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4130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docx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

五、种植方法

(一)良种选育

1.良种选择方法三七生产用良种应选用“集团选择”的方法进行选择。

具体方法是:

在三七长势良好、无病或病害很轻的七园中挑选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厚实宽大的健康三年七为留种植株,并做好标记,精心管理。

至11月中旬开始收集第一至第四批饱满、无病的果实留种。

病害发生较多而严重的植株不能留种,否则会因种子带菌而导致苗期病害的发生。

2.良种贮藏方法挑选出的三七果实经过揉搓洗去外果皮后得到种子。

所得种子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15min,捞出进行贮藏,以促进三七种子通过休眠期完成其生理后熟作用。

贮藏时间一般为45~60d,方法:

准备汗水量为20%~30%的细河沙,将药剂处理后的三七种子与河沙分层置放于竹制容器中,并贮藏于洁净、通风的环境下,河沙含水量保持在20%~30%。

注意:

每间隔15d检查一次,以清除腐烂、霉变的三七种子或调节湿度以控制种子发芽。

种子经过后熟作用后至次年1月中旬即可播种。

3.良种的生产

(1)选地三七种植应选择在大气、水源无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不超标的地区,壤土偏酸性,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不超过15°),八年内未种过三七的地块种植。

(2)分级、播种良种七园所用种子应选择达到一、二级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子进行播种(表14-3)。

三七良种的播种时间为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

播种前,用58%瑞毒霉锰锌+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按1:

1:

600比例液浸种15~20min,或用福叶混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按1:

1混合而成)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后播种。

播种密度为4~5cm×5cm,每667㎡播种量18万~20万粒。

表14-3三七种子分级标准

指标

等级

一级种子

二级种子

三级种子

成熟度(%)不低于

90

85

80

净度(%)不低于

98

97

90

生活力(%)不低于

85

80

75

含水量(%)不低于

60

60

60

千粒重(g)

105以上

100~105

95~100

外观形状

三七种子为黄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种皮有皱纹,种子长5~7mm,直径4~6mm

4.果实采收三七果实于11月中旬开始陆续成熟,可进行采收。

应选择色泽鲜红饱满、果皮无病斑、损伤的果实,分批贮藏。

(二)育苗技术

1.生产环境

(1)最适宜区北纬22°40′~24°28′与东经103°35′~106°11′之间,海拔1400~1800m年均温度15~17℃,最冷月均温8~10℃,≥10℃年积温4500~5500℃,年降水量1000~1300mm,无霜期300d以上,土壤土质背景为碳酸盐与碎屑岩混合型的黄红壤。

(2)适宜区北纬20~25°与东经95~115°之间,海拔700~2000m,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6~12℃,最热月均温17~23℃,≥10℃年积温4200~5900℃,年降水量900~1300mm,无霜期280d以上。

土壤土质背景为碳酸盐红壤。

2.育苗技术

(1)选地、整地选地同良种七园。

种妙用地播种前需进行三犁三耙,第一次翻犁时间为11月初,以后每隔15d翻犁一次,翻犁深度为30㎝。

要求做到充分破碎和翻耙,以将各土层中的病菌及虫卵翻出土面,经阳光充分暴晒死亡,减少次年病原及虫卵的数量,减轻病虫的发生。

(2)土壤处理为预防三七土传病害及地下虫害的发生,当土壤pH在5.5~7.0时,于播种前,可结合倒土理厢,每平方米施用75~100g生石灰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15g,或用本标准操作规程中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品进行土壤喷雾处理。

(3)造园目前,根据荫棚所用材料不同将三七遮荫棚分为两类:

1 专用塑料这样网荫棚。

该类荫棚的建棚材料为三七专用塑料遮阳网。

其建造方法:

按3.0m×1.8m打点栽叉,用大杆(或铁丝)固定好后,铺盖三七专用塑料遮阳网,再顶面加放压膜线(即8号铁丝)于两排大杆中部,然后,每空再用铁丝作“人”字状将压膜线拉紧固定于左右量七叉中部,使荫棚呈“M”型,以利防风和排水。

