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1098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docx

中外教育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教育史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A、原因:

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原因:

世袭制度使得奴隶主贵族失去了进取的精神;王权的衰弱导致了学校的荒废;社会的动荡、频繁的战争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

);士阶级的崛起,养士之风盛行。

B、意义:

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教师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扩大了教育对象;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私学通过自由办学、自由讲学来发展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由此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

2。

简述齐国的稷下学宫

A、性质:

官家操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B、特点:

①学术自由;②待遇优厚;③自由听讲、学无常师;④管理规范。

C、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繁荣;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留给后人思考。

3。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考过)

(2)教育的作用:

A、教育的社会作用: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庶、富、教”。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为政以德”。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对政治产生影响。

c、教育与法律的关系:

治理国家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d、教育与军事的关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以去,民信不可失去。

B、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观打破了奴隶主贵族长期以来认为贵族比一般平民要优越的思想.

(3)教育对象(考过):

“有教无类”。

A、“有教无类”的原意。

“类”不是指某种单一孤立的分类标准,而是广义的类,即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都应作为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是指那些愿意学习又在经济和时间上允许的人,不论贵贱、贫富、种族都可以接受教育。

B、“有教无类”的实践。

孔子广收门徒.C、“有教无类”的历史作用。

首先,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

其次,扩大到平民阶层,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顺应了社会历史的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4)教育目的:

“学而优则仕”。

含义:

学习成绩优秀是做官的条件,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君子实现贤人政治。

影响:

在春秋时有打破世袭制的时代意义,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保证官僚队伍的基本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5)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六艺",包含两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以前者为重心。

特点:

A、偏重社会人事,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B、偏重文事,轻视武事;C、轻视自然知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方法:

①学思行并重。

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以及掌握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②因材施教.主要解决的是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问题。

③启发诱导。

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尊重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④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

首先,知识面要广,思路宽,这样才能对事物了解的更深刻全面;其次,要有一个中心统帅,不能杂乱无章。

(7)道德教育:

①道德教育内容:

“仁”和“礼"。

“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是一条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

“礼”是社会行为规范,是一条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

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

②道德教育方法:

①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②克己: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③力行:

“力行近乎仁”;④中庸:

“过犹不及”;⑤内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改过: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8)教师观(考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

(1)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考过):

人性论:

性善论,主张人性平等。

教育的作用:

扩充“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2)教育目的:

“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人格理想:

“大丈夫”。

“大丈夫”的人格标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道德修养方法:

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已。

(5)教学思想:

A、深造自得:

强调在深入专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B、循序渐进:

“盈科而后进"指出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

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方法;D、专心致志: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得三心二意。

5.简述荀子的教育思想

(1)人性论:

“性恶论"。

在他看来,人的自然本能和感知觉都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向发展,故人性是恶的。

(2)教育作用:

A、对个人的作用:

人类的“礼”、“义”行为是人为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故称之为“伪”.“性”与“伪”是对立统一的,“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而“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

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本性,培养人的道德观念。

B、对社会的作用:

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国家军事强盛,人民富裕。

(3)教育目的:

将儒者分为三个层次:

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够以古持今,以已知推知未知,应对自如。

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4)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

秦朝的焚书坑儒,对传统文献造成了巨大的毁灭,但是由于荀子的口耳相传,一些经典得以保存下来,为后世封建社会提供了经典的教科书,为文化、思想的统一提供了依据。

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见知行。

“闻见”是学习的基础.接下来是求“知”。

“知”是指学习者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求“知”的方法:

一是“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即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比较,二是“虚壹而静",即撇接受新知识时不让已有观念阻碍新知识的获得;三是积微见著,积善成德。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级的阶段.

(5)教师观:

倡导尊师。

原因:

一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认为教师是治国之本,国家兴亡与是否尊师重教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的角度强调尊师,提出“师云亦云”,学生不应违背老师的学术。

6。

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

A、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B、教育对个体的作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通过教育,对人性进行加工和雕饰.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①主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

②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3)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

A、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B、藏息相辅:

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

C、豫时孙摩:

要事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预先采取预防措施.教学要及时行教、循序渐进.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D、启发诱导: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E、长善失救:

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好的方面,帮助其克服不好的方面。

教学方法:

①问答法;②讲解法;③练习法;④类比法.

