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6675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docx

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康复元年大事记

年报大纲

封面

康复元年2014Annulreport

logo

P1:

东京葛西昌认证、机器人认证等认证页。

P2:

2014大事记

P3:

卷首语

P4:

患者说

P5:

过去一年的总结

P6—P7:

刘正福——智能机器人设备

P8—P9:

杨金融——PT手法、康复大厅

P10—P11:

顾静娥——等速肌力设备

P12—P13:

房亚菲——整脊设备

P14—P15:

韩建荣——椎间孔镜手术设备

P16—P17:

胡继桓——三维步态设备

P18—P19:

为济华康复点赞(患者点赞照片、一句话、感谢信、感恩牌匾)

P20:

进步路国际标准的引进和建立

P21:

国际标准(1.功能康复;2.疼痛康复;3.国际级装备平台)

P22:

康复医疗:

中国与世界差距有多大?

P23:

为什么选择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

P24:

医者心还记得吗,医院是慈爱的代名词

P25:

回归医疗的本质

P26—P27:

小女孩红红

P28—P29:

《感动中国》女孩崔丽娜

P30—P31:

温暖留守儿童创造圣诞童话

P32—P33:

一朵玫瑰满城爱

P34:

爱的团队用心、正派、学习

P35:

济华康复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服务)

P36—封底内页:

济华团体照、名医照

封底外页:

济华康复楼层导引图

logo地址电话二维码微信网站

 

卷首语

“治病”还是“救人”?

这是一个问题。

治病是一种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技术,在医院谋个职位,就可以上班了;既然是工作,医患就是平等的,你尊重我我服务你;既然是工作,就有肥有瘦,做手术就是比开药和其他治疗高级;既然是工作,自己动的刀、开的药、打的针不出错,就是好医生,至于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等等,都在工作之外。

救人是一种情怀,无论抢救生命、挽救功能、解除痛苦、还是重建信心。

有情怀,面对被病痛、恐惧、压抑折磨的患者和家属,会有一份怜悯心。

有情怀,会理解为了患者,功能康复、疼痛管理与精湛手术同样重要;有情怀,才会用心,与患者建立信任,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心似佛,而技近仙”,以“救人”心行医,以“治病”术救人。

其中的情怀,是起点也是终点。

济华康复,一个济世情怀的医疗品牌始于2014。

2014大事记

技术线:

1月,引进国际美式整脊技术

3月,三楼康复大厅功能康复业务正式启动

智能康复机器人基地落户

5月,济华领导与何予工教授前往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考察

7月,葛西昌医会病院康复科主任三冈相至先生前来我院调研,进行义诊,并展开省内康复学术交流

9月,我院与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派出第一批医护人员赴日进修学习

11月,三冈相至先生再次来我院做康复技术培训、会诊,并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展开学术交流

公益线:

4月,为先天性髋内翻畸形的10岁女孩小红红筹集善款18580元

8月,为《感动中国》女孩崔丽娜提供免费康复治疗

12月,温暖留守儿童,组织百名圣诞老人快闪募捐活动

2015年1月,一朵玫瑰满城爱,义卖玫瑰为“爱情双杠”女孩募集善款

2015年3月,为“白发女孩”底慧敏的母亲做康复治疗

患者说

患者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刘正福“我站起来了!

脊髓损伤康复,人生可以不同

2010年2月,患者从2米高处坠落后昏迷不醒,被送至重庆新桥军区医院进行颅脑手术,术后四肢不能活动。

在家中陆续进行针灸和按摩康复治疗,效果不佳,2011年10月在武警医院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2013年初在省老干部康复中心康复治疗。

2014年3月18日,来到济华时“颈髓损伤,陈旧性颅脑外伤”,入院时病人不能自主翻身、仅可辅助下坐起。

2014年12月31日出院时,已能独自站立30分钟,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2014年4月6日,在济华康复医院治疗23天后,63岁的刘正福又一次体会到了自主站立的感觉,并能独立行走2步。

