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4531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docx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企业文化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

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人类实践所

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企业文化:

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企业经

营管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特别是作为企业心理习惯的企

业价值。

3、7s管理框架:

即麦肯锡7S框架,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

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ordinatepoals)。

4、知识经济:

与服务型经济具有同等意义,指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后工业

文明,它是以现代高科技(尤其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龙头的知识密集型经济。

二、选择题

1、中国社会中的文化概念最早见于《易经》。

2、《易·贲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的人文化成是最早

出现的文化概念。

3、文化指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

4、文化包含了三个分支:

行为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5、企业文化在日本称为社风,在美国称为公司文化。

6、企业文化三大基本构成要素:

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本文

来源:

考试大网

7、企业行为文化包含:

显性要素、隐性要素。

8、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9、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子功能:

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

10、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美国密歇根

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杰明·斯耐主张将定性

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广义文化及狭义文化?

文化的理解:

广义:

行为文化(行为模式)、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统一

狭义:

精神文化(精神文明)

《辞海》文化:

广义: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2、企业文化的内容及核心?

内容:

(1)第一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2)第二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文化中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

要素、产品要素、环境要素;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3)第三层的构成要素是:

企业行为显性要素中的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仪

1/26

表礼仪规范等;企业物质文化产品要素中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

企业吉祥物;企业精神文化核心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4)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系列更低层次的构成要素

核心:

(1)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2)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有机整体的核心

3、企业文化的形成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

动因:

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因素:

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4、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具体方式?

(1)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采用磨合的方式

(2)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取舍原则:

1)企业的取舍客观上必须基于企业实践经验

2)企业的取舍主观上必须基于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5、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有哪些?

作用:

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积极和消

极两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四种作用是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

(3)企业文化的诸多作用是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系统

作用途径:

(1)就是将企业文化运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竞争和企业扩张之中;

(2)就是对企业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各扩张文化的实际塑造;

(3)塑造企业管理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塑造企业经营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过程,

塑造企业竞争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竞争的过程,

塑造企业扩张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扩张的过程。

来源:

考试大

6、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精神性特征

(2)习惯性特征(3)稳定性特征(4)同化性特征(5)可塑性特征

7、企业文化的对象有哪些?

(1)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2)将其视为企业自学考试课程的研究对象;

(3)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自学考试教材的研究对象。

8、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1)调查与统计

(2)对比与借鉴(3)抽象与塑造(4)案例研究

9、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的兴起过程?

(1)日本人的经济奇迹

(2)美国人的深刻反思考

10、简述《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的内容?

作者:

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学院的理查德·帕斯卡尔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的

安东尼·阿索斯于1981年撰写出版。

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任何明智的管理都涉及七个变量即:

战略(Strategy)、结构

2/26

(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

(Superordinatepoals),即7S管理框架战略、结构、制度是硬管理要素。

(1)战略指的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问题;

(2)结构指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的特征;

(3)制度指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方式。

人员、技巧、作风、最高目标是软管理要素。

(1)人员指企业的全体雇员包括雇员基本情况;

(2)技巧指企业包括主要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的总体技能水平;

(3)作风指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作风即他们达成织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行为方式;

(4)最高目标指企业用以凝聚全体员工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考试大论坛

《日本企业管理》作者以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管理框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日本的公

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得出结论:

美国、日本企业的差别不在于

硬S的不同,而在于软S的差异,日本企业的软S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日本企业管理》不仅为企业的成功和美国企业寻找自身的不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和经验根据,并被美国很多大学定为研究企业文化的必读书。

11、简述《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内容?

