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7426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docx

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

2011届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共40题)

编者:

张景生

1.请分析取得抗旱、抗震救灾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中学生在抗击旱、震灾害中能做些什么?

(1)因素:

①中国共产党践行科学发展观。

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等。

(2)行动:

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

(2)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3.“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4)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实力的增强;(5)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6)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6)综合国力提升;(7)发扬中华民族精神;(8)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4.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

(4)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5.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怎么办:

(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3)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4)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口号或广告:

(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

(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

(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6.请你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条建议(措施)

①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积极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投入,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气氛;

④对在职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7.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4)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

8.感动中国人物为什么感动中国?

(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1)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3)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4)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

(5)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9.青少年如何化感动为行动?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家里,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遵纪守法,诚信待人。

(2)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

(3)发扬奉献精神,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

(4)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5)始终以道德楷模为榜样,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10.从我国的国情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①目前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这些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②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11.你认为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④坚持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⑤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12.我们青少年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些什么?

(1)要从小要树立崇高理想,肩负历史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关爱他人、社会和自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13.节能减排,我们能做些什么?

(你准备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

①为花浇水,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②继续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在生活中养成节水、节电的良好习惯;④节约环保消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尝试节能减排的小发明;⑤积极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争做节能减排的小主人等。

14.校园节能减排金点子有哪些?

①采用自然光,使用节能灯,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灯;

②淘米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

③一张纸两面用,没用过的一面可以写草稿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

④能吃多少就买多少,不要浪费一粒粮食;

⑤一次性商品尽量少用,减少浪费现象。

15.假如你当选为人大代表,你可以在大会召开之前、召开之时、召开之后做些什么?

(1)之前:

深入基层调研,搜集整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草拟提案;

(2)之时:

递交议案或建议,反映民声,提出解决办法;

(3)之后:

向选民传达会议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

16.为更好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

(2)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使我们应有的行动。

17.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70周年?

(1)为了更好的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为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

(3)为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维护国家尊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国家分忧。

18.我们中学生能为和平发展作些什么?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积极宣传和平,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和冲突。

(3)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增强法制观念,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19.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1)文化建设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吸收外国文化的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2)对外来文化要做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对我有用的要吸收,有不利影响的要抵制。

(3)要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结合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努力吸收和学习有益的优秀的文化成果。

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

20.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发扬奉献精神,争取做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员。

(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等。

21.每届亚运会都要招募大量的志愿者,假如你是一位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你应该做些什么?

(1)应该努力学习,尤其要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友好的姿态迎接亚运会的到来。

提高全民族素质从我做起。

(2)动员家人、亲戚、朋友都来为2008年奥运会出谋划策,做力所能及的事。

2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原因);

(2)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5)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3.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1)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2)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勇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为国家作出贡献。

24.为了让人们在新增的节假日里过得文明、健康、有意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2)端午节参加一些荡秋千、赛龙舟的活动;

(3)中秋节陪父母观看有意义的电影,看望孤寡老人等。

25.请你为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组织学生参观民族精神教育基地;

②利用广播、橱窗等宣传民族精神;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诗歌朗诵会等。

26.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

②积极参加各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③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7.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学习生活,说说该怎么办?

(1)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信自强。

(2)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利后不心灰意冷。

(3)找出失利的原因,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

28.青少年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青少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知荣辱、懂善恶、辩美丑;

②应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学会自尊,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

③应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同一切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做斗争。

29.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些什么?

①我们青少年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

②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③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④所能及的小事如尊重军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或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渴望统一的愿望。

30.请写出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做法有哪些?

(1)在家庭:

主动分担家务,帮父母做饭、洗碗、洗衣服等;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不调吃穿,不乱花钱。

(2)在学校:

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向家庭困难同学赠送学习用品,互帮互助;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在社会:

为孤寡患病老人提供服务;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的活动;学习宣传礼仪知识,文明出行;

31.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1)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3)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4)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5)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2.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

(为什么建设新农村?

