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6840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docx

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关键字】项目

附件3:

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

主办单位浙江东方集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Ο一Ο年一月

填报说明

1.院校类型:

公办中职1、公办高职、民办中职、民办高职,公办中职2(公办中职1为中专和职业中学,公办中职2为技工学校);

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包括办公、教室、实验实训场所、图书馆、体育馆(风雨操场)等的面积;

3.自筹经费:

包括专项经费、学校培训、科技服务等收入费用;

4.兼职教师:

指正式聘任的,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20学时以上)的行业、企业及社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5.教学仪器设备:

单价在800元以上的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

6.庞大教学仪器设备:

单价不低于5万元的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

7.主干专业:

指办学条件比较好,就业率较高的主体专业,或省级重点(教改试点)专业;

8.行业企业经历教师:

指专任教师中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教师。

注:

申报学校必须如实填写本表各项数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评审资格。

1.申报院校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院校名称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是否国家、省级示范校(重点校)

举办方

□企业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

4960

院校类型

民办高职

通信地址

温州市经济开发区甬江路1号

邮 编

325011

学校网址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名

郑念鸿

职务

党委书记

办公室电话

0577-

传真

0577-

手机

E-mail

联系人

信息

姓名

张小冰

职务

教务科研处副处长

办公室电话

0577-

传真

0577-

手机

E-mail

面积与仪器

占地面积(亩)

200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133333

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

115841.18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42049

实验实训场所占地面积(平方米)

11893.97

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平方米)

10120

仪器设备

总值(万元)

2187.21

大型专用仪器设备

数量(台/套)

31

生均(元)

4409.69

总值(万元)

320.94

实验实训自开率(%)

100%

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

667

办学经费与师资

近三年办学经费相关数据

总额(万元)

生均(元)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财政拨款

71.6

102.72

134.16

800

800

800

学费(含住宿费)

4710.6

4906.6

4966

9200

9000

自筹经费

35.2

2000

67

3845

其它

教职工总数(人)

362

专任教师数(人)

247

兼职教师数(人)

36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数(人)

51

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数(人)

27

专业情况

专业数

19

稳定招生专业数

19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98%

主干专业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设置时间

年招生数

在校生数

累计毕业生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1

计算机信息管理

2000

100

201

613

96.78

2

电气自动化技术

2005

100

286

184

96.07

3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0

100

558

809

96.36

4

会计

2000

244

897

1013

98.62

5

财务管理

2005

150

470

312

98.30

职业技能鉴定站

序号

名称(附相关佐证材料)

鉴定工种

等级

发证机构

1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计算机操作员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员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维修电工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营销师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网络调试员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餐厅服务员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商品营业员

中、高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校企合作经历

横向项目合作:

学院的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承担企业横向研发课题6项。

技术咨询:

学院派教师25人次,参与温州市外专局组织的百名专家下企业活动,为6家企业咨询解决技术难题,受政府领导和企业的好评。

温州月兔电器集团:

企业领导参与工程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专业规划和科研发展出谋划策,尤其是学院的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与企业有密切的合作。

现又启动学院与企业共同运行管理一条校外流水线的合作;而且企业正在帮助学院建设两条校内生产型的教学流水线。

中国人民电器集团:

2007年以来,企业董事长来校多次为学生上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实习已经安排了近300人次。

万和豪生酒店、诚实假期旅行社:

2007年以来企业派高级管理人员来院为学生讲课,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累计已经安排了1030人次。

世纪联华超市、东京包装控股公司、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

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附相关佐证材料)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005年以来学院加大力度支持各系部和教研室在诸如课程改革,实训体系建立和顶岗实习方面的教学改革。

在2007年,学院颁发162号文件,确立在全院贯彻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培养符合温州市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一原则。

校内:

改革传统授课方式,大面积实行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式以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在加强实训室建设同时更新实训内容、强化实习实训力度(2009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学时比例超40%),以适应岗位能力需求。

体现“以学为主的工”的教学理念。

校外:

1、2009年由骨干教师带领学生,以成建班的方式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

2、通过与温州月兔电器集团共同运行管理校外工学交替生产流水线的合作,使实训与理论教学互相嵌入、融为一体,实现以学院协调权为主的“以工为主的学”的理念。

3、定单式培养,设立“人民电器班”两个,在教学、顶岗实习均将企业的相关资源引入人才培养过程。

4、通过请企业专家进来和派教师出去挂职锻炼方式跟踪行业发展,及时更新实训内容。

5、通过与企业共建2条校内电器装配、检测与管理生产线为“以学为主的工”提供保障。

教学改革成效

1、经近三年教学改革探索,我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步从传统的学科型模式逐步转化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2009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充分体现。

2、紧紧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体系建设,已确立于学院实践教学建设规划,“生产性”及“校企共建的模式”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日趋制度化。

3、在实训基地的支持和推动下,专业教学产生巨大转变,学院近41%课程均推广采用了“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以及“教学做合一”式的教学方法。

4、贯彻工学交替、与企业合作过程,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缩短了书本知识与产业实践以及社会的距离。

5、学院重视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学院有75%以上的课题安排在教改的研究方面。

6、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我院教师完成了从学科式教学理念到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的转化,年均有50多篇教学改革论文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学院上下形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改共识。

并出现了“院工学结合教学先进集体”。

7、学院从企业引进或聘任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初显成效。

二、申报基地(专业)基本状态

专业设置时间

2004.9

年招生数

150人

在校生数

335人

累计毕业生数

184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96.07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总数(人)

9

其中:

高级职称教师数(人)

2

中级职称教师数(人)

3

初级职称教师数(人)

4

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人)

2

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人)

5

兼职教师总数(人)

2

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所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本专业学生实验实训开出学时数占总课时比例

46%

本专业近三年年均为社会培训人次

667人次

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状况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仪器设备

其中:

大型专用仪器设备

主要实训项目

是否面向其他专业、数量

台/套

总值

(万元)

台/套

总值

(万元)

1

电工实训室

175

81

45.84

0

0

基尔霍夫定律、照明电路线路安装与调试、他励直流电动机工作特性测定、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研究等

应用电子技术

2

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

175

167

81.23

1

7.9

水位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系统、PLC交通控制灯、单片机控制系统——直流数字低压表等

应用电子技术

3

维修电工实训室

70

8

3.92

0

0

三相异步电机Y-△换接启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联锁正反转控制、X62W万能铣床和T68镗床电路故障排除。

应用电子技术

4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室

70

8

11.30

0

0

温度、力、转速等非电信号的检测;磁场、电流等电信号的检测

应用电子技术

5

模拟电路实验室

140

128

22.45

0

0

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声控开关电路、小功率音频功率放大器制作、电源稳压电路等

应用电子技术

6

数字电路实验室

140

160

23.78

0

0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555定时器的应用、八路巡回检测器的安装与调试、整流稳压多谐振荡器的应用等

应用电子技术

7

CAD实训室

140

172

35.59

0

0

电子产品外形图、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电气安装图等

应用电子技术

8

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90

20

15

0

0

新产品研发、创新设计

应用电子技术

现有校外实训基地(附相关佐证材料)

序号

名称/合作企业

主要实训内容

1

教学实训基地/月兔电器集团

空调电器安装、生产管理实习

2

教学实训基地/浙江申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焊接、SMT焊接、产品检验、车间生产管理

3

教学实训基地/温州德莱尔电气有限公司

变频器安装、调试、车间管理

4

教学实训基地/温州海螺集团

保险柜电子产品焊接、SMT焊接、产品检验、车间生产管理

5

教学实训基地/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报警产品焊接、SMT焊接、产品检验、车间生产管理

6

教学实训基地/金龙控股集团

微型电动马达的装配、焊接、调试

7

教学实训基地/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ISO9000/1W4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项目建设方案概述(包括基地现有基础、建设目标、建设思路、主要举措和建设进度等)

