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姓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1013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家族姓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土家族姓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土家族姓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土家族姓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土家族姓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家族姓氏.docx

《土家族姓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家族姓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家族姓氏.docx

土家族姓氏

土家族姓氏

湘鄂渝黔四省边境是山的世界。

北有大巴山、东有雪峰山、南有南岭山脉、西靠云贵高原。

武陵山自东北而西南横亘其中,支脉绵延全境,构成了奇峰竞秀、气势磅礴的武陵山系。

其间既有千峰挺拔的青岩山、神秘莫测的天子山、石门洞穿的天门山、雄距一方的八蛮山、云遮霞蔚的斗蓬山等所蕴藏的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

就在这块由大大小小的山组成的土地上,生活着一支具有大山一样悍勇、朴实性格的少数民族—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802.13万人,主要聚居于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处其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多以同姓同宗为一自然村落。

  土家族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接近彝族或羌族。

用本民族语言,土家族自称为“毕兹卡”,“卡”具有“人”或“族”的含义,“毕兹”是称呼的本身,其义现已不明。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书写通写汉文。

其民族历史大多由“梯玛”(巫师、智者)以口语的形式世代相传,称为“梯玛”神歌,因大多在过“社巴日”(调年节)跳舞时所唱,又叫《摆手歌》,其内容有“开天辟地”、“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迁徙”,等等。

大约自西汉时期以来,土家族与汉族接触日渐频繁,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其姓名现在与汉族已没多大区别了,如大姓彭、向、田、冉、覃、马、王、黄、刘、尚、杨、张等,亦是汉族常见之姓。

但从土家族历史传说来看,古代土家族人名与汉族有较大区别,其姓亦经过了从无到有,发展演化,最后与汉族融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一、人名的产生

  土家族人名产生早于姓。

传说中的远古英雄人物翁可涅铁、磨亮卡替、热其八,八部大神西梯佬、西呵佬、那乌米、煞潮河舍、里都、苏都、拢此也所也冲、接也会也那飞列也,以及悲剧人物西兰、嘎尼昭昭、咚咚等,均是可用土家语译出完整意思的名。

如翁可涅铁,“翁可”是黄金,“涅铁”是起源、根蒂、老祖宗,即黄金祖宗(翁涅:

黄帝);热其八,“热”是老鼠,“其八”是大,即大老鼠;“西梯佬”即种田的人;“西呵佬”即赶山(打猎)人;“那乌米”的意思是“遥远地方的老人”;“西兰”是“被面”之意,传说远古土家人无织布技术,只穿兽皮草衣,有一个的女孩发明了织布技术,并用一种“打花”的方式织出了美丽的花(卡铺)覆盖在布上,人们非常赞赏她,就称这个女孩为“西兰”(丝),即织女的意思,且同时称西兰发明的布为“西兰”。

后来西兰为了织出更美丽在夜间开效的白果(银杏)花,常常于深夜守侯在白果树下,竟被她阿爸误杀了。

人们为了纪念她,就以其名字作为布的称呼,后来土家人主要用这种布做被子的面料,即成了被面的称呼,而织有鲜丽花朵的打花被面,则被称为“西兰卡铺”。

  “嘎尼昭昭”这个人名所伴随的故事就更感人泪下。

嘎尼昭昭今天是土家族对一种小鸟的称呼,但在远古时候,它却是一个人名。

传说有一户穷人家有一个女儿叫昭昭,因为父母没办法养活她,把她送给一个土财主家做童养媳(嘎尼),人们就叫她“嘎尼昭昭”。

嘎尼昭昭在土财主家受到百般虐待,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悲惨。

一天,嘎尼昭昭在山上砍柴,因饥饿而爬上樱挑树摘樱挑吃,不小心将柴刀掉到岩坎下一只老虎身边,她不敢去取,回家后因忍受不了公婆的毒打,上吊死了。

死后嘎尼昭昭变成了一只小鸟,每到春末夏初的夜半时刻,它就倒吊在树上悲惨地叫着:

“嘎尼昭昭,吃了樱桃,掉落沙刀,我想取去,又怕五爪,公婆打我,我格死了。

”至今,土家老人听到这种鸟叫,就会叹息一声,说“嘎尼昭昭又叫了。

”显然,从这些人名的意思及传说故事来看,均是有名而无姓的。

  更为典型的是,土家族认为在齐天大水涨过之后,使人类得以繁衍的始祖“雍尼补所”,其名竟然是土家语“兄弟姐妹”的泛称,“雍尼”为妹妹的意思,“补所”为弟弟的意思,亦证实了远古时代,土家族只有名,没有姓。

  在土家族神话故事中,人名是伴随着人物出现于世而产生的。

在《梯玛神歌.万物的起源》中,传说洪荒之世,天地间十分荒凉,没有人居住。

天神“尼古劳”创造了人类。

这“利古罗”即大地和太阳的合称,利即土家语“利洪”,泥土、大地的意思,劳即土家语“劳次”,即太阳的意思;也即在土家族的传说中,生命是由大地和太阳创造出来的,这和现代的科学“生命的起源”有某种暗合,只是土家族人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大地之母“尼洛阿巴”(伟大的大地母亲)照着自己的样子,用竹子做骨架,用荷叶做肝胜,用豇豆做肠子,用葫芦做脑壳,用泥土做肌肉,在葫芦上通了七个眼眼,成了耳鼻口眼。

可是此时的人类,只是一个泥塑,不能呼吸,不能思考,不能动弹。

天空之神太阳神“劳次”看到了大地之母创造的人类,便向大地母亲塑的人类,注入太阳神自己的精血,又用嘴对这个“人”吹了一口气,于是人“出气了,会坐了,会站了,走路了”。

凡间世上有了人。

“尼古劳”(大地之母和太阳之父)造出人后,即按放置地点称呼他们,如放在岩坎边,就叫“阿沙”(岩边);放在崖脚下,就叫“阿吉”(岩脚);放在树林里,就叫“卡可”(树木);放在花上,就叫“卡铺”(花朵),等等。

从这个传说我们可看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土家的先民们可能就有了以名来区分个人的观念。

人名多以自然界无生命物命名,正是人们征服自然,与自然界作斗争,在自然界中求生存的一种反映;表明了土家族人名的产生,与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有一定的联系。

  在原始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以血亲为主要内容的亲属关系,而一定形式的人名往往也打有亲属关系的印记。

在土家族古老亲属制里,凡以“巴”、“必”结尾的称呼多为男性,如“洛巴(丈夫)、阿巴(父亲)、木斯阿巴(祖父、外祖父等)、洛必(儿子)”;凡以“涅、尼”结尾的称呼多为女性,如“阿涅(母亲)、左巴切尼(哥或弟的妻子)、尼可阿涅(父亲的姐蛛)”。

这种称谓反映在人名上,一般来说,常有巴、必之音的人名多指男性,如舍巴俾、哈勒必等。

而带有涅、尼之音的多指女性,如涅莉、雍尼等。

显然,人名与亲属称谓不论谁产生于前,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则是毫无疑义的.

  二、姓的出现

  如果说名是个人的符号,那么姓则是某一群人共用的符号。

土家语称“姓”为“家卡”或“卡”,也即群落、族类;这正反映了姓产生的本义。

  人何以要有姓?

《白虎通义·姓氏篇》曰:

“人所以有姓者何?

