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885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docx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

【车臣战训(三)russia’schechenwars1994-2000】

第三章:

重返格罗兹尼(1999-2000)

1、两次战争中对战略与战术的思考

  尽管俄国佬在战争中没时间把各种战训编成教科书,但一到战后他们马上开始努力总结这次战争的经验教训。

  俄国的军事学者总结出来三大教训,其中包括一个车臣独有的问题和另两个所有战斗都能碰上的问题。

第一个教训是俄军在进城之前没能完全封住这座城市。

第二个教训是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尤其是国防部和内务部之间的糟糕透顶。

第三个教训是军方忽视了公众意见对战争的影响力。

  俄军的参谋们在准备第二回合的较量之前认真吸收了了军事学者们的研究。

在认识到了己军存在的问题后,俄军开始设计专门的训练课程来训练官兵在兵种合成作战和统一指挥下的协作力。

摩步师和旅的军官也加强了炮兵协同方面的训练。

政府也同意设立新的军区,把这里全部的部队,不管是内务部还是边防军,统统划进这个军区里面统一指挥。

以新的“合成集群”整合各大强力部门(包括国防部,内务部,安全局,边防军等等等等)的兵力兵器进行联合演练。

同时指定内务部为首要指挥机构。

  在上次战争中封城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计划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俄军本来是想完全封住城市,但是有很多问题导致没封住。

在上次战争中,俄军发现原来苏军擅长的用以封堵敌机械化大兵团的方法根本不适合用来封堵小建制的的贼军游击兵。

  围攻格罗兹尼需要大量的兵力来封堵所有入城干道,而俄军在新年攻势中却没有那么多兵力和必要情报来完成这活儿。

糟糕的部门间配合加剧了混乱,而一线军官们也缺乏个人主动性来引导进攻。

  信息战是一个非常不同的问题。

对于新生的俄军来说,车臣战争证明了信息战对于这支军队是多么陌生。

莫斯科没有管束住各路记者,使得俄国的和境外的各色媒体,不论报刊杂志的还是电视台的都在车臣战场上自由乱窜。

结果其爆出来的各种反俄宣传打的莫斯科毫无招架之功。

雪上加霜,反贼的新闻官极度欢迎各路媒体,经常在后方招待各种记者,而国防部的新闻官则泥塑木雕。

因此当俄国公众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前线的情况时,政府的支持率反跟俄军伤亡率一样江河日下。

父母害怕孩子被打死,一些士兵的母亲甚至组织起来去车臣要回自己的儿子。

各色反俄宣传弄得俄军的形象奇丑无比。

军方和一些政治家都抱怨媒体的肆意抹黑恶化了公众的支持,他们希望能在报纸上看到些“负责任的”和“爱国主义”的内容或是宣传军事胜利而非失败的信息。

他们还因缺乏公众支持导致战争进程越发艰难。

军方尤其相信若非公众意见绑住了政府的手脚,俄军早就打赢这次战争了。

所以在他们看来,媒体必须要为这次军事失败和国家分裂负责。

  不过是媒体分裂了公众和这次战争之间的关系吗?

