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5600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二部分 第4单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加标点

给下面

(1)、

(2)两道数学题加上标点,并说说能用几种方法为(3)断句。

(1)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2)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答案 

(1)《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2)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3)a.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b.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c.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d.弟弟找不到爸爸?

妈妈很着急?

e.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f.弟弟找不到爸爸。

妈妈,很着急?

g.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h.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i.弟弟!

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j.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

很着急。

1.(2011·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

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

“怎么了?

你。

”他回答说:

“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

“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解析 A.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B.省略号和“等等”,二者取其一。

C.问号改为逗号,“你”后的句号改为问号。

倒装问句,问号在句末。

答案 D

2.(2011·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句禅语啊!

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

“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解析 B.“读书则口不浊”后面的句号应在引号里面。

答案 B

3.(2011·重庆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秦少游《踏莎行》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

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

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

“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

“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解析 A.“一个迷字”中“迷”应加引号。

B.第一句没有疑问语气,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D.仅是指出课程名称,应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答案 C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2010·重庆卷)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

小鸟会住进去吗?

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解析 后面几句是四个连续的问句,所以“都有什么样的鸟”和“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之后都应加问号。

【例题2】(湖北卷)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

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解析 句子是陈述句,所以应该句末用句号。

【例题3】(山东卷)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的原初确认。

解析 不用问号。

【例题4】(湖北卷)小雨突发奇想地说:

“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

”博文打趣地说:

“去我家?

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解析 最后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问号。

问号是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如:

①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

你吗?

你能去吗?

②到底怎么办,(也可用问号)去还是不去?

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④在莫斯科街头,常有人围着我们的“奔驰”轿车问:

“用两辆‘伏尔加’换不换?

三辆呢?

”我到分社工作不满一年,车上的“奔驰”标徽已被扳走四只。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如:

①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②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③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

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

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如:

①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②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如:

①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②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③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反问句连用,必须都用问号。

如:

①难道还要我亲自去吗?

②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2010·山东卷)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解析 去掉冒号。

【例题2】(湖北卷)上海电影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如:

《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

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解析 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

【例题3】(江西卷)“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

“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解析 冒号改为逗号。

【例题4】(湖北卷)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

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

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解析 不能同时出现两个冒号,可把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冒号用在提示语或总结性话语的后边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

①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

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②时间:

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十日

地点:

汉口解放大道168号。

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错例如:

①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

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②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

《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冒号只管到“《林则徐》等”)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人称发生变化)如: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后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例如”、“如下”、“证明”和“认为”等动词作谓语时,它们后面一般用逗号)。

如: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如:

①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②“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③“落后就要挨打。

”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5.冒号还可表总结;表列举时,“如”之前不能用冒号。

如: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6.同一句中如没有用引号,不能用两个冒号。

错例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

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应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2011·重庆卷)秦少游《踏莎行》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解析 “一个迷字”中的“迷”应该加引号。

【例题2】(2010·山东卷)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解析 “天安门模型”应去掉引号。

【例题3】(山东卷)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

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解析 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

【例题4】(湖北卷)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

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解析 将句末引号内的句号放到引号外。

引号是表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如: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如:

①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②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3.表间接引用或部分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三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如:

①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②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引文末尾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如:

①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②他看她的脸上泪晶晶的便说:

“你哭了?

4.表示特殊意义。

如:

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和闺女一般。

(“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5.表特殊称谓。

如:

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6.表强调突出。

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7.表讽刺、否定。

如: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8.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

如:

“五·一”等。

9.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2011·江西卷)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解析 “……”与“等等”连用错误。

【例题2】(2010·湖北卷)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解析 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所以句中省略号后面的逗号要去掉。

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

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

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5种用法:

1.表示静默、思考或虚缺。

如:

①“你还没娶媳妇吧?

”“……”他绯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②“不但……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如:

何为:

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

2.表语言中断。

如:

穿长袍的问:

“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

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如:

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如:

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如:

“可恶!

然而……”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可滥用省略号。

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

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2010·山东卷)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解析 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例题2】(山东卷)“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解析 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题3】(江西卷)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解析 “持有毒品”后面的顿号、“植物”后面的顿号均改为逗号。

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例如: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竹、古松、洞天云海。

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如:

①他三十六七岁。

②距这里二三里。

③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④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并列词语结合得紧(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如:

①中小学生。

②省市领导。

③城乡交流。

④工农兵。

⑤调查研究。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如:

①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②曾都一中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如: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可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不用顿号,用逗号;并列词语作状语,如果并列成分都是词或成语,它们之间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则用逗号。

如:

①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②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③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④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如: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

”“向孔繁森致敬!

”的口号。

7.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如:

①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②市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8.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如: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很多花,菊花啦,月季啦,美人蕉啦等,争奇斗艳,煞是美丽。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如:

①A、B、C和D。

②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如: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湖北卷)古语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解析 括号应在引号外,括号内容只是注释引用语的出处而非引用语,所以不能在引号内。

【例题2】(江西卷)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解析 括号及内容应放在“教室”后面。

括号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如: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使用时应注意: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2)括号内句末不用点号,问号、感叹号可保留。

如:

我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样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

(3)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括号后。

2.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都不能同时有点号。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2011·重庆卷)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解析 课程名称不应该加书名号,可以加引号或者不加。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图画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名等,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如:

①“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②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③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④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⑤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⑥我刚走进电影院,就看见屏幕上赫然投着“生死抉择”四个字。

⑦“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首高亢激越的《好汉歌》唱出了“好汉精神”!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书名号的用法有三种情况:

A.书名在前,篇名在后。

如:

《后汉书·烈女传》

B.书名在前,类名在中,篇名在后。

例如:

《诗经·魏风·伐檀》

C.书名内又有书名。

如:

《读〈雷雨〉有感》

2.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如: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3.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篇章名、剧目名等简称时仍用书名号,不用引号。

如:

《标点符号用法》可以简作《用法》。

改正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标点。

【例题1】(2011·江西卷)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

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解析 分号连用错,分号应改为逗号。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一般用法:

1.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明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如:

①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②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2.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三点:

(1)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分句中,至少须有一个分句中运用了逗号或顿号。

如:

①正例: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②错例: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

一靠智慧;二靠群众。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如: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本句“但”前边用逗号也可)

(3)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如:

经验告诉我们: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