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4381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docx

整理无菌术手术器械的使用

无菌术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包

无菌术

内容:

1.手术人员的手臂洗刷与消毒

2.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地点:

大学外总实验室

目的: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同学自己的实践训练,使同学学会:

①学会灭菌王刷手法;②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法。

教学方法:

①教师分三个小组,每组1人,按上述内容固定分工,各司其教;②将全班划成三个大组,分头前往教师组进行单项内容学习,每项内容约40分钟.然后进行交叉轮转;

学习时,先由老师讲解要领,然后,同学随着老师的讲述和示范动作进行操作模仿训练。

其中,每个同学都要按要求严格实习灭菌王刷手法一次,必要时,抽查同学进行洗手后的细菌培养;其他项目的训练则必须反复进行多次。

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技术

 

当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时,由于手术人员的双手必须接触病人的切口,若手术人员的手是未经过消毒的或消毒不彻底的,那么必然造成微生物进入切口而导致化脓感染。

100多年前,也就是在无菌木发明之前,由于外科医生做手术不洗手,器械也不消毒,所以使伤口化脓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有的术后死亡率高达42%。

正因为如此,外科无菌术要求不仅要把凡与病人手术切口相接触的器械、用品都作预先的灭菌或消毒,而且还要对手术人员自己的手也毫不例外地进行严格的无菌技术准备。

位居在手臂皮肤的细菌一般可分为暂居和常驻两大类。

暂居的细菌分布在皮肤的上皮层之外,其菌种可因个人的生活及污染情况而有所不同,这类细菌的清除较易;而常驻的细菌却深居在毛囊、汗腺、皮脂腺及皮肤皱纹的深处,因皮脂腺的掩护不易清除,且在手术过程中还会逐渐移到皮肤表面,故在手臂洗刷和消毒后,还要穿上无菌手术衣相戴上无菌橡胶手

套,用以防止细菌进入切口。

换言之,手术人员自身的无菌准备技木包括:

①术前一般性准备;双手和臂的洗刷与消毒;②穿无菌手术衣,④戴无菌手套。

现就各技术操作介绍如下:

一、术前一般性准备

当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时,首先要按照手术室的规定在非限制区内更换手术室专用干净鞋,穿上专用洗手衣(卷起衣袖,使上臂露出下3/4,自身的衣服不能外露)和裤(将上衣套入裤内).戴好专用手术帽(头发不得外露)和口罩(遮住口鼻)(图1,2).然后,方可进入限制区内进行手臂的洗刷和消毒,但如手臂的皮肤有破损或化脓感染,则不能参加手术。

在进行手臂清洗前一般还需检查自己的指甲,如过长,即需剪短和锉平,并除去甲缘下积垢。

手术人员不可戴着戒指或手躅等物品上手术台。

图1戴手术帽和口罩的方法

图2穿洗手衣裤的方法

二、手臂洗刷与消毒(外科洗手)方法

手术人员的手臂的洗刷和消毒的方法又常简称为外科洗手法。

传统的常规外科洗手法有:

肥皂刷手法和氨水洗手法。

但随着各种强有力的消毒剂的不断产生及推广使用.现在,又有新的手臂消毒法随之产生,例如:

碘伏(Iodophor)洗于法、“灭菌王”(诗乐氏,swashes)消毒剂洗于法等。

过去本来就很少应用的单纯碘酊、酒精涂挨手臂的所谓“紧急手术简易洗手

法”,现实际已被淘汰。

然而,对于初学者,则仍必须首先学会传统的常规外科洗手法。

现将各种外科洗手方法介绍如下:

1.肥皂刷手法

肥皂刷于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普通洗手的方法将手和前臂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一遍。

(2)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冻(液)刷手相臂。

刷洗时,范围和次序是:

从手指尖到肘上10cm处。

同时,要把每侧的手部(即从于指尖到手腕)、前臂(从腕至肘)、肘上臂三个区域分成三个个同的刷洗阶段来依次进行,对同一区域的左、右侧手臂作交叉性刷洗。

在对手的刷洗时,要特别注层将甲缘、甲沟、指蹼等处刷洗干净。

刷完一遍后,作手指朝上、肘朝下的姿势,并用清水冲洗手臂上的肥皂水。

然后,另换一把消毒毛刷,再照此方法进行第二、三遍刷洗,共需10分钟。

(3)每侧用l块无菌小毛巾或纱布白干指尖到肘部擦干千臂,注意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以免污染。

但薪无菌毛内稍大,为节约材料,也可先将毛巾折成三角形(对角折),并以三角的角边朝手、底边朝肘的包手的擦方式.缓缓旋向前臂、直至时部,把—侧擦干之后,将毛巾翻转一面,再对折成三角形,以同样的方式擦干另一侧。