4)历史地位:

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从其他思想中分离出来。

《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今天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7。

简述汉代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A、原因:

汉初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教育政策发生改变,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促进了各家学派的发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儒家学者们强烈的进取精神,大力促进儒学传播。

B、内容: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C、措施:

设五经博士,并为博士配备弟子;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

D、影响:

(1)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2)使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3)形成了世人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8.简述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

三大文教政策是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具体化,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③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其中独尊儒术是核心。

(2)人性论与教育作用:

将人性分为“仁气”和“贪气”.仁气是指人性中那些有利于促进发展封建社会道德的先天因素,占主导,贪气是指人性中那些与封建社会道德相抵触的先天因素,是从属的方面。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性是善的内在依据。

要使性变为善,必须通过教育。

还提出了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民之性”之人。

(3)道德教育:

A、道德是立政之本。

虽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刑罚为辅。

B、道德教育内容:

“三纲五常。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C、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其次,要做到“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

最后,人应该“必仁且智”,即在道德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

9.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反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认为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

(2)人性论:

把人性分为三种:

善人、中人(善恶混杂)、恶人,但人性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

(3)教育目的:

培养“文人”、“鸿儒”为主.将知识分子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其中文人和鸿儒是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第一次提出将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

(4)教育作用:

尽管人的先天禀赋有差异,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弥补。

(5)学习观:

①学知与闻见:

反对神学所崇拜的所谓不学自知的“圣人”,主张“知物由学"。

“闻见”的途径:

一是通过注意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另一种是通过书本或者他人的间接经验。

②思考与求是: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是虚伪的,所以需要思考,更需要“求是”的精神。

检验知识真伪的方法是坚持“效验”和“有证”的原则。

③问难与距师:

问难即在学习中,学生要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

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问难”和“距师”主要体现了对权威和书本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10。

简述唐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A、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的教育行政体制。

B、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日益健全。

C、教学内容丰富,扩大了知识范围。

D、学校类型和设置形式多样化。

E、教育的等级性增强。

F、学校的分布面较广.G、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H、重视医学教育.I、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11.简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A、相互促进:

科举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繁荣;第二,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对于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有积极意义;第三,科举考试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等科,对社会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青少年的陈规陋习,多少有一定冲击.同时,学校教育为科举提供了大量的考生来源。

B、矛盾对立:

重科举、轻学校现象日益突出,使学校教育逐步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校教育产生了种种形式主义的弊端。

12。

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考试取士的历史。

A。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2)科举是寓教于民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3)选拔相对客观公正,有利于提高封建政权的行政效率;(4)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向学的风气;(5)科举考试中有明法、明算等科目,冲击了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错误思想。

(6)对国外,如朝鲜、日本等国以及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B.消极影响:

(1)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

(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评分不客观;考官受贿现象严重;考生作弊手段高明。

(3)读书做官成了读书人唯一的目标,束缚思想、败坏学风、阻碍学术发展。

13.简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士大夫教育:

A、士大夫重视教育的原因:

首先,继承了前辈从人性论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

人性有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其次,从士大夫保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的角度强调士大夫受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最后,从谋生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

B、教育目标:

培养治国人才,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对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人才.

C、教育内容:

德与艺。

德:

继承了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艺:

包括儒家经典、百家群书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杂艺”,即琴、棋、书、画等技艺.

(2)家庭教育:

①尽量早教:

认为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佳,原因有二:

幼年心理纯净,可塑性大;幼年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

②严慈结合:

家长对孩子不能溺爱,对子女的爱应是内在的,外在的表现应是威严.③均爱原则:

在多子女的家庭,不能偏爱子女。

④注意环境的习染等。

⑤重视语言和道德教育:

语言: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学习应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

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

14。

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性三品说:

A、性的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情是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内心反应,即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情感。

性和情皆分三品,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上下,而下品的人是恶的。

B、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能移。

C、性与情的关系:

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是善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是恶的.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

教育作用:

A、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但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级内发生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B、从生来不平等来论证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

C、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性本身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是将这些道德内容发扬开来。

(2)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为了培养治国兴邦的人才,主张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积极倡导恢复地方官学;重视人才的选拔,批判科举选士的弊端,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

(3)师道观:

A、强调尊师重道的原因:

①师道即君道,尊师即忠君,这是深层原因;②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唐国力日衰,学校教育也随之衰落,使儒家师道观日趋淡化;③科举使文学的地位逐渐超过经学.B、教师观:

①教师作用:

“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标准:

“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教师任务:

“传道授业解惑”,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

④师生关系: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这一思想不仅说明教师不是万能的,而且有教学相长的含义。

15。

简述“苏湖教法”

胡瑗主持苏州、湖州州学时为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而创立的一种分斋教学制度.其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经义斋:

学习儒家经义,目的是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

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目的是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评价:

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内实行分科教学,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开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16.简述“三舍法”

王安石主持熙宁兴学时为改革太学创立的一种教学形式。

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逐渐递升的等级。

外舍每年一考,内舍、上舍两年一考。

成绩根据操行和考试,均分为三等.上等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省试,直接参加殿试。

评价: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使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校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17.简述书院产生的原因、书院教育的特点、书院产生的意义

书院产生的原因:

①社会原因:

社会动乱,官学衰弱,士人失学;宋初重视科举,无暇顾及兴学;②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③受佛教禅林讲学的影响;④印刷术的应用,书籍大量增加.

