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3486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创新项目.docx

大学生创新项目

附件:

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申报书

 

学院:

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项目名称:

中外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

□创业实践项目

负责人:

运佳

指导教师:

王瑛

 

文理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四年二月

填写须知

一、项目分类说明: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校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校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申报该类项目需额外提交企业导师合作指导协议书作为附件。

二、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容必须实事,表达明确严谨。

空缺项要填“无”。

三、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的人数含负责人在不得超过5人。

四、填写时可以改变字体大小等,但要确保表格的样式没有被改变;填写完后用A4纸双面打印,不得随意涂改。

项目名称

中外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项目起止时间

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

负责人

年级

学院

学号

联系

E-mail

运佳

2012级

外国语学院

2012105223

1057636709qq.

项目组成员

2012级

外国语学院

2013505003

123243808qq.

柳林

2012级

外国语学院

2012105228

123243808qq.

指导教师

王瑛

职务/职称

副教授

所在单位

文理学院

联系

E-mail

634298093qq.

校外导师

职务/职称

所在单位

联系

E-mail

一、项目简介(200字左右)

中外文化交流肇始于丝绸之路,繁盛于当今网络时代。

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几乎所有事情都离不开文化交流,大到国家的外交商贸,小到凡人的衣食住行,无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接触沟通、碰撞融合的特征。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圈的不断扩大,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特质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研究资料,从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并由此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中外的跨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更加深入。

 

二、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团队具备的知识、条件、特长、兴趣、前期准备等)

一、了解中外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扩大交流圈无疑是现在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研究这个课题,掌握怎样了解不同文化的方法,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现在各个学院,都配有外教。

而中国学生总会发现我们与他们之间还是会存在交流障碍,这都归结于文化原因。

了解不同文化,与外教沟通无障碍。

三、身为一个外语语言学习者,最重要的是传播文化,让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被全世界欣赏,同时引进外国先进思想,促进本国文化发展。

四、秉着对各国文化的热爱与研究,我们组成了一个精英团体,积极与各位优秀教师及外教畅谈中外文化,并采访了他们对英语教育的看法。

我们从中了解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所以想更深层次的探究中外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同时也准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五、运佳,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2012级英语专业学生,校演讲协会社长,校英语俱乐部晨读部部长,校读书先进个人。

现任2012级英语1212班班长,是本次项目的负责人,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良好的专业写作能力,勤学敏思,富于创建。

学习的同时也在省襄阳市新空间培训学校当英语老师,教授孩子们英语,并向他们宣传中外文化不同背景与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英语。

本人热爱文学,热爱中外文化研究,曾于2013年获得省翻译大赛一等奖,在文理学

 

在文理学院“友译杯”外语翻译大赛二等奖,外国语文化节先进个人,并将于2014年5月在《青年文学家》发表论文《主人公形象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质对跨文化化交流的影响--<傲慢无偏见>的比较》(详见附录1)。

六、洛,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现任2013级英语1314班班长。

本人主要研究英语教学,基于对教育与文学的热爱,于2012年获得全国高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于2013年获得省翻译大赛二等奖。

在2013年开办了英语教育机构,在开办教育机构的同时有所启发,在《考试周刊》上发表论文《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详见附录2)。

研究此项目后,开始研究中外不同文化,并在《北方文学》上发表论文《浅析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国梦”与“美国梦”说起》(详见附录3)

七.柳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2012级英语系的学生。

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外文化充满着兴趣。

现在是校卧龙爱心社宣传部部长,这期间,在襄阳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的“助孤助学,爱心义教”活动中,我主动为孩子们教授英语方面的知识,为他们讲解中外文化小故事,曾获得“优秀爱心家教”称号。

初衷不改,热情依旧,我在朗诵大赛中也采用了有中外文化底蕴的诗歌,也在“规汉字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在大一时曾任班长,为响应学校“诸读书工程”的号召,我也带领班级做了一系列准备,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也对中外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曾在第七届外语文化节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同时,目前还在新空间英语培训班兼职当老师,给孩子们传授英语知识。

三、项目方案(计划、技术路线、人员分工等)

1、邀请学校外教参与我们团队组织的座谈会,与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交流,共同探讨中外文化。

我们从两种文化的碰撞中,探索出相似点,差异与跨文化交流障碍,然后我们团队归结出这些不同的交流障碍,并打算以论文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2、结合外国语文化节的主打项目--中外文化知识大讲堂,在全校营造外语文化氛围(活动策划详见附录4)。

我们会根据此次活动,收集大量资料,并总结出营造外语文化氛围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意义。

最终会以论文形式展示我们的成果。

3、我们走访附近几所高校,向各位资深教育者询问在语言教学中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教育理念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学生的影响,对教学的影响,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资料收集后,我们会进行整理编排,写成论文。