当用此方法擦水时,应避免毛巾触及洗手衣的袖口。

(4)消毒手臂方法有下列几种.可任选一种:

①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洒精桶中5分钟,浸泡范围到时上6cm处(要经常核对酒精浓度,并每周过滤1次)。

②用0.1%新洁尔灭代替酒精,手和臂浸泡的范围和时间都与酒精相同,但刷手的时间可减为5分钟(每捅新洁尔灭用40人次)。

②用1:

5000洗必泰溶液作浸泡消毒,浸泡时间3分钟(每桶洗必泰溶液

可持续使用l-2周)。

2.碘伏(Iodophor)洗手法

碘伏是近年来国内获得广泛使用的消毒剂之一。

它是一种碘的水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的产物,可使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大。

与碘酊相比较,碘伏不仅增强了碘离子的杀菌作用而旦碘不易沉淀在皮肤上,容易被洗去;同时碘伏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小,性质稳定,易于保存.使用方便,是一种高效、杀菌谱广、作用迅速的刷手剂与皮肤消毒剂。

目前任皮肤的消毒方法上,碘伏的应用已基本取代了碘酊加酒精的方法。

碘伏洗手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传统常规肥皂刷手法进行双手臂的刷洗,共两遍,约3分钟。

(2)每侧用一块无菌小毛巾自手指到肘部擦干手臂。

(3)用浸透0.5%碘伏的纱布球,从一侧手指尖开始涂擦,向上直至肘上6cm处止,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涂擦另一侧手臂,只涂一遍,但需涂满,让其自然干燥,即可穿无菌手术衣并戴无菌手套。

也可将手臂在碘伏溶液中浸泡1分钟,擦干。

3.“灭菌王(诗乐氏)”消毒剂刷手法

“灭菌王”又称“诗乐氏(swashes)”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双氯苯双胍己烷,系国产新药(北京京海集团灭菌王应用技术研究所产品),是—种高效复合型消毒剂,其特点是中性,稳定,刺激性小,无臭,无味,无毒。

“灭菌王”消毒剂用于外科洗于一般可省去泡手的步骤,且3分钟即可达到无菌要求,形成杀菌屏障;可用于皮肤消毒及一般手术器械清洗消毒。

“灭菌

王”消毒剂洗手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用流动水润湿双手臂至肘上10cm。

(2)用一块无菌海绵(或毛刷)蘸“诗乐氏”溶液3—5m1,从指尖到肘上l0cm处行揉搓3分钟(同按传统的常规肥皂刷手法行洗手3分钟)。

揉搓时要注意去除甲缘、甲沟处污秽,并用清水冲去污沫。

(3)用无菌巾拭干手臂。

(4)用吸足“灭菌王”溶液的纱布球涂抹手臂一遍(从手指尖到肘上6cm处),让其自然干燥,即可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毋需浸泡手臂。

以上各方法的手臂刷洗和消毒一旦进行完毕,就应保持拱手或与拱手相似的姿势(图3),以待下一步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

如下一步需要先为病人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和铺巾,那么在完成铺巾后还需重新泡手1分钟,之后,再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需注意的是.在手臂刷洗消毒后不能再使手臂下垂,也不能高举过头,更不可以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否则,即应重新洗手和消毒。

图3外科洗手后保持供手或与拱手相仿的姿势

三、穿无菌手术衣法

穿无菌手术衣的步骤如下:

(1)自器械台上拿取无菌手术衣,选择空间较大的地方站立(以远离其它人员和器械、物品等),以双手持衣并作衣的微展,辨清衣的领侧,提住衣领,而使衣的另一端下垂。

(2)两手提住衣领两角,衣袖口朝前位并将衣旋开。

这样,方可使衣的内侧面对自己(注意:

不可使衣的外侧面对自己)。

(3)将衣好轻向上掷起.双手顺势插入袖中,两臀前伸。

注意双手不可高举过肩,也不可作左右侧撒开,以免碰到其它物品。

(4)由巡回护士在穿衣者的背后、衣领的内面用手协助拉后袖口,并系住后带;接着穿衣者行双手交叉位,并用手指夹取腰带递向后方,仍由背后的巡回护士接过系好。

四、戴无菌手套法

无菌手套有干的和湿的两种,戴法各有不向,分别介绍如下。

(一)戴干无菌手套法

戴干无菌手套的程序为先穿手术衣,后戴手套,其步骤如下:

(1)从手套夹内先取无菌滑石粉袋,将粉轻轻敷在手掌、手背上,使之光滑。

(2)用左手白手套夹内捏住双手套口的翻折部,将手套取出,分清手套的左、右(手)侧。

(3)显露右侧手套口,先用右手插入手套内。

注意勿触及手套的外面,因手套的外面需保持无菌。

(4)再用已戴上手套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口的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

注意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碰左手皮肤。

(5)分别将左、右手于手套的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的袖口

(6)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二)戴湿无菌手套法

戴湿无无菌手套的程序为充戴手套,后穿手术衣,其步骤如下:

(1)从消毒浸泡液个提起两手套的翻折部,使其内盛有液体,右手协助左手套入。

〔2)用已戴手套的人手指自右手套的翻折部之下提起,戴于右手上。

(3)双手戴好手套后,向上举至拱手姿势,使手套内的液体从腕流向肘部滴除。

手术器械的使用

内容:

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

地点:

学校外总实验室

目的:

了解和熟悉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分3个小组,每组由1名教师带教,先由教师示教辨认手术器械,然后每个同学自己练习。

 

手术器械是外科手术操作必须具备的物品,了解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是正确掌握和熟练地运用这些器械的重要前提。

不可否认,器械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完善对手术质量和速度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常用的还是刀、剪、钳、针、镊等。

现将外科手术常用的基本器械介绍如下:

一、手术刀

手术刀由刀柄、刀片两部分组成。

刀片有圆、尖、弯刀及大小、长短之分。

刀柄一般与刀片分开消毒。

使用时,用持针器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

手术刀主要用于切开和解剖组织。

持手术刀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①握持式:

用于作较长的皮肤切口,如颈部领状切口;②执笔式:

一般用于作短小切口、分离血管神经等;

执弓式:

最常用,如在胸、腹部作皮肤切口、切开腹育肌前鞘等用之;

反挑式:

多用于作脓肿切开,以防损伤深层组织。

二、剪刀

在外科子术时,有用于剪软组织和解剖组织的“组织剪”(解剖剪),又有用于剪断缝线、结扎线及敷料的“线剪”,平时还有用于伤口拆线的“拆线剪”。

手术使用时应珍惜组织剪的锋利,不用于剪线、剪敷料。

长型外科剪多用于深部(如胸科)手术,剪的尖端有尖头和钝圆头两种,后者较为多用。

持剪法与持钳法相同。

三、血管钳

血管钳是止血的器械,又称止血钳。

也用于分离解剖组织;有时还用钳代镊使用,但不宜用于夹持皮肤、脏器及脆弱组织。

血管钳种类繁多,是手术器械中占比例最多的器械,差异主要在齿槽床。

为了利于手术操作,齿槽床分为弯、直、直角、弧形等。

无损伤血管钳的齿槽浅而细,弹力较好,钳身轻小,夹力小,所以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较轻。

常用的止血钳有以下几种:

(1)直血管钳用以夹止浅层组织出血、协助技针等。

(2)弯血管钳用以夹止深层组织或内脏的血管出血:

也最常用于分离解剖组织。

有长、短及大、中、小类型之分,如“大弯”、‘中弯”、“小弯”及“长弯”等。

(3)蚊式血管钳为细小精巧的血管钳,有直、弯两种,用于脏器、面部及整形等手术的止血.不宜用以钳夹大块组织。

(4)有齿血管钳用以夹止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内的血管出血,如

肠系膜、大网膜等,前端齿可防滑脱,但不能用于皮下止血。

四、镊子

外科手术用镊子分有齿镊和无齿镊两种,齿又可分粗齿和细齿,还长短各异。

有些镊子的设计与专科性质有关。

(1)有齿镊用于夹持较坚韧的组织如皮肤、筋膜等,因尖端有勾齿,夹持组织牢固,但由于其对组织损伤也较重,故不宜用以夹持脆弱组织。

(2)无齿镊又称平镊,用于夹持软组织、脏器及敷料。

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

尖头平镊对组织损伤较轻,用于血管、神经的手术

镊子使用位执法用拇指对中指及食指握持镊之中部横纹处,柄部紧贴食指中节至关节部,适当用力夹持组织。

(5)为保障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应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对策措施的建议应有针对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可分为应采纳和宜采纳两种类型。

五、其它常用钳类器械及牵引钩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手术钳类器械除血管钳外,还有其它常用钳类器械,简介如下。

