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3792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杭州二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强碱的是()

A.Na2CO3B.Na2OC.NH3·H2OD.氢氧化钙Ca(OH)2

2.下列仪器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A.蔗糖B.氧化钙C.漂白粉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CuCl2B.CH3COOHC.NaHSO3D.NaHCO3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银白色的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

C.蓝色硫酸铜固体中加入浓硫酸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既可用于净水,也可消毒杀菌B.工业用焦炭还原氧化铁在炼铁高炉中制铁

C.工业上用饱和石灰水制备漂白粉D.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7.下列反应中,非金属元素被还原的是()

A.MnO2+4HCl(浓)

MnCl2+Cl2↑+2H2OB.H2+CuO

Cu+H2O

C.2FeCl2+Cl2===2FeCl3D.2KMnO4

K2MnO4+MnO2+O2↑

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B.CCl4的电子式:

C.18O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丙烷的球棍模型:

9.下列物质不能使氯水褪为无色的是()

A.AgNO3溶液B.NaBr溶液C.Na2CO3溶液D.SO2气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先检漏,且干燥后才能使用

B.使用pH试纸时用手捏住即可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蛋白质溶液和MgCl2溶液

D.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和异戊烷互为同系物B.C3H8O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35Cl2与37Cl2互称同位素D.(CH3CH2)2CHCH3的系统命名是2-乙基丁烷

12.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W

X

Y

Z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离子半径最大的是Y单核离子

B.X与M、X与Z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不同,但化学键类型相同

C.工业上M单质可以制X单质,这个事实可证明非金属性M>X

D.五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组成18电子分子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滴加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Ca2++2HCO3ˉ+2OHˉ===CaCO3↓+CO32-+2H2O

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能的反应是:

2SO2+3OHˉ===HSO3ˉ+SO32-+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

CaCO3+2H+===Ca2++CO2↑+2H2O

D.FeCl3溶液中加入KSCN:

Fe3++3SCNˉ===Fe(SCN)3↓

14.下列不能说明2NO2(g)

N2O4(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反应速率2v(NO2)逆=v(N2O4)正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B.石油裂化和裂解的实质均是将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

C.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消耗O2量相同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乙酸乙酯、葡萄糖、蛋白质都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B.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乳汁、脂肪等均含有蛋白质

D.植物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

用下能转化为酒精

17.化学镀铜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uSO4,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对废液进行回收处理,装置如图,其中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已知:

①Cu2++HCHO+3OHˉ=Cu+HCOOˉ+2H2O;

②还原性:

HCHO>M(—种金属)>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之前,应将含OHˉ的HCHO溶液加入到装置的左侧

B.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HCHO-2e-+H2O=HCOOˉ+3H+

C.若将质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过程中,大量的OHˉ将向左侧迁移

D.放电一段时间后打开开关,移去质子交换膜,装置中可能会有红色固体、蓝色絮状物出现

18.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氯水中滴加NaOH至溶液呈中性:

c(Na+)=2c(ClO-)+c(HClO)

B.100mL0.2mol·L-1的NH4Cl溶液和200mL0.1mol·L-1的NH4Cl溶液所含的n(NH

)相同

C.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OH-)≥c(H+)

D.常温下,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c(CH3COOH)+c(H+)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键的破坏或形成

B.硫酸钾和硫酸溶于水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所以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D.H2和Cl2在光照条件反应生成HCl,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B.标准状况下,33.6mL氯气通入水中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10-3NA

C.常温常压下,28g由C3H6和C4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

D.同温下,pH=1、体积为1L的硫酸溶液所含氢离子数与pH=13、体积为1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氢氧根离子数均为0.1NA

21.在一定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图,其中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状态M和N均表示2molN(g)+6molH(g)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H=-92kJ·mol-l

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进行所需的最低能量,增大了反应放出的能量

D.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的△H

22.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 

N2+CO2+2H2O。

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组别

温度

时间/min

n/mol

0

10

20

40

50

T1

n(CH4)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CH4)

0.50

0.30

0.18

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1·min-1

B.由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较适宜的温度为T1

C.40min时,表格中T2应填的数据为0.18

D.0~10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

23.常温下,现有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

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c(NH4+)>c(HCO3-)>c(NH3·H2O)>c(CO32-)

B.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

c(NH4+)+c(NH3·H2O)+c(H+)=c(OH-)+2c(CO32-)+c(H2CO3)

C.往该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时NH4+和HCO3-浓度逐渐减小

D.通过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24.钛酸钡是一种强介电化合物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

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工业制取方法如下,先获得不溶性草酸氧钛

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后可获得钛酸钡粉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CO2↑+Ba2++H2O

B.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

C.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CO2

D.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得到BaTiO3的同时,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CO2和H2O(g)。

25.某固体粉末样品中可能含有SiO2、Fe2O3、CaO、CuO、MgO、Na2O和炭粉等成分,为确认

其中的组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从现象1和3可推断样品中有CaO,没有Na2O

B.从现象3可推断样品中有SiO2

C.从现象4和5可推断样品中有Fe2O3和MgO

D.从现象4和6可推断样品中有炭粉,无CuO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6分)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完全燃烧后生成m(CO2)∶m(H2O)=22∶9,A在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C→E为加成反应。

现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

(1)有机物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B和C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B、C、F三种物质

