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352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docx

最新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

 

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

关于我国民航安检的法律问题

周洪清沈朝阳

《中国民用航空》2002年第七期(5085字)

自1981年4月我国民航开始实施安全技术检查以来,伴随民用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空防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安检工作得以迅速加强,为民航运输安全和空防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现行安检实行企业职工体制,属于机场、省局或航站直接领导的二级机构,具有行政执法权而无行政处罚权。

这样的管理体制和法律属性缺乏内在统一性和充分的法理支持,法律地位非常特殊,造成问题甚多,日益制约着安检职能的发挥和业务的发展,对空防安全工作十分不利。

问题一:

企业一般是依法自主设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其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营利。

民航安检部门却是根据国家行政命令组建的,其领导关系、组织机构、性质任务、工作内容、人员来源及其条件都由行政法令进行规范,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减。

况且,安检部门必须坚持以维护航空安全为民航运输服务的宗旨,其工作的直接目标不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这不符合企业的基本属性和运行的基本准则。

问题二:

既然安检是民航运输企业内部的一个服务性单位,与乘客、货主、内部人员等检查对象应属于自愿平等的契约合同关系,在人身上属于自由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相互间关系应依据市场运行的普遍法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第四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规定: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但是,安检工作却是强制性的,行使的是行政管理权的“公务”行为,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行为主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授权或委托执法的组织为例外)所实施的行政执法权力,不管检查对象愿意与否都必须接受。

这就超越了民事主体间的自愿平等关系

问题三:

如果将旅客、货主看作是购买民航运输服务的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规定: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九条规定: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第二十五条规定:

“……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而事实上,只要旅客或货主选择了航空公司提供的航空运输服务,就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无条件接受机场安全检查,不能自主选择检查人或者检查方式,乘机者人身及其携带物品必须接受安检机器或者人工检查。

问题四:

安检行政执法工作不同于工商税务、金融证券、市政环保、劳动卫生等一般行政执法工作,它涉及公民人身及其携带物品的检查权。

况且,由于其便利的工作条件,能够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不法分子利用空中交通渠道进行走私贩毒、偷渡潜逃等犯罪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防范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意义重大。

所以,其职能延伸需要查堵黄色淫秽物品、毒品、假钞、非法出版物,擒获犯罪嫌疑人、敌特人员、分裂分子和邪教分子,并需要及时采取强行限制措施。

因而安检执法涉及的层次高、范围广,责任非常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十七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该条第三款规定: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以,安全检查作为特殊执法工作必须取得国家颁布的法律正式授权才能实施,而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根本不具备此类授权的权力。

至今,包括《民用航空法》在内的法律,尚没有明确授权民航安检部门实施上述行政执法权力的条款,因此它并未取得国家法律的正式授权,严格讲属于违法行政。

问题五:

安检作为行政执法主体,其责任和权利不对等,执法效果难以保证,自身权益难以保证。

安检有行政执法权而无处罚权,不拥有一个行政执法机构所应具备的行政处罚权力,缺乏必要的执法威信和执法手段,不能有效约束检查对象,不能将一些本可以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隐患及时消除,特殊的或紧急的情况下处置手段十分有限。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有四类:

一是公安机关;二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三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四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在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条件的事业组织。

目前安检不具备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

随着我国宪法条款司法化,如果检查对象对安检部门搜查其人身、物品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执法行为不服,可以直接根据《宪法》第三十七条以非法侵权为由对安检所在企业提起法律诉讼。

另外,既可以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章、《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提起民事诉讼,甚至可以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提起刑事诉讼。

而民航安检部门却无法拿出国家的法律依据,证明其行政执法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就要为其执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

问题六:

安检到底是不是服务工作?

笔者认为,安检工作从国家和社会的高度上理解是服务,但在具体任务和目标上只能是保障空防安全,它最基本的行为特征即执法性强制检查,而“执法”和“强制”绝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服务概念。

目前安检是企业的内部保障型服务机构,其工作容易被视同于一般商品服务或企业内部保安服务,旅客容易站在高层次消费者的角度片面追求服务质量,民航则容易站在企业经营者角度苛求安检的服务形象。

当然,两全其美的“双赢”局面也是安检自身追求的工作效果,“让旅客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但事实往往是:

由于安全问题所指向的受益人并不十分明确,尽管大家都在强调安全重要,但当服务和安全发生矛盾时(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的现象),旅客、货主、航空公司和机场总是习惯首先考虑自身眼前的经济利益,安全问题则由于利益不确定且当事人不太理解、抱有侥幸心理而被淡化,安检部门如果坚持原则就很容易被投诉或被批评。

