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8803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x

旧寨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

CKGZTJ-6标段

 

瓦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二月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

CKGZTJ-6标段

旧寨隧道

瓦斯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一项目部

二0一一年三月

第1章说明

1.1编制依据

(1)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6标施工招标及投标文件。

(2)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规范。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6标工程施工资料。

(4)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6标隧道设计图及通用图。

1.2主要技术规范、标准、规则、规程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

工程实施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如有修改或新颁,除国家及铁道部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外,其他新颁标准或规范是否采用由发包人决定,我方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发包人的决定执行。

瓦斯隧道施工引用如下所示的技术标准、规范。

1.《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3.《客运专线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4.《客运专线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简介

旧寨隧道位于贵定县马场河乡,隧道全长2398m,进口里程DK653+657,出口里程DK656+055。

洞内纵坡单斜坡,进口低出口高,设计坡度为2.5%。

隧道进口与偏坡寨2号大桥相接,出口通过一段路基与铜鼓山特大桥相接。

隧道最大埋深约163.52m,位于DK655+660附近,穿越南北向展布的脊状山脊,隧道进口为较缓的斜坡,出口为陡坡。

本隧道按速度目标值350km/h客运专线双隧道设计。

洞内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轨顶面至轨道基础地面高度为779mm。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本隧进口采用斜切式洞门,边仰坡采用骨架护坡防护;出口采用双耳墙明洞门,边仰坡采用喷砼防护。

隧道共安排进口和出口两个作业工区,进口工区承担1199m的正洞施工任务,其中各类围岩长度分别为:

正洞Ⅱ级围岩42m;Ⅲ级围岩690m;Ⅳ级围岩390m;Ⅴ级围岩77m。

出口工区承担1199m的正洞施工任务,其中各类围岩长度分别为:

Ⅱ级围岩1008m;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50m;Ⅴ级围岩51m。

1.3.2地形地貌

旧寨隧道位于云贵高原溶蚀构造丘陵区,测区地形地貌较简单,隧道进口段西高东低自然纵坡度25°~30°,局部陡峻;隧道出口段东高西低自然纵坡度35°~40°,局部陡坡,植被发育。

地面标高1287.5~1009.7m,相对高差约277.8m。

1.3.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本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危岩落石和煤层瓦斯。

⑴岩溶

隧区可溶岩地层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和泥盆系上统高坡场组(D3g)白云岩,属于岩溶强烈发育的地层,岩层单斜产出。

据测绘及勘探资料,地表溶蚀洼地、溶洞等岩溶形态较发育,隧道开挖可能会遇到溶洞,易发生突水突泥现象。

⑵危岩落石

DK655+967~DK656+050分布隧道出口地段,洞口上方存在高达30~100余米的陡坡,岩体为泥盆系上统高坡场组(D3g)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湄潭组(O1m)灰岩、泥岩、粉砂岩,岩层单斜,节理裂隙较发育,一般裂隙张开达数厘米,贯通性较好,半充填黏土,岩石被切割成0.5~2.0m3的岩块,在重力作用下易沿坡面滑落,形成危岩落石,落石大小、数量和发生时间无一定的规律。

该段围岩顺线路长约83m,影响方量约1500m3,对隧道洞口影响较大,建议采用接长明洞或采用清除、镶补、支挡及主动网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处理。

⑶煤层瓦斯

经现场地质调查访问,梁山组(P1l)为煤系地层,根据经验结合本场地地质情况,隧道可能有低瓦斯;施工前应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检测实施细则;施工进洞20m后应进行探孔超前预报;施工中对隧道内是否缺氧、有害气体含量是否超标进行监测及预防,加强通风措施。

2.2.4水文

⑴地表水

测区地表水以山间沟水为主,水量较小,雨季时沟内水量增加明显,普遍在1~2L/S。

根据调查隧道洞身里程DK654+910右40m附近有一泉水,出露流量1L/S,隧道洞身里程DK655+020右196m附近有一泉水,出露流量0.1L/S,故隧道穿越区地表水发育,主要以常年性水流为主。