书院教育的特点:

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②实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③实行门户开放的教学;④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重视自学能力;⑤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深厚;以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为培养目标;实行山长负责制,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产生的意义:

①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②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③在办学管理领域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18.简述蒙学教材的特点

①符合初步识字阶段的要求;②注意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兴趣,内容通俗易懂;④在进行识字教育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

19。

简评“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评价:

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

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局限性在于读圣贤之书,目的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教育的弊病所在,受到批判。

20.简述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

“致良知"。

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而主张“心即理”,“良知"是心的本质,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但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所蒙蔽,必须通过教育除掉物欲,从而恢复本心,即“灭人欲"、“致良知”。

(2)教育原则:

“随人分限所及”。

“分限”指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

含义:

对儿童的教育要量力而教、顺其自然、循序渐进。

对于不同的人要因材施教。

(3)教学内容:

凡利于“求其心”者均可为教育内容,如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在读经问题上,认为“六经皆史”。

(4)儿童教育:

①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②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③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歌诗能够激发儿童的意志,引导儿童的感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习礼能够使儿童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还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读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④教育要考虑不同人的发展水平,“随人分限所及”。

21.简述明末清初民主教育思想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强调教育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4)提倡习行、主动的教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评议国事、恒定是非的议政机关.

22.简述颜元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

培养的人才有两类:

一是“经世”之才,即各级政府官员;二是“百职"人才,即各种实用人才。

评价:

培养“实德实才",冲破了理学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征,反映了要求发展生产的新兴市民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2)教育内容:

文事斋(学习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学习兵法、射御等科)、经史斋(学习《十三经》、历代的法律、历史、诗文等科)、艺能斋(学习水学、火学等科)、理学斋(学习理学思想)、帖括斋(学习八股举业之道)。

评价:

从教育内容看,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经史礼乐,还纳入了自然科学知识和军事知识等,充分体现了“实学"教学思想。

(3)教学方法:

“习动”、“习行”。

基于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在实践行动中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倡“学用结合”和“讲练结合".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1。

简述洋务学堂的类型、特点和历史影响

A、类型:

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B、特点:

封建性和现代性并存。

体现在:

(1)办学方针:

“中体西用”;

(2)培养目标:

造就洋务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3)教学内容:

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及科技课程,也强调四书五经的学习;(4)教学方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重视理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

设立分年课程计划,确立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6)教学管理:

存在一定的封建官僚习气,并受洋人的制约;(7)组织领导:

由洋务大员直接领导和控制,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8)教师聘用:

聘用洋教习.

C、洋务学堂的历史影响:

积极:

①洋务学堂的创办,冲击了科举制度,在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②第一次建立新型学校,把西学付诸实践,改变了传统以儒经为主的教育内容,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为教育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前提。

消极:

①洋务学堂在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②新式教育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学堂种类不多、规模不大,教学内容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笼罩在“中学为体”的氛围中,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③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2。

简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1)“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早在19世纪60年代魏源、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等来表述“中体西用"的概念,最早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人是沈寿康;但直到张之洞写成《劝学篇》,“中体西用"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2)“中体西用”思想的阐述:

①在《劝学篇》,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从“中学”发题,注重纲常名教;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从“西学”发题,讲述西政、西史、西艺,尤其重视西政和西艺。

②中西学的关系:

“中学”为主,为根本,“西学”为用,为末节.“中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和祖国文明的情感,是保国、保种、保教的前提.“中学"是立国的主体,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必须放在学习的首位,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①历史作用:

论证了“西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造就了一批封建王朝的掘墓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具有积极意义,对教育的影响深远,表现在: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了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引进西学,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影响到了政治领域,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僵化的封建文化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教育和清末教育改革,对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②局限性:

维新思想蓬勃发展的时候,《劝学篇》应时而出,阻碍了维新思想的传播,不利于当时中国思想启蒙运动。

③总之,“中体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