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620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docx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答案

(网络学院)

第一部分(第1~3章)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事务——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2、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3、公共权力——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公共权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其基本目的在于维持、调整和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4、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原则、规律和方式的科学。

5、政治创租——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并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

6、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它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并与社会公众总体利益相关,需要社会予以重视和解决。

7、公共物品——是指物品和劳务的利益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而不能为一个人所单独享有。

二、简答题

1、公共事务有哪些特征?

答:

第一,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公众;第二,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规模性,公共事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公共事务范围叫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第四,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统治阶级的要求。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公共管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

第二,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第三,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

第四,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第五,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3、公共权力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

第一,公共权力要维持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第二,随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公共权力对某些变化了的社会基本秩序作出调整,以克服社会内部的一般矛盾与冲突,防止其向对抗方向转化;第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公共权力还会推动和引导原有的生活秩序向一定的方向演化。

4、社会问题成为公共管理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答:

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公共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

社会问题要成为公共管理问题的五个前提条件是:

(1)它首先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

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无中生有、主观臆想出来的。

(2)它必须是一种能察觉的、可认知的状态。

若问题是潜在性的,未被人们发觉,尤其是未被决策者所发觉和认识,即使是已经客观存在,也不能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

(3)它必须是与一定社区内所有人相关(直接或间接地)的状态。

社会问题应是绝大多数人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4)它是一种有必要在当前或今后加以解决的状态。

因为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关注,就必须迟早解决,以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公共需要。

(5)它的解决将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或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这样才符合公共管理的目的和宗旨。

5、公共项目有哪些特点?

答:

公共项目是依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1)把特定的公共管理活动划分为必要的行为步骤或阶段,以便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2)必须仔细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特定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3)明确每一步的实施者和责任者,也即为完成该项目而组织起来的管理人员应当有清楚的分工与责任。

(4)有明确的时间表,包括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及完成期限。

(5)经常检查资源分配与预先规划是否相符合。

6、进入20世纪末科层制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为基础的新文明动摇并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社会经济、政治所引起的变化,给传统的科层制迎头一击,使它的先天性不足和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日渐暴露出来。

首先,科层制对法律制度的过度推崇已难以应付政治、经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

其次,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衰退。

再次,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最终造就出来的各级各类官员大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

7、寻租活动会产生哪些消极后果?

答:

(1)造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2)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社会经济资源浪费在一些于社会无益的活动上;(3)寻租活动使政府官员享受特殊利益,扭曲政府行为,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无休止追求行政权力的寻租竞争;(4)寻租活动还会引起“避租”行为的抗衡,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更多地耗费在无益的方面。

8、公共管理中效能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

效能性原则是指公共管理必须是高效和有效的统一,高效是强调公共管理过程的投入要素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与产出之间比例越高,则说明效率越高;有效是强调公共管理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目标之间越吻合,则说明越有效。

9、均衡性原则在公共管理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

公共管理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一致的要求,从一定的条件看,这些要求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它们并不是处在同一的层面上,有时会表现出相互的矛盾和冲突。

均衡性原则是指在公共管理中既要考虑到这些要求的合理性,也要注重这些要求之间的协调性,只有在不同要求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公共管理才能取得整体性满意的效果。

10、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

公共管理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提高公共管理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工作效率。

(2)增加公共管理机构实施的公共管理计划和项目的有效性。

(3)通过职能转移缩小公共管理机构的规模。

(4)改善公共管理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5)使公众更加容易获得公共服务,增强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反应力。

(6)增加公共管理机构行为的透明度。

(7)完善公共管理机构的责任机制。

三、论述题

1、公共事务的非营利性是否意味着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不能收费?

答:

公共事务的非营利性是强调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盈利。

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时是不需要交费的。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为了弥补提供公共事务过程中的经费不足,或者为了平衡在享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方面实际存在的差异,也会采用收费的办法。

当然,这种收费绝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为什么说公共事务具有阶级性?