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即是说人们需要用“姓”来确定共同始祖,辨别血缘关系,禁止血缘内婚。

“姓”由“女”与“生”组成,同一姓即含有同一女生之意。

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说“姓”就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社会初期,当人们在婚姻关系上还处于族内群婚阶段时,在财产所有权方面还处于族内公有制时,就不需要用“姓”辨别血缘关系确定姻姻对象,也不需要用“姓”证明血缘关系确定财产继承人。

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根本不需要找一个“姓”的符号加在作为个人标志的名前。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自然淘汰的作用,使人们对近亲结合的危害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族外婚制,尤其是私有概念的萌发,更需要由自己亲生子女来继承财产,传宗接代。

那么,仅有区别个人的名就很难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有一个能代表同一血缘和表明关系的符号。

于是“姓”产生了。

“姓”的出现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向文明阶段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在有“姓”区别血缘后,随着男权社会的逐渐确立,出现了区别地位尊贵的“氏”,后来区别婚姻的“姓”和区别地位的“氏”逐渐合二为一,成为姓氏。

  对于姓氏,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姓”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民族,因生活区域不一,也有这种状况。

如有些民族“同姓不婚”的概念,在土家族内就并不这样,不仅某些同姓可互为婚姻,而且某些异姓反而不能互为婚姻(在姓名的特点中我们再详细介绍)。

这种现象应该与“姓”的出现原因有一定联系.

  《梯玛神歌》对土家族“姓”的起源有所记载。

传说远古时代,人类触怒了上天,上天降七天七夜大雨惩罚人类,涨起了齐天大不,世上人全部被淹死了,唯有“补所”与“雍尼”兄妹俩躲在葫芦瓜中保全了性命。

为了不使人类绝迹,“补所”要与“雍尼”结婚,“雍尼”不同意,并提出不可能实现的滚磨岩、劈竹子、烧火堆、种葫芦、绕山跑等条件来刁难“补所”。

  而“补所”在喜鹊、乌鸦、乌龟等帮助下,居然使从山顶上滚下来的两扇磨岩合在一起了,使从两头劈的竹子破成了完整的两块,使两堆分别烧着的火堆的浓烟在空中绞成了一股,而种的两颗葫芦瓜也紧紧地缠在了一起……所有的难题全解决了,“雍尼”只好与“补所”在马桑树(是棵通向天庭的树)下成了亲。

婚后,“雍尼”肉连续外次都生下一个个大肉球(近亲通婚的结果)。

“雍尼”非常伤心,祈求得到天神的帮助,有天她梦见自己沿着马桑树爬到了天上,大地之母“尼洛阿巴”告诉她:

“我赐给你七个女儿,她们将来会与天上七位天神成婚,你就会有健康完全的孩子”。

梦醒后,“雍尼”真的怀孕了,生下了七个漂亮的女孩。

  这七个女孩后分别与七位天神“白虎神、蛇巴神、鱼巴神、凤鸟神、冉牛神、蝎神、孽龙(二郎)神”等成婚,成为七大部落(即历史上所记载的“鱼复巴、白虎巴、巴蛇巴”等等),部落间相互通婚,以避免近亲通婚,这才繁衍土家人类。

这七大天神是天上的七大星座,狮子座(白虎)、长蛇座(眼镜蛇)、天鹅座(凤鸟)、牛郎星(水牛)、蝎子座、双鱼座、猎户座(猎户座上三颗最亮的星星就是二郎的三只眼)。

这七大部落后即发展成土家几个主要姓氏。

  土家族中还有关于姓和民族来源的传说。

这些传说反映出土家族对民族及姓产生的朴素看法。

如有的传说雍尼生了肉球后,她把肉球砍成120块,合上3斗3升砂子洒出去,从此有了“帕卡”(汉族),合上3斗3升泥巴洒出去,从此有了“毕兹卡”(土家族),合上3斗3升树苗洒出去,从此有了“白卡”(苗族),等等。

每一肉块落地就成为一个村落,该村落就依落地之处为“姓”。

扔在田里姓田,扔在井里姓井,扔在刺蓬上姓蓬,扔在树叶上姓叶……。

这就是姓的产生和土家族为什么多以同姓为一村的由来。

  从把由球砍成小块扔出去,落地成姓的叙说中,我们认为,土家族姓产生的原因应包含有部落形成、部落联盟、部落迁徙、部落解体等诸因素。

这不仅在《梯玛神歌》“人类的迁徙”篇,“人发家发丁,树大要分叉,人多耍分家,池们又要迁居了”的叙说里,能找到一定的佐证,而且一些土家族的村寨名,也可提供这方面的证明。