 

资料策划论文演讲宣传收集整理

四、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现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跨文化的视野,认为外语教学就是讲授语言知识,重语言形式轻社会文化因素。

我们此次项目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及大学生跨文化意识。

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学生用语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有意向学生传授一些中外文化差异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动的文化知识。

我们的项目就着重于培养这种外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流。

这个项目主题是研究不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我们会从几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来展示我们的成果,将经典与创新相结合,新颖独特,带给大家不同凡响的精神洗礼:

1.为大家营造好的外语文化氛围,让大家设身处地的理解中外文化的精髓。

中外文化大讲堂的开设给大家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会激发出大家对中外文化的探索兴趣,也给我们的项目提供了不错的材料来源。

2.外教学生座谈会让大家有机会畅所欲言,在这场跨文化交流中,中外文化交流碰撞出的火花就是我们所致力于的经典。

在畅谈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差异,在探索中找出消除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最好方法。

不仅我们会从这次活动中挖掘出好的课题,大家也能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跨文化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3.另外,我们很好的将跨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联系起来,给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五、项目进度安排

前期准备:

对小组人员进行技术分工;请指导老师参与指导与研究;收集所需资料;查看各类文学著作与各国文化背景…

第一阶段:

资料收集与分类阶段(六个月)

三位同学分为三个组,每两个星期开展一次进度通报交流会。

A组:

中国典型文化资料收集。

特有的文化背景,几千年来重大的历史事件等…

B组:

外国典型文化资料收集。

英语俚语集及其历史背景等…

C组:

收集中外文化的相似处及差异。

第二阶段:

研究实践阶段(六个月)

在这一阶段,组员们要对所收集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打印成册。

在校园中开展外教与老师同学畅谈活动。

开展中外文化大讲堂活动,营造外语文化氛围。

去附近高校宣传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与他们探讨跨文化交流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第三阶段:

提出课题阶段(两个月)

经过第二阶段的分工研究,大家一定在思辨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又一时无法找到答案。

在本阶段,三组成员将一同进行各自第二阶段成果和疑问的综合讨论,提出一系列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并进行评估和选择;这些经讨论逐步清晰和成熟的论题,将在下一阶段进行专门的研究。

第四阶段:

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阶段(六个月)

在第三阶段形成的多个课题将在本阶段进行分组研究。

在上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交流中,三位同学将会再次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论题,综合运用各种资料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第五阶段: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阶段(两个月)

在本阶段,同学们将对各自的论文进行报告演说,我们会邀请本校及外校相关领域的老师进行批评指正,也欢迎校外同学旁听,安排一个诸如“论文答辩”式的自由讨论环节。

在针对论文文本的讨论结束后,希望能进一步展开对中外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的讨论,相信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一定会对如何学习和研究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心得。

第六阶段:

报告成文和推广阶段(两个月)

在本阶段需要完成上阶段报告会的文本性总结,并安排三位同学在系进行课程讲授。

 

六、项目经费使用计划(要求说明项目经费)

上机上网费:

100元

资料收集费:

500元

差旅费:

1000元

活动经费:

1000元

加工制作费:

500元

其他:

500元

合计:

3600元

七、项目完成预期成果(论文级别、专利、设计、产品、服务;创新实践项目需说明公司规模、营业额等)

前期准备成果:

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论文)洛

浅析文学作品《TheGreatGatsby》的现实意义

——从“美国梦”与“中国梦”说起(论文)洛

近期成果:

主人公形象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质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的比较(论文)运佳

预期成果:

1.怎样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论文)柳林

2.跨文化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论文)运佳

3.怎样和外教更好沟通(论文)运佳洛

4.营造语言文化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论文)柳林运佳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学院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

学校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

 

附录1

主人公形象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质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的比较

作者:

运佳王瑛

摘要: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两国先后产生了两本著作——《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

在相同的年代里,经由两位个性迥异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主人公的个人魅力,爱情观念却又那么相似。

而在不同的背景下,结局却又大相径庭。

这种相似和相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文化的不同特质。

通过分析主人公形象,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外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主人公形象爱情观念跨文化交流

正文:

中外文化交流肇始于丝绸之路,繁盛于当今网络时代。

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几乎所有事情都离不开文化交流,大到国家的外交商贸,小到凡人的衣食住行,无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接触沟通、碰撞融合的特征。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圈的不断扩大,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特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的形象,主人公的爱情观念,从文学作品中剖析文化,从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并由此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中外的跨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更加深入。

一、女主人公的形象特质

《红楼梦》开篇便介绍了林黛玉的由来: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始得久延岁月。

后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1】林黛玉被赋予了神的形象,美貌出众,清新脱俗,聪明伶俐。