⑵地下水

本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

①第四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坡面及槽谷中的第四系坡残积和坡洪积层中,该类地下水受第四系分布面积及厚度控制,测区此岩土层面积呈带状片状分布且厚度较大,一般为厚0~3m,局部厚达2~8m。

该岩土层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受大气阵雨补给。

②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基岩裂隙较发育,地下水相对较丰富,主要接受地表水及土壤中下渗补给。

③岩溶水

测区可溶岩分布广泛,岩溶形态多样,地表溶蚀洼地部分分布,岩溶水赋存于隧道穿越段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的碳酸盐岩岩类含水岩组中。

该组岩溶化程度强烈,测区地表大部分被植物覆盖,局部可见岩溶裸露。

溶蚀现象以地表岩溶溶蚀洼地、溶洞等垂直溶蚀现象为特征。

在测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可溶岩地层地表岩溶发育特征表现较明显。

根据调查,在隧道洞身里程DK654+767左67m发育一溶洞,呈椭圆形,直径约3m,沿水平再向下发育,其附近有小型溶蚀洼地发育;从测区地形地貌看,隧道洞身段地表中部高四周低,植被发育,有利于大气阵雨排泄,部分渗入网络状岩溶裂隙、岩溶管道等,常以岩溶泉出露地表。

1.4瓦斯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和目标

为了确保斯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通过提前制定瓦斯专项施工方案以应对瓦斯、煤层的出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章瓦斯基本知识

2.1瓦斯的定义

瓦斯是隧道(或矿井)从地层中涌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统称,由gas音译而来,其成分比较复杂,它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占80%~90%。

沼气无色、无味、无毒,难溶于水,比空气轻,遇火即燃烧或爆炸。

铁路瓦斯隧道遇到瓦斯多出现在煤系地层。

瓦斯无色、无味。

但若与其它芬芳族气体混合,则发出类似苹果的香味。

其熔点为-182.5℃,沸点为-164℃,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16kg/m3,相对于空气的比重为0.554,因此易积聚在坑道内,渗透性高,扩散速度大,约为空气的1.6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

瓦斯微溶于水,溶解度为3.5%;极易燃烧,但不能自燃,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能燃烧或爆炸,瓦斯无毒,但其成分中的乙烷,丙烷等气体具有麻醉性,容易使人头晕目眩、头痛,甚至昏迷,瓦斯浓度过高时,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能使人窒息。

2.2瓦斯的特性

2.2.1爆炸性

瓦斯本身是不会自燃和爆炸的,但当和空气(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才会燃烧和发生爆炸。

2.2.2渗透性

瓦斯的渗透性极高,扩散速度快,其扩散性较空气高1.6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或煤层,渗透到隧道(或矿井)开挖空间里。

2.2.3不稳定性

瓦斯在煤体和围岩中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

两种状态的瓦斯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中,当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就被打破。

压力升高温度降低时,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着状态,反之,压力降温度升时,又会有部分瓦斯由吸着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

2.2.4窒息性

瓦斯是无毒、无色、无味的,但不适合呼吸。

瓦斯浓度升高,空气中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会引起人员窒息。

煤矿许多瓦斯伤亡事故中,有很大部分是瓦斯窒息造成的。

2.3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2.3.1瓦斯浓度

瓦斯爆炸之所以产生,是瓦斯氧化反应剧烈发展的结果。

如果生成的热量超过周围介质的吸热和散热的能力,即形成热量的积聚,促使氧化进一步发展结果就会酿成爆炸。

瓦斯爆炸是有一定的浓度范围的,在新鲜空气中,当甲烷浓度低于5%界限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此燃烧层呈浅兰色或淡青色;浓度高于16%界限时,在遇火源时不爆炸也不燃烧。