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的标志。

②也表明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顺应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

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提高。

⑦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

3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

②向父母建议:

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③向政府建议:

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④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34.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你列举一、二加以说明。

(1)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

(2)农村水电、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

(3)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等等。

(举一二例,言之有理即可)

35.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

农业生产井井有条,农田的庄稼丰收景象;果实挂满枝头,农产品加工厂立于村头,渔业、畜牧业兴旺等。

②生活宽裕:

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农闲季节出外旅游,名牌服装走进普通家庭,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

③乡风文明:

人人安居乐业,邻里和睦,人人讲礼貌,农民的孩子免费高中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④村容整洁:

街道干净卫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青山与人相伴。

⑤管理民主:

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民主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36.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拟几条宣传标语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新农村②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③青山绿水好农村要环保④开发新能源享受新生活

⑤发展集体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⑥清除农村污染营造秀美环境

⑦改厕改灶改圈植树栽花种草⑧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农村

⑨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村面貌

37.为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关注祖国的发展,树立远大理想。

(2)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38.从合理消费的角度看,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压岁钱”?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坚持理性消费,做到量入为出;(3)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

(4)坚持适度消费,弘扬节俭风尚;(5)注重精神消费,提升精神境界。

39.在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方面,青少年应怎么做?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

(3)在完成规定的学业的基础上,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将来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影响:

①生产力:

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社会关系:

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分化。

③国际格局: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第二次科技革命(课本九上)

影响:

①生产力:

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社会关系:

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③国际格局:

东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三次科技革命(课本九下)

影响:

①生产力: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国际格局: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技本领,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

(5)交通工具:

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轮船或汽船);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飞机)。

17、“人权”问题

(1)最早提出人权观念: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权立法:

法国《人权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

(3)列举法西斯国家践踏人权的罪行:

日本——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德国——反犹狂潮。

(4)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大成果——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8、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

(1)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对抗——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一战爆发(1914—1918年)。

(2)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

(3)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1937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标志: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二战后国际关系——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结束于:

1991年苏联解体)。

(5)当今国际关系(政治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总之,20世纪至今,国际格局历经三次变化:

★①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二战后——苏联解体:

苏美争霸的两极格局。

★③目前: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9、列举世界史上的主要国际组织

政治:

联合国(UN)(1945年,雅尔塔会议)。

经济:

欧盟(EN)(1993年)。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世界贸易组织(WTO)。

对峙的集团:

一战时(19世纪—20世纪初):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二战时:

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的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不复存在)。

20、为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哪些文献?

英国:

《权利法案》。

美国:

独立战争——19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法国:

《人权宣言》。

1787年宪法。

《拿破仑法典》。

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21、美国历史上发生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两次革命途径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谈谈你的看法。

(1)解决问题:

第一次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第二次是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南方的奴隶制。

(2)完成途径过程相同处:

途径:

都以战争手段解决,第一次是独立战争,第二次是南北战争;过程:

革命的一方最初都在军事上一度受挫,处于不利地位,但经过艰苦斗争扭转局面,最终取得胜利。

(3)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

两次革命都是正义的事业,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政府都采取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

(4)看法: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只要采取坚定果断的政治、军事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22、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1)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的爆发。

(2)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扩大: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5)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6)转折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7)开辟第二战场: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

(8)加速胜利的会议: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苏、美、英三国首脑),加速反法西斯胜利步伐。

(9)二战结束:

欧洲战场: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亚洲战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最终结束)。

胜利主要原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或:

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联合)。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

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

d、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e、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f、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23、一道与奥巴马有关的情景题

“安?

尼克松?

库伯的一生”见证历史【历史新情景】1902年,安?

尼克松?

库伯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家庭中。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像她的父母一样为了自由和权利而抗争的英雄事迹。

18岁时,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白人去选举他们共同的总统,像她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的。

27岁时,她原本在一家小工厂做工,靠辛辛苦苦的劳作,来支撑她的家庭。

但是,这一年,她失业了,她看到了无数倒闭的企业,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失业者,发疯似的在银行门口挤兑的人群,仿佛美国一夜之间陷入了绝望之中。

好在这样的日子在4年之后有了转机,1933年,一个新的美国总统当选了。

“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感战胜了恐惧。

1941年,39岁的安?

?

尼克松?

库伯得知了一个非常震惊的消息:

珍珠港遭到轰炸!

“当暴政威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

”战争结束后,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开始了。

随着“人类登上了月球,柏林墙的倒塌”,她知道了世界由于人们自身的科学和想象力连接到了一起。

2008年,106岁的安?

尼克松?

库伯亲眼见证了同样身为黑皮肤的美国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