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0840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二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

“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

“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

“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时间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

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

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5、断句和翻译。

(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

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

“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书博鸡者事(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

“臧氏之子②也。

”或以告臧。

臧怒,欲中守法。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③守,即诬守纳已赇。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若素民勇,徒能凌藉贫孱者耳!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博鸡者曰:

“诺!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奴惊,各亡去。

乃褫④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

“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

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

”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

“是足以报使君未耶?

”众曰: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博鸡者曰:

“然。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台臣弗为理。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注」①袁:

袁州路,在今江西宜春一带。

②臧氏之子:

语出《孟子  梁惠王下》,指鲁平公宠臣臧仓,曾阻止平公见孟子。

③嗛(xían):

怀恨。

④褫,剥去。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守自负年德,易之                               易:

看不起

B.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诚:

果真

C.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数:

责备

D、今姑且贷汝                                     贷:

借给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博鸡者遨于市               B.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师不必贤于弟子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豪民气尽,以额叩地         D.博鸡者因告众曰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搏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B.袁州路长官施政,多有利民之举措,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他也因年龄大、品德好而自负,以至遭人陷害。

C.臧使者因为袁守的一句话,而不惜滥用权力,以报私怨,实属狠毒暴横之人。

D.搏鸡者能够成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既惩治了豪民,又为袁守申冤,并使臧使者被黜。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

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费,号“私觌官”。

丹曰:

“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

宪宗褒美。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

贫不能者,畀以财。

身往劝督。

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

“吏岂自费邪?

”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

“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循吏》)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          故事:

  (按照)以往的典章制度

B.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慢:

懈怠

C.度其费为估                        估:

价格

D.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籍:

查抄登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民贫自粥者,赎归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固其根本

B.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              能为公已乱

C.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不如因善遇之

D.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韦丹大行仁化的一组是(   )

①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③丹召工教为陶

④贫不能者,畀以财

⑤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⑥籍其家,尽得文记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丹力主革除陈规旧法。

他认为出使外国所用的资费,应该由朝廷拨付,不应该沿袭陈规卖官筹款。

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修改了法令制度。

B.韦丹担任言官以正直闻名。

他认为如不以强力威慑,人们就会轻忽法令;刘辟反叛如不加讨伐,朝廷就无法统辖全国。

为此他得到了皇帝的赞扬。

C.韦丹执法宽厚仁慈。

对于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主仓吏,他只是责令限期归还。

对于违犯法令被判死刑的兵卒,他也没有执行,而是将这个兵卒释放了。

D.韦丹为政功绩显著。

他担任地方官以仁化为本,多方造福地方百姓。

他被诬告的罪名经查验也尽属不实,这更显现出他的功绩。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拜济丹阳太守。

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

“蒋济宁有此事!

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关羽围樊、襄阳。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济说太祖曰: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太祖如其言。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

帝问曰: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济对曰: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诏曰: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济上疏曰:

“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诏曰:

“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

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

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

率领

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       绪:

残余的,遗留的(事业)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

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

如果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C.羽遂见禽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3.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

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5.断句和翻译。

(1)给阅读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

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诸君皆贺,惟平独吊。

平谓何曰:

“祸自此始矣。

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

”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

曰:

“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

”客又说何曰:

“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

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①貣②以自污?

上心必安。

”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

上至,何谒。

上笑曰:

“今相国乃利民!

”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

“君自谢民。

”后何为民请曰:

“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上大怒曰:

“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

”乃下廷尉,械系之。

数日,王卫尉待前曰:

“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

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贳(shì):

赊买。

   ②貣(tè):

向人求物。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平独吊               吊:

忧虑

B.非被矢石之难           被:

蒙受

C.君自谢民               谢:

谢别

D.吾故系相国             故:

故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民所上书皆以与何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B.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       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

C.后何为民请曰                 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

①吕后用何计诛信    ②让封辞赏     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        ⑤后何为民请   ⑥跣入谢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4.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5.断句和翻译。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

 

②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

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

“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

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弼怒曰:

“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两生不得已,从之。

酒酣,解衣箕踞。

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

“勿走也!

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弼笑曰:

“君等伏乎未也?

”两生不敢再有问。

弼被发跳叫曰:

“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此何可哉!

君等休矣。

”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王令隶人捽入。

弼盛气曰:

“公奈何不礼壮士?

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

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公奈何不礼壮士!

”王曰:

“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

”曰:

“能。

”王曰:

“姑试之。

”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

暨弼至,众槊进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

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

弼叹曰:

“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尚何言!

”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

鄙视

B.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速:

邀请

C.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负:

享有

D.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游:

交往

2、下列省略句括弧中所补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弼)折仆地

B.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阍卒不为(王)通

C.徒欲驰骋文墨,(两书生)儿抚一世豪杰

D.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弼)立勋万里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

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

邓弼博通经传,让两儒生非常羞愧,自此他俩再也不敢拿书吟诵。

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建议德王要居安思危,礼贤下士,并指出,若能这样做,就能安抚边夷,天下皆为王土。

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

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

 

 

 

 

 

李迪一文答案

1、【答案和解析】B

【解析】A.奇:

意动用法,认为……惊奇,C.诛:

诛杀,D.弛:

松弛。

2、【答案和解析】【参考答案】D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解析】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

  B.代词,代亡卒/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以何”的倒装,用 / 用来 。

D.都是竟然。

3、【答案和解析】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围绕“胆量非凡”加以筛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对应。

可先找出不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句子,再用排除法,如本题中①④⑤并非直接体现诚信,由此可排除ABD选项。

 

【解析】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选项,答案选C。

4、【答案和解析】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解析】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

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5、【答案和解析】⑴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⑵①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②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答案和解析】【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⑴句注意“向”、“ 殆”“ 过”等词的落实,第⑵句注意“许”、“然”“壮”等词的落实。

【翻译】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

“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

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

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皇帝说:

“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

”李迪说:

“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李迪从容上奏说:

“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