42天后,他又一次创造了奇迹,独立行走长达42米。

站立、行走,对于普通人再普通不过的动作,对刘正福来说,在过去几年却是奢侈的事情。

2010年2月,一场意外他从2米处跌落,头部先触地,随后就陷入了昏迷不醒的日子。

颅脑手术后,刘正福四肢无法活动,在家进行针灸和按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2011年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仍未见好转。

长年卧病在床,不仅耗费了巨大的医药费,家人也不得不开始马拉松式的照顾,刘正福的情绪也起伏不定。

2014年3月,多方求医无效,基本被医院放弃治疗的刘正福,在朋友介绍下来到济华,经检查诊断为“颈髓损伤,陈旧性颅脑外伤”。

当时他不能自己翻身,仅能在辅助下坐起。

3月22日,第一天康复训练,四肢抽筋明显减少。

3月30日,上肢牵拉疼痛明显减轻,下蹲每天20个。

4月6日,意外受伤卧病4年后,刘正福第一次独立在大厅里走了一个来回,虽然中间断断续续,不时需要停步休息,但这已经成为一个奇迹。

5月29日,已能独立抬腿上台阶,下蹲100个/组,站桩能独立稳稳坚持4分钟……

一本康复日记,详细记录了刘正福在济华医院恢复的点点滴滴,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症状也在一天天好转。

从四川辗转千里来到济华,他不仅接受了全新的康复技术治疗,更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病后暴躁易怒的心理也得到有效疏导,对这一点他的妻子感受最深。

经过8个多月的治疗,刘正福已回到家中,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他仍在坚持锻炼,心情也变得平和舒缓。

杨金融“感谢你们医院,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生活的希望!

成功的手术,可怕的后遗症,完美地术后康复

三年前因车祸导致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于我市某骨科医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出院后无任何指导和康复治疗,一直借助双拐行走,独自行走时怕疼形成跛行步态,多方治疗无效。

经人介绍于3月3日来我院,来院时:

右下肢废用性萎缩;右腿伤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习惯性步态异常;骨盆倾斜、旋转,双下肢不等长。

3月19日,由于要参加公司重要活动,此时步态已恢复正常,便出院直接去参加会议。

过去这几年,也许是现年50岁杨先生人生经历中最不堪回首的时光。

作为一家事业兴隆的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总,4年前正是他繁忙的时候,直到一场意外的发生,他从一个大忙人一夜之间变成了闲人。

2011年的一天,杨先生开车去办事儿,不料路上突发车祸,杨先生的大腿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手术之后,开始了与双拐相伴的日子。

据他回忆,由于术后肌肉生长不太好,疼痛还常常相伴,后来虽又多方求医,仍未见效。

根本原因是,国内医院并不重视康复治疗,更谈不上关怀患者的生活品质。

从老板到一个无法正常行走的病人,巨大的反差让杨先生陷入了枯燥和痛苦之中。

“除了看看电视,上上网,别的啥也不做不了,整个人感觉就是废了!

”他这样回忆那段日子。

时间一天天溜走,对生活的希望也一天天流失,2014年3月,经友人介绍,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济华康复医院进行治疗。

刚来几天,他就觉察到这里的不一样,“医生、护士都很真诚,很负责任,能感觉他们是真心想帮你恢复。

”加上周围许多类似病友康复的感染,杨先生已经封闭低落的心情,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每天都积极接受康复治疗。

从3月3日到3月19日,不到20天,杨先生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时拄拐入的院,到出院时,已经基本可以脱离双拐正常行走。

“说实话,效果真的很好,出院我没马上回家,而是从医院直接赶去参加了会议。

后来身边的人,朋友同学见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感慨说。

如今杨先生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虽然有点累,但他很满足,因为对他来说,那个熟悉的生活又回来了。

顾景娥“过两天我去医院看看你们!

