体是生物学功能方面概念,免疫球蛋白是化学和结构方面概念;

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基本结构及分类(Figure)

Ig分子单体由4条肽链构成对称的“Y”形结构;

4条肽链:

轻链(L链):

2条,214个aa残基,分子量为25kD

重链(H链):

2条,450-550个aa残基,分子量为50-75kD

重链与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相连;

轻链:

根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分为两型:

κ及λ;

同一Ig分子中,轻链是同型的;同一个体的Ig分子,轻链可以是不同型的;正常人血清中,κ:

λ约为2:

1。

重链:

根据aa排列顺序、空间结构、抗原性差异,分为5种:

μ、γ、δ、α、ε;由这五种重链构成的Ig分子分别为:

IgM、IgG、IgD、IgA、IgE;

可变区:

N端,L链(VL)约1/2,重链(VH)约1/4(或1/5),该区域aa种类及排列顺序变化较大;

高变区:

HVR1、2、3,又称“互补决定区”,CDR1、2、3;

骨架区:

可变区中除高变区以外的区域

恒定区:

C端,L链(CL)约1/2,重链(CH)约3/4(或4/5),该区域aa种类及排列顺序相对稳定;

J链:

是酸性含糖肽链,由浆细胞合成,124个aa残基,分子量为15kD,通过二硫键结合在Ig分子H链上,连接Ig分子单体形成多聚体。

分泌片:

分子量为75kD,以非共价形式与IgA二聚体结合,使IgA分泌至黏膜表面,同时保护IgA免受蛋白酶水解。

2.免疫球蛋白功能区

构成Ig分子的肽链可通过链内二硫键形成球形的环状结构,称为肽环,或功能区(domain),每个功能区约由110个aa残基构成。

L链:

2个功能区(VL、CL)

H链:

IgM、IgE有5个功能区(VH、CH1、CH2、CH3、CH4);

IgG、IgA、IgD有4个功能区(VH、CH1、CH2、CH3)

Ig功能区的功能:

VL、VH:

抗原结合部位

CL、CH:

有部分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IgGCH2:

具有补体C1q分子的结合位点;与通过胎盘有关

IgGCH3:

具有结合FcR功能

IgMCH3:

具有补体结合位点

IgECH2、CH3:

结合FcεR功能

铰链区:

位于CH1、CH2之间,富含脯aa残基和二硫键,易发生伸展及一定程度的转动;

VL、VH与抗原结合时,该区发生转动,使抗原结合位点更好地与抗原决定簇结合;

该区转动可致CH1、CH2构型变化,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该区对多种蛋白酶敏感,易被水解。

3.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段(Figure)

2Fab+Fc

Ig分子

F(ab’)2+pFc’

生物学意义:

一个Fab片段为单价,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能形成凝聚反应或沉淀反应,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c片段在低温条件下可析出,称为可结晶片段,可与多种效应分子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F(ab’)2片段为双价,可与抗原结合且能形成凝聚反应或沉淀反应,而且,由于F(ab’)2片段保留了结合抗原的生物性活性,又避免了Fc片段免疫原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制备生物制品。

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经胃蛋白酶消化后精致提纯的制品。

4.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Figure)

同种型:

同一种属内所有个体Ig分子所共有的抗原特异性。

同种异型:

同一种属内不同个体的Ig分子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

独特型:

同一个体内不同Ig分子的可变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Figure)

Ig分子的重链和轻链的高变区组成其特异性的抗原结合位点,可与相应抗原的表位互补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受多种因素(pH、温度、电解质浓度等)影响。

2.活化补体

IgM、IgG1、IgG2、IgG3通过经典激活途径活化补体;凝聚的IgA、IgG4、IgE通过旁路激活途径活化补体。

3.结合FcR

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I结合,活化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介导I型超敏反应。

(Figure)

调理作用:

是指抗体或补体等调理素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抗原的作用。

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R结合。

(Figure)

ADCC:

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IgG的Fc段与NK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R结合。

(Figure)

4.通过胎盘和黏膜

I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分子,IgG通过胎盘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分泌型IgA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构成黏膜局部免疫最主要因素。

四、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1.IgG

血清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占血清总Ig的80%;是机体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亲和力高,在机体分布广泛;分为4个亚类:

IgG1、2、3、4,其中IgG1、3、4能够穿过胎盘;IgG1、3可有效地激活补体、介导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