所以,并不是说安检部门可以不重视服务质量,只是过于强调安检的商业服务品牌容易以牺牲空防安全为代价,这必然违背设立安检的目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民航安检既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又难以在依法治国的法律环境下履行合法的行政执法职能,必须考虑从根本上予以理顺。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机场安检工作,继直接加强安检具体措施后,纷纷从法律方面强化安检的重要位置。

2001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航空安全法案》,美国政府直接负责机场安全,所有机场安检人员成为联邦政府的雇员,全面加强安全检查;2002年2月19日至20日,国际民航组织在蒙特里尔召开了国际民航组织航空保安部长级高官会议,大会宣言批准建立一项全面的国际民航组织航空保安行动计划以加强全世界范围内的航空保安,加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中与保安有关的规定。

我国民航也颁布了加强航空保安的一系列行政命令,发布通告,实施安检特别工作方案,组建空中警察队伍,加固飞机驾驶舱门,着手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但从目前发布的信息上看,并没有涉及调整安检法律地位方面的内容。

笔者以自己在安检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提出几点粗浅意见供参考。

一、国家迫切需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

民航安全技术检查是反劫机斗争的产物,责任重大,斗争尖锐。

“9.11”事件表明,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好坏直接决定着现代民航行业和企业的生死成败,其重要意义已从航空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确保空防安全成为保证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大局需要。

对于民航的工作,国家领导人最关心、最重视的也是安全工作。

而现行的或即将修订的《民用航空法》中关于安全保卫的内容过于简单、笼统,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安全保卫工作的需求。

国务院199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法律层次低,法律效力低,内容也需要修改充实。

所以,民航总局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基础上拟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法律草案,报请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法律草案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1、明确民航安全保卫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

将安全保卫工作分为地面保卫和空中防护两部分,并且以地面保卫工作为主。

地面保卫工作应以安检部门为核心组织实施,进行专业化、一体化领导,政府公安、安全部门、民航公安部门、航空公司和机场相关单位应向安检提供敌社情报、录象监控、旅客购票、办理登机牌、交运行李登记、航班离港等信息;2、明确授权安检部门履行航空安全保卫行政执法工作,确保安检权责对等,授予安检部门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3、突出旅客、货主和内部人员接受安全检查的法律义务,明确违反安全检查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故意破坏民航安全保卫工作的违法人员的处罚措施,加重对空防犯罪分子的惩治力度;4、明确规定机场安全技术仪器设备和飞机安全防护设施的法定投资义务,保证高新科技安全产品不断投入安检使用。

二、应对民航安检部门实行事业化改制。

从法律上确立安检机构为民航空防安全的执法主体,授予其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

但是,根据《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主体资格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要么是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决定的行政机关,要么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或者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

目前我国民航安检部门既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也不是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也不符合受委托组织的条件,那么,让其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就是超越法律的越权行为,对检查对象而言则属于侵权。

所以,安检改制迫在眉睫。

应该说,安检部门是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具有熟悉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目前仅仅不符合“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这个条件。

因此,应根据安检的法律性质重新定位,须强化其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按照事业机构的发展模式,改造成为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走职业化道路。

并且,安检部门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事业机构的营运模式,收取相关安全检查费用,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但国家应重点扶持,给予税收、信贷优惠政策,空防安全重大投资须拨专款予以资助。

同时由法律明确授权:

民航安全检查属于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行政执法工作,根据宪法和行政处罚法,授予民航安检人身、物品检查权,授予民航安检机构行政处罚权,有权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法令对空防违法违规违纪人员进行警告、罚款、没收、暂扣、吊销控制区通行证等行政处罚。

安检机构由于自身工作便利条件,在安全执法工作中查获的其他违法案件,可以按照管理权限及时移交给公安、安全、海关等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处理。

三、理顺民航安检的管理体制。

民航安检从产生至今的二十年里,根据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和空防安全形势的变化,尽管其组织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化,但由于安检工作具有特殊的法律性质、业务技能和管理内容,由武警部门实施不利于职业化发展,交给企业或公安管理很难准确到位,这已经成为安检工作深层次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大胆创新,建立新的组织管理体制。

应在安检事业化改制的基础上,强化并创新民航安检工作的行业化管理,加强安检特定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法律、工作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依法抓安全。

实行行业垂直管理体制,直接隶属于新组建的国家反劫机指挥机构。

民航总局应组建空防安全专职研究机构(可以作为国家反劫机指挥机构的内设部门),研究新时期反劫机措施,探讨民航空防安全工作业务问题和法律政策问题。

鼓励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成立研究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钻研空防业务,培养专业人才,推进安检职业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上述措施能够得以落实,民航安检的发展就可以得到较充分的法律保障和体制保障,工作中许多长期存在的安全漏洞可以及时得到堵塞,必将极大地调动安检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大大加强我国民航空防安全保障系数,这是民航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航最关心、最重视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