作者:

威廉·大内是美籍日本人。

Z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找到协调每一个人的努力以

便产生最高劳动效率的途径:

增加信任、增加微妙性、增加亲密性。

大内将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称为A(American)型模式,日本的管理模式称为J(Japan)

型模式,并以A、J模式为基础阐述了Z型模式:

各方面表现J型采用A型采用Z型提倡

在雇佣方面终身雇佣制短期雇佣制长期雇佣制

缓慢的考核与提

拔,10年之后才可能

方面度

得到不同的晋升败

缓慢的考核与逐步的提拔制

在职业发展方

非专业化的事业

历程

专业化的使用经历

中等程度的专业化以使职工

适应各种工作

微妙、含蓄、内在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在管理控制的含蓄方面与明在控制方面

的方式进行控制进行控制确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在决策过程方

集体决策的方式个人决策的方式

一种集体研究与个人决策相

结合的“统一思想式”的决策方式

在承担责任方

集体负责制个人负责制个人负责制面

在企业关怀方

全面关怀的方式有限度的关怀方式全面关怀

美国企业应当找到从A型模式走向Z型模式的方式,增加企业的信任、微妙性、亲密

性,制定明确而又被普遍接受的企业宗旨来实现。

3/26

12、简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的内容?

作者:

迪尔和肯尼迪。

该书肯定了强文化是企业制胜之道。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在于有些企业的文化属于强文化,有些属于弱文化。

文化指那种很有凝聚力,每个职工都知道企业的目标,并努力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文化;

弱文化指那些支离破碎,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自怀有不同动机的文化。

强文化的影响总

是积极的影响,弱文化总是消极的影响。

企业文化有五个要素:

(1)企业环境:

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极为广阔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

竞争者、技术等;

(2)价值观:

指的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理念和信仰,一般以具体的、具有企业个性的言

辞表达出来;

(3)英雄人物:

具有四个标准-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具有不可动摇的个性和作用;行

为超呼寻常,但离常人并不遥远;英雄是通过在整个组织内传播责任感来鼓励全体员工的,

并且其鼓舞作用不会随着英雄本人的去世而消失;

(4)习俗和仪式:

是在企业日常生活中经常反复出现、人人知晓而又没有明文规定的

东西;

(5)文化网络:

与企业正式信息或消息传播渠道相平行的一条隐蔽的非正式的沟通渠

道。

13、简述《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的内容?

企业共有的革新性的文化品质有八种:

(1)贵在行动

(2)接近顾客(3)鼓励革新,容忍失败(4)以人促产(5)领导身体

力行,并以价值观为动力(6)不理本行(7)精兵简政(8)宽严相济,张驰结合,善于处

理矛盾。

14、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有何推动作用?

(1)推动了企业跨文化管理和经营

(2)衍生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行业来源:

考试大

(3)造就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员工

(4)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需求

(5)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文化经营环境

15、索尔洁公司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的企业应该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注重推行属于服务社会和

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管理模式。

第二章企业文化内容

一、名词解释

1、企业行为文化:

是通过全体员工的企业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2、企业行为:

指企业员工和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员工和相关的非企业员工之

间“与企业工作相关”的一切交往行为。

3、企业物质文化:

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4/26

4、企业精神文化:

就是广义的企业精神。

5、企业价值观:

是企业据以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观念。

6、企业理念:

是企业据以进行事实选择的基本观念。

7、企业精神:

指企业员工所有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8、企业规范与制度:

是企业中带有某种强制型的制约员工行为的规则,并

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9、企业伦理:

就是企业道德,表明企业的善恶标准和道德标准。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内容或企业文化的第一层要素包含企业行为文化、企

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三大基本要素。

2、企业行为包含企业正式行为和企业非正式行为。

相应于企业正式行为的

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显性要素,相应于企业非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

素称为隐性要素。

3、企业行为文化的显性要素,集中表现为企业交往礼仪,特别是行为礼仪

规范、语言礼仪规范和仪表礼仪规范。

4、企业交往礼仪就是企业员工之间、企业员工与非企业员工之间进行相互

交往的礼节。

5、企业交往礼仪的内容仪表礼仪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和语言礼仪规范。

6、基础要素的子要素:

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

企业吉祥物。

7、产品要素的子要素:

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服务。

8、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包含:

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

要素。

9、核心要素指企业精神文化中起支配作用的要素。

10、核心要素包含:

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与(狭义的)企业精神三个子要

素。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企业行为文化的定义?