一般情况下,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为5%~16%时,才可能发生爆炸。

当然,瓦斯的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瓦斯中混入某些可燃性气体时,不仅增加了爆炸性气体的总浓度,而且会使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

当隧道(或矿井)空气中含有煤尘时,也会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增加爆炸的危险性。

此外,瓦斯混合气体的初温越高,爆炸界限就越大。

所以,当隧道(矿井)发生火灾时,高温会使原来不具备爆炸条件的瓦斯发生爆炸。

但如有惰性气体混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少量加入惰性气体可缩小瓦斯爆炸界限,多量加入甚至能使瓦斯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

2.3.2引火源

瓦斯爆炸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高温火源的存在。

一般,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左右。

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炽热的安全灯网罩、吸烟、甚至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等,都足以引燃瓦斯。

不同浓度的瓦斯引火温度不同,高温也可能引燃低浓度的瓦斯。

由于瓦斯的热容量很大(约空气的2.5倍),当其遇火后并不立即发生反应,需要迟延一个很短的时间后才能燃烧和爆炸,这种现象称为延迟引火现象。

其延迟引火的时间称为感应期,这种现象对隧道(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在使用安全炸药进行爆破时,即使爆温能高达2000℃左右,但由于爆焰存在的时间极短(通常仅为千分之几秒),也不致将附近的瓦斯引爆。

2.3.3足够的氧气

大量实验证明,当含瓦斯的混合气体中氧浓度降低时,瓦斯的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浓度低于12%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

2.4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瓦斯的突然剧烈运动并造成十分巨大的动力效应现象,其机理较为复杂,但破坏性极大,易引起瓦斯爆炸等突发性自然灾害。

一般认为饱含瓦斯的煤层或地质构造,在构造力、地层静压力等的综合作用下积蓄了较大的弹性能量并处于平衡状态,当隧道(或矿井)施工影响造成该平衡状态下瓦斯压力体系的破坏时,巨大的弹性能量和游离瓦斯突然释放,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瓦斯混合物喷射到施工空间,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

瓦斯突出与地质构造、瓦斯含量与地层压力等密切相关。

2.4.1瓦斯涌出形式

普通涌出:

煤系地层或岩层中瓦斯缓慢、均匀、长时间地向坑道内释放,这是瓦斯涌出的基本形式。

瓦斯喷出:

含瓦斯煤系地层的地质破碎带、空洞或裂隙中积存有大量的高压瓦斯,当坑道开挖接近时,瓦斯突然以喷出形式大量释放。

煤岩与瓦斯突出:

存在于地层中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和固体混合物,冲破煤岩覆盖层后,大量的煤和岩石被抛出,并释放出大量的瓦斯。

2.4.2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煤岩与瓦斯突出前后,都有地应力、瓦斯和煤岩的地质构造与力学性质的种种异常表现。

归纳起来发生突出有三个主要因素:

地应力、瓦斯和煤岩结构,而地应力和煤岩中瓦斯的存在是引起突出贡献的主要因素。

其突出的一般规律为:

(1)突出最易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及其附近,如断层、褶曲、扭转地带、火成岩侵入区、煤层倾角骤陡、走向拐弯、层厚变化异常等地段。

(2)在开挖形成的应力集中区,应力增大,突出危险性随应力增大而增大,如坑道的上隅角,相向开挖接近区、坑道开挖分支处等。

(3)突出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放散初速度高、瓦斯含量大、层理紊乱,无明显节理、光泽暗淡、容易粉碎、有分枝型节理等特征。

(4)突出前常出现各种预兆,如坑道支撑压力增大;岩块迸出、掉碴、外鼓或移动加剧;煤岩与支架发生破裂声、闷雷声、折断声等;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煤尘增多;煤体及工作面温度略有下降或升高;煤质变软、干燥;顶钻夹钻等。

