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3413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docx

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

2007—2013北京中考酸碱盐汇编

1、(2007)大理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

A.CaCO3B.Ca(OH)2C.CaOD.CaCl2

2、(2007)火碱的化学式是

A.NaClB.NaOHC.Mg(OH)2D.Na2SO4

3、(2007)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FeB.Ba(NO3)2C.Na2CO3D.NaOH

4、(2007)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CuSO4B.FeCl3C.HClD.H2SO4

5、(2007)鉴别碳酸盐一般使用的试剂是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钠溶液D.盐酸

6、(2007)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

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

7、(2007)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盐酸

8、(2007)在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红褐色沉淀生成B.有白色沉淀生成C.有气泡产生D.无明显现象

9、(200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A.HCl跟NaOHB.Na2CO3跟H2SO4

C.KNO3跟NaClD.NaOH跟CuSO4

10、(2008)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大理石D.澄清石灰水

11、(2008)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A.KClB.CO(NH2)2C.NH4ClD.Ca3(PO4)2

12、(2008)下图是一些物质的pH,酸碱性最接近中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番茄汁(4.0~4.4)

C.玉米粥(6.8~8.0)D.肥皂水(9.8~10.2)

13、(2008)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4、(2008)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B.杜绝非法开采矿山——保护资源

C.开采海底石油——开发新能源D.研制自清洁玻璃——研究新材料

15、(2008)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

常温下,将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

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

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83.6%B.86.3%C.88.1%D.91.6%

16、(2009)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17、(2009)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

涉及的反应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9、(2010)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青花瓷瓶B.塑料水杯C.纯棉毛巾D.不锈钢锅

20、(2010).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纯碱B.烧碱C.生石灰D.熟石灰

21、(2010)下列物质中,能作磷肥的是

A.NH4HCO3B.CO(NH2)2C.K2CO3D.Ca(H2PO4)2

22、(2010)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23、(2010)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24、(2011)垃圾分类从我我他开始。

废弃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25、(201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Na2CO3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26、(2011)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稀

中加入NaOH溶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

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

溶液

向盛有

的烧杯中加入

溶液

27、(201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8、(201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29、(2013)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30、(2008)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名为。

(2)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消毒能力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4)过氧乙酸(CH3COOOH)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

它不稳定易分解放出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并生成醋酸(CH3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一瓶久置的过氧乙酸溶液已完全分解,所得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12%,则原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200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中两种元素32、的质量比为7:

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

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②、③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的化学式

为;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008)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

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溶液。

②查阅资料: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

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这样的组合共有组。

(2)提出假设:

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

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稀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A

B

C

D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

C是溶液。

第二步:

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

已略去。

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

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

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三步:

依据右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

取少量B溶液倒入

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

再取少量D

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

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

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

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

不能确定的是溶液;

其鉴别方法是

②老师提出:

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33、(2009)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

衣粉5种物质。

老师从中取出3种物质,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

所示),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

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

质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7(填“>”、“<”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参照5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和,还含有的或,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

34、(2010)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

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液体

固体

 

35、(2010)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36、(2011)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

⑴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变为无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⑶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⑷实验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

37、(20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两个实验

实验1:

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1:

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

打开

,关闭

,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1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它是.

实验2:

研究

固体的反应

步骤1:

A中盛有稀硫酸、B中

固体,C中

固体

打开

,关闭

,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

,关闭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

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

打开

,关闭

,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

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

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38、(2012)(8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5、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

39、(2013)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

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40、(2013)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