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947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docx

20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附加文言汇编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汇编——附加文言

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

20.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苏辙,字。

(2分)

21.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

(2分)

【答案】19.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20.子瞻子由(每空1分)

21.取名“轼”,希望他从车轼中懂得“外饰”,不要过于张扬、外露;取名“辙”,希望他像车辙一样“善处乎祸福之间”,平安、远祸。

(每点1分)

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

“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

余剧皆然,不能悉指。

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

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20.《西厢记》是▲(朝代)▲(作者)的剧作。

(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的观点。

(2分)

【答案】19.(6分)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每处1分,多画不得分)

20.(2分)元朝、王实甫(王德信)(各1分)

21.(2分)作传奇要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

参考译文:

“重婚牛府”四字,是《琵琶记》的关键剧情,“白马解围”是《西厢记》的关键剧情。

其他的剧作都是这样,不能全部指出。

后来的人写作传奇剧,但是只知道写一个人,不知道写有关这个人的主要事件。

把这个人所做的事情,按章节逐一叙述,犹如散落的金子、破碎的玉石,用此可以作为折子戏,但是对于全剧而言,就犹如断线的珍珠、没有梁柱的房屋。

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寄吴中曲论良是。

“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此语大可轩渠。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

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

(选自汤显祖《答吕姜山》)

20.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并称为“ ▲ ”。

《牡丹亭》

  塑造了 ▲ (填姓名)这一反抗封建礼教,为爱出生入死的不朽艺术形象。

(2分)

21.用原文的词句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12字。

(2分)

12

【答案】19.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

20.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杜丽娘

21.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

后人习闻其说,奉为金科玉律,绝无独具只眼,得其真正佳胜者。

流弊所及,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选自况周颐《蕙风词话》)

20.北宋词人中,《小山词》的作者是  ,《清真词》的作者是  。

(2分)

21.“手高眼低”在文中指什么?

请概括作答。

(2分)

答:

                                                            

【答案】19.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6分)

20.晏几道  周邦彦 (2分)

21.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

(2分)

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论曰:

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

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

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

(节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

20. 《后汉书》的作者是  ▲  ,此书与《史记》《汉书》均为  ▲  体史书。

(2分)

21.  作者认为古人“致论于目睫”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分)

答:

                            ▲                                            

【答案】19.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6分)

20.范晔  纪传  (2分)

21. 班固惋惜司马迁的遭遇,自己却也未能免祸。

(2分)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节选自李清照《词论》)

20.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又称▲词、▲词。

(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李清照对柳永词的评价,不超过10个字。

(2分)

【答案】19.(6分)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20.(2分)易安(词)、漱玉(词)

21.(2分)合于音律但文辞庸俗。

2012~2013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二)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 题。

(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 处)(6 分) 

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而不学无识者流,且谓诽君谤主,不妨尊为文辞之宗焉,大义何由得明,心术何由得正乎?

 

(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20.文中所称的“骚与史”是指哪两部著作?

(2分)

21.这段文字批驳了“不学无识者流”的什么观点?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答案:

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6分。

不超过6处,每断对1处得1分,断错不扣分;超过6处,每多断1处扣1分) 

 答案:

《离骚》《史记》(2分) 

答案:

骚与史(或“屈原司马迁”)是文辞之宗。

(2分) 

【参考译文】《离骚》和《史记》堪称千古以来最完美的文章,它们之所以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是因为(作者的)情怀直追夏商周三代的精英,并致力推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

但他们的遭遇都很困厄,自然不会没有感慨。

那些学问不专精又没有见识的人,还认为《离骚》与《史记》虽然讥刺毁谤君主,并不妨碍它们被尊奉为文辞的宗师,(如此)《离骚》《史记》承载的大义怎么能够得到彰显,世道人心怎么才能得到端正呢?

  

2012~2013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一)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O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

《楚 辞》 辞 楚 故 讹 韵 实 繁 及 张 华 论 韵 谓 士 衡 多 楚 《文 赋》 亦 称 知 楚 不 易 可 谓 衔 灵 均 之 声 余 失 黄 钟 之 正 响 也 。

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圆,讹音之作,甚于枘方,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20.写出文段中提到的《文赋》的作者,以及“灵均”的姓名。

(2分)

21.刘勰认为在用韵时需遵循怎样的法则?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分)

【答案】19.《楚辞》辞楚/故讹韵实繁/及张华论韵/谓士衡多楚/《文赋》亦称知楚不易/可谓衔灵均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也(断对一处给1分,超过6处,多断一处倒扣1分)

20.陆机(1分,或“陆士衡”),屈原(1分)

21.协调(或“切合”,意思对即可,2分)

参考译文:

此外,《诗经》的作者运用音韵,大都清楚准确;《楚辞》用的是楚地的声音,所以错乱的声韵很多。

到西晋张华论韵,曾说陆机作品中的楚音很多;他的楚音正如《文赋》中所说的“不能改变”。

这就可说是屈原作品的余响,有失于雅正的声韵了。

切合的声韵运用起来,势如圆形物体的转动;不协调的音韵运用起来,就比在圆孔中投方榫还困难。

写作中能避免圆凿方榫,就不会出大的毛病了。

徐州市、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杨诚斋曰:

“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

何也?

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

”余深爱其言。

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

许浑云:

“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

20.《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   ,他提出的  ▲   ,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

(2分)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文本的观点。

(2分)

【答案】19.(6分)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每处1分,多画不给分)

20.(2分)袁枚(袁子才)、性灵说(每点1分)

21.(2分)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

(只答出其中一句者得1分)

【参考译文】

杨诚斋说:

“古往今来,天分低拙的人,大都喜欢谈论诗歌的格调,而不懂得其中的风情趣味,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格调只是空架子,只要有嘴就能描绘出来;而风趣专门描写性灵,不是天才就办不到。

”我十分喜欢这段话。

要知道,有了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会出于性情之外。

《诗三百》中有一半是劳动者及思妇直接率真表达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

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韵律呢?

而现在谈格调的,能超过这个范围吗?

许浑说过:

“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盐城市201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O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平公射鴳,不死,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