脑梗偏瘫,及时康复一个月恢复生活自理

2014年8月20日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被家人送至郑州市中医三附院,脑CT提示:

脑部大面积梗塞,药物治疗后得到控制,进食饮水呛咳。

2014年11月12日,来我院寻求治疗。

2014年12月11日出院,右侧肢体无力较前好转,饮食呛咳症状较前改善,座位平衡3级,站立平衡2级。

2015年年初,家住郑州市东明路某家属院的顾阿姨,在见到济华前来回访的康复师时,老人家激动地喊了一声名字,眼泪就流了下来。

真情流露,来自2014年的朝夕相处,也来自把她从痛苦边缘拉回的经历。

由于年事已高,加上原来脑部的毛病,2014年8月顾阿姨身体严重恶化,脑部大面积梗塞导致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仅无法起坐、独立行走,而且饭也咽不下去,不能说话,基本上处于瘫痪的状态。

她这一躺下,最受累的是老伴儿。

由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老伴儿不得不没日没夜照顾,但他也是近70岁的老人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不得已家中雇佣保姆来帮忙,全家上下都陷入了围着顾阿姨转的窘迫。

2014年11月,辗转来到济华骨科医院治疗的顾阿姨,在医务人员精心照顾下,开始了科学的康复治疗,一个月之后,顾阿姨身体就出现喜人的变化,原来无力的右侧肢体又有感觉了,之前不能正常进食的问题也解决了。

12月份顾阿姨出院时已能独自站立,缓慢行走了,一家人特别高兴。

2015年3月,康复师再次来家中回访,顾阿姨身体状况保持很好,她的老伴儿说,现在她依照康复师的安排每天都慢慢锻炼,虽然大的动作还需要帮助,但已极大减轻了陪护的压力,这让家里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其实像顾阿姨这样的患者,只要早期介入,依照国际标准康复技术治疗,70%以上都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

一旦拖延下去,恐怕就会彻底失去希望。

临走时,顾阿姨紧紧拉着康复师姚伟的手,万般不舍:

“小姚啊,过两天我去医院看看你们,这都过完年了,我想念在济华的老朋友们啊!

房亚菲“原来体检都提醒说脊柱有毛病,我没当回事儿,没想到越来越严重。

年青人的颈椎,更需要及时治疗、科学保健

2014年底出现头晕、耳鸣症状,颈部无法旋转,不能翻身。

曾在中医一附院接受治疗,效果不佳。

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接受治疗,经检查颈椎病。

经过3次治疗后逐渐好转,6次治疗后情况基本恢复。

羊年元宵刚过没多久,房女士又一次来到这个给予她改变的老地方——济华骨科医院做复查。

听到医生说“康复很好,身体已有很大缓解,只需要巩固治疗就行。

”她脸上露出了自然灿烂的笑容。

今年40岁的房女士,不仅事业有成,在一家大型连锁商场担任领导,加上保养有方,气质出众,是众人眼里的羡慕对象。

但谁曾想到,过去几年里的病痛,却像膏药一样挥之不如,纠缠着她。

长年工作、生活的忙碌,房女士的身体慢慢发生变化,尤其是脊椎出了问题。

“虽然原来体检都提醒说脊柱有毛病,我没当回事儿,但没想到越来越严重。

”房女士回忆,到后来甚至出现耳鸣耳聋的现象。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病了。

有点儿慌神的房女士,赶紧到郑州某医院住了一个月的院。

但药也吃了,休息也休息了,身体却没有明显缓解。

后来,她都下意识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头不敢随便动,脖子不敢随便扭。

每天早上都充满了艰难,简单一个起床动作,她却要分三个动作来完成。

长期的折磨,让她的睡眠也受到极大影响,基本上每天4点就开始睡不着了。

在朋友的介绍下,房女士来到济华康复医院接受治疗。

专家诊断为颈椎病,其中颈椎椎体曲度变直,棘突旋转,脊柱侧弯较重。

经过3次治疗后逐渐好转,6次治疗后身体情况基本恢复。

原来需要“小心翼翼”的生活,从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房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小毛病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能耽搁,及早治疗才是最好的选择。

韩建荣“真的很谢谢医生,夸张点儿说,等于给我了第二次的生命。

椎间孔镜微创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6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症状呈间断性。

2个月受凉后出现左膝关节疼痛症状,呈间断性,曾在诊所给予“贴膏药”治疗。

5天前劳累后出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及左膝关节疼痛症状加重,自行“贴膏药”治疗后未见减轻。

2014年5月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经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椎间盘左上方脱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月8日进行腰椎椎间孔镜手术。

5月11日,下地短距离行走。

5月15日出院,可以正常行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及左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谢谢医生,可以说他们拯救了我!

