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3822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docx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

第六章

帮助孩子学会共处

肥东县实验幼儿园付晓

设计意图: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众多家长只求付出不图回报的教养方式,使他们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们的。

这让不少孩子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不懂体贴、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难适应同伴间的冲突和竞争,更不会合作与分享。

家长要给孩子从小灌输正面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谦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世界人民崇尚赞誉的高尚品格;知道竞争不是抢,而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的展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要让他们心中有他人,学会与人分享。

只有善良、谦和、友爱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才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让孩子学会共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能

3、努力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教养环境

教学准备:

1、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调查及分析

2、PPT

教学过程:

一、让孩子学会共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园正在进行的合肥市市级立项科研课题《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627份,收回506份,无效问卷9份。

我们对50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见下表):

调查

项目

项目内容

3-4岁

(所占比例)

4-5岁

(所占比例)

5-6岁

(所占比例)

家庭教养方式类型

权威型

13.9%

18.7%

18.9%

放纵型

9.2%

11.4%

8.4%

民主型

76.9%

69.9%

72.7%

是否

独生子女

70.4%

67.6%

57.3%

29.6%

32.4%

42.7%

幼儿性格倾向

活泼好动

53.7%

58.4%

59.4%

内向少言

8.3%

8.7%

8.4%

内外兼备

38.9%

32.9%

32.2%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学会共处”就是良好性格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概念。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这里把“学会共处”与其他三大“支柱”相提并论,可见它的重要性。

所以,家长该如何教养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共处也就成了一个社会性的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命题。

1、与人共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

(人,具有社会性)人,具有社会性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完全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与人共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

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在现代社会中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的标准,在竞争中能否与人密切合作,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

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接受必要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具备共处技巧,在生活、游戏中成为别人乐意合作的对象,赢得同伴的友谊和帮助,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今世界,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一些人,乃至许多人共同协作取得的,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行的。

与人共处,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与人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不会与人共处,业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

这样的人,很难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易于精神愉快,生活幸福,学习、工作效率也高。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你的专业知识,85%则取决于你的社交能力。

”只有你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你就会拥有一个好人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2、学会共处,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

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

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

相比其他孩子而言,这些孩子还是幼儿园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

“被拒绝的”儿童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价格;而“被忽略的”儿童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价格。

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

对孩子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

帮助孩子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

教会孩子学会共处,是时代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合作。

但孩子的一日具体活动中难免少不了冲突,其实冲突也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孩子在其中从不同出发点细致地考察问题,从而了解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及理解他人的想法,然后协调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认识,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学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

学会共处,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会与人共处呢?

学会共处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会交往与合作。

有人把这两种能力称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能力。

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这里我们选取了4岁孩子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最具普遍性的两个问题,为家长进行详细的解读,一是学会谦让,二是克服嫉妒。

(一)让孩子学会谦让

案例一:

(抢图书、玩具)

幼儿园中班的王老师最近挺烦恼的,因为班里的孩子经常因各种小事发生冲突。

周一,因为同时看上图书角的一本书,明明和红红就发生了争执;周二,东东和田田国为谁先玩小火车而闹了矛盾;周三,华华不开心了,因为他拿到的玩具总是自己最不喜欢的……现在的孩子似乎都不会谦让了,怎么办?

案例二:

(该不该谦让?

妈妈一直教育悠悠要懂得谦让是做人的基本礼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直到有一天,爷爷抱怨说:

“悠悠在家这么淘气,在外面怎么这么没用!

人家抢了她手里的玩具,她也不急。

”“悠悠连比自己小的孩子都抢不过,我都跟着没面子。

”这话让妈妈很茫然:

自己的教育错了吗?

过几天,又发生了一件事。

果果的妈妈带着还不会走路的果果来家里玩,悠悠的妈妈拿出家里的玩具摊在地上,任由两个孩子玩。

果果总是对悠悠手里的玩具感兴趣,毫不留情地伸手就抢。

果果的妈妈乐呵呵地在在旁给她们鼓劲:

“抢,果果抢,悠悠,你也抢啊。

”悠悠妈妈看了一眼果果妈妈,很诧异她为什么让孩子这样做。

再回头看悠悠她已经把玩具让给了果果,扭头去玩别的玩具了。

第一回合,果果胜了。

没过一会儿,果果故伎重演,又来抢悠悠的玩具,悠悠还是很快放手,再去玩别的。

几个回合下来,果果是“越战越勇”,悠悠是“屡战屡败”。

果果和果果妈妈走后,悠悠妈妈却很久不能释怀:

到底该不该教孩子谦让呢?

案例分析:

看完上面这两个案例,我们不禁要问:

孩子为什么不会谦让?

教育孩子谦让有错吗?