在企业行为文化的定义中,单纯的企业行为本身并不能看成是企业行为文

化,只有将企业行为与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思考时,也即只有通过企业

行为看到隐藏在企业行为中的某种企业精神时,才能将企业行为理解成企业行为

文化,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企业行为文化的载体,企业精神决定着这一载体的行为

风格

2、企业文化行为的具体要素?

(1)显性要素:

指与企业正式行为相关的“显露于”企业正式行为之中的企

业精神

(2)隐性要素:

指与企业非正式行为相关的“隐藏于”企业非正式行为中的

企业精神

3、企业行为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企业行为文化中,显性要素中所包

5/26

含的企业精神和隐性要素所包含的企业精神,常常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

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之间的统一关系。

在企业行为文化中,显性要素中所包

含的企业精神和隐性要素所包含的企业精神,有时处于相互统一的状态

4、怎样正确理解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就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首先,在企业物质文化定义中,单纯的企业物质形态并不是企业物质文化,

只有当企业物质形态成为企业精神载体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的物质形态

体现了企业精神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其次,在企业物质文化定义中,单纯的企业精神形态也不是企业物质文化,

只有当企业精神寄托于企业物质载体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精神表现企业

的物质形式之中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5、企业物质文化的具体要素?

(1)基础要素:

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

祥物

(2)产品要素:

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服务

(3)环境要素:

整体环境、局部环境、工作用品

6、企业物质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物质文化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基础要素为中心的相互促进关系

(1)基础要素的中心地位:

基础要素是中心要素,其他要素围绕基础要素

而展开,成为基础要素的不同表现形式

(2)基础要素和非基础要素的相互促进:

基础要素对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其

他要素(非基础要素)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基础要素的规范形式决定了非基础要

素的规范形式,并非纯粹被动的要素,他们也反作用于基础要素

在企业物质文化的诸要素中,基础要素是中心要素,对其他要素起着决定作

用,但是,在此基础上,其他要素对基础要素也存在着明显的反作用

7、怎样正确理解企业精神文化的定义?

正确理解企业精神文化,便不能机械地将企业精神文化不仅仅理解为思想形

态。

企业精神文化必然会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行为之中,以及体现在企业的物质环

境之中。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要素之一,企业制度属于“思想形态”的企业

文化,属于具有某种“行为风格”的企业文化。

8、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

(1)核心要素:

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2)引导要素:

典范榜样、英雄人物、故事传奇、历史传统

(3)制约要素:

企业规范与制度、企业伦理(4)习惯要素:

企业习俗、企业信念

6/26

9、企业精神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1)核心要素和习惯要素的中心地位:

习惯要素是沉淀为企业员工不自觉

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企业风俗、企业信念的核心要素(企

业价值观)

(2)引导要素和制约要素的辅助地位:

尽管企业会采用很多手段来贯彻企

业价值观系统,将核心要素(企业价值观)变成企业员工的心理习惯,但是,引

导要素和制约要素是其中两种重要的基本手段

10、怎样把握企业文化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他们的关系是

(1)相互交融,相互作用

(2)统一于企业价值观

11、怎样理解全部企业文化统一于价值观?

(1)全部企业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中的各类具体要素直接统一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中的隐性要素通过显性要素间接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各类具体要素直接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的非基础要素通过基础要素间接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中的非基础要素统一于基础要素;

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要素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2)企业精神文化统一于企业价值观

全部企业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以企业精神文化为核心,而企业精神文

化则统一于企业价值观,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

12、案例思考:

按企业物质文化的原理评价某一产品名称

“索尼”这一名称企业符号,也是一个产品符号,但是这一符号具有自己特特

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企业文化评价

一、名词解释

1、价值:

作为关系范畴,指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的结构、需要和

能力是否相符合、相统一的性质。

2、价值观:

价值观念,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的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

3、企业价值观:

是价值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倾向、信念、

主张和态度的系统,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价值生活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总结、概

括和提炼。

4、以人为本:

即“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手段”。

二、选择题

1、所谓企业文化的性质,指企业文化的优劣(或好坏)性质。

2、企业文化性质的

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

劣质企业文化。

7/26

3、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

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4、优质企业文化必须符合认同性标准。

5、企业文化的个性和企业文化的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统一性是相对于企业

文化内部来说的,指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或要素围绕着共同的灵魂(企业价值观)相互

一致与和谐;个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外部来说的,指统一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目标市场和社会

大众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企业文化的独特特征。

6、企业文化的优化就是将劣质企业文化优化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将基本优质的企

业文化优化为更优质的企业文化。

7、企业优化途径是为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8、企业基本价值观是整个系统的最终基础,企业价值评价的最终标准,构成了人们思

维和行动的基本的价值选择依据。

三、简答题

1、企业文化相对性性质及其表现

企业文化的性质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优劣问题或好坏问题。

表现:

(1)相对于条件的相对性:

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的

(2)相对于时间的相对性:

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而言的

(3)相对于地点的相对性:

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地点而言的

2、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绝对性?

企业文化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

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标准的两重性?

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

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形式标准:

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形式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不涉及到企业文化

的具体内容

(2)内容标准:

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内容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所涉及到的不是企

业文化的形式,而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4、简述中国与西方古代关于人性的观点比较?

西方古代哲学:

(1)人的感性需要(感性幸福)更能体现人的本性(自然性),理性的作用在于帮助人

们更好地追求感性幸福

(2)人的理性本身(道德追求)更能体现人的本性,感性欲望应该

受到理性的指导,甚至控制

中国古代哲学:

人性向善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理性本身的人性论相类似,因为向善意味着“克制

人的感性欲望”,而突出理性也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中国哲学的人性为恶的理论与西

方哲学中的突出感性需要的人性论相似,因为“为恶”强调的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而突

出感性需要强调的也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有些人性本善,有些人性本恶,有些人性善恶相混,西方古代哲学中

8/26

不怀疑热是感性与理论的统一体,只是在强调人的本性时有所侧重罢了。

5、简述人性中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内容?

(1)人性中的先天因素。

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主要是人的自然因素

(2)人性中的后天因素。

后天的人性论决定于社会环境和人的选择,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性作为后天环境影响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应该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3)人性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6、简述企业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

(1)以人为本的两种对象:

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本

(2)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

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手段

7、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目的?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

A、积极或肯定意识的工作;B、消极或否定意义上的工作;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目的:

A、真正以股东为目的;B、真正以顾客为目的;

C、真正以员工为目的:

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

物质生活条件;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精神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条件;

8、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手段?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手段:

A、企业努力使社会中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组织服务于企业B、企业努力使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于企业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手段:

A、企业努力使股东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顾客服务于企业

C、企业努力使员工服务于企业

9、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辨正的优化观?

(1)坚持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辨正统一;以

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辨正统一的基础:

以人为目的构成了这一辨正关系的基础)

(2)坚持经济反展与伦理建设的统一

(3)坚持共性原则与个性原则的统一

10、STP夸大其词的产品宣传对中国市场有何启示?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毕竟比较短暂,市场规则尚不完善,企业自律意识也很欠

缺,甚至有些企业有意无意地将企业赢利与企业伦理对立起来,从而为了企业赢利,总是采

用各种手段进行虚假地广告宣传,误导顾客,欺骗顾客,其实真正能够持久壮大的企业总是

能具有伦理精神的企业

第四章企业文化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管理: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管理的目的无非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使企

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整合成能够完成组织经济及

社会目标的整体。

2、企业文化管理:

就是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9/26

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3、企业文化氛围:

就是企业文化气氛,就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和交往中,所看到,所听到和所感受到的企业中一切行为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中体现

出来的文化气氛。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

理丛林阶段。

3、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弗雷德立克。

温斯特。

泰勒的“科学管理

理论”、马克斯。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亨利。

法约尔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4、泰勒的管理理论可以看成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经典代表。

5、韦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理论。

6、1916年,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7、管理职能理论经营六职能: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