作者笔下的林黛玉有血有肉,纯真率直,心地善良,待人真诚,又时而多疑,小心眼。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有“颦颦”一字和“潇湘妃子”一号,这一字一号,同她蹙眉和爱哭两大性格特征紧密相联,这里就与古典传说美女西施捧心而颦,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相结合,更显林黛玉的神化,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美好人物形象的神化。

通过雪芹对林黛玉形象神化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那个封建的旧社会有一种关于神的信仰。

即使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对神的美好憧憬也是毫无减消的。

就如林黛玉那般美丽聪慧,《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无疑又是历史上另一位完美的女性。

她勇敢率直,向往自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叛逆”。

当傲慢的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她声色俱厉的回绝了,“自从认识你的时候起……我觉得你十足狂妄自大、自私自利、藐视别人的感情……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2】此刻的她,自尊自爱,即使在当时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她也敢于挑战强权,从而赢得达西对她的赏识与尊重。

18~19世纪的英国,是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只能借助婚姻来改变命运,当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的时候,正是她对女权主义的捍卫,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人,崇尚自由的观念在那个男权时代也不能湮没。

通过林黛玉与伊丽莎白的形象比较,结合他们的性格与生活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在人物构造上的影响。

二、男主人公的形象特质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都是出生贵族的公子。

贾宝玉衔玉而生,非于常人的高贵,并且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文中是这样写他的: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1】从形容宝玉的词句看出,古代文人形容面目形象时借用不同意象,使读者对宝玉的形象有了更广泛的想象,人物会更加饱满。

而达西先生也并不逊色,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

“达西先生身材高大,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很快就引起了整个舞厅的注目。

他进来还不到五分钟,人们就传言,说他每年有一万英镑的收入。

”【2】作者形容达西先生只用寥寥几笔,通过外物的衬托,显得这位主人公更加高贵迷人。

达西先生的有一特质是在文中不断出现的,那就是他的绅士风度。

文章中写到:

“他是天下最好的庄主,……他的佃户和佣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的。

……凡是能使妹妹高兴的事,他总是说办就办。

他对妹妹真是无所不可。

”【2】奥斯汀当时生活的时代正是“绅士化”的兴盛期。

所谓绅士风度,也就是慷慨好客,乐于助人,富有社会责任心,举止大方,谈吐高雅等。

他就具备这样的绅士风度。

他具备的绅士风度与他的傲慢并不冲突,傲慢使他比较注重道德,注重个人修养。

这与英国当时兴盛的“绅士化”是分不开的。

从男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来看,人在形容美丽容貌时往往婉转含蓄,这与中国人传统骨子里的谦逊、含蓄的性格是紧密相关的。

相比之下,西方则更直率。

而达西先生的绅士风度也能直接反应中西方文化中礼仪、仁爱的文化特质。

三、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念比较

弗洛姆曾说:

“在任何一种文化里,爱的关系是那种文化里所有对人关系的强烈表示。

”由爱情观看文化特质就更加重要了。

封建社会下的林黛玉只能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传统婚恋方式,黛玉即使对宝玉心生爱慕,也不敢吐露真言,只能自怨自艾。

可骨子里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和对封建社会的抵触,又使她郁郁寡欢,最后只能选择以自己青春的生命去殉葬自己渴求的爱情,最终与宝玉天人永隔。

而从另一个文化层面上来看,林黛玉的爱情观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伤时,在爱情与世俗中争扎的林黛玉写了太多伤时的诗词:

《秋窗风雨夕》、《葬花词》等。

看似写景,实为抒情,将自己求爱不得的悲痛转化为诗词,她的伤时,也是一种渗合着婚恋之忧的身世感叹,表现了她对封建社会的无奈与埋怨。

一句“花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

”勾起过多少人的愁思?

而新兴女性伊丽莎白,显然是受到正在悄然兴起的资产阶级自由思想观念的影响。

她有着“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她的爱情观就是—没有爱情的婚姻绝不会幸福!

