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3557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docx

论作文教学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定稿

 

论作文表达思想的真实性与语言的协调性

罗玉石

2009年12月20日

摘要:

思想的真实是作文的魂,语言的协调是作文的魄,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能够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而当前许多学生的作文要么只注重写作技巧,语言华丽而缺乏真实的内容;要么内容真实而语言表达不协调。

学生为了考试得到高分和老师的认可往往按照前者来作文,从而危害了学生作文和相关能力的发展。

本文拟从作文表达思想的真实性与语言的协调性两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

作文思想语言真实性协调性

作文的真实性即作文思想内容的真实,要求学生在作文时不说假话、套话、空话,要言自己所想言,能够结合主题,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作文的协调性即作文语言表达和谐、通理,能够使读者愉悦地接受和认可作者的思想情感。

其中,作文的真实性是基础,是作文的魂;作文语言的协调性是关键,是作文的魄。

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能够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一、作文表达思想真实性与语言协调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作文真实的表达思想有利于学生树立说真话和诚实的良好品质。

而今,作文教学似乎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让老师和学生都绞尽了脑汁,为了得到高分,片面的最求文字表达的华丽,忽略了真实思想的表达,养成了学生说假话,空话的文风。

思想的表达是作文得以生存的源泉,一篇作文,就是要向人们传递一种信息,表达一种思想。

文章是人的思想的直接反映,学生要写出正确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作文,就要加强思想锻炼,培养高尚的人品。

德国诗人海涅说:

“假如胸中没有一颗真心,就不能为广大群众写作。

”就是说文章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感情的凝聚。

鲁迅在论述美术家的修养时,更明确提出:

“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修养和高尚的人格。

他的创作,表面上时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象。

”同理,作文也是作者思想与人格的透影。

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锻炼自己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责任感、荣誉感,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思想的真实性要求学生的所感、所言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

学生生活的积累对写作是很重要的。

写作的对象是大千世界,天上地下,社会人生,万事万物,都是作文要表现的内容,所以学生一定要直接生活,自身经历去深入体验,积累感受,为写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正如歌德所说:

“依靠体验,对我就是一切;臆想捏造不是我的事情:

我始终认为,现实比我的天才更富于天才。

”否则,写作活动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现在的很多学生甚至是知名的作家,都善于闭门造车,所感所言都是借鉴别人或自己凭空想象的,没有独到的见解,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不少小学生怕写作文,问他为什么,最普遍的回答是没有内容可写,也没有写作文的愿望。

这固然和学生对生活得认识能力有关。

只有当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想写点真实有意义的东西,他才会留意身边的事物,注意观察,多动脑筋去想,抓住许多从眼皮底下滑过去的素材。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处处做个有心人,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里的语言已经不再是单个的信息符号,而是蕴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载体。

纯粹的语言表达是空洞的,立不住脚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好,不仅仅是他的用字处辞恰当,还在于他向人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的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用字处辞感觉都很好,让人觉得他似乎是一个语言天才,但当他站到讲台上去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时,却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有时候好像说了点什么东西,却说得模糊不清,这其实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认识不足。

作为教师,特别是作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表达能力,而要真正地做到培养学生的这种表达能力,就在于要通过作文教学去引导学生认识和观察生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真实地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只有通过这样的思想表达,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把这种观察生活和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叫做“内部语言外化”的过程。

把已经打好的“腹稿”,即以内部语言形式保存在大脑中的文章结构、内容和形式合乎语法地书写出来,就是“内部语言外化”。

因此内部语言外化的过程主要是运用写作知识的过程。

按理说,这一阶段本身并不需要涉及心理加工活动,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写作构思基本完成,开始书面表达时,作者的思维加工并不停止,而是对写出的内容继续

傅德岷,王远舟,刘苏.写作基础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0.06.2

思考和分析,一旦发现与主题不符合或不能完全符合的文字表述,将会立即返回到构思

阶段,按上述过程重新构思,构思完毕再接着写。

可见,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过程并不是和构思过程分开的,往往是同步进行的。

在这一阶段,是思想进化的过程,更是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和词语加工能力的训练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对语言文字表达的修改和润色,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前者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后者是认识事物的能力。