荫棚高度以距地面1.8m左右,距沟底2m左右为宜。

园边用地马桩将压膜线拉紧固定,整个遮阳网面应拉紧。

现在多采用两层遮阳网建棚技术,方法是在建好的棚内,增加一层透光率较大(50%左右)的遮阳网,在三七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移去。

2 传统大棚。

该类荫棚的建棚材料多为杉树叶。

其建造方法:

按1.7×(1.7~2.0m)打点栽叉,铺上大杆(或8号铁丝)固定,每空放置4~5根小杆,铺盖杉树叶,在顶面加2~3根压条,调整透光率在10%~12%之间后将小杆固定。

应注意荫棚透光度尽量做到均匀一致。

(4)作床、播种

1 苗床规格。

三七苗床规格因七园地形而异,平地、缓坡地床高为20~25cm,坡地床高为15~20cm,床宽均为120~140cm。

2 作床方法。

苗床床面做成板瓦形床土做到下松上实,以提高土壤通透性。

3 播种。

播种方法同良种选育。

4 施肥或覆土。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667㎡2500kg或细土将三七种子覆盖,以见不到种子为宜。

5 盖铺厢草。

将山草切成5~10cm长,或用松树针叶,均匀铺盖于床土表面,以床土或基肥不外露为原则。

干旱地区或冷凉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

3.采挖

(1)时间三其种苗一般在移植前采挖,即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进行。

(2)方法用自身制竹条或木棍削尖后从床面一边向另一边顺序采挖。

如土壤过于干燥板结,应浇一次透水后隔三天再挖。

起挖时应避免损伤种苗。

受损伤的、病虫为害的及弱小的种苗应在采挖时清除,不能用作种苗。

(三)大田栽培技术

1.适宜条件

(1)光照在海拔为1200~1600m的中低海拔地区,二、三年生三七需要自然光照的12%~15%;在海拔为1600~2000m的高低海拔地区,二、三年生三七需要自然光照的15%~20%。

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三七生长对光照的要求,在搭造荫棚时,调整适宜的透光度,并要求透光均匀,以保证三七的正常生长。

(2)温度三七在不同生育期对气温的需求不同。

在二、三年生三七生长期,其生长所需的最适宜气温为20~25℃。

(3)土壤水分三七整个生长周期要求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之间,在此范围内能正常生长。

2.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同育苗。

(2)土壤处理同育苗。

(3)造园根据二、三年生三七要求透光率在12%~20%之间进行建棚,并要求做到荫棚透光率均匀一致。

荫棚类型与育苗荫棚相同。

(4)种苗分级种苗移栽时应进行分级移栽。

种苗按质量分为三级(表14-4),在规范化三七种植中,要求使用一、二级种苗。

表14-4三七种苗质量分级表

分级单株重(g)外观形态

一级种苗≥2.5休眠芽肥壮,根系生长良好,无病虫感染和机械损伤

二级种苗1.25~2.5休眠芽肥壮,根系生长良好,无病虫感染和机械损伤

三级种苗0.75~1.25休眠芽生长一般,根系生长一般,无病虫感染和机械损伤

(5)药剂处理培育健壮无病的种苗并不能保证种苗就完全不带菌。

为尽量做到种苗不带菌,在种苗移栽前用58%瑞毒霉锰锌500~8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200mg/kg,或选用《三七农药使用准则》允许使用的农药使用的农药品种进行种苗处理15~20min,取出带药液移栽。

(6)作床移栽

1 作床规格。

三七作床应根据地形而异,一般来说,平地、缓坡地床膏20~25cm,坡地床高15~20cm。

2 做床方法。

三七畦面通常做成板瓦形,床土做到下松上实,以提高土壤通透性。

3 移栽时间。

三七种苗移栽时间在每年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

移栽时三七种植的株行距为10cm×12.5cm~10cm×15cm,每667㎡种植密度达2.6万~3.2万株。

各产区还可根据种苗大小、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不同情况做适当调整。

4 种植方法。

放置种苗时要求全园方向一致,以便于管理。

坡地、缓坡地由低处向高处放苗,第一排种苗的根部向坡上方,第二排开始根部向坡上方,芽向坡上方;厢面两侧的根部朝内,芽朝外放置。

5 施肥和覆土、盖墒草等操作与育苗七园相同。

6 浇水。

种苗移栽结束后,应立即浇一次透水。

3.采挖时间和方法三年生三七应在10月份(即中秋节前后)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达到最高时采挖。