”一个简单的微创手术,她却用了“拯救”这么重的词,还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58岁的韩女士是郑州一位退休干部,性格开朗的她晚年生活很丰富,尤其是喜欢到各地旅游。

不料在2014年5月初,当韩女士携家人在马尔代夫游玩时,一不小心竟摔了一跤。

这一摔除了有点痛,韩女士也没觉得大不了。

然而,对于年近60,身体开始进入“老龄化”的韩女士来说,这一摔却成了她过去一年噩梦的开始。

从国外回来后,韩女士接连几天发生了摔跤。

“当时就好像身体失去了控制,左腿麻木无力,不由自主的就往地上倒”,这下她才真正慌了。

贴膏药,不管用;吃药,也治不了,钻心的疼痛越来越重,连下地走路都成了奢望。

这一突来的变故,也打乱了她原本热热闹闹的生活,她这一倒,女儿和80岁的老母亲也被“牵连”,不得不放下工作和休息来照顾她。

2014年5月初,她到济华骨科医院求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当初那一摔其实压迫到了左腿的神经。

经医生建议,5月8日韩女士接受了微创手术,“刚做完疼痛就明显减少,感觉怎么那么神奇,不可思议!

”她回忆说。

当韩女士再次来到医院复查时,腰腿疼、麻已完全消失,只有左膝关节由于年龄原因时而微痛,不过也大幅缓解。

韩女士说,虽说这个手术不大,但对她意义重大。

“我这么爱热闹的人,要是从此就瘫在床上,不仅女儿、老母亲被拖累,我自己也接受不了。

所以真的很谢谢医生,夸张点儿说,等于给我了第二次的生命。

胡继桓“我终于能去旅游了!

国际标准手术康复一体化,关节置换患者正常人一样走出医院

胡阿姨患有髋关节炎二十多年了,一直靠保守治疗控制疼痛,省医河医骨科医院都建议她做手术、置换关节。

1月13日,胡阿姨终于下定决心来到济华,因为这里不仅有刘建民院长等名医,还有最专业的骨科康复;

1月15日,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次日开始介入康复治疗;

1月24日,济华年会,胡阿姨倾情献唱;

1月25日,自行站立,可独自近距离行走;

2月4日,胡阿姨正常步态出院,不耽误过年献厨艺。

在2014年年终,济华骨科康复医院的年会上,一位特殊的“嘉宾”出场,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欢迎。

这位“嘉宾”,不是自己一展歌喉,还带来了自己的老伙伴儿——河南省老干部合唱团的朋友们。

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给自己带来变化的济华医院表达谢意。

这位嘉宾就是69岁的胡女士,别看年会上神采奕奕,2015年1月上旬初次来到这里求治时,她其实背负着沉重的心事和压力,因为来自身体的疼痛已经到了“不能再忍的地步”。

20年前郑州一场大雪,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溜冰场,跌伤、摔伤的人也特别多,所有医院都人满为患。

当年才49岁左右的胡女士,也不幸成了其中的一员,骑自行车上班的路上,重重摔了一跤——躺在地上20多分钟才起来。

如果当时能及时到医院治疗,也许也不会有后来的痛苦,但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和怕麻烦的缘故,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后,胡女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在随后的20年里,来自双腿的疼痛也跟着岁月增长。

为此,她跑了几十家医院,吃了各种西药,几百副中药,都没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常年积累,胡女士的双髋关节已经出现坏死,情况愈发严重。