首先,教育孩子谦让没有错。

首先,我们要说教育孩子谦让没有错。

谦让和尊老爱幼,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我们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

谦让,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下,而且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也至关重要。

因为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合作的环境氛围,进而对人的精神发展、心理健康、甚至事业进步都能直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无视、会吃亏、培养因为不会谦或不肯谦让而发生冲突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比比皆是。

家长似乎也不把这种“小事”放在眼里,甚至因为自己的孩子抢到了图书、玩具、吃到了大苹果也感到自豪。

抱着这样心态的家长往往认为: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别人都在往前抢,自己谦让就会吃亏,会失去了发展的机会,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有困难。

孩子从小学会“抢”,是为了以后更适应社会的竞争,教孩子谦让等于教孩子懦弱,是不合时宜的。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其实是没有理解谦让与竞争的两种不同性质。

谦让与竞争并不矛盾,因为它们都是有一定原则的。

竞争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要尊重别人的权利;谦让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但同样也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维护自尊,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两原则的基础上,竞争与谦让是可以共存的。

因为一个懂得谦让和尊重他人权利的人,更容易取得他人的帮助和合作,因而也拥有了更多的竞争实力;而一个事事都要抢先、处处都要得利的人,只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对手甚至敌人,实际上是削弱了自己的竞争能力。

孩子不会谦让,从短期来看,主要影响的是他们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紧张,又容易造成孩子焦虑、退缩等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如案例一中的朋朋和朵朵,总喜欢与小朋友抢东西,他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朋友少了,朋朋和朵朵在幼儿园里也经常不开心。

从长期来看,孩子幼年时没有养成谦让的品质,反而形成了凡事争抢、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这种习惯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他日后人际交往和人生成功的障碍。

其次,造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谦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环境的影响(挤公交、抢座位)

在公共场所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人们争先恐后地挤公交车、电梯,买东西时排队,甚至为了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而争吵。

尤其是有些家长,自己就缺乏谦让意识,与同事、朋友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交往时,也是争抢为先,不注意谦让。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自然而然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学习成人的价值观念。

2、家长的过分溺爱(唯我独尊)

现在的孩子不管是不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爱到了父母家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过度的呵护与关注,极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等不良性格特征。

这些孩子在家里往往得“唯我独尊”,缺乏他人意识,更不懂得关心与谦让。

而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把已有的经验迁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如幼儿园等。

调查表明,在家里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很难学会与别人相处的技能。

3、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中心)

学前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很明显。

他们的关注重心集中在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身上,尤其是4岁的孩子,还有了关于自己的拥有物的最初认识--之所以说是最初认识,是因为这时的孩子还不理解“拥有”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某件东西是自己的,拿给别人玩就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当家长要求孩子与别人分享玩具时,孩子往往难以接受。

如果他们知道,分享并不会导致自己丧失对玩具的拥有,他们就会乐于这样做。

从这个角度来说,谦让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拥有的品质,是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的。

指导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几个建议:

1、营造充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以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关心他人、乐于分享、注意谦让,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其次要采取措施,淡化、消除孩子的“众人为我”的心理。

家长对孩子有求必百依百顺,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种“众人为我”的心理优势,认为“任何东西理所当然都是自己的”,往往认识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喜欢吃;自己想得到的礼物,别人也想得到。

在孩子满足自己自己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是培养孩子谦让品质的关键环节。

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

好东西不是宝宝一个人的,需要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比如,看电视时家长可和孩子事先商量好,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而不要一味的迁就孩子,任他独占电视;吃东西时,教孩子懂得,谁最辛苦,谁就应该得到更多,让他学会把大的、好的给爷爷妈妈、爸爸妈妈。

2、鼓励孩子的谦让行为(及时肯定)

在家庭生活之外,4岁的孩子已有很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发展人际关系。

家长要鼓励孩子,把家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扩展到社会交往中,学会谦让他人。

比如:

家里有小朋友来玩时,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公交车上,别人给孩子让座时,让孩子观察一下,周围还有没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

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

“你真懂事,学会照顾别人了”“做得真棒,真是我们的好孩子!

”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孩子会逐渐懂得怎样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受人欢迎的。

3、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移情教育法:

让孩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

比如:

宝宝抢到了好多件玩具,妹妹没有东西玩了,怎么办?