采挖时,用自制竹木或小棍撬挖,从床头开始,朝另一方向按顺序采挖。

采挖时应防止伤根、伤根茎,以保证三七跟块的完好无损。

采挖结束,应将机械损伤的三七或病三七单独存放,以免造成三七在此阶段的病害传播。

(四)施肥

1.需肥规律三七一般三年采挖。

据研究,三七在一年中有两个吸肥高峰,一次在8月,一次在10月。

肥料施入土壤后必须通过土壤微生物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分解,方可成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成分,故6月和9月应是三七栽培中最重要的两个追肥时机。

2.农家肥制备在10月中旬于三七园附近收集杂草、秸秆日晒7d左右至干或半干,架火,将收集的杂草、秸秆拌土覆盖于火上,并拍打严实,使之不见明火,每2㎡为一堆,经4~5d后即可烧透。

此土遇水不板结,天旱不开裂,且富含钾肥,是三七施肥中的常用基质。

三七农家肥有以下三种制备方法:

1 将火土过筛得细火土,于三期栽种前半个月按1000kg细火土加入钙镁磷肥50kg的比例充分混匀,备用。

2 将细火土与人畜粪尿按1000kg加入400kg及钙镁磷肥或普钙50kg的比例充分混匀,堆沤3个月即可充分腐熟,备用。

3 将油枯用水充分淋湿,用塑料布盖严堆沤7d即可部分分解,并分散不成硬块,此时按400kg与细火土1000kg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kg,充分混匀,堆沤3个月,备用。

3.种肥三七种子经浸种处理后,将潮湿的三七浸于竹制容器中,加入钙镁磷肥,来回颠簸,直至三七种子全部占满肥料为止,此项操作可与农药拌种同步完成。

经种衣剂处理后的包衣种子不必进行此项操作。

4.基肥

(1)种子基肥三七种子点播于打穴器打出的土穴中,用拌三七种苗专用肥每667㎡20kg的细火土覆盖整个床面,以看不到三七种子为宜。

也可用制备好的第二种或第三种三七农家肥1500kg覆盖整个床面,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2)移栽基肥三七摆苗完毕后,每667㎡立即用细火土2500kg拌三七专用肥20kg作基肥将其覆盖,以看不见主根和须根为宜。

也可用制备好的第一、二或第三种农家肥料每667㎡2500kg拌硫酸钾10kg作基肥将其覆盖,以看不到三七主根和须根外露为宜。

其中第一种农家肥料适用于土壤含氮量高的地块。

5.追肥

(1)种苗的追肥4~6月为一年生三期的展叶期,此时应对一年生三七作第一次追肥,追肥时间应在晴天的早晨待叶片露水干后才可进行。

追肥种类和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

1 三七种苗专用肥每667㎡15kg拌细火土1500kg撒施于床面,施肥结束后用细竹竿或松树枝将叶面上的泥土全部清除,以防下雨或喷施农药后灼烧叶片。

2 每667㎡硫酸钾10kg拌第一、二或第三种农家肥料1500kg撒施于床面,施肥结束后用细竹竿或松树枝将叶面上的泥土全部清除。

3 每667㎡用尿素7kg钙镁磷肥20kg、硫酸钾7.5kg拌细火土1000kg撒施于床面,施肥结束后用细竹竿或松树枝将叶面上的泥土全部清除。

8~10月为一年生三七的第二次追肥期,追肥方法和数量同第一次,必要时需进行根外追肥。

(2)二年生三七的追肥二年生三七的追肥不宜过多否则在第三年会引发根腐病,二年生三七追肥的次数为2次,第一次追肥时间为4~5月展叶期,其方法有:

1 二年生三七第一次追肥时期多为旱季施肥应在人工浇水2~3d后进行,施肥时间掌握在上午三七叶片露水干后进行。

2 每667㎡用三七专用肥15kg拌细火土1500kg撒施于床面。

3 每667㎡用硫酸钾10kg拌第一、二或第三种农家肥料1500kg均匀撒施于床面。

施肥后,用细竹竿或松树枝将叶面上的泥土全部清除。

第二次施肥在7~8月份的现蕾期,追肥的肥料种类和用量同第一次。

(3)三年生三七的追肥第一次追肥在三七展叶期4~5月,追肥时间于人工浇水后2~3d内进行,选择上午三七叶片露水干后进行,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及方法有:

1 每667㎡用三七专用肥20kg拌细火土2500kg,混匀后撒施于床面。

2 每667㎡用硫酸钾15kg拌第二或第三种农家肥料2500kg,混匀撒施于床面。

3 每667㎡用尿素8kg、钙镁磷肥20kg硫酸钾15kg拌细火土2500kg混匀后撒施于床面。

不论哪种方法,施肥结束后都要用细竹竿或松树枝将叶面上的泥土全部清除,以防止下雨后喷施农药后灼烧叶片。

第二次追肥7月中旬的现蕾期,数量和方法同第一次。

追肥在晴天进行,且火土和农家肥以湿润不稀为宜。

在追肥过程中,施肥高度低于花茎高度,避免肥料低于花盘上,施肥完毕后彻底清除叶片和花蕾上的泥土和肥料,以防灼烧。

第三次追肥在9~10月三七绿果期,此次追肥的技术要求、肥料种类及用量同第一次追肥。

六、田间管理

(一)良种园的田间管理

1.调节荫棚透光度一年七要求透光率8%~12%,二年七要求透光率12%~15%,三年七要求透光率为15%~20%。

要根据三七的不同生长时期,及时调整荫棚透光度。

2.摘蕾6月以后三七进入现蕾期,此时应将二年七的花蕾及三年七弱、病植株的花蕾摘除。

3.保持园内湿度8~9月是三七的开花期,此时应保持园内空气湿度在75%~85%之间,以利于开花授粉。

弱空气湿度不够,应在园内进行人工喷水;湿度过大则需打开园门进行调解。

4.吸引昆虫授粉昆虫的多寡与三七的结籽量密切相关,在三七盛花期喷施1~2次0.1%~0.5%的食糖或蜂蜜溶液于三七花蕾上,可吸引昆虫前来授粉。

5.降低农药使用浓度三七花序对农药较敏感,易产生药害,因此制种园三七使用农药必须谨慎,使用浓度应为常规用量的2/3。

.

(二)种苗的田间管理

种苗田间管理同良种田间管理基本一致,生产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浇水三七播种后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1次,以后每隔5~7天浇1次,使土壤水分一直保持在25%~30%,直至雨季来临。

2.除草人工每隔7~10d除草一次,保证床面及作业道清洁无杂草。

在三七栽培中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3.防涝雨季来临应随时检查七园,水分过多应及时排涝。

(三)商品三七的田间管理

1.浇水排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三七移栽后应视墒情抗旱浇水,使土壤水分一直保持在25%左右。

地膜覆盖栽培仅需在移栽结束后盖膜前浇1次透水。

三七出苗后,水分或湿度过大不利于三期的正常生长而有利于各种病害的发生,故当雨季来临时应随时检查七园,出现水分过多应及时排涝,并打开园门通风换气以减小七园湿度,对预防或减轻各种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2.破膜放苗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应及时破膜放苗。

破膜放苗时间为早上12点以前,下午四点以后。

3.调整荫棚三七荫棚因雨淋日晒,时常会出现破损,应及时补修,保证三七遮荫棚的透光适宜、均匀。

荫棚调整可根据三七生长的季节不同做适当调整,一般来说,三年生三七在采挖前2~3个月可适当加大荫棚透光度,以中海拔地区不宜超过15%、高海拔地区不宜超过20%为宜,这样对提高三七产量有一定作用。

4.摘蕾商品七生产大田应在7月下旬三七花蕾生长到3~5cm时用人工将其摘除。

摘除花蕾对提高三七块根产量及总皂苷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七、病虫害防治

三七因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及生长年限长的特点,生长期间极易受各种病虫害的侵染,其中病害尤为突出。