B.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到B中,钠块浮在液面上,并产生气泡

C.有机物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醚[(CH3CH2)2O]

D.为制备干燥的F,可在分离出F后,选用碱石灰作干燥剂

27.(6分)某同学用某化合物X(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②中还观测到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溶液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黏合剂。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步骤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2)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28.(4分)纳米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纳米级Fe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高效催化性等优良的性质。

资料显示:

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如下两个装置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该反应并验证产物。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装置甲验证气体产物的操作是。

装置C的作用是。

(3)A同学取出少量乙装置中实验结束后的固体物质于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观察到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震荡,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推断该条件下生成FeO,B同学却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

29.(4分)将FeCl3、CuCl2混合溶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中充分反应,所加混合溶液的体积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如图所示。

已知原混合溶液中Cu2+浓度为0.140mol·L-1,经检测M点时溶液中无Cu2+。

求:

(1)c(FeCl3)=________mol·L-1。

(2)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g。

30.【加试题】(10分)

(一)以一氯代乙酸钠(CH2ClCOONa)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1,2-二氯乙烷(CH2ClCH2Cl),

装置如图1所示。

(1)所用的离子交换膜是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2)写出电池总反应。

(二)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成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并联合合成氨厂一起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

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如图2。

煅烧炉

请回答:

(1)关于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反应体系中一般用V2O5作催化剂

B.因为该反应ΔS小于零,所以反应的ΔH一定也小于零

C.因为该反应的ΔS小于零,所以反应的压强控制越高越好

D.该反应往往控制在500℃左右,是因为该温度下反应物转化率最高

(2)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48。

若在该温度下,在9L的恒容容器中投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进行反应,则氨气的平衡产率y=________;若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1,相应平衡体系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3中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3)侯氏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编号)的循环。

(4)关于侯氏联合制碱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往沉淀池中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气的目的是提高NaHCO3的产量

B.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从母液中经过循环Ⅰ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2CO3、NH4Cl和氨水

D.往母液中通氨气目的仅仅是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31.【加试题】(10分)三氧化二镍(Ni2O3)是一种灰黑色无气味有光泽的块状物,常用于制作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和蓄电池材料。

某实验室尝试用工业废弃的NiO催化剂(还含有Fe2O3、CaO、CuO、BaO等杂质)为原料生产2NiOOH•H2O沉淀,继而制备Ni2O3。

实验工艺流程为:

已知:

①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2

沉淀完全的pH

3.6

9.7

9.2

②常温下CaF2难溶于水,微溶于无机酸

(1)操作B中需调节pH范围为,使用Na2CO3调节pH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实验人员发现温度不同时,镍的浸出率不同,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释当温度高于70℃时,浸出液中Ni2+含量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酸浸效率,可充分搅拌或适当提高硫酸浓度

B.操作A中应持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杂质Cu2+彻底沉淀

C.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BaSO4

D.为得到副产品胆矾,应蒸发浓缩至出现大量晶体,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进行趁热过滤

(3)电解过程中,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但是反应前后溶液中Cl-浓度不变。

写出生成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操作C加入NaF后如何证明沉淀完全

(5)工业上也可通过将草酸镍(NiC2O4•2H2O)在热空气中干燥脱水,再在高温下煅烧三小时制得Ni2O3,同时获得混合气体。

草酸镍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加试题】(10分)有机物G(C26H26O2N4)是一种塑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塑料的使用寿命,其合成有关路线如下:

已知:

①F的1H-NMR谱中只有一个峰②

请回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的反应需控制在较低温度,因为酚容易被氧化B.B→C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C.D物质既具有酸性,也具有碱性D.E在工业上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工业中的催化重整

(2)G的结构简式

(3)写出C→D的反应方程式

(4)请设计以E为原料合成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可使用n≤2的有机物,无机试剂任选)

(5)写出化合物C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须同时符合:

①能与FeCl3溶液显色②苯环上的氢只有2种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杭州二中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5DBCAB6-10DCDBC11-15ACBDD16-20DDADC21-25DBDCC

26

(1)羟基

(2)取代或酯化反应

(3)CH3COOH+CH≡CH→CH3COOCH==CH2(4)AC

27.

(1)Mg2Si,Mg2Si+4H+==SiH4↑+2Mg2+

(2)SiH4+2NaMnO4==2MnO2↓+Na2SiO3+H2↑+H2O

28

(1)蒸发皿

(2)用点燃的木条移近肥皂泡,观察是否听见爆鸣声;制取水蒸气。

(3)可能有过量Fe还原Fe3+(各1分)

29.

(1)0.04(不考虑有效数字) 

(2)8.96(各2分)

30.

(一)⑴阳(1分)

作图见右

(二)⑴B(1分)⑵50%⑶Ⅰ(1分)⑷C(1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31。

(1)3.6~7.2(1分);

CO32-+2H+═CO2↑+2H2O(1分),2Fe3++3CO32-+3H2O=2Fe(OH)3↓+3CO2↑(1分)

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浸出率降低(1分)

(2)AC(2分)(3)ClO-+2Ni2++4OH-=2NiOOH·H2O↓+Cl-(1分)

(4)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F溶液,若试管内无沉淀产生说明已经沉淀完全(1分)

(5)2NiC2O4

Ni2O3+3CO↑+CO2↑(2分)

32.

(1)B

(2)

(3)

(4)

(5)

(每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