如在土家族生活区域内,以老寨、新寨、大寨、小寨、上赛、下寨等称呼的寨名很多。

你若问起寨名的来历,老寨的人会告诉你,他们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里,所以叫老寨,而新寨的人会告诉你,他们是从老寨分出来的。

大、小寨,上、下寨的得名也原因如此。

而这老与新、大与小,上与下名称相成对照的赛子,毫无例外的是同姓。

这种分寨方式显然含有部落解体的遗俗。

部落解体,同一集群的人分为数个集群,为了保持对共同始祖或发祥地的记忆,就需要一种标志。

这种标志在士家族接受汉文化影响之前,不一定称为“姓”,但当受到汉文化影响后,这些标志就开始向姓演化。

这种影响在土家族关于姓的起源传说中,实际上已有一定的表现。

如扔在田里姓田,扔在井里姓井等说法,就与土家语音不合,“田”在土家语里发音为“丝格铁”,“井”发音为“泽猛”,“丝格铁”和“泽猛”都不具有“田”和“井”的音,可见土家族大部分的姓是在受汉文化的影响下而出现的,因而明显地带有汉文化的痕迹。

  三、姓的来源

  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土家族的姓得到普及和推广。

但土家人的姓并非照搬汉姓,而是自有来源的,这种来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图腾崇拜

  如李姓。

李姓亦为土家一个大姓。

湘鄂西、渝东、黔东北均有土家族李姓分布。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和图徽。

靡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到了胞族这一级,名称可用图腾表示。

即是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图腾转化成了名称。

   土家族先民巴人以虎为图腾,奉行虎图腾崇拜,这是见之于史籍的。

虎用土家语称呼,音为“李”。

在鄂西地区,土家族有其先民首领叫“廪君”的传说。

“廪君”之意,有的研究者认为:

土家族称“虎”为“李”,“李”在古代属止韵,阴声,“廪”在古代属侵韵,阳声,二者有阴阳对转的关系,所以“李”、“廪”均可指虎,“廪君”也就是“虎君”。

用土家话称呼“虎君”或者“虎君之民”,都应该带有“李”音。

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廪君之后,能化为虎。

”应劭《风俗通义》卷一“虎本南郡中卢李氏公所化”。

这些有关虎化人、人化虎的记载,显然是对土家族李姓源于虎图腾不解,而作的错误记录。

   

(二)源于部落名

   如冉姓。

冉姓是土家族一个大姓,主要居住于渝东南、黔东北、鄂西一带。

见于史载和族谱上的著名人物有冉令贤、冉西黎、冉南王、冉****、冉守忠等。

   冉是远古时代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崔乃(上下结构)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徒、竹作(上下结构)者最大;自竹作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马龙(上下结构)最大。

”秦汉时期,冉人分布在岷江上游,东汉末年,冉人的一支向东南迁徙至长江三峡及乌江下游,后被称为“冉家”、“冉家蛮”、“冉家子”等。

早在唐代,古人就注意到冉家是源于冉部落这一事实。

颜师古注《后汉书》时认为“今夔州、开州等首领姓冉者,皆旧冉种也”。

明人田汝成在《行边纪闻·变夷·冉家》中更明确认为:

“冉家、邛、竹作(上下结构)冉氏之裔,今酉阳、乌罗部落之长名冉姓者,一曰冉家蛮,诟之曰南客子。

其族散处沿河、佑溪、务川之间。

”沿河即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佑溪是其县治所之地。

这一带土家姓冉,应源于部落名称。

   另还有见于史籍记载的姓,也是源于部落名。

土家族先民曾因使用“虎皮衣木盾(左右结构)”的武器而称支为“板盾蛮”;因图腾崇拜而称之为“白虎复(毕音)夷”;因叫赋税为宗贝(上下结构)而称之为“宗贝人”;因居住地域而称之为“巴郡南郡蛮”、“武陵蛮”、“五溪蛮”,等等。