“到后来严重到啥地步,不仅自行车不能骑,走20米就得歇会儿,疼的实在受不了。

”胡女士回忆,过去这么多年,她不敢去逛商场,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更不敢去旅行,每天活动都要忍受剧烈的疼痛。

同时也摧毁了她的很多爱好,麻将不能打了,原来爱跳舞也改行唱歌了,到后来唱歌也无法继续,整个病疼已经到了“不能再忍”的地步。

2015年1月,经济华康复专家的会诊,胡女士接受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康复治疗。

短短十几天,相伴20年的疼痛极大缓解,不仅能正常活动了,曾经的爱好也恢复了。

年会上的表演,正是胡女士手术后9天的“即兴表演”,她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谢意。

其实在治疗前,胡女士就提出,希望自己能走着回家过年。

我们的医生给了她一个满意的答复,出院不久胡女士就四处跑着张罗年货了。

对未来,因为病痛小心“宅”了20年的胡女士,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到国内外去旅游。

医生告诉她,这个梦想可以实现。

进步路

与省内名家探访国际名师,引进国际标准的康复体系

2014,我们从国内医疗服务的最短板“康复”入手,与日本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技术合作,引进临床康复一体化技术,为骨科术后患者和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国际级的功能重建康复。

年度骨科术后康复47人,中风康复53人,疗效满意度100%,在医院年度门诊13475人/出院2338人中还是个很小的数字,却是真正璀璨的星火。

与功能康复同样被忽视的是疼痛康复。

发病率极高的颈椎腰椎疾患,在发展到需要手术之前,没有正规医疗机构的系统治疗,患者们的痛苦分散在按摩店、洗澡堂、小诊所里。

我们引进了历经百年的美式整脊(CHIROPRACTIC)技术,科学安全地矫正侧弯、旋转、半脱位等各种脊柱问题,年度服务2976人次,疗效卓著,已经是财务、传媒、金融、教育圈诸多高端人士的保健首选。

与康复技术同步成长的是我们的骨科手术。

在中国,创伤和关节置换术最容易留下后遗症和功能障碍,完美手术后的活动受限、肢体障碍屡见不鲜,早期功能康复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济华骨科,我们执行日式手术康复一体化临床路径,康复师参与手术方案和过程,关节置换术后第二天坐起,第三天半负重站立,十五至二十天像正常人一样走着离开医院。

国际水平的手术康复一体化标准正在济华实现。

全年关节置换24例、开放手术113例,每一例手术都很成功,每一位患者都获得了最好的功能恢复。

技术领先仅仅是开始。

初期的患者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被公立医院放弃的患者,例如爱情双杠的晓格姑娘、骨科术后行动不便的杨先生,我们把功能康复做到位,解决患者的问题,做好拾遗补缺的工作;另一类是放弃公立医院的高端患者,例如走遍各大医院的胡阿姨、刘先生等等,我们的技术、服务、人文真正为他们所信任。

未来,我们会重点服务好第一类患者,让更多患者的康复,成就更多家庭的幸福。

也希望能够成为第二类患者的首选,一个专业、安全、人文的选项。

康复医疗:

中国与世界差距有多大?

 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我国是脑卒中高发病率(每年新发约200万)、高死亡率(每年死于脑卒中约150万)、高致残率(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痴呆等)国家,脑卒中死亡率是英、美、日等国家的2-4倍,而在骨科疾病、创伤术后康复方面,我国更是落后国际水平30年。

    

中国脑卒中患者70%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而日本70%的中风患者可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骨科手术和运动损伤在中国给大量患者留下功能障碍,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手术水平和处理疑难杂症的经验与国际水平已相当接近,但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仍远高于发达国家。

根本原因在于:

手术与康复脱节、康复与临床脱节、绝大多数患者没有获得必要的康复医疗服务。

为什么选择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

据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继续保持83岁,位列世界第一。

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有良好的卫生保障及康复医疗政策,并有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支持。

这在我国和其他国家是见不到的。

在对康复医学的探索过程中,济华也深刻认识到康复三个层面的价值:

减少功能损失;功能重建;替代性训练提升生活治疗,而我国康复医学体系尚不完善。

为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技术,我院领导先后奔赴美国、欧洲及日本进行实地考察。

2014年9月,郑州济华骨科医院正式与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多层次的技术协作关系,与国际最前沿的康复技术接轨,开创我省康复医学国际技术交流的新局面,受到医学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日本早已把康复渗透到整个医疗过程,包括预防、早期识别、门诊、住院和出院后的医疗计划。

在日本,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并重的,临床医学重在促进病理上的痊愈,康复将这一个目的延伸到使患者“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达到生理上痊愈。

日本康复医学界权威人士认为:

“人的生活是复杂的高元次,医疗和康复是掌握人整个生理活动全身心的服务。

”理解精辟深刻,正是我国康复医学所欠缺的。

5月,济华领导与何予工教授前往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考察,日本同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高度敬业精神,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许多独到之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7月,葛西昌医会病院康复科主任三冈相至先生来我院调研、会诊,并在济华康复团队的陪同下,走访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就康复病例进行探讨交流。

9月,我院与东京葛西昌医会病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派出第一批医护人员赴日进修学习。

11月,三冈相至先生再次来到郑州,进行康复师工作教育与技术交流。

期间,三冈相至先生与济华康复团队一同前往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做《大关节手术和术后康复》专题讲座,并就康复病例进行探讨交流。

东京葛西昌医会医院位于日本首都东京市,开设神经科、骨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科室,于2009年12月4日荣获日本“医院功能评价Ver6.0”认定(日本8766医院中,荣获Ver6.0认定的医院仅36家)。

其康复业务贯穿所有科室,通过早期、科学、全面的康复与临床结合,保障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其中,70%的脑卒中(中风)患者可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0天可正常步态行走。

医者心

还记得吗,医院是慈爱的代名词

回归医疗的本质

看病难,是许多人共同的感受:

挂号排长队,候诊等半天,服务不到位……说到底,就是没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十年前的不治之症,如今可能迎刃而解。

但我们要深思:

医疗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难道技术可以超越一切,甚至漠视应有的人文关怀?

   疾病是人的痛苦,也是心灵的修补,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无论技术如何飙升,人道、人本、人性的光芒永远是医学救助的价值皈依,技术只是支持,只是工具。

唐朝名医孙思邈说:

“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所以回归医疗的本质,那就是仁爱,就是尽一切可能去帮助患者,一心赴救,平等待之,如此方可为“苍生大医”!

小女孩红红

“一个庄稼人,也没啥贵重的东西来表达我的感激,千言万语都在这块匾中。

2014年,小红红10岁了,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享受快乐时光的年龄,却承担了太多的不幸。

看上去,瘦弱矮小的她就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一般高。

她的母亲是精神病患者,她和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是奶奶带大的,全家人仅靠几亩薄田为生。

小红红患有先天性髋内翻畸形,并且脊柱侧弯伴骨盆旋转和严重的营养不良。

这对整个家庭来说犹如雪上加霜,贫困让他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治疗费,就这样小红红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做父亲的始终牵挂着女儿的病情,有一天在收拾旧报纸时,小红红的父亲看到《大河报》刊登的消息,得知郑州济华骨科医院擅长治疗此类疾病,他再也坐不住了,和一家人商量之后,毅然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再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借,终于凑到6000元钱,便带孩子到我院就医。

了解到小红红的遭遇和家庭情况,济华人伸出了援助之手,2014年4月17日下午,我院员工为小红红展开爱心募捐活动,短短两小时就筹集到6000多元,还有许多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大家给小红红送来书本、可爱的布娃娃等。

截止5月10日,总计募捐爱心款11060元。

 4月19日,我院首席专家刘建民院长亲自主刀,手术非常成功,又经过一个月的专业康复治疗,小红红步态已和正常人别无二样。

她穿上自己最漂亮的小裙子,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大厅里走来走去,灿烂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太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的爱心帮助,一个庄稼人,也没啥贵重的东西来表达我的感激,千言万语都在这块匾中。

”5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