(5)绝大多数突出发生在掘进工序,尤其在爆破时,突出的危险性随着对煤体的震动而加剧。

(7)突出具有延时性,其迟延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个小时。

2.4.3突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绝大多数瓦斯突出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内,如:

断层、褶曲、向斜、扭转、背斜和火成岩侵入区。

在地质构造带内,煤层受着强大的地质构造力的作用而积蓄大量的能量,同时破坏了的煤体形成了贯通裂隙,促使瓦斯积聚,给突出创造了条件。

当开挖工作接近这一区域时,在地压的参与下,煤岩中所积蓄的潜能突然释放,瓦斯突然涌出,就造成瓦斯的突出。

就地质构造来讲,向斜的轴部,扭转地带的突出危险要大于背斜。

2.4.4突出与瓦斯压力的关系

煤层中或岩体中的瓦斯含量与瓦斯的压力是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越大,突出危险越大,一般瓦斯突出发生在瓦斯压力大于10Mpa的情况。

2.4.5突出与地压的关系

地压力越大,突出的危险性越大。

埋深增加时,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都有可能增加。

此外,在应力集中区,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大幅度增加。

2.4.6突出与地层的关系

在软弱煤层或岩层中,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较高。

若煤层顶底板为坚硬而致密的岩层且厚度较大时,其弹性与集中应力较大,瓦斯不易释放,其突出危险也较大。

此外,瓦斯突出与隧道的开挖方向和煤层的走向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两者垂直时,瓦斯易突出。

2.4.7突出与水文地质的关系

煤层比较湿润,隧道涌水量大时,突出的危险性小,反之则大。

第3章瓦斯隧道施工

3.1瓦斯隧道分类

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种,瓦斯隧道的类型按隧道内瓦斯工区的最高级确定。

瓦斯隧道工区分为非瓦斯工区、低瓦斯工区、高瓦斯工区、瓦斯突出工区共四类。

低瓦斯工区和高瓦斯工区可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进行判定。

当全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时,为低瓦斯工区:

大于或等于0.5m3/min时,为高瓦斯工区。

瓦斯隧道只要有一处有突出危险,该处所在的工区即为瓦斯突出工区。

判定瓦斯突出必须同时满足下列4个指标:

(1)瓦斯压力P≥0.74Mpa;

(2)瓦斯放散初速度△P≥l0;

(3)煤的坚固性系数f≤0.5;

(4)煤的破坏类型为Ⅲ类及以上。

3.2瓦斯检测与监控

瓦斯检测与监控的目的是随时掌握隧道内各处的瓦斯浓度或有无瓦斯存在,以指导施工中应采取的施工方法和采用的施工设备。

隧道内各部位瓦斯允许浓度指标及临界值执行《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中对瓦斯的浓度规定。

隧道内空气中允许的瓦斯含量(按体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各部位瓦斯允许浓度指标及临界值

隧道通风总回风流中小于0.75%;其他工作面进来的风流中小于0.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2%以下;工作面装药爆破前在1%以下。

表3-1瓦斯容许浓度指标

部位

瓦斯容许浓度(%)

总回风巷道

<0.75

工作面装药前

<1.0

工作面回风流

<0.5

局扇及开关地点10m附近

<0.5

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打眼、装药、放炮;瓦斯浓度达到1.5%时,撤人、停电、通风;瓦斯浓度达到4%时,就会发生爆炸。

3.2.2瓦斯检测方法:

采用“双保险”监测措施。

即建立遥控自动化监测系统与人工现场监测相结合。

遥控自动化系统由洞口监测中心(配置主控计算机)和洞内的控制分站以及在洞内各工作面,各巷道、塌方空洞,巷道转角等处瓦斯浓度设探头,风速探头,自动报警器,远程断电仪组组成。

通过各探头,洞口和监测中心随时了解洞内各处瓦斯浓度和风速情况,如有超标立即报警并通过断电器关闭洞内电器电源。

各工作面和瓦斯情况可及时地被监控人员掌握,提高对事故的应变能力,特别是揭煤放炮期间,监测人员能立即观察到炮后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和涌出量,节省施工间隙。

