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892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docx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总体思路及规划

(讨论稿)

为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提升我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

根据淄博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整体要求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

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学校现状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学校现有学生数916人,班级数23个,教职员数70人。

1、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情况

学校现有24个教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多媒体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接入因特网络、有背投和实物投景仪),多媒体会议室一处,计算机房一个,中心机房一个,服务器一台。

教师一人一机,办公室能直接上网,有数码摄(照)像机,刻录机,扫描仪等信息输入设备。

信息化硬件设施较为完善。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目前学校拥有和使用的数字资源主要有:

(1)学校教育网站。

网站具备信息展示、信息发布功能及部分网络应用功能,例如:

Eduoffice办公软件,朗讯课件制作平台、电子图书管理系统等。

(2)教师自制部分教育教学资源。

例教案、课件、论文、录像课等

(3)学校购买了部分学科教学光盘资源。

(4)张店区教育资源库。

使用状况是:

现有本校自有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张店区教育资源库上的资源利用率高,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多。

我校除了数字资源数量的增加外,更需要质的飞跃,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更加有效。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情况

学校共有教师7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32人,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

我校经过多轮培训后,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会应用教学媒体,上网查找资料,制作教学课件等;大部分教师都在自己教学中尝试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

但是也有一部年纪稍大的教师,对英文和中文拼音输入有一定困难,他们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还缺乏信心,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依赖性,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部分教师为数不少。

4、学生信息化应用

学生三四五年级每周一节信息课,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孰练,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强。

学生几乎家家都有电脑,方便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如下的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目标。

二、信息化推进工作目标

1,完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网络资源的推广和应用。

2,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3,加强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4,以信息化应用推进为契机,推动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5,利用信息化教育平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

6,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学生。

三、信息化应用推进措施

(一)努力完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网络资源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虽然我校已有学校网站,但数字资源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数字化网络资源较少,使用效率不高。

为此,学校努力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建立功能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促进数字化网络资源的推广和应用。

1,加强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1)制作和收集教师的优秀教案、课件、论文、录像课等教育资源。

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教案、课件或论文。

并拍摄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存入学校网络资源库。

(2)增加建设电子图书馆图书库藏。

(3)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部分主要学科的教学资源,充实我校的网络资源库。

(4)鼓励我校教师利用好张店区及各类教育资源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2,继续完善学校教育网站功能,将学校网站建设成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主要平台。

(1)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增强网站的应用性功能,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

3,逐步建设各类网络应用支撑系统

学校将逐步推动学校行政、教育、教学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

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档案、学藉、学业管理等。

例如:

建设教师电子备课系统、课件制作系统、网络办公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等。

(二)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结合我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以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为抓手,开展多元化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培训形式:

1,专家培训。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邀请进修学校、信息中心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来校进行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上的指导。

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应用能力培训等。

2,校本培训。

利用本校的信息技术力量,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对全校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互助培训。

教师之间互助培训。

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浏览,组室活动,教研活动等自主方式进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学习,共同探讨和解决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实际问题。

培训内容:

1,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训

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的方法和常见软件的使用(photoshop、flash、几何画板、课件大师等)、网页设计与制作(FrontPage、Dreamwerver等)。

2,多媒体操作技能的培训

全体教师均应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具备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电教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技能。

3,网络平台使用技能培训

学校将对已在网络平台上搭建的Eduoffice办公软件和朗讯课件制作平台的进行培训。

4,现代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通过培训,强化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全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教育信息化应用归根到底还是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服务的。

因此,其最终必须要和各学科有效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

1,利用现成的网络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充分利用市、区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学校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资源,通过浏览资料、内容整理、提出见解、组内研讨、评论交流等活动,转变教师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作出较高质量的课件、教案、多媒体资料等,丰富学校资源平台,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为教师的教学提供

2、开展聚焦课堂的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教学展示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新进教师“亮相课”、中青年教师“评选课”,优秀教师“示范课”。

“三课”活动的流程:

教案及相关课件上网开课说课评课(教师网上评、专家评)颁奖。

并将展示课拍摄成课堂实录,放在网络平台上,供网络教研之用。

在教学展示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互动互助、彼此支持,在表达自我经验,分享他人成果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和提高,形成同行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氛围。

3、开展不同形式和类型教研研讨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具体包括集体备课说课、网上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料等,通过教师博客、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拓展教师合作交流的空间,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四)以信息化应用推进为契机,推动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1)按学科需要,推行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活动。

(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

(1)根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教材。

(2)开展师生实践活动。

(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

(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

(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

(五)利用信息化教育平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校信息化氛围。

1,以淄博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现状为基础,以学校各部门自身的特点为抓手,统筹规划学校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

2,召开科研规划会议,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3,形成多级别课题研究局面,校级课题---区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

(六)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

1,加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增强学生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技能。

(1)信息科技学科要认真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4)指导学生学会文明健康上网的方法

2,开设信息技术兴趣活动。

以多样的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定期开放校园计算机房。

(2)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3)举办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学习班。

挑选优秀学生作品上传至学校工作平台,并积极参加市、区信息化作品制作大赛。

四、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特色、发展需求,成立以一把手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教研、教科、教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功能:

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走向,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按照校长的办学思路,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

1,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专业化综合管理,提高设备效能。

2,负责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策划和部署工作

3,设计和组织学校的重大课题,鼓励师生积极投入科研中。

4,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性工作的指导、推广应用、培训。

5,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考核评价提供依据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学校将修订和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和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三)技术保障

1、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员队伍

(1)实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对信息技术人员的进行培训和考查工作,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信息技术人员职责:

负责规定区域内的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3)举行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研讨设备使用及保养工作。

(4)考核制度:

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考核,中途跟踪查看服务情况。

(5)信息技术人员待遇:

对信息技术人员发放适当的津贴。

2、建立多媒体设备班级负责制

对于在班级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将建立班级负责制度,逐步规范班级中多媒体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度,对于利用率高、设备完好率高的班级将给予奖励,对于人为损坏或保管不当的将给予批评或罚款。

考核内容列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一。

(四)经费保障

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学校资金投入计划之中,确保投入经费逐年增长,要保持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入占学校设施设备等基础投资的较高比例。

学校设立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奖励基金,进一步完善对信息化工作的奖励机制,加大对师生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奖励力度,尤其要对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张店区城中小学

2014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