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恰恰是这两种能力的直接表现,能够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让两种能力都得到发展,让这两种能力相互促进,自然,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学生的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好的作文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上,而且很重要的表现是有自己的见解,有点与别人不同的感受。

只有重视两种能力的训练,促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统一地得到发展,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也才能使作文教学在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打基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两种能力的训练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

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训练不能离开观察、思维的训练而单独存在。

如果离开了观察和思考,学生无所见无所闻、无所思无所感,那么语言文字的表达也就失去了依托。

同样,观察和思维的训练也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而单独存在。

在观察中得到的见闻

和感受,往往是零散的,不够确定的,而且有的时候是各种思绪一下子涌上心上来,没有个头绪。

只有经过一番认真的组织安排,遣词造句的工夫,这些零散的、不够确定的、一下子涌上心头的思绪,才能变成比较明确的、有条理的思想内容。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由于《标准》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的,所以,他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写作知识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152

催恋,剻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20

进的作文教学理念,我将从作文表达思想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协调性来说说当前作文教学和写作技能的倾向,较为全面的规范写作教学。

针对《标准》提出的要求,对比国外先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内容缺乏真情实感

以往的写作教学虽然也强调学生写作要“有具体的内容”,但同时对写作技巧的要求也很多,如“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使人知道是为什么而写的;有条理,按一定得顺序写,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些,次要部分写简略些;注意选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句子要通顺连贯”等。

这反映在教学中,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

李真微在“作文感悟”中说:

“作文教学第一步就教学生会语言,写出的句子合乎语法,没有语病,然后要求丰富、生动,这如同学木匠,会用斧凿钻刨一样。

第二步告诉学生会按文章的体式安排篇章段落,即合文体,会结构,这就如学木匠做出部件后组装成家具。

所以我们就用教木工的方法来教作文,要求学生学会写作技能、技巧”。

然而,木匠靠别人提供材料,作文则靠自己提供材料。

所以,片面地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往往造成学生作文的空洞无物。

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写作时,首先要知道“写什么”,然后才能学习“怎么写”。

在国外,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掘素材的能力,而不是以掌握写作技巧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的生活作文。

生活作文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一定要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关键是他们有东西可以写。

它是一个促进人格形成的主体活动同作文表达活动融为一体的完整的活动,它是学科教育同生活结合的一种形态,是一种综合化的学科教育。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学生来说,“写什么”是“如何写”的前提和基础。

许多老师不无感触的指出:

“如何写”的每一个过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表现,从“写什么”的角度去解决“如何写”才抓中了要害。

(2)、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真实的思想中常常会有一些消极的东西,这是由人性决定的,教师面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消极错误的东西,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而不要一票否定。

作文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多伟大的作家,其实他们首先都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思想家,如孔子、鲁迅等。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要写出好的文章,首先要有思想,特别是合乎人性的一些真实的思想。

而目前我们的学

李真微.“感悟作文”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

生,根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习惯性的喊一些口号性的语言。

比如在小学阶段,就涉及到很多写人的文章,如:

我的老师。

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要求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于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作文经验,夸夸其谈某个老师的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所有的作文千篇一律,口号式的赞美一句连一句,而没有写出老师的缺点或对老师的不满。

其实返回现实中看一看,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对待工作都是呕心沥血,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事业。

在私底下不难发现,也有学生议论着老师的不是,倾吐着对老师的不满。

而在作文时,却不能表达内心对老师最真的看法和情感。

造成这样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们老师,因为我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准,学生只有适应了这样的标准,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

其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难发现,在写老师的作文中偶尔会出现对老师批评或者是指责的语段,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对这样的作文一票否定,而应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给与肯定。

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只说假话、空话、套话的问分,而写不出敢表达自己真实思想情感的作文了。

(3)、当学生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苦于语言的表达

一旦学生养成了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的习惯之后,其写作的思维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当他们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的时候,会受到平时机械训练和套话的影响,而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或者实际表达出来的意思和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不能用协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其实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想写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可是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写出来的时候,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比如一个学生的作文:

老师,你对我们也太凶了吧,我要是有你那么大,我就不听你的,可我现在又打不过你,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学生最真实的情感是希望和老师之间是平等的,这应该是一种好的思想,可这个学生的语言显得很不和谐。

如果平时对学生存在的这种思想多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们的一些思想,可以用一些零星的话语把意思表达出来,但要用简洁、严密、准确的书面表达就觉得很难。

我们往往碰到或听到这样的情况:

讲话人讲了一番话,听众反映不错,可是根据录音一字不漏地整理出来一看,就发现有些地方重复,不连贯,甚至语句不通顺。

这些毛病在听的时候并没有明显感觉到。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在说话的时候,听的对象就在眼前,有当时的语言环境,讲话人还可以用声调、手势来帮忙,而一旦写成文字就不同了,语调,手势不能借用了,全要靠文字来表情达意。

作文教学的特定任务,正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文字来进行表达的能力。

这种能力形成了,学生将终生受益。

因此,只有在平时注意了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对用词造句的推敲,用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才能有话可写。

(4)、学生缺乏写作素材

思想来源于实践,要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前提是要有与主题相符合的真实的经历。

而我们的现状是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太少,虽然我们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许多的活动课,课外课都只是有名无实,常常是被语文课和数学课占了去。

没有真实的经历而要求学生写相关方面的作文,学生想不胡编乱造都难。

我刚参加工作在一个边远的农村小学任教,由于师资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校从未开过一次运动会,一次考试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次难忘的运动会,结果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学生开不了头,有的学生写偏了题,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费了很大的功夫却写得前后没有逻辑,所有学生的作文感受不到一点运动会的气息。

后来我试着为该年级的学生举行了一次小型的运动会,之后再让学生来写这个作文,结果与前次截然不同:

有的写了这次运动会的壮观,有的写了成功喜悦,有的写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少数表达能力不好的同学,其作文都具有浓厚的运动会的气息。

在总结时同学们谈到,以前也知道运动会大概是怎么一回事,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想不出该怎么写,这次经历了,总觉得写都写不完。

甚至后来在写其它作文的时候,只要有与这次运动会稍有牵连的作文,他们都会写到其中的一些事情或经历。

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实践少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爱动脑筋思考,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了过去。

三、促进作文表达思想真实性和语言协调性的措施

(1)、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不仅是对作文的要求,也是对做人的要求。

教师要把握住这个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随时加以指导。

有个学生春天养了许多蚕,整天忙着找桑叶,甚至作业也不做了,他爸爸一怒之下揍了他一顿,把蚕扔进了垃圾桶。

他偷偷拣回来十几条活着的,第二天早上又被爸爸发现,蚕被扔进了抽水马桶里。

后来他在作文中写这件事情时,情况全变了。

他写道:

“……爸爸说:

‘你是四化接班人,现在不学本领,将来怎么接班呀?

’我听了十分惭愧,立即把蚕扔了”。

教师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说只有这样才像作文。

教师鼓励他如实的写,写自己的心里话。

结果他写出了一篇从未有过的比较长的文章,语句通顺,而其也有感情。

文中的后一段是这样的:

“我一下惊醒了,见爸爸拿着蚕往卫生间走,我急忙跳下床,赤着脚去追,嘴里连喊:

‘爸爸!

爸爸!

’可是我跑到卫生间,水已经冲响了。

只见水在马桶里翻着,蚕连影子也没有了。

我急得直跳,光喊:

‘我的蚕没有了,蚕没有了!

’爸爸又想打我,可我一点也没有躲,对这爸爸叫:

‘蚕也是有生命的呀,你不可惜吗?