所以她爱憎分明,爱的理智,恨的也理智。

由伊丽莎白的爱情观结合当时的背景,资产阶级下的英国,人们追求自然平等的思想愈发强烈,女性捍卫女权的的时代已经开始,新旧思想交替正旺。

伊丽莎白的爱情观更是给封建腐朽致命一击。

四、男主人公的爱情观念比较

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体现在他的爱情观上,封建婚姻的听由父命让他极力反抗。

他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不愿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摈弃一切那个时代关于夺取名利,娶妻荫子的思想。

他与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容思想感情为基础的。

所以他的爱情观是与封建社会相悖的,但同时又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已经有了模糊的文化觉醒,有了对封建思想的否定,但却不知怎样改变,带着浓重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折射出近代中国在探求自由的道路上意识的萌芽,和求之不得的无奈与悲愤。

可以说这是一次文化的改革,以最后人物的悲剧性来揭示,意识的启蒙是在特定的文化下产生的,改变传统思想并寻求自由需要更长远的斗争,反映了近代社会自由思想对腐朽社会的冲击。

对于爱情,在那个世纪的英国,像达西这样的贵族男子原本应该十分介意地位,阶层,以及家庭。

但是他却遵从自己的心,尽管他知道和伊丽莎白的爱情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他还是不离不弃,选择为爱默默奉献。

英国传统观念中门当户对的思想也是深入人心的,这点与文化极为相似。

但是两部巨作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宝玉,黛玉天人两隔,达西,伊丽莎白幸福美满。

这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同样都是在与封建思想作斗争,为什么结果却那么迥异呢?

首先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另外则是中国人不愿创新,不愿改变,更贴切的是不敢改变。

而英国,与社会相比,西方社会很少受过去事情的影响,整个社会在单向时间的影响下迅速变化和创新,虽然英国封建思想也很浓重,但是那时候的英国在文化、科学方面迅猛发展,接触新兴思想更为广泛,人们为自由欢呼雀跃。

而这部作品实际上在某一程度上激励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五、主人公形象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质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可以看出,早在几百年前,雪芹与简·奥斯汀就有了一次精神上的对话,

一次跨文化的交流,虽然两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存在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高度一致,都是追求爱情的美好和对自由的向往。

而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质,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

在《红楼梦》中,通过对主人公的不同形象特点和爱情观念来看,中国人对“神化”形象的构造特点,对神仙佛法的追求;中国人的委婉含蓄;中国文人的伤时叹今;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以及中国自由思想的萌芽期。

这些特有的中国文化才造就了像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人物,而同样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人物,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文化特质。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也就是在历史的沉淀下,中国有史以来的民族性,这对外国人了解中国必定是有益的,这对外国人同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更是意义非凡。

在《傲慢与偏见》中亦然,英国人对基督教的信仰,向往;英国的“绅士”文化对时代的影响;英国女性权利的认知,开始捍卫女权;新兴思想在英国的兴起,无数英国人为自由而欢呼。

这些都说明每种文化实质上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致的,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而已。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各个文化的真正贡献在于指出相互间的‘细微差别’。

”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要博采众家之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4】真正的国家主体间的交流是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异质文化之上的文化认同才真正具有存在的意义。

换言之,只有真正认识到文化的异质性,国家主体间才能进行真诚对话,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跨文化交流,为本国的文化传播,经济发展提供可依靠途径。

【5】同时,通过诚实、开放的沟通,有助于丰富各国文化品质,当人们更多的考虑跨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新角度,新的文化见解时,文化的品质也将会有相应提高。

所以说,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质与跨文化交流其实是相互影响的。

只有做好跨文化交流,文化的品质才会有所创新;只有做好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质,才能做好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雪芹,高鹗,《红楼梦》【M】:

古籍,1991年

【2】简·奥斯汀(英),《傲慢与偏见》【M】,:

,2006年12月

【3】雪梅.由《傲慢与偏见》看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的绅士文化【J】中国大学学报2013年第19卷第1期

【4】雯祺.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三卷第12期

【5】周永秀,月霞.略论跨文化交流的实质【J】师大学学报2007年第31卷第三期

作者简介:

运佳,女,汉族,1994年3月8日生于省襄阳市,现就读于文理学院英语本科专业,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翻译;于2013年荣获第二十届省翻译大赛一等奖;:

;:

1057636709QQ.;邮政编码:

441053;地址:

省襄阳市区隆中路7号文理学院南区6#204室

附录2

论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以人教版初高中教材为例

(洛文理学院省襄阳市441053)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在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中,更是处处体现了情感教育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本文从实施情感教育的六大载体出发,即师生情感的培养、师生关系的构建、教材的使用、教师肢体语言应用、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评价机制的运用,深刻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情感教育英语教学教师学生

正文:

随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情感教学被列为《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积极实施情感教育,注重教育与育人相结合。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依据一定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在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中规定:

中学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1】。

因此,研究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情感呢?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实施情感教育的载体又是什么呢?

一、以培养师生情感为载体,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纽带作用

情感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必须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为基础。

首先,英语教师应当主动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在情感过滤学说中提出:

有了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2】。

因此,教师对学生倾注个人情感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英语)的兴趣和效果。

其次,学生应当尊重英语教师,同老师建立起信任和依赖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不抵制老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正确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