移情教育能让孩子更具同情心,在同伴的交往中更好友、更谦让。

消退法:

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比如:

在游戏中,两个孩子因为抢当发令者而闹矛盾时,家长要对他们的行为及时提出批评,并采取措施,暂时禁止他们游戏,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同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谦让的意义:

大家都谦让一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发令者,游戏才能顺利地时行等。

4、教孩子学会正确的谦让(原则)

孟得斯鸠说:

“美德本身需要限制。

”没有原则的美德可能变成对恶行的鼓励。

比如:

没有原则的善良,起不到保护弱者的作用,反而会鼓励暴行。

有人说:

没有原则的谦让,是一种懦弱;在竞争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逃避;在危险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退缩;在荣誉面前的谦让,是对胜利的不尊重。

一味地强调谦让行为,而不辨别谦让原因,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

因此,谦让更需要智慧。

父母要随时帮助孩子辨别:

是否应该谦让,是否能够谦让。

案例二中,悠悠的妈妈在反复思考之后,写下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家长借鉴。

她说:

“我还会坚持教育悠悠要懂得谦让,但不必事事谦让、时时谦让。

为什么说要懂得谦让?

谦让不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世界人民崇尚赞誉的高中品格。

孩子是一张白纸,作为父母,我们注定要为他们画出人生第一笔色彩。

我希望给自己孩子画出是的彩色的,而不是灰暗的颜色。

从小灌输给孩子正面的教育,让她们知道什么是‘善’,以后才知道什么‘恶’是什么。

如果先给孩子灌输了‘恶’的概念,以后再告诉他其实‘善’是这样的,就很难了。

竞争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不是单单只会抢就可以的。

只有善良、谦和、对别人友爱的人,才是获得大家尊重的人,才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二)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案例一:

(破坏)

幼儿园放学时,老师向康康的妈妈“告状”:

今天幼儿园举行绘画比赛,获奖的图画被挂在墙上展示。

康康的画没评上奖,结果他趁老师不注意,用蜡笔把墙上的画画成了“大花脸”。

案例二:

(嫉妒)

苗苗4岁3个月时,妈妈第一次发现她会嫉妒。

苗苗一边坐在小凳子上给玩具动物排队,一边对妈妈说:

“你说,玫玫是不是很讨厌?

”妈妈问:

“为什么呀?

”苗苗说:

“玫玫有个娃娃,眼睛能动,她不让我玩儿,我的娃娃都给她玩的,她讨厌!

”妈妈夸苗苗:

“宝宝获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是对的。

玫玫可能太喜欢自己的娃娃了,舍不得分享,不是讨厌。

”苗苗又说:

“你没看见玫玫的娃娃,一点也不好,衣服脏,肚子破,很根本不想分享。

破娃娃!

”“我的玩具好,玫玫别想分享!

”过了一会儿,妈妈问苗苗:

“是不是很想要一个眼睛会动的娃娃?

”她毫不犹豫地说:

“嗯!

案例分析:

家长一看就能明白,康康和苗苗的行为都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什么是嫉妒?

嫉妒,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待遇以及生活享受等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产羞愧、愤怒、怨恨等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的形成和发展嫉妒,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从人的早期情绪分化而来的。

在新生儿期,婴儿得到了生理上的满足,吃饱穿暖了,就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反之,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饥饿、疲倦等,就会进行哭闹。

3-4个月时,情绪分化为快乐与苦恼,5-6个月,苦恼的情绪进一步分化出嫉妒和一般的苦恼。

这一时期如果妈妈抱了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会因嫉妒而哭闹。

这种嫉妒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而从幼儿园起,孩子会因为和其他孩子在各方面的“比较”,而出现更多的嫉妒,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和不平、自责和自恋,甚至愤怒和破坏性。

孩子的嫉妒与大人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孩子的嫉妒具有明显的外露性,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早期儿童嫉妒心理的产生源于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争夺父母的爱、老师的表扬、或者嫉妒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人,都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嫉妒,虽然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但终究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

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应及时疏导,否则,“长大的嫉妒”会很可怕。

很多不良性格,如脾气古怪、多疑、粗暴自卑、执拗或自暴自弃等,都与孩子早期的嫉妒心理没有得到正确疏导有关。

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的建议:

1、了解孩子嫉妒的原因(不要盲目批评)

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嫉妒心理的直接起因,这是化解孩子嫉妒心理的前提。

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的、真实的,它完全不似成人嫉妒心理那样,掺杂着诸多社会因素。

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对他们的苦恼表现出关心和理解,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

切勿盲目对孩子的嫉妒进行批评,或者进一步强化引发孩子嫉妒的因素。

比如,孩子嫉妒别的小朋友,妈妈吓唬孩子: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妈妈喜欢萌萌了。

”这样,只会加剧孩子孩子对安全受到威胁的恐惧,让他陷入更大的痛苦和不安中。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用能影响孩子行动品质的词)