实际上这次战争一开始就很不受欢迎。

军队一开始也是犹犹豫豫的。

很多军官一开始就认为这场战争是政府的“非正义的政治冒进”。

  有540多个将军、军官和士官以退休表示对战争的抗议。

而随后的停火谈判又阻止了军队的进一步努力,这又大大得罪了参战的老兵们,使其感觉被叛卖了。

  如果上述三个教训是俄国分析家们对战争的总结,西方分析家们总结的更深。

因为他们更专注于研究俄国人的战法,质疑为何一度横行天下的红军怎么成了这副德性。

很清楚的是,俄国人的毛病并非是临时发作而是有根源的,部队训练无素是主因,即便是有经验的部队也缺乏必要的城市战和山地战训练,而车臣则全是山地居民点。

仓促集结起来的士兵相互间连名字都不知道,更不用谈如何配合。

因士兵还往往不会正确操作手中的设备,结果设备经常弄坏。

另一方面装备不足依然困扰俄军,例如车臣俄军从来没弄到过扫雷犁。

反应装甲虽是有效,但是刚进城的俄军坦克却一个没装。

T-80U坦克机动性优越,跑得快,火力猛,而且其正面防御坚固,可被堵在街上顶盖挨轰的时候就没了辙。

反倒是老T-72坦克更容易幸存。

后来的报告显示很多种类的损失下只需略改装备就可避免(例如把T-80U的汽油机换成柴油的。

把装甲车的储弹位置改动改动)。

车臣战争还证明了装备损坏的最大原因还是训练不足导致的人为失误。

紧急动员起来的人马总是水土不服不能适应战场。

俄军的参谋们们认识到这一点时,但他们倾向于改进几个关键问题而非彻底来场变革。

比如强制参加山地战和多部门间协作的训练课程,或在平时常备一些接受过大量训练的职业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俄军希望可以保证随时都有一只精干强力的部队可供使用。

  俄军还对一些小的方面进行修改,例如向部队补充业已流失的精英兵士。

例如在1999年夏天,军方下令组织狙击手训练设施,并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精挑细选出来一批干将。

还专门请来世界射击冠军来指导这些严选出来的学员(一期学员只有12名官兵)如何适应复杂环境和进行狙击。

2、第二回合开始前的准备和计划

  作为狠人辈出的老毛子,生来就不是吃了一记闷棍还能安之若素的主。

在吸收了上次战争中的的指挥层一滩乱的经验教训后俄国人努力改进其指挥层和战略,磨刀霍霍准备再次大打出手。

战略改革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是新上任的总参谋长阿纳托利克瓦什宁将军。

克瓦什宁蔑视卖国的停火协议,坚信第二次车臣战争即将到来,故上任伊始就把打赢这场假想的战争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因此克瓦什宁大力改进俄军的训练和计划,命令参谋们按照有限战争的级别来制定作战方案,其成效相当显著。

也正因为此,克瓦什宁上任后就很少有人怀疑俄军会弃车臣于不顾了。

  虽然撤出了车臣,但是俄军在北高加索地区还有大批人马,这些部队奉命特别加强训练以准备大干一场。

在部队的训练的目的在于为一场大规模的剿匪作战提供各种支持。

1998年7月俄军在达吉斯坦,北奥塞梯,印古什,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和斯塔夫罗波尔举行大规模演习。

内务部指挥官们调动了15000大军,包括国防部的海陆空三军、内务部部队、边防军,联邦安全局、紧急情况部以及其他强力部门的部队参演。

演习目标是对抗匪徒在恐怖行动的配合下发起的大规模进攻。

一个重要的分演习是如何协同和整合来自不同强力部门的不同部队去完成多目的任务:

例如人质解救,紧急应对工业泄露和破坏,城市防御,攻击定点建筑,反恐怖行动等等等等。

  但是,克瓦什宁上任后重建部队的努力和改进实际只是掩饰住了俄军的退化。

虽然他布置了不少专项训练,但是平均来看官兵的训练程度还是很低。

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设施,一线指挥官们对坦克、BMP步兵战车以及其他载具的驾驶员们的低劣表现抱怨连连。