这些蛮夷的“姓”也随他们的活动事迹见于史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目覃(音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该书在“板盾蛮”条载其渠帅(首领)有“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

   《华阳国志.巴志》载宗贝人“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

”《蛮书》卷10载有巴人“本有四姓:

巴氏、繁氏、陈氏、郑氏。

”《风俗通义》卷3:

“宗贝人卢、朴、沓、鄂、度、夕、龚七姓。

   当然,上述所载之姓,与今天我们意识中姓名的姓,应有一定的差别。

因为“中国有史时期的姓氏制度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

战国时代以前,“姓”和“氏”有别,“姓”可能和上古氏族的图腾有关;“氏”应相当氏族下的家族,其名称有的与分支图腾有关,有的与图腾无关。

战国时代以后,“姓”和“氏”的区别消失,即形成流传至今的姓氏,这些姓氏大多沿袭前一阶段的“氏”。

从《后汉书》等所记载的这些蛮夷的活动事迹来看,显然叙述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事。

同叶,文中对巴人五姓称为氏,而不称为姓,说明巴、樊、目覃、相、郑并不是5个姓(氏族图腾),而是5个氏族部落,即巴部落、樊部落、目覃部落、相部落、郑部落的称谓,只是随着社会进步,这些部落名演变“形成流传至今的姓氏”。

这正符合我们上文已提及的,土家族姓来源于部落名的看法,但这些部落名的具体含义现多已不明。

   (三)源于祖先名

   这类姓较多。

如巴姓,这是散居于鄂西、川东等地的一个姓。

其代表人物有巴蔓子,巴宁等。

   在土家族传说中,最早建立过小方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叫巴务相。

此人生活年代虽难确定,但至少生活于战国以前的年代则是无疑的。

这一时期如果说土家族就具有了与汉族姓氏无异的姓,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汉族的姓都还没定型,受汉又影响而出现姓的土家族是不会走在汉族的前面的。

实际上巴务相是一个名,在这个名里,巴并不是姓,而是一个赞美词,是部落民对首领的一种称颂。

土家语带有“巴”音的词大多含有重要的意思。

如科巴是脑袋、阿巴是父亲、其巴是大、黑巴是那么大、罗巴是丈夫、厄巴是长、啊巴是公的意思,等等;如尊首领为父亲,则是阿巴;如尊为丈夫,则是罗巴;如尊为头,则是科巴;如赞美其伟大,则为其巴、黑巴;如赞扬其男性的雄壮,则为啊巴,等等。

总之,不论是称为“父亲般的务相”或是赞为“伟大的务相”,不论是称为“大丈夫务相”,还是赞为“雄壮的务相”,都有“巴”音在内。

久之,这种赞美也成为名的一部分,后人也就沿习成姓了。

   又如鲁姓,传说他们是土家族远古时的大力士努力卡巴的后代.努力卡巴的故事在土家族内流传很广,他是老蛮头恶着冲的一员大将,身扛万斤,力大无穷,但有勇无谋。

据说土王击败恶着冲后,用计收服努力卡巴,两人比力气大,土王拿一张纸让努力卡巴扔过墙,努力卡巴使劲一扔纸飞起后又掉了下来,扔几决都没过墙。

土王说,“你力气太小,一张纸都扔不过墙,我一叠纸都能扔过墙”。

拿了一叠纸一扔就过了墙,努力卡巴拜服了。

努力卡巴这个人名在汉字记录时亦常常写为鲁力卡巴,后人以他为祖先,用其名冠于己名上,成为“鲁”姓。

   (四)源于古国名

   如“黄”姓,土家族中的黄姓祖先原为战国时期黄国人,黄国被灭后,其国人以国名为姓,其族迁转南方,后一支定居武陵山区,其语言风俗习惯渐被土家人同化,但“黄”被传承下来,成为土家族中的一大姓氏。