1.基地现有基础

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现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大实训基地之一,下辖3个研究所(智能仪器仪表研究所、应用电子研究所、印刷机械与电子研究所)、3个实训中心(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中心、工业控制实训中心、自动化仪表实训中心)和一个技能鉴定站。

从2004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办以来,自动化实训基地就开始筹建,学院陆续投入了300多万资金建成了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条件,初步建成了以校内为主体、校企联合为特色的实训实习体系。

现业已建成10个实验实训室(见表1),实训场地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

实训基地的配置较好地满足了我院的电类专业、印刷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物业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13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见表2),满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需求。

技能鉴定站目前可以开展的技能鉴定的工种有:

维修电工(中、高级)、电子设备装接工(中、高级)、网络设备调试员(中、高级)、计算机软件工(中、高级)、CAD制图员。

基地配备管理人员、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共18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9名。

表1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实训基地名称

开设实训项目

实训基地名称

开设实训项目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

电工技能实训

传感器实训室

传感器电路测试与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

电子装接实训

CAD工程制图实训室

CAD工程制图实训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

模拟电路及电子技术实训

金工实训中心

金工实训

维修电工实训室

维修电工考核实训

自动化控制技术综合实训室

单片机/PLC实训

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室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实训

网络与控制技术实训室

网络控制实训

表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所在公司

公司业务范围

序号

所在公司

公司业务范围

1

温州月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

8

温州德莱尔电气有限公司

变频器

2

金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微型电机

9

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警用设备

3

中国华威电器公司

工业电器、

10

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认证、专利申请

4

浙江亚龙教仪有限公司

教学仪器

11

正泰集团公司

仪器、仪表、电器

5

温州宝特电气仪表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

12

海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指纹锁

6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程控交换机等

13

温州天马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开发、销售

7

温州仪表厂

仪器、仪表

2.建设目标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电器安装、自动化设备维护及控制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研究所为平台,依托温州主产业和特色行业(低压电器、工业仪表、印刷包装机械、金融设备),建设浙江省内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示范性实训基地。

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我们要实现的总体目标为:

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达到2500㎡,实训设备总价值为800万元,师资队伍总人数达30人,其中专职实训指导教师10人,校内兼职教师15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人。

②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创新应用训练三大模块,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

按照课程实训大纲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可独立执行的实训项目,形成“实训项目库”。

③编写规范化的实训教材,开发培训项目和技能鉴定项目。

组成以本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有其他高职院校教师参加的编写组,编写出12门专业的实训教材。

结合企业需求,联合省市技能鉴定中心,新增3项专业培训和3个技能鉴定工种。

④形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

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建立规章制度,优化基地结构,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形成开发式的实训基地运作机制。

⑤营造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训环境。

在组织运行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协作精神。

3.建设思路及主要举措

3.1以“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企共赢”的模式,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培养学生电器安装、自动化设备维护及控制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与温州知名企业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温州月兔电器集团合作,采用“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企共赢”的模式,建成2个生产性实训室,即“PCB板制作及SMT实训室(车间)”和“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训室(车间)”。

学校为设备投资及管理主体,以企业的生产车间为标准进行建设,以企业的实际产品作为学生实训的内容,实现校企共赢,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

计划在2010年,共投资80万,新建2条生产线。

3.2以“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为标准,改造传统实训室,推动课程改革

高职的工科类专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较适合。

我院现有的数模电实训室、模拟电路实训室都是按照传统的“以课程模式”进行建设的,基本上是在试验箱上进行一些实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我们计划按照“能力模块”要求,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标准,拟于2010年计划投资20万元对这些传统实验室进行改造。

在2010~2012年间,我们计划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以此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3.3以行业先进技术为标准,以温州产业为基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新建自动化仪表实训中心

温州的仪表行业年产值在160亿左右,规模以上的企业有640家,是浙江省仪表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30%左右,主要有电能表、燃气表、水表、石油仪表、智能仪表、智能抄表系统,我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以此行业为背景的。