因此,病害防治是三七栽培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环节。

虫害在三七生产过程中并不严重,故本文不作介绍。

三七病害种类约有20多种,其中以根腐病、黑斑病、疫病、园斑病、灰霉病、病毒病等发生为害最为普遍而严重;白粉病、炭疽病、病、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三七根腐病

三七根腐病俗称鸡屎烂、七臭等,是三七块根、茎根、休眠芽等地下部病害的总称。

是三七上发生为害最为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常年造成损失5%~20%,严重时可高达70%以上,没看年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种病害共同造成损失的70%~80%。

吃病在各年生三七上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为害,且生长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特别是轮作年限少于5年的三七园,该病往往普遍发生,损失惨重。

1.病原三七根腐病是由多种病菌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土传性病害,目前已知的病原有:

假単胞杆菌(Pseudomonassp.)、柱孢属(Cylindrocarponsp.)、茄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尖孢镰孢(F.Oxysporum)、细链格孢(Aternariatenui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轮枝孢霉(Verticilliumsp.)、茎点霉(Phomasp.)、槭菌刺[Mycocentrosporaacerina(Hartig)Deight-on]等。

2.症状引起三七根腐病的原因很多,在田间表现的症状也比较复杂,症状不同通常是有不同病原引起。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主要有真菌性病原和细菌性病原。

(1)细菌性根腐七农俗称“绿臭”。

主要发生于种苗移栽田,在出苗其间引起牙腐。

该病在二、三年生三七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一般在羊肠头(芦头)与牙基部结合处出现褐色水渍状病变,继而呈角状向上蔓延,造成幼苗茎秆基部腐烂中空;病害发生初期在晴天中午很容易发现,植株地上部表现为急性萎蔫,即叶片呈绿色萎蔫披垂;在发病部位可以看见白色菌浓,闻有臭味。

(2)真菌性根腐三七真菌性根腐由于病原种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也相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黄腐症状。

表现为地上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地下部块根初期根部末端受害,以后逐渐向内部扩展,受害病根呈黄色干腐,常可见黄色纤维状或破麻袋片状的残留物。

块根开裂症状。

受害块根表现为块根裂开、黄褐色,地上部植株矮小。

腐烂症状。

受害块根表现为髓部组织首先腐烂,而根部皮层仍相对完整。

该病害在各年生三七上均有发生,但以二、三年生三七发病较为严重。

在三七整个生长期间均有发生,但以3~5月份和9~10月份发病较为严重。

出苗期间又以两年生三七发病较为严重,表现为牙部腐烂,受害部黄褐色,并可蔓延至茎杆基部,造成植物倒伏,地上部叶片仍为绿色。

3.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三七根腐主要是种苗及土壤带菌,成为次年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来源。

根腐病在一年中几乎都有发生,各年生三七均可受害。

病菌主要通过土壤、流水及带菌种苗进行传播。

据调查,此病从三七播种或移栽后即开始侵染,造成种子和种苗腐烂;此后从三七苗期到采挖这一整个生长期间,病害都不断发生。

该病的发生与种植制度、种苗质量关系密切。

由于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因此,三七在地里时间越长,根腐病越严重,生产上表现为三年七根腐病重于二年七,二年七根腐病又重于一年七。

从种植制度上看,载三七后的土地轮作时间较短,根腐病就越重;反之则越轻。

通过调查证实,三七要获得较好的收成,轮作时间至少要在6年以上。

而在连续种植2年的老地上种苗不论于新地或是老地上种植,都会因种苗以受病菌感染而导致根腐烂的发生。

此外,根腐烂病还与土壤温度、湿度、荫棚透光率、施肥技术、地势等因子有关。

(1)温、湿度三七根腐病菌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较重,但荫棚内日平均温度在8-21℃,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在云南文山三七主产区,根腐病在一年中出现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出现于三七播种至出苗期,即3-4月,若相对湿度大于80%,病情日趋严重,主要造成根苗腐烂,导致缺苗。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7-8月,此时田间相对湿度大于80%-90%,温度高于20℃,病害发生蔓延迅速,危害严重。