   四、姓的发展与演化

   土家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从其谚语“天上无云头不下雨,土话无汉语难成句”、“只有汉语通天下,哪有土话见得客”等,就可看出土家人虚心向汉族学习的态度。

土家族姓名今天与汉族姓名无异,应是这种学习的结果。

   土家族姓的演化,主要是由似是非是、如同音不同字这样的姓,逐渐变成既同音也同字的地道汉姓。

这种演化大约开始于两汉时期,在此之前,史籍中对土家族首领均用“蛮酋”、“渠帅”来称呼,即使有“姓”出现,也多为巴氏、郑氏、覃氏这样的称呼。

对于巴务相这个名字,亦用巴氏之子务相来记载(译成现代通俗汉语即为:

巴氏族的男子务相。

很明显,这在封建文人限里,蛮酋们的名字是与汉人不相同的。

但自两汉以后,史籍中有了如“相单程”、“覃儿健”、“潭戎”等这些土家族先民首领的姓名了,虽然这些姓名的确切含义和它们的构成无法判定。

但这种人名与汉族姓名区别不大则是可以肯定的,它表明土家族在姓名上已开始了向汉族的学习过程。

当然,这种学习是长期的。

在五代时,土家族首领既有“恶着冲”、“惹巴冲”“春巴冲”这样地道的土家名,也有“彭士愁”、“向伯林”这样地道的汉族式姓名。

即使到了明清年间,一些土家族人名还带有明显的“土汉合壁”的痕迹,如彭大虫可宜、田先什用、向麦贴踵等。

这正表明了姓名演化的长期性。

现就几个典型的大姓变化,叙述如下。

   相姓—“巴郡南郡蛮”五姓之一(巴郡:

重庆,南郡:

荆州)。

“相”姓在今土家族地区已不多见,主要集居于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元堡区一带。

而其他地区的相姓己多被“向”姓所取代。

不言而喻,这个“向”比原来那个“相”更具有汉姓的特征。

取代的原因主要是汉字记音土家族有语音无文字,原来的“相”姓也是汉字所记。

所记这个字究竞是否合乎其原意,他们是不知道的,因而也不会去深究。

只有当他们接受汉文化到了一定的程变,才会考虑其姓所用之字是否得当,是否与汉姓相似。

   另外,一些民族上层人物出于免遭歧视的考虑,甚至会有意地改变姓名,将其在姓或名上留下的民族痕迹完全抹光。

如“王”姓的始祖名字是墨着王,按汉族姓在前的习惯,应是姓“墨”,很不像汉姓,于是干脆以最后一个字为“王”姓,子孙后代也就姓“王”了。

“相”姓的改变也如比。

这种改变,在湖北《长乐县志》中记载得最为明确:

廪君世为巴人主,务相,其开国有功者……但土语讹“相”为“向”耳。

今鄂西清江流域向王庙、向王桥、向王滩、向王天子庙等遗址,无一不是纪念廪君务相的,更是由“相”而“向”的一个明证。

   目覃(左右结构)姓—“巴郡南郡蛮”五姓之一。

此姓在今土家族中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则“覃”、“谭”、“潭”等姓。

这三姓与“目覃”均形似。

特别是覃,这不仅是湘鄂西地区土家族的大姓,而且在读音上依然为“沈”,与“目覃”音同。

它说明“覃”姓是由巴郡南郡蛮中的“目覃”氏改变而来。

这种改变,除人为有意思地因素外,还有无意识地为笔误所致。

如同治《思施县志》卷一、卷十等,在叙述廪君传说时,就多次将巴蛮五姓之“目覃”记为“覃”。

   度姓—“板木盾蛮”七姓之一。

此姓在今土家族中己无,但有与此字字形相同的“庹”(音拖)姓。

“度”与“庹”,两字形同音异。

如以土家族中一部分人自己认为“庹”来源于“度”,为避战乱由“度”改“庹”,但不能彻底说明问题。

也有人归结为笔误,也有些牵强附会,因读音是不会误的。

我们试举两例加以证实。

其一,湖南龙山县猫儿滩土家族罗姓,其辈份排列有一定规定,但某些辈份字的读音与字形却大相径庭。

如“秉”字辈的“秉”,读音竟是“乘”机的“乘”,这显然是笔误造成的字音相异的一种情况。

其二,湘西田姓土家族,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不姓田,而姓拖,田姓是由度姓演变而来的。