家长应当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孩子一起讨论别的孩子的行为时,用词要谨慎。

比如夸孩子最好不要用“漂亮”“聪明”“听话”这样具有强烈的比较性,却不具有行为指导性的词。

被夸的孩子,虽然会由此而增加一定的自信,却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会受到欣赏;没被夸的孩子感受到了被忽视,却依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努力,才能赢得同样的关注。

而如果我们针对具体行为来评价孩子,多用“努力”“专心”“有耐心”这样一些能影响孩子行动品质的词,无论是被夸的孩子还是没被夸的孩子,都可能从中受益。

家长还要经常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与关注,比如多抱抱孩子。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切实感觉到你对他的爱,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3、正确评价孩子(适度表扬)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

表扬行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但是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

因此,当有人夸奖别人时,孩子就难以接受。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开始萌发,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

所以,父母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过分欣赏,以免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印象。

4、教育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孩子的很多嫉妒,是因为他们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

这就要求家长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家长要引导孩子为别人的成功鼓掌,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成功来取得别人的喝彩。

比如,冉冉嫉妒豆豆能认识很多国家的国旗,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妈妈没有生气,她每天晚上都冉冉记单词,一个月过去了,冉冉已经会说一百个单词了。

妈妈夸了她,并告诉她:

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最会讲故事了,每个妈妈和每宝宝都有自己的长处。

冉冉很快明白了,以后又遇到同样令她产生挫败感的事,但再没有表现出不平衡的心态。

相反,当别的孩子大声唱《小燕子》的时候,她认真地鼓掌,之后认真地说:

“这个我不会,我会唱‘离家五百里’!

5、帮孩子认清嫉妒的危害(现身说法)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

“嫉妒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家长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让孩子认识到嫉妒的危害,甚至可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

因为孩子是很希望像爸爸、妈妈的,就连犯的错、闯过的祸,也希望和爸爸妈妈一样。

当父母不是一个权威和戒尺,而是和孩子一样可能会出错的人时,父母的教训和经验才更对他有警戒和提示作用。

妈妈向孩子讲述自己的错误,然后告诉他:

“你可不要像妈妈啊!

”这样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简单易行,也更有效。

6、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对待)

孩子经常会对他人的能力或他人拥有的东西产生羡慕甚至嫉妒。

这种类似攀比的心理是正常的。

家长不应简单地批评孩子“嫉妒是不对的”,或者用贬低他人的方式,来化解孩子的嫉妒。

比如“苹苹画得好,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件玩具根本不好玩,没有我给你买的好玩”等。

类似的说法,可能会暂时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却会让孩子的评价标准发生混乱,或者盲目自大,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比别人好。

正确的做法是:

先肯定他人的优点,随后让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认识到自己身上也有让他人羡慕和嫉妒的地方。

比如,冉冉很嫉妒同班的豆豆,她对妈妈说:

“豆豆什么都比我强。

豆豆的爸爸挣得比爸爸多,她家比咱家大,老师也都喜欢她。

”妈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周末的时候,妈妈让冉冉去豆豆家玩了一天。

结果冉冉了解到:

豆豆一个月一有一两天可以见到忙碌的爸爸;豆豆不被允许在家养小动物;豆豆妈妈也经常出差,很大的房间里只有她和奶奶。

冉冉从此知道了:

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别人羡慕的东西,只是每个人的幸运和快乐不一样罢了。

写在最后: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还提出了让别人喜欢的六项原则:

1、真诚地关心别人;2、微笑待人;3、记住别人的姓名,这是最甜蜜、最有效的恭维;4、学会倾听,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5、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6、让对方获得自重感。

要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理解人,宽容人,谦让人。

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性格和习惯,如友好助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观幽默、活波开朗、整洁文雅,要教育孩子有爱心、同情心,乐于关心帮助别人。

要让孩子懂得,这些都是双向的。

这些性格和习惯易于赢得别人的喜欢和接纳,便于营造愉悦的人际环境。

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学会与人共处,是我们每位家长应该努力去完成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备注:

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的本身。

学会做事(learningtodo)—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困难,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使学生学会舍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会生存(learningtobelive)—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调查研究中发现,80%以上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

这是当今独生子女的主要人格缺陷之一。

淡化竞争,发现和理解他人,鼓励合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

认识他人必须首先认识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能真正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

然而,真正让“学会共处”的理念植入人们心中,还要依靠坚持不懈的教育。

      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换句话说,学会共处不仅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中心。

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和“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思想,使得他们很难与他人和谐共处。

而教育学生学会共处,又不能从书本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

它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因此,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主要通过小组活动。

如学习小组、卫生小组、劳动小组等体现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和谐共处。

以小组为单位,朋辈互助,共同提高。

我们开展的体验教育,优化了儿童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

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众星捧月,处处保护有加,致使不少孩子胆怯、孤僻、任性、唯我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