(2)棚荫透光率一般来说,透光率小于10%时,很少有根腐病发生,但易造成地上部植株徒长,不利于块根有效物质的积累;当透光率大于20%时,由于光线过强而三七不能正常生长,导致根腐病也发生严重。

据调查,七园透光率达30%时,三七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脱落,地下部不发新根,根部缢缩呈干腐。

只有将透光率调节在10%-20%之间,才有利于三七正常生长,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3)施肥水平施肥量过大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严重。

据试验,增施钾肥和有机肥能减轻发病。

同一地块,每667㎡施硫酸钾10kg的发病率为3.8%,未施钾肥的发病率为10.2%。

此外,种植在土质黏重、瘦薄的土壤环境下的三七比种植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环境下的三七易感病;地势低凹易积水或空气流通不畅的地块比略有坡度、地势开阔的地易发病。

4.防治方法根据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制定措施如下:

(1)农业防治①彻底清除病残体及田间杂草。

田间病残体时该病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的主要来源,故三七播种或移栽后,以及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应不断检查,及时清除病株,集中销毁。

并注意不断拔除七园杂草,改善七园小气候,减轻发病。

②地块选择及土壤处理。

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壤结构好的缓坡地(坡度在15°左右)种三七。

③改进栽培技术,调整七园生境。

实行轮作,轮作时间6-8年可减轻发病。

④合理施肥。

应采取增施钾肥和有机肥,不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①种子(苗)的药剂处理,种子(苗)带菌是此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播种移植前,应用70%敌克松+58%瑞毒霉锰锌按1:

1的比例混合,稀释成300-500倍液,将种子或种苗于药液中浸泡10-20min,然后带药播种、移栽。

②大田防治,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大田防治,用药种类、浓度及施药次数依据病原种类,病情发展及气候情况而定,通常两次用药间隔时间7-10d,连续用药3-4次。

常用药剂及用药方法:

每667㎡用20%叶枯宁+70%敌克松各1kg与25kg干细土混匀,制成药土撒施;用20%叶枯宁+64%杀毒矾+百菌清按1:

1:

1的比例混合,加水稀释成300-500倍液,灌根;58%瑞毒霉锰锌20%叶枯宁+50%多菌灵按1:

1:

1的比例混合,加水稀释成300-500倍液,灌根。

(二)三七黑斑病

三七黑斑病在各三七产区普遍发生,是我国三七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不仅分布广,危害也严重,常年发病率为20%-35%,重者高达90%以上。

该病是三七生产中造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大幅度下降、品质低劣的主要原因。

1.病原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的AlterhariaparaxWhetz。

2.症状三七植株的地上、地下任何部位均能被侵染,但以茎、叶、花轴。

果柄的幼嫩部受害严重,发病亦易。

罹病的茎、复叶柄、花轴等初呈椭圆形褐色病斑,病斑上下扩展凹陷,上生黑色霉状子实体,随即在病部折垂,病斑干瘪枯萎。

此为害状俗称“扭脖子”、“扭盘”等。

如小叶柄发病,叶片脱落。

叶片受害,多数在叶尖、叶缘和叶片中间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褐色斑病,后期病斑中心色泽淡。

干燥病变易破裂;潮湿病斑扩展较快,达到全叶片及小叶柄,叶片脱落。

果实和种子也可被害,果实表面产生不规则褐色水浸状病斑,果皮逐渐干缩,上生黑色霉状子实体;受害种子表面初期米黄色,逐渐变锈褐色,上生绿黑色霉状实体。

如病菌仅浸染二年生以上三七茎叶,当年被害茎叶枯死脱落后,植株翌年可重新出苗生长;但如浸染根茎、芽,则易形成芽腐,造成全株死亡。

3.发病条件

(1)与温度的关系据室内研究,在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70%以上的条件有利于病菌分生孢子的萌生。

在20℃、相对湿度100%时,分生孢子仅需4h即可萌发浸染植株。

这与黑斑病的发生流行均在7~8月多雨季节相吻合。

(2)与荫棚透光率的关系室内研究表明,病原分生孢子在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比在遮阴条件下的萌发率高,说明病原的萌发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

田间调查结果亦说明黑斑病的发生随荫棚透光率的增加而加重。

(3)其他三七黑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