新兵士气低下,不但多不服管教,而且对上前线也兴致缺缺。

而且新兵的教育程度不够,也很少懂医疗知识。

下级军官也多想呆在后方坐办公室而非上阵领兵。

在1996年,国防部和内务部的军校毕业生甚少参加一线勤务而多热衷于呆在后方,这使得前线军官来源枯竭。

  虽说俄军努力改进部队以准备在第二回合里打得更漂亮些,但是城市战训练还是被忽视了。

虽说1998年夏季制定的作战计划草稿里要求部队准备城市战,但是之后的新草稿声称要避免“惊扰地方”,结果又把这条给删去了。

甚至连解救人质的训练,虽说新草稿里制订了,但是其前提还是传统的警察式的解救任务,而非是在有敌重兵防御之筑垒地区内的巷战人质救援。

而且部队专注于训练如何在山地进行战斗。

有个刚毕业于列宁格勒军事学院的中尉说他和他的同学们只受过几小时的在城市环境下如何以小单位进行侦察和配合以进行巷战的教学。

甚至连新的狙击学校也专注于教学生怎么在野战中进行狙击。

  以上这些对城市战的忽视严格上来说尚不算是个错误,俄国人实在是对第一次战争中的巷战心有余悸。

被上次战争中格罗兹尼的惨况所刺激的参谋们觉得与其打这种不好控制的战斗,还不如干脆避开它。

官兵们也准备尽可能避开城市战而非打赢它。

因此,部队的城市战训练就被认为是一种浪费。

  1999年8月和9月,车臣贼军袭击达吉斯坦共和国,揭开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序幕。

因贼军在当年秋季多次在俄境内实行恐怖爆炸,俄国公众群情激奋。

虽然实际情况尚不可知,但公众均以为是车臣贼众所为。

一开始俄军在达吉斯坦表现的很低调,但最后还是大举进攻在坦多村,驴耳山和罗霍塔等地的贼众据点,不过两方冲突还不算太剧烈,更多的只是相互布雷和排雷。

这次比起1994年来说,这次俄军的行进几乎没受到当地居民的阻碍。

原因是达吉斯坦人非常反感屡屡滋事的贼军。

而且这次俄军一改1994年式的大大咧咧,前进的小心翼翼,步伐坚定的向车臣推进。

  在内务部牵头指挥下,俄军达吉斯坦打了几个星期的仗,随后开始向贼军老窝前进。

因畏惧俄军大兵,从北路进入车臣的俄军在沿途城镇和乡村几乎没受到什么抵抗。

在俄军继续向东前进时,当地许多村庄的长者出面,以担保村内没有贼众并承诺不阻碍俄军的前进的条件换取俄军不进村。

而俄军也因为要尽可能避免巷战,故多接受承诺。

只有少数几次贼徒占据村庄以抗拒俄军,结果俄军把村庄包围起来,先用炮猛轰至对手投降为止,然后进村扫荡,收缴敌军文件和武器,然后把村庄交给内务部人马以设立永备据点,然后俄军继续开拔。

不过村庄长者的担保也不是丹书铁券,史本纳兹部队就指出许多担保都是空头话,虽然交纳了担保,但是这些村庄里还有贼众,他们往往白天化装成平民躲过检查然后晚上出来袭击俄军。

但总的来说这些事情还都是疥癣之疾,俄军毫无阻碍的大踏步前进开向格罗兹尼。

第三章:

重返格罗兹尼(1999-2000)下225、俄军对城市战的的新应对,自1994-1995开始的变革

5.1、伤亡和士气

  尽管相当努力,但俄国人还是没能把伤亡控制到预想程度。

俄官方努力压缩伤亡数字,声称大约有600余人阵亡在攻占阿尔贡,沙利和12月末到2000年1月初的格罗兹尼攻坚战中。

不过真实数字可能更高。

驻地在普利沃兹克(Privolzhsk)的506摩步团据报在粉碎格罗兹尼的外围防线时折了近四分之一的人马。

随后该单位不得不撤出战斗由另一个团接手,接受的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损失了至少30个人,很可能三分之一的军官都遭到伤亡。

事实上,有报告称半个师的军官死伤于巷战中。

其他部门的部队伤亡也不小。

每个在12月进入城内作战的内务部连队经过一个月的战斗之后,其兵力均从50人左右缩为20-25人。

搜博和阿蒙的伤亡情况相对好些,这或许是因为这两支特警队就是针对城市活动设立的,因此比起征召兵来说更专业,虽然他们是特警而非正规军,但是正规巷战和城市反恐很多地方还是同理的。