2.IgM

膜结合形式为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分泌型以五聚体形式存在;为天然血型抗体;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

3.IgA

分为两型:

血清型为单体,分泌型为二聚体,主要参与粘膜局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4.IgD

膜结合形式的IgD(mIgD)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活化后或形成记忆B细胞后mIgD会逐渐消失。

5.IgE

血清中含量最少免疫球蛋白;具有强亲细胞性,称为“亲细胞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相关。

五、人工制备抗体

1.多克隆抗体

一个抗原决定基刺激一个B细胞克隆活化增殖,产生一种特异性的针对该抗原决定基的抗体。

大多数抗原分子具有多个抗原决定基,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特异性不同的抗体的混合,因此称为多克隆抗体。

存在的问题:

制备多克隆抗体,抗原来源要廉价、易获取,纯度要求高;产生抗体的质量不易控制;特异性不高,易出现交叉反应。

2.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骨髓瘤细胞可大量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的B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体外无限增殖。

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就可按人类意愿产生大量均一的单抗。

优点:

特异性强、纯度高、效价高、少或无交叉反应。

3.基因工程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其原理为:

借助DNA重组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人们的意愿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重新组装成新型抗体分子。

如嵌合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生物导弹等。

 

第30章补体系统

【重点】补体的概念;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

【难点】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补体?

补体是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相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因其对特异性抗体有辅助和补充作用,故称为补体。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

1.固有成分:

经典途径中C1、C2、C3、C4、C5-9;旁路途径中的B因子、D因子

2.调节蛋白:

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3.补体受体:

三、补体的命名

1.按发现的先后顺序,C1-9;

2.补体裂解片段:

a是游离小片段,b是结合大片段;

3.活性成分:

上加一横线;

4.灭活片段:

前加i。

四、理化性质

产生细胞

主要是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成分

球蛋白

性质

不稳定,对热敏感,56℃30min

保存

-20℃或冷冻干燥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成分通常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被顺序激活。

经典途径

三条途径旁路途径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

一、经典激活途径

(一)激活物质与激活条件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一个C1q分子同时结合2个以上补体结合位点,才能被激活。

(二)激活过程

效应机制:

在虚细胞膜表面形成小穿孔,小分子物质、离子等经通道从细胞内释出,而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滞留细胞内,导致渗透压改变,细胞膨胀破裂。

识别阶段:

形成活化的C1

三个阶段活化阶段:

形成C3及C5转化酶

膜攻击阶段:

形成膜攻击复合体,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二、旁路激活途径

三、MBL途径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第三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溶细胞、溶菌、溶病毒作用

2.调理作用:

C3b、C4b、iC3b

3.引起炎症反应:

补体是炎症反应发生的核心;C5a、C3a;

4.清除免疫复合物:

通过免疫黏附作用(RBC、CR1)清除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第31章免疫系统

【重点】免疫器官的功能;T细胞的选择性发育;T、B细胞的细胞表面标志;T、B细胞的亚群及功能;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及功能。

【难点】T细胞的选择性发育。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第一节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哺乳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鸟类:

腔上囊)和胸腺。

(一)骨髓

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也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B细胞应答的场所,esp.再次免疫应发生的场所。

髓系祖细胞粒、单核、红、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

淋巴系祖细胞

骨髓B细胞或NK细胞

再次免疫应答:

外周免疫器官生发中心的记忆B细胞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被活化,经淋巴和血液进入骨髓,分化成熟的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主要为IgG,次为IgA),释放至血液循环。

(二)胸腺

胸腺细胞:

85-90%为未成熟的T细胞,10-15%为成熟T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

胸腺激素胸腺细胞分化的微环境

细胞因子

功能:

是T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参与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二、外周免疫器官

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也是滤过淋巴液的部位,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一)淋巴结

B细胞占15-35%,T细胞占65-85%。

浅皮质区:

B细胞居住的场所,初级淋巴滤泡受到抗原刺激后变为次级淋巴滤泡

副皮质区:

T细胞居住的场所,高内皮小静脉(HEV)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髓质髓索:

B细胞、T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

髓窦:

大量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滤过功能

功能:

①是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②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③滤过作用:

可滤过致病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④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

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又经过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返回到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中的循环过程。

(二)脾脏

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B细胞占60%,T细胞占40%。

功能:

①是各类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②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③滤过作用:

清除血液中病原体、衰老死亡的自身细胞、蜕变细胞及免疫复合物等;

④具有合成分泌功能:

可合成和分泌补体、干扰素、细胞因子等,以及吞噬细胞增强素(又称Tuftsin)。

(三)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或粘膜免疫系统(MIS)

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屏障。

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存在的淋巴组织。

功能特点:

①分泌分泌型IgA(SIgA);

②参与口服抗原诱导的免疫耐受:

具有一类能下调全身免疫应答的调节性T细胞;

③具有粘膜定向的细胞运输系统,使粘膜滤泡中诱发的细胞迁移至广泛的粘膜上皮下淋巴组织中,形成公共粘膜免疫系统。

第二节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HSC):

CD34+

二、淋巴细胞T细胞

根据分化、发育、成熟场所以及表型、功能不同,分为B细胞

NK细胞

(一)T细胞

骨髓中淋巴样前体细胞胸腺成熟T细胞外周淋巴器官

1.T细胞的分化发育

选择性发育: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通过阳性选择,T细胞获得抗原识别的MHC分子限制性;

通过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对自身抗原成分的耐受性。

2.T细胞表面标志

I.表面受体

a.抗原受体:

TCR

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与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CD3分子向T细胞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参与T细胞活化。

TCR由α、β或γ、δ,以二硫键形成异二聚体:

TCRαβ+T细胞: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90%以上

TCRγδ+T细胞: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5-10%,重要存在于皮肤及粘膜下;发挥非特异性杀伤功能,参与免疫防御

TCR仅能识别APC表面MHC-抗原肽复合物,不能识别可溶性抗原分子。

b.细胞因子受体:

发挥调节作用

c.病毒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天然受体CD4

d.丝裂原受体

II.表面抗原

a.MHC抗原:

所有T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人类活化的T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b.白细胞分化抗原:

不同谱系的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分化群:

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称为一个分化群。

T细胞表面主要有:

CD3、4、8、2、28、152等

III.黏附分子

为免疫调节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或结合的分子,广泛分布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以配体-受体结合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识别、信号转导、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迁移,是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基础。

3.T细胞亚群及功能

1)根据TCR不同:

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其中TCRαβ+T细胞又分为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Ts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或Tc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

2)根据CD4CD8分子表达不同: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CD4+T细胞:

包括Th细胞和TDTH,其中Th分为Th1和Th2,Th1主要分泌IL-2、IFN-γ、TNF等细胞因子,介导与细胞毒和局部炎症有关的免疫应答,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炎症性T细胞”。

CD8+T细胞:

包括CTL和Ts细胞,其中CTL识别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多肽,受MHC-I类分子限制,发挥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并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其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有:

分泌穿孔素,使细胞破裂死亡;释放颗粒酶或淋巴毒素诱导靶细胞凋亡;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NKT细胞:

表达NL1.1和TCR-CD3复合物,“NK1.1+T细胞”,表现非特异性杀伤功能。

(二)B细胞

1.B细胞的分化发育

未成熟B细胞表面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表面共表达IgM和IgD,受到抗原刺激后,IgD消失。

通过阴性选择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在外周免疫器官,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发生Ig重链类别转换,进一步发育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2.B细胞表面标志

I.表面受体

a.B细胞抗原受体:

BCR,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Igα/β复合物,功能:

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分子,活化B细胞,发育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因子受体:

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c.补体受体

d.Fc段受体:

IgG、A、M、E

e.丝裂原受体

II.表面抗原

a.MHC抗原:

b.CD抗原:

CD19、20、21、40、80等

3.B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分为CD5+B1细胞和CD5-B2细胞。

B1细胞:

其发生不依赖于骨髓;抗原识别谱窄,主要为TI-2类抗原,esp.菌体多糖抗原;主要产生IgM类低亲和力抗体;无抗体类别转换、体细胞高频突变;无免疫记忆;主要参与对多种细菌的抗感染免疫。

B2细胞:

是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类别;可产生高亲和力抗体;有抗体类别转换;能够产生免疫记忆;具有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功能。

(三)NK细胞

无需抗原刺激,直接杀伤靶细胞。

表面标志特点:

CD3-CD56+CD57+CD16+

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分泌穿孔素,使细胞破裂死亡;

释放颗粒酶或淋巴毒素诱导靶细胞凋亡;

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表达FcR,介导ADCC作用。

三、抗原提呈细胞(APC)

APC是一类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

分为专职APC和非专职APC。

前者主要包括: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它们均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后者包括:

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活化的T细胞,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