但设置自动监测系统的探头须离开挖面有一定的距离,还要人工配合检查,实行装药前,放炮前,爆破后人工进行瓦斯检查(即一炮三检查)。

使得开挖过程中监测瓦斯浓度做到不间断。

1、瓦斯压力的测定

采用在掘进工作面打孔测压,用直径6—8mm的紫铜管作为测压导孔,连接精度1.5级以上的压力表,封孔后,测取瓦斯压力值。

2、瓦斯含量的测定

测定隧道内空气中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的总和。

测试分为固定点测定和巡回测定,组成瓦斯监测系统。

3、测定仪器

使用瓦斯报警仪定点悬挂装置;手持仪表洞内巡回监测仪器。

在隧道的掘进工作面和回风地段分别安设瓦斯遥测报警断电仪,当测试点的瓦斯浓度达到控制的允许浓度时,切断电源并发出声响和灯光报警。

手持式瓦斯检测仪配备给瓦斯检查员,进行巡回检查时使用。

4、瓦斯测试的时间安排

工作面的瓦斯监测连续进行,回风道的瓦斯监测每班监测两次,装药前,放炮前,爆破后由瓦斯专职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即一炮三检制度)。

5、瓦斯监测的人员安排

瓦斯监测人员在进入工地前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为瓦斯的性质和危害,国家有关法规知识,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知识,检测技术,通风技术,灾害防治技术和急救知识,考核合格后上岗。

6、测试数据的记录分析

每班的瓦斯监测数据必须做好记录,并绘制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对累计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瓦斯涌出的变化趋势。

7、瓦斯测试仪器的校准标定

所有瓦斯监测仪器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计量鉴定部门进行定期校准标定,否则不得使用。

3.2.3隧道内瓦斯检测

随着工程的进展和隧道不断向前延伸,工作面必然愈来愈接近煤层,相应的,隧道里瓦斯含量也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呈递增趋势。

但不同的施工工序和隧道的不同部位瓦斯含量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必须加强对瓦斯的检测。

瓦斯检测要从以下重点进行:

1、加强关键工序的瓦斯检测

在一个施工循环中,瓦斯含量增加幅度最大的工序,是在凿眼过程中和放炮之后。

因为炮眼可能成为与前方瓦斯层的连接通道,瓦斯沿炮眼很容易泄露到工作面乃至整座隧道;而放炮之后,由于突然揭露出大面积的新鲜岩层,有可能使封闭的含瓦斯地层逐渐解放乃至完全暴露,致使瓦斯沿围岩裂隙缓慢渗漏乃至大量涌出。

因此,加强凿眼过程中及装药前和放炮后的瓦斯检测至关重要。

及时检测和掌握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使我们能随时做到:

当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加强重点部位的瓦斯检测

由于瓦斯比空气轻,而且有很强的扩散性,当隧道风速小到一定程度(通常认为风速小于0.25m/s时,瓦斯将游离出来,并在隧道顶层和死角处聚积,局部有可能达到爆炸浓度。

因此,隧道顶部及顶部超挖的空洞、盲巷、避车洞和断面变化大等处(此处风速变小),是检测的重点,抓住了这些重点部位,就能及时发现“死角”。

3、检测仪器的选择

目前,瓦斯检测仪器种类很多。

按测量原理有热催化、热导、光干涉、气敏、红外线等类型,各型仪器都有其优缺点。

按产地有进口和国产之分,进口仪器固然先进,但价格昂贵;国产仪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声光报警信号清晰可靠,检测过程中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完全可以与进口仪器相媲美。