’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没有打我。

我呆呆地坐在床上,心想,也怪我,前几天要是做作业,蚕也不会死”。

这位同学还告诉老师,这样写有话说,不难,而且写后心中也舒畅了。

教师如能经常这样因势利导,学生就能逐步体会到作文就是如实地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就能逐步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的好品质。

同时,要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现在供学生读的报刊很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也给一些不动脑筋的学生提供了抄袭的方便。

教师发现学生有抄袭现象,应及时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诚实的人。

那种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上几篇好文章,遇到题目有点搭得上,就改头换面的抄上去的做法应该坚决杜绝。

因为那样虽然能骗个好的分数,但失去了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诚实做人的本色。

(2)、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观点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与未成年人并不完全相同。

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时,要细心体会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思想,孩子的语言,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成年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学生的作文。

批改学生作文是应多留少删,多就少改,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

从作文中发现了学生文明的言行,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通过批语加以赞扬,通过讲评加以表彰,使得好的思想品德得到发扬光大,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勇于探究与发现。

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出现消极错误的东西,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写出来的作文与自己原来想要表达

催恋剻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17

的意思是否一致,学生自己最清楚,所以要修改作文应该是学生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只

有学会了修改,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改学生的作文,改上去的是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且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养成写完就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极为不利的。

(3)、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生作文并不是从提起笔来才开始,文章写完就结束,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在提起笔来之前,就已经花了一些功夫,包括思想、材料、语言等方面的准备。

这些准备,主要不是靠作文前的临时抱佛脚,而是靠平时的积累。

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实践,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

生活越充实,感受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越扎实。

写作素材的拓展,教师要做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其中包括班内的活动,学校举行的活动,课程规定的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等。

这些活动对学生的益处,从道理上讲谁都懂,而要把这些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不再是一句口号,却不是简单的事情。

学生只有在活动与实践中,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在写作时才有内容可写。

学生没有内容可写,也没有作文的愿望,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还不够充实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爱动脑筋想。

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内容想写,教师就要注意在丰富学生生活得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使他们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与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4)、针对某一次作文,反复修改,达到真实性与协调性的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同样的表达一个意思,但不同的人说出来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有的人说出来让人能够接受,有的人说出来让人不能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我这里说的语言的协调性。

同样的一个意思即表达的真实性,是否能够让人接受即表达的协调性,真实性是基础,不能动摇,协调性是关键,可以改变。

也就是用能够让大家接受的语言,即最协调的语言来表达你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思想,但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训练的。

针对某一次作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其总体情感态度或其中的部分语言在不改变其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达到真实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一个学生在写人的作文中写到自己的父亲喜欢打牌,不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表达上表现了对父亲的不理解和极端的恨。

从他写作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所要表达的是希望父亲不再打牌,而不是要来陈述父亲打牌这回事。

针对这个学生的写作,在修改的时候要给学生这样一个启示:

陈述父亲打牌的事实的内容要少,如何通过语言向父亲表达希望父亲不再打牌才是要去思考和作文的主要方向。

我认为,首先你要去理解你的父亲,他有什么样的烦恼,他面临着怎样的压力,他曾经是如何的爱我,创造我们的这个家等等;其次再陈述父亲现在的真实情况;最后,表达自己的渴望,对父爱的渴望,对其他孩子的羡慕等等。

这样的作文,从情感上来说对父亲是爱而不是恨,对生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自然他的表达也是协调的。

这种情感态度不但可以对人,同样可以对事物,自然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对部分句子,词语的推敲,修改也很重要。

在作文中选择一批有“疑义”的语句,引导学生共同来分析推敲。

推敲有“疑义”的语句,要与想表达的思想内容联系起来,看看这些语句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一个学生在写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写了这样的句子:

“母鸡站在前面,张开双臂,小鸡站在后面,抱着母鸡的腰。

”如果不仔细推敲,学生可能看不出这个句子的毛病,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句子写的与实际不符,因为并不是每个小鸡都抱着母鸡的腰,而是“第一只小鸡抱着母鸡的腰,后面每只小鸡抱着前面一只小鸡的腰”。

类似的“疑义”还有词语的感情色彩,语句是否符合自己要说的意思等等。

只有尊重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真实内容的前提下反复的推敲和修改,才有利于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才有利于学生提高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的能力,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催恋剻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17

参考文献:

[1]傅德岷,王远舟,刘苏.写作基础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0.06.1-8.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127-140.

[3]催恋,剻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99-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