  和1994-1996年差不多,严重的伤亡和战斗的残酷,特别是短兵相接带来的巨大压力横扫了俄军的士气。

在12月底,有个记者在莫兹多克(Mozdok,北奥赛梯共和国的首府)的报纸上发表采访称格罗兹尼的部队轮换已达每周一换——士兵们已经不堪重负。

但是别的报道则称士兵们在城中业已激战一整月。

又另有报道称,俄军士兵私售弹药与贼军以交换麻醉品。

其做法是两方先约定于某地交易,然后俄军将弹药弃置于此地而后撤退,贼军取走弹药,留下麻醉品后撤走,然后俄军再来取药。

极为讽刺的是,来取药的俄军时常遭到他们刚卖给贼军的弹药的射击。

更耸人听闻的传言声称贼军直接向俄军购买武器,或者派人贿赂俄军炮兵以求不要开火。

与此同时俄军士兵和飞行员非常害怕被贼军俘虏;贼军对待俘虏的残酷手段乃是臭名远扬。

因畏惧那种生不如死的惨苦,飞行员在上飞机时经常系上一颗光荣弹以免可能被俘。

  不过有些事情确实是和五年前那一场作战完全不一样了。

尽管说不清楚是真正的热情还是吸够了白面儿而精神焕发,绝大部分俄军官兵都相信自己是在为祖国而战。

由于轮换频繁且供应充足,因此在早期的战斗中俄军精神头十足。

后援的不断开到也让俄军充满了信心。

在2000年1月中旬的时候俄军已经在北高加索部署了10万大军。

特别是陆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5.2、部队间协作

  不同部队间的协作也只取得了部分改进。

单一的指挥和控制系统是个进步,所以误击比起1994-1995那一回来说明显降低。

空地协同这把也基本做到了同步。

不过问题依然还很多,内务部,国防部和车臣亲俄民兵之间扯皮不断,某些通讯系统依然毛病多多。

内务部的指挥官对如何有效利用航空兵,装甲兵和炮兵的支援的方法不太精通,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也加剧了各种糟糕情况。

而且,虽说统一了指挥层所以令出一门,但是办事儿的将军们可还是不少,这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航空兵和炮兵之间的相互误击可以被多个报告证实。

有个刚损失了40名部下的伞兵少校跟记者抱怨到:

“当你自家的榴弹炮开火的时候,所有地方都给炸个一塌糊涂。

你甚至不能守住自己的大楼(更无论进攻)。

而至于航空兵嘛,在我看来,他们就没打中过。

  不过存在以上问题,俄军大部分指挥官比起上次战争来还是表现出了更好的团队协作。

所以说如果难度不变,成绩却大有进步,这只能是训练的功劳。

5.3、通讯手段

  在这一次战斗中,通讯保障比起五年前来说略有进步。

这是由于部署了更好的装备,并对人员实施了更棒的训练所致。

在整个高加索地区里的俄军联合作战群和其下属单位里都编制了特种电子战部队。

电子战部队的首要任务是渗透进贼军的通讯网络里并尝试压制或瘫痪之。

在1994-1995的时候俄军的通讯只有几个带宽而已,但是这一把俄国人已经可以使用更多的频率和信道来保障通讯。

由于加强了训练提高了业务素质,俄军的电子武士们可以相当熟练的追踪到敌人的通讯发射源。

在城外及全车臣的平原和山岭上,俄军部署了新的实验性装备“阿尔巴特M

  无线电定位系统”(Arbalet-Mradio-locational

system)。

同时俄军还请来了精于阿拉伯语与车臣土话的翻译来破译(虽然这种人才不是很多)。

但不幸的是,俄军的新装备不是很够。

举个例子,俄军的以直升机机载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只部署了一部。

而且受过专门通讯器材训练的人还是少数。

跟五年前一样,俄国人依然漠视通讯条例,虽说有了先进技术,但是部队依旧在信道里公开喊话。

俄国人的不长记性使得贼军总是可以截获俄军的通讯,从而逃脱打击,或提前准备伏击圈。

  但是大体上来讲俄军的通讯还是得到了改善。

甚至俄军也学会了利用电子战来克敌制胜。

这里有个战例,在12月31日,恩威格尼﹒库卡林上校(Evegeniy

Kukarin),一位内务部“东方”集群的指挥官发动了一次代号为“新年”的电子战。

俄军故意在电台里声称要从东部地区发动一次攻击,诱使贼军向东部派出增援部队。

上当的贼军果然派出增援人员前往东部方向,结果陷入了库卡林事先布置的包围圈。

其后贼军被打死20多个,至少有50个被打伤。

库卡林因此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称号。

5.4、航空兵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因为多依赖平射武器做支援,结果造成很大的伤亡和破坏。

因此这一把俄军改为依靠曲射武器和航空兵为支援。

不过空袭和炮击的有效性是很不一样的。

不管指挥的多酷,炸弹还是要打中敌人才叫成功。

而贼军大力利用地道掩护其运动的办法更是增加了支援难度。

  在大部分报告者看来战争是一个整体,所以很少有前方报告能够分别出空袭城市和空袭车臣其他地方的异同,因此航空兵的整体表现被大部分报告认为非常出色。

主要的问题只是恶劣天气,油井起火造成的浓烟和战斗中制造的烟障减弱了航空兵的有效性。

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承担了大量的火力支援任务。

有个报告声称说80%的火力支援任务都是航空兵完成的,而炮兵只完成了15%-17%。

虽说这个讲法高估了航空兵,但是俄军飞行员确实比以往出击的更勤快。

1月27日,俄军宣每24小时即出动100架次的飞机和直升机在格罗兹尼和其南部山区执勤。

根据后续报告,其中包括有苏-24“击剑手”,苏-25“蛙足

”攻击机和米-24“雌鹿”攻击直升机。

不过出勤率并不是总这么高,一般来说每天有25-60架次。

到了2月中旬,某些固定翼飞机,例如苏-24和苏-25能有累积8000架次的出勤,然而这个数字相比起西方国家来说并不算出色。

由于缺乏燃料和备件,俄军飞行员的飞行小时数连着几年都是很低。

在出动的装备里,苏-24MR、苏-25S、米格-25RB“狐蝠”、安-30Bs和安-50S“支柱”作为搜索飞机而广泛使用。

安-26和伊尔-20被用来作为通讯保障和命令指挥用飞机。

不过因为害怕附加伤害,俄国人没出动图-22M3“逆火”式轰炸机(但是俄国人的这个解释广受怀疑)。

在直升机方面,米-24数量较多,米-8主要用于搜救。

俄军用直升机来运输沉重物资与摩步步兵进入山地和山地城镇。

  在车臣空军部队隶属于俄罗斯空军的第四航空军。

其组成单位包括原莫斯科地区的航空团和中央航空集团下属的航空部队。

一个“好消息”是这回俄国人投弹比上次准,而且指挥和战场控制比上次也做得好。

指挥官布置的侦查更有效,而且各单位间的信息共享也更开放了。

航空指挥官的权限增加,而且有报告显示指挥官们把可能的平民损害也纳入了考量范围。

在早期达吉斯坦的任务中航空兵误击依然存在,但是当指挥权由内务部移交给国防部后误击明显下降了。

根据航空兵总指挥和联合作战群首长的记录,每次空袭都被仔细记录为“优”或者“命中”(虽说地面上的人对此有不同意见。

  航空兵器的使用和上次战争中差不多,因其有着全天候和夜战能力,所以俄军依然非常依赖苏-24M。

只有在白天和天气好的时候俄军才主要依赖苏-25。

俄军后来又投入了全天候的苏-25T并完成了战场测试。

苏-25T发射了Kh-25ML激光制导空地导弹来摧毁贼军的小型目标如卫星通讯接收站和在地面的贼军安-2运输机。

除了以上的飞机外,俄军并未在车臣部署其他的课全天候昼夜两用的固定翼机型,同时也没有俄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消息。