   也有人认为“庹”由“田”改来。

这种演变他们虽然说不出原因,但一直认为“田度无二姓”,有的地方甚至不许相互婚姻。

这又是字音相异的一个例证。

这种“田”“庹”来回演变的原因,可能是土家人接受汉文化还不彻底,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而出现的情况,而后人却习以为常,不想再深究了。

土家族姓在汉文史籍中出现笔误并不少见,如同是宗贝人七姓《华阳国志》记为“罗、朴、咎、鄂、度、夕、袭”,而《风俗通义》则记为“卢、朴、杳、鄂、度、夕、袭”。

《后汉书》中巴人五姓:

巴、樊、潭、相、郑,在《蛮书》中变成了四姓:

巴、繁、陈、郑。

从这些记载就可看出,既有音相近的罗与卢、樊与繁,陈与郑;也有形似的昔与沓、袭与龚。

显然,音误或笔误是导致土家族姓演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有些音异是由于汉音发生变化,古汉语中“度”音为“朵”,与“庹”接近。

   蓬姓—据土家族传说,是雍尼砍肉球扔在刺蓬、茅棚上而得来的姓,但今土家族“蓬”姓己被“彭”所取代。

据说五代时期,一支外地“彭”姓进入湘西地区,经过武力征服,赶走了原土著首领老蛮头“恶著冲”,成为当地的统治者。

“彭”姓酋长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规定凡非彭姓者,女子出嫁时,彭氏酋长享有“初夜权”。

为了使自己女儿免遭不幸,他姓者纷纷将自己姓改变为“彭”姓。

“蓬”姓也因此由“彭”姓取代了。

   这支外地“彭”究竞来于何处、是何族属,在土家族历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论,其说法有三种:

一是来自江西的彭姓汉人;一是地道的本地土著;一是来自西部乌蛮的一支。

证明这支彭姓来自何处,不是本文内容。

但从这些争论的观点中,我们至少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彭“姓是地道的土著,那么由“蓬”而“彭”的改变,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是土家族“彭”姓的上层人物,为避免民族歧视,为掩盖自己少数民族身份而编造了这个故事。

如这支彭姓是外来汉人,那么姓氏的改变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本地土家族接受了汉姓“彭”,而外地彭姓汉人在与土家族长期接触中,接受了其语言、凤俗、服饰等,成为土家族的一部分了。

   演化使土家族一些姓保存发展下来,成为今天规范化的与汉族无异的姓。

但也使相当一部分姓完全消失,如曾见于史载的沓、昝、夕、鄂等姓,今土家族中已没有了。

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音或字与地道的汉族姓相差太远,结果发生了上述“墨”变“王”改变。

其实,这些消失的姓,有一部分在今天土家族中仍可找到某些痕迹,如昝(音攒)与但、夕与谢均音相似,可以说是土家族姓的变相保存。

   现在流传的土家十二大本姓:

巴、樊(繁)、目覃(覃,音沈)、相(向)、郑(陈)、罗(卢)、朴(彭)、沓(但、昝)、鄂、度(庹、储、涂、唐、杜、田)、夕(谢)、龚(江)。

   “巴”有人认为是“眼镜蛇”,也有人认为是闽族中“鱼”的意思;“度”指的是一人长的大蛇,即:

它(音tuo),只是其语音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写成不同的汉字。

“它”在古时读作tuo,只是后来语音演变成she,现好多以“它”为声旁的形声字还是以tuo为读音的,如驼、鸵、陀、跎、坨、佗、酡、柁、沱、砣、岮、拕等等。

大约在宋朝时,“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