每条瓦斯进出口各配备3台甲烷测定报警器,该仪器携带方便,主要用于洞内巡回检测,其瓦斯浓度报警误差0.1%。

另配备干涉型甲烷测定器,该装置不但能测甲烷,还能测出二氧化碳浓度,误差0.02%,精度较高。

该仪器由专人操作,作为隧道监控瓦斯浓度的主要仪器,隧道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工艺方法,均按该仪器测得的数据指导施工。

4、瓦斯检查制度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瓦斯检查的有关条款规定。

(1)瓦斯检查人员要早进班,晚出班,实行掌子面交接班制。

瓦斯检查人员有事必须提前两小时向工地负责人请假,未经容许不得擅离工作岗位,造成空班漏检。

(2)瓦斯检查人员必须跟班检查,作业前,作业时,下班前都必须检查到位。

(3)瓦斯检查人员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制度。

掌子面拱顶必须安装一台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校正,做到准确使用。

(4)瓦斯检查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和校正,手持瓦检器,保证瓦检数据的真实性。

(5)建立瓦斯检查登记制度,定期汇报制度。

当掌子面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时,瓦检人员有权命令作业人员停止施工,并组织人员撤离掌子面至安全地点避险。

3.2.4隧道内防止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氧气浓度在12%以上);二是要有一定的沼气(5%~16%,以9.5%时爆炸最为猛烈);三是要有高温火源,如明火、放炮火花、电器设备火花等。

《隧道施工技术指南》规定:

“坑道中氧气含量按体积不小于20%”,这是施工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

因此,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氧气能达到瓦斯爆炸所需浓度,这是无法避免的;至于隧道里的瓦斯浓度,则主要取决于煤层和围岩中的瓦斯含量,我们只能利用通风和其它排放措施尽量使其降低到爆炸界限以下。

相比之下,杜绝高温火源则是防止引燃、引爆瓦斯的一条根本措施。

所以,瓦斯隧道施工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使用毫秒电雷管和安全炸药

瓦斯爆炸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达到爆炸浓度的瓦斯遇到火源时不会立即爆炸,而会延迟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引火延迟现象,其引火延迟时间称为感应期。

使用毫秒电雷管,并只用5段,不跳段使用,使总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

由于延期时间小于感应期,因此不会引燃、引爆瓦斯。

煤矿安全炸药加入了适当的食盐作消焰剂,能吸收热量,降低爆炸气体的温度,削弱瓦斯与氧气的连续反应。

2、为防止炸药爆破时产生火焰,必须用炮泥封堵好炮眼,避免漏气。

3、防止瓦斯燃烧的措施

    瓦斯燃烧引火源有明火、放炮和电火花、摩擦火花、冲击火花等,防止引起瓦斯燃烧导致爆炸必须做到:

    

(1)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进洞。

    

(2)洞内禁止使用电炉,不准从事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接焊等工作。

如果必须使用,则须制定安全措施,并报上级批准。

    (3)对电弧、火花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在瓦斯隧道施工中应严格按3.9条要求选用电气设备。

在使用中应保持良好的防爆、防火花性能。

电缆接头不准有“羊尾巴”、“鸡爪子”、明接头。

要注意金属支柱在围岩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摩擦火花。

对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除广泛采用的防爆外壳外,采用低电流、低电压技术来限制火花强度。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与其他电气设备间的闭锁装置。

 

    (4)停电、停风时,要通知瓦斯检查人员检查瓦斯;恢复送电时,要经过瓦斯检查人员检查后,才准许恢复送电工作。

    (5)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放炮工作的管理,封泥量一定要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决不允许在炮泥充填不够或混有可燃物及炸药变质的情况下放炮。

    (6)为防止机电设备防爆性能失效或工作时出现火花以及放炮产生火焰等引燃瓦斯,《煤矿安全规程》还就以下几种情况作了瓦斯浓度界限的规定:

    ①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个别地点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要立即进行处理,附近20m内,必须停止机器运转,并切断电源。

只有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才许开动机器。

    ②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

    ③隧道回风巷、开挖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④隧道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75%时,工地技术负责人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告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