  和1994-1996一样,无人航空机表现出色,俄军部署了斯特莱P(Stroi-P)无人机系统,包括两套移动控制系统和10架“熊蜂1T”战术无人机(Pchela-1T)。

“熊蜂1T”战术无人机有效航程可达60公里。

俄国人还有一种该无人机的改型但是没在车臣部署。

  航空炸弹包括常规的自由落体炸弹和火箭。

俄军据称用过1500公斤的燃料空气炸弹来对付山地地区的贼军,但是没有可信报告称俄军在格罗兹尼也用了这玩意儿。

不过其他的类似武器,例如RPO-A丸花蜂温压火箭筒肯定是用了。

某些专家认为俄国人还出动了TOS-1“博罗金诺”(Buratino)重型喷火系统。

这东西是以T-72地盘为基础,结合了30管的火箭发射器。

其装药原理和丸花蜂大同小异。

精确制导武器,例如卡布500(KAB-500)航空炸弹和更重的卡布1500L(激光制导)与1500TB(电视制导)炸弹。

但是用的数量比起1994-1996那一次还是不多。

  最后,俄空军的人员流失一点也不比陆军好多少,整场战斗中主要的技术人员都得不到轮换(飞行员也一样)。

直到2000年2月俄军才把轮换的人员送到战区。

但总的来说有两点是和第一次战争截然不同了,第一点就是航空机的部署比上次战争要多,第二点就是空地配合比上次也要好。

旋翼机的用处也十分广泛,他们承担的任务中几乎一半是火力支援,剩下的才是监视战场、运输兵员、撤离伤兵和补给。

多数在车臣部署的直升机属于陆航,归地面指挥官管。

一个标准的直升机队包括2-4架米-24武装直升机和1-2架米-8运输直升机.理论上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地面引导员的指示,但是引导员却十分缺乏,这造成很多问题。