答:

由于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共同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要求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从阶级性的角度,可以把公共事务分成两类,一类反映出长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类反映出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

而这种区分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变动必然取决于统治阶级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认识和判断。

3、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在国家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考察了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了国家是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的职能联系在一起的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形成了社会权力中心,最终社会权力中心集中表现为国家的形式。

在国家取得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地位的同时,国家也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

4、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

公共管理学不同于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主要研究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管理调度问题,包括行政制度、行政立法、行政体系的模式、行政运行机制、行政人员的激励等,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学侧重于讨论行政系统本身的有效控制和有序运行。

公共管理学主要是研究有序化后的社会公共组织如何通过开展有效活动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功能,而有关社会公共组织自身的行政制度和组织协调并不作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5、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

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有三个深层因素,其中根本的动因来自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许多根本性的转折和变化,表现为:

第一,利益结构多元化。

(利益源泉多元化、利益单元个体化、逐利行为公开化、利益关系矛盾化)第二,经济生活市场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非公经济发展迅速,价格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关系契约化)第三,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民主化和法制化)

6、政府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政府失效论认为,政府失效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

从需求方面来看,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存在被夸大的状况。

(1)对市场缺陷的强化增加了公共意识。

(2)政治组织与公民参政权力的变化。

实际的市场缺陷以及公众对这些缺陷意识的增加,反映在许多集团和利益组织的政治参与当中,并且受到其影响。

这些集团一直迫切要求政府运用立法、规制及其他手段来修补市场的缺陷,以产生他们所期望的结果。

(3)政治报酬的结构。

在政治过程中,立法者和政府官员的报酬经常增长。

他们把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法令,却不考虑执行这些法令所负的责任。

(4)政治角色的高时间贴现率。

由于这种报酬结构和选举官员的短期任职,可能使得政治角色的时间贴现率要高于社会的时间贴现率。

其结果通常是政治角色的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产生明显的脱节。

(5)负担与义务的分离。

从政府项目获利的一方与支付政府项目一方之间的分离,在收益与支付分别由不同集团承担的情况下,政治组织和未来受益者进行游说的动机将会导致政治上有效而经济上低效这样一种需求。

从供给方面来看:

(1)确定和度量产出的困难。

很难按社会共同认可的原则去规定政府的产出,而且很难进行定量的度量和定性的评价。

(2)单一的生产来源。

政府中某个单一机构的产出在特定的领域中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通过立法和行政的方式被固定下来。

由于缺少持续竞争,无法对政府产出的质量予以评估。

(3)生产技术的不确定性。

政府产出所需的技术对社会公众来说经常是未知的。

(4)缺乏“基准线”和终止机制。

政府产出总的来说没有一个评价成绩的基准,当政府活动不成功时,缺乏一种可靠的终止这种活动的机制。

上述需求和供给的状况造成了政府失效,并且,政治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进一步加剧和延长了政府失效的程度和影响。

7、在现代政府活动中为什么会存在寻租现象?

答:

在现代社会中,通常的寻租活动是利用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想方设法争取政府的干预,通过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来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的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使寻租者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由于政府掌握着行政权力,如果政府权力运用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制约力,寻租者就可能从政府那里获得特许,从面对某项社会经济资源具有垄断权,保证寻租者的更高的经济利益。

如果说,一开始政府在寻租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但在长期寻租活动的影响下,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正由被动走向主动。

政府通过“政治创租”和“抽租”的方式来获得自身的利益。

8、为什么说以人为本原则是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原则?

答:

公共管理的人本性原则,就是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确立,并运用于管理实践的一切从人出发,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要求。

首先,公共管理过程的起点必须是人。

公共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才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公共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

其次,人是公共管理的首要课题。

公共管理中包含着措施、手段、设施等要素,但是,这些要素首先是作用于被管理的人,再通过被管理的人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使这些要素产生协调和综合的结果。

再次,公共管理主体的人格化。

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组织和机构,其实际的运行和效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具体的人来完成,表现出人格化的特征。

最后,公共管理中人的群体性。

公共管理人本性中的人,不单指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