(1)卵圆钳又称海绵钳,有弯、直两种,主要用于夹持、传递已消毒的器械、缝线、缝针、纱布、敷料、引流管等。

在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时也常用此钳夹持纱布消毒液来进行消毒。

(2)巾钳用以钳夹各种手术巾及固定皮肤,以防止手术向移动和暴露出切口外皮肤。

(3)阑尾钳(爪形肠钳)轻巧而富有弹性,钳住后不损伤组织,适用于钳夹较脆弱的脏器或组织,如小肠、阑尾系膜等。

(4)组织钳(鼠齿钳)弹性好,头端有一排细齿,用以夹持皮下软组织、阑尾系膜及牵引皮瓣和组织等。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5)肠钳扁平而富有弹性,无损伤,用以暂时阻断胃肠道,以防内容物溢出。

牵引钩类也叫拉钩,是显露手术野必需的器械。

根据手术的部位与深浅的需要选择下同的拉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

(1)甲状服拉钩为干钩状.常用于甲状腺部位的牵位暴露,也常用于作腹部切口时皮肤、肌肉的牵拉。

(2)综合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内容。

(2)腹壁拉钩为钩状牵引器,也有深浅宽窄之分,用于暴露腹腔脏器。

(3)S型拉钩是一种状如“S”型的腹腔深部拉钩,牵拉时间是否持久与使用方法相关

六、缝针、缝线和持针器

(1)缝针缝针有直针和弧形针(弯针)两大类,但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针尖、针体和针眼。

弧形针最为常用,其针尖有回头、三角头和铲头三种。

针眼用以引线。

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针线一体的缝合什,这种针线对组织所造成的损伤小,因为从针到线的粗细是一致的,另外可防止缓针在手术中脱离,还可免去引线的麻烦。

1)直接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DUV)是由环境资源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决定的。

缝针的使用:

立针一般较长,可用手指持住后直接操作,现偶尔用于宽敞的操作区域。

弯针有一定的弧度,故对凡需缝合的组织均可使用。

弯针需要持针钳操作,持针钳夹持针的部的部位是靠针眼侧中、后1/3针体的交点处。

选用缝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三角针有三角形锐缘,穿透力强,适用于缝合皮肤、软骨、瘢痕等组织,但损伤较大,留下的针孔较大,粗针不宜用于颜面皮肤的缝合;

圆针无锐缘,损伤较小,但穿透力不如三角针,故适用于皮肤软组织和内脏的缝合,如胃肠、血管、肌肉等;

针的弧度与缝合的深度成正比,弧度越大越便于缝合深部组织,而针的长短与缝合所需跨越的宽度有关;

直针目前已很少使用。

(2)缝线结引印缝合郁需使用缝线。

缝线有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大类。

前者有肠线,后者有丝线、棉线、尼龙线、金属线等。

(3)总经济价值的组成。

我们可以用下式表示环境总经济价值的组成:

肠线主要为羊肠线,分力普通和铬制两种。

普通肠线约7天开始吸收,多用于结扎及皮肤缝合,铬制肠线约14—21天逐渐吸收,主要用于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膜的缝合,一般用1-0至3-0的铬制肠线,结扎时需作三重结,前线残留的线头要稍长,以免滑脱。

肠线不方用于缝合有张力的肌肉、筋腹等,因红抗张强度在吸收过程户迅速减退,同时不

宜用于胰腺的结扎或缝合,因可被胰液消化吸收。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丝线是手术中最为常用的缝线和缚线,特点是不吸收,但组织反应小,质软不滑,便于打结,不易滑脱,拉力好,价廉易得。

国产编织的医用丝线直径均匀,已广泛使用。

丝线号码0至于3-0,为常用的细丝线,适于一般的组织缝合与结扎;5-0至7-0为最细丝线,用于血管、神经的吻合或缝合精细手术,1至4号为中号丝线,多用于缝合腹膜、筋膜等;4号以上的为粗丝线,如7号细线常用于结扎大血管、减张缝合,10号线用于结扎脾蒂等。

尼龙线组织反应少.且可以制成很细的线,多用小血管的缝合及整形手术。

其缺点是线结易滑脱,且结扎过紧时易在线结处折断,因此本适合有张力的深部组织缝合。

定性评价方法有:

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等。

不锈钢丝用于骨路固定、皮肤减张缝合等。

其刺激小,拉力大,但缺

大纲要求点足不易打结,并有折断相嵌入组织的可能。

(3)持针器也称持针钳,虽结构上与直血管钳相似.但钳嘴粗短。

其主要用于夹持缝计作缝合,不宜用于钳夹组织。

持针钳用钳夹缝针时,应夹在针的近后端,即将缝针央在中、后1/3的交界处。

缝针与持针钳呈90度直角。

执持针钳与执剪刀的姿势相同。

但为了缝合方便,可以握住柄的近侧端,不要将拇指和无名指套入环口中。

传递持针钳的方法是握住持针钳中部将柄端递给操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