同时飞行员们抱怨他们从师以下各级均部署不足。

米-24的机组成员则认为地面引导员比起他们的米-8僚机来说其指示实在是有够外行。

  在1999-2000早期的战斗中,对于武直部队来说,“自由攻击”是其最主要的战术。

不过在打了三分之一过后,武直被迫把战术改为“搜索和歼灭”。

米-24以双机编队进行独立的猎歼任务,四处搜索敌人的设施和部队例如火力点,装甲编队和补给站。

米-24也掩护米-8对山岭地带的俄军进行补给。

同样,米-24也负担起破坏敌军补给路线的重任,其多次出击有效阻断了伊图姆,卡列和沙特利之间的道路。

根据条令,飞行员在攻击之前要仔细选定目标,尽可能的避免平民伤亡。

  人员和装备的问题始终困扰直升机部队。

地面指挥官,特别是内务部的(其他部也有),非常不擅指挥航空兵。

在其糟糕的指挥下,飞行员被迫在空中长期待机,这增加了被击落的概率。

直升机既老旧,数目又少。

除了那些用来测试夜战能力的米-24和米-8外,大部分直升机都没有夜视仪和导航设备。

很多直升机还没有通信加密设备。

在部署于北高加索地区的联合作战群里的直升机只有5架安了GPS导航设备(这5架直升机均参加过联合国在安哥拉的维和任务)。

由于飞机状况糟糕,连带着飞行员训练不足,飞行员一般一年间只能飞三个月。

有个飞行员的日记上记载着他在49天里只飞了200小时(和平时期是一年飞50小时)。

最后,由于缺乏后备飞机,莫兹多克的地勤人员只能尽一切手段修理,一方面飞机超负荷执行任务,而另一方面地勤人员给弄得筋疲力尽。

  和固定翼飞机一样,俄军在车臣大规模测试自己的新式直升机和武器看起来也只是个传说。

制导炸弹,例如卡布-1500,也只是少量使用。

俄军曾经打算投入自己的新式卡-50“黑鲨”直升机,但是从来也没实行过。

1999年两架黑鲨直升机曾经被送到莫兹多克,一时间引起传闻说更多的黑鲨将会抵达,但是到了2000年,这两架黑鲨只做了几回飞行测试就被撤出了北高加索地区。

米-24的夜战型米-24Ns在2000年3月才赶到,而且数目还不多。

5.5、炮兵

  火炮是战争之神,这句话始终作为俄军的信条贯穿整场战争。

俄军炮兵或是不分昼夜或者天气的猛轰对手以迫使对手无法接近步兵,从而保护步兵免于近距离作战(虽说这种讲法还有待证实)。

或是围住城镇然后用炮轰到对手投降为止。

每次当步兵准备进城的时候炮兵都会先对城市进行猛烈的火力准备。

对步兵来说,碰上敌军的时候就叫炮轰也非常方便。

俄军在车臣部署了强大的炮兵集团来支持战争,不过因为缺乏常备炮兵集团,俄军从各个地方抽出部队拼凑成一个常备炮兵集团来配给车臣。

这个炮兵集团包含有传统的炮兵营和火箭炮营。

每支地面部队都配有一个迫击炮组或火炮组作为加强。

而重炮和火箭炮部队则作为额外的编制直接归总指挥部指挥以进行广域的火力覆盖。

最后,为了简化指挥加强效率,一线军官被赋予更多的独立性使其可以随时呼叫炮兵支援。

  在这次战争中部署的炮兵系统跟1994-1996那一场差不多。

无论是达吉斯坦还是车臣,俄军都动用了122mm的自行火炮和152mm的自行火炮,BM-21和BM-22“飓风”式火箭炮还有82mm、120mm迫击炮和“诺娜”迫榴炮(在山地地区)。

除了各种火箭武器外,俄军还出动了2S19“姆斯塔河”型自行榴弹炮,表现相当出色。

其发射的“红土地”精确制导炮弹命中率很高(跟制造商战前广告中说的一样)。

指向飞弹系统也被广泛使用,而且反坦克制导导弹被证明在摧毁敌军坦克、据点甚至成规模的敌军集团中非常有用。

俄军官方不太愿意用地地战术导弹来对付贼军,不过还是出动了SS21“圆点”和“圆点-U”战术导弹来到车臣。

总的来讲,俄军炮兵打得还是相当好的,不过在保护步兵免于近距离作战的想法则落了空。

而且俄军的炮火还往往把步兵也拖入危险之中。

5.6、部队

  如果把在1999-2000这次战争中的俄军部队比作是一盘俄国奶油的话,很不幸,其中奶油的成分忒少,而且还加了点脱脂牛奶。

最开始俄国人说他们没有派新来的动员兵去车臣,特别是没去格罗兹尼。

但是很快这谎话就露馅儿了。

这可能是因为格罗兹尼之战拖得比预想的长,所以一开始只派老兵去打这场城市战的想法很快就被证明不现实。

因此前线的俄军是良莠不齐,既有五年经验的老鸟,又有只练过三个月的菜鸟。

  不过呢,这一把还是打的比上一回强。

有个报告称前线的俄军比上一次来说专业多了。

在上一次战争中有个饱受诟病的事情就是一线军官阵亡率明显比士兵高。

贼军很容易就能干掉军官从而吓得其下属一哄而散。

不过这把虽然伤亡差不了多少,但是军官的幸存率明显提高。

不过呢更好的训练无法一美遮百丑,俄军内部原有的野蛮陋习蔓延到了前线。

有个经过格罗兹尼恶战的人品暴强的年轻老鸟,虽然在战斗中连皮儿都没擦破,最后却因为被自家人打断了下巴而进了医院。

  特种部队单位作为摩步步兵的援军被大量部署而成为强击群的一部分。

史本纳兹部队和伞兵(俄军伞兵独立成军)因为被认作是俄军的精华而出场频频。

很多经验丰富的部队,例如史本纳兹,两场战争都打过。

俄海军陆战队也有出场,其中有些人甚至打过格罗兹尼。

其中包括名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