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6108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docx

《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标准.docx

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 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 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一)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参 见例1]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参见例2和例3]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参见例4]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1】

  【1】关于乘法:

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 ,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关于除法:

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参见例5]

  (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参见例6]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参见 例7]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参见例8]

  

(二)案例

  例1 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 、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2 1 200张纸大约有多厚?

1 200名学生大约能组 成多少个班级?

1200步大约有多长?

  例3 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说明 如将报纸的一个版面折成若干等份,通过其中一份的字数来估计整个版面的字数。

  例4 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其作用。

 

  说明 如学号、班级号、鞋号、体重、身高等。

  例5 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 去公园玩,带800元钱够不够?

  例6 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

你认 为怎样分配才合适?

  例7 估计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 数、走路的步数。

 

  例8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图形或数字,并说明理由: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 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一)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参见例1]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 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 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参见例2]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参见例3]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 积 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参见例4]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参见例5]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空间与图形 

  

(二)案例

  例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

  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例2 1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北京 到南京的铁路长约  1000 。

  例3 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一片树叶)的周长。

 

  例4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作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例5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 

(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 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 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一)具体目标

  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 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 多样性。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 的图表。

  (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 记录在统计表中。

[参见例1]

  (5)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6)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不确定现象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参见例2]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参见例3]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参见例4]

  

(二) 案例

  例1 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2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确定的?

  

(1) 下周三本地下雨; 

(2)明天有人走路。

  例3 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 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

  例4 用"一定" "经常" "偶尔" "不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 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一)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案例

  例 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

00~16:

00。

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 。

  说明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

  ①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 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

  ②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有关信息;

  ③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 费用等;

  ④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进行交流。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提高收 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 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 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 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一)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 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 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参见例1]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参见 例2和例3]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 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参见例4 至例6]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参见例7]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 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参见例8]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参见例9和例10]

(三)案例

  例1 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 00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

100万张纸有多厚?

  例2 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 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 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

那么,9532012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 的?

几年级几班的?

学号是多少?

是男生还是女生?

  例3 你是否喜欢数学?

如果用5,4,3,2,1分别代表 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种程度 ,你选哪个数?

说明理由。

如果小明选择2,说明什么?

如果小立比较喜欢数学,他最可能 选几?

  例4 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 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

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

  例5 92×71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1 2+47的结果比1大吗?

  例6 估测一粒花生的质量。

  说明 可以通过称50粒花生的质量进行估测,也可以通过数100克 花生的粒数进行估测。

  例7 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 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

对所得结果 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利用计算器)

  例8 彩带每米售价4元,购买2米、3米、……彩带 分别需要多少钱?

  填一填:

长度/米 0 1 2 3 4 5 6 7 ...... 

价钱/元 0 4 

  把上表中长度和价钱所对应的点描在坐标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a.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b.估计一下买15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

  c.小刚买的彩带的长度是小红的3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

 

  例9 完成序列,并说明理由。

  05, 15, 45,——。

  例10 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 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

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

  说明 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

如,用A表示红气球,B表示黄气球,C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可以写成AAABBCAAABBC…,从而找出第16个字母,并推出第16个气球的颜色。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 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 重 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