目前,自动化仪器仪表实训中心电类设备是相对齐全的,现有温度、压力、速度、位移等各类传感器24种,也覆盖了物业管理专业所需的电度表等工业仪表。

此外,还有触摸屏,包括西门子与三菱两种系列5台,并配有北京昆仑通态授权的MCGS组态软件。

我们计划在2011年拟投资15万元扩建“传感器实训室”,新建“智能仪器仪表实训室”和“仪表综合实训室”,20万元新建“现场总线与组态控制技术实训室”。

其中,部分的实验与检测设备到达行业最先进标准,不仅能满足实训要求,也能满足科研要求。

3.4以专业技术发展方向为引领,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应用能力为核心,新建工业控制实训中心

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是控制技术,按照控制类型发展通常分成四个方向:

单片机控制、PLC控制、工业PC控制。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控制技术发展方向,如:

SOC片上系统、网络控制等。

由于温州产业特点,控制技术大量地应用在高端的自动化设备中,如在高端印刷机、包装机、制鞋机等设备中都用到了单片机控制、PLC控制、SOC片上系统等控制技术。

所以,我们围绕这些控制技术来新建工业控制实训中心。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

学生只有通过真实的设备、真实的环境和真实地操作训练,熟悉现有系统的技术和工艺,才能排除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能对现有系统某个工艺进行改进,进而能在技术有所创新。

工业控制实训中心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应用能力服务,也为教师师科研服务。

印刷包装行业在温州地区是特色行业。

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将印刷包装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维护印刷包装自动化设备的能力,这也是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亮点与特色。

我们在2012年,拟计划投资120万,改造现有的自动化综合实训室。

3.5创造优越条件,以双师型教师为培养目标,加大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院根据“培养、兼职、返聘”的工作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能承担完成各项工作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学院制订了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从制度上、政策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如学院规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必须具有一年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有一至二项科研成果;学院对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给予享受住房补贴等优惠待遇等;支持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学院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引导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实训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这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可操作性强,对调动广大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有促进和激励作用,也是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通过三年的建设,基地的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5%,中级职称比例达到7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在三年时间内,拟计划投资20万元,安排老师参加技术培训、进修、挂职锻炼,覆盖大多数教师。

3.6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思想,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作机制,建立规章制度

自动化实训基地设备繁多,因此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基地与校签合同,教师与基地签协议。

实训基地管理设专职的资产管理员,负责实训基地的设备和耗材管理。

此外,基地拟请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遵循企业模式实行自助管理,也培养了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

为保证实训基地全天的开放,实训基地每天当安排有专职的教师值班。

学生实训的时间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自主学习方便,有利于技能素质的提高,也便于技能竞赛团队的形成。

引企入校后,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也就引进来了。

企业参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训指导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制度等。

3.7营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企业环境

实训室环境是构建实训氛围的重要因素,能使得学生进入场地后,感受到实训的严谨性、规范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因此,各实训中心将通过项目流程图、操作流程图、操作工艺图的设计和布置,构建实训氛围。

实训基地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通过组织运行有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例如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

3.8加强实训基地自编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的建设

基地的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人员一起参与基地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开发岗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②制定实训设备操作规程;③编写专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指导书;④完善岗位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标准。

到2012年底,三个中心所有的实训课程均具备实训指导书,共开发出12本校本自编教材。

3.9以学校和行业协会合作为基础,加强基地对企业的技术服务职能

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在着重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同时,也将持续注重校企合作项目产品的开发。

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为专业教师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可利用基地特有的高精尖设备的硬件条件、教师技术设计优势、校外企业等优势,承接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横向课题,直接为企业服务。

可为企业开展的技术服务包括:

电子产品开发、金融设备开发、印刷设备控制元件开发、智能仪表开发等。

通过社会服务可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为增强优秀学生的工程经验和技术能力,自动化实训基地计划每年向专业公开招聘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项目中,每年培养的学生人数达到专业总人数的15%。

目前,基地已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多项,计划将来每年完成科研项目5~8项,发表论文5篇。

3.10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本实训基地将依托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活动。

在校外,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企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在校内,学生必须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将职业资格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资格培训计划。

4.建设进度

根据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总体建设目标要求,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