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二)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g)淳朴(chún)童稚(zhì)锲而不舍(qì)
B.和煦(xù)豁亮(huò)粗犷(kuàng)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发酵(jiào)提防(dī)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憎恶(è)匿名(nì)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不记其数相濡以沫谈笑风生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川流不息见异思迁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义愤填膺栩栩如生截然不同
D.中流抵柱惟妙惟肖迎刃而解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
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
(15字以内)(2分)
2007年5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检测结果分别高出.7厘米、1分米。
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
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
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答:
。
6.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2分)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2分)
答:
。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
8.综合性学习。
(8分)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
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
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2分)
选项:
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⑧赵州桥④钥匙桥
我会选:
A.B.C.D.
【活动二:
赏桥】下图是众所周知的赵周桥。
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
(2分)
答:
。
【活动三:
说桥】(2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2)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
【活动四:
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2分)
示例:
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
(2)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没有开花的紫罗兰》,回答问题。
(15分)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⑴开始,我不知道我家的附近还有一个那样大的苗圃,里面有着那样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
当然,我更不知道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放学之后常常光顾那里,一直疯玩到吃晚饭的时候。
有时看他回到家一脸热汗腾腾的或一身泥猴似的样子,我不知道都是那个苗圃惹的祸。
⑵从那时起,小铁开始总往家里拿一些花花草草的,种在花盆里,摆得阳台上到处都是。
反正是小孩玩,我没有管他,任他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好像那些花花草草是他统帅的千军万马。
⑶有一天,他搬回来一棵紫色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
⑷他进门就喊我帮助他赶紧找个盆,自己从书包里掏出早在外面挖好的一包土来,把这家伙栽在了盆里。
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问我:
“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一脸认真的样子。
⑸我便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紫色的家伙,然后摇摇头说:
“不知道。
”
⑹他兴奋地说:
“您不认识,我认识,我告诉您吧,它叫紫罗兰。
”
⑺“紫罗兰?
”
⑻我犯起了疑惑。
紫罗兰,我在公园里见过,不是这样子的呀!
紫罗兰的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
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我知道他最喜欢植物,光买的有关植物的书就不少。
⑼小铁看出了我脸上的疑惑,就对我说:
“爸,您不信?
”
⑽我赶紧说:
“不是不信,是和我以前见过的紫罗兰不大一样。
”
⑾“您以为紫罗兰就一种样子?
就不能多几样?
”
⑿看看他眼中的坚持,我说:
“就叫它紫罗兰吧!
”【A】于是全家都跟着叫它紫罗兰。
其实除了小铁,我们都知道它不是紫罗兰。
⒀它是那天小铁在苗圃里意外发现的,把它挖了出来,就爱不释手,因为它与众不同。
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他便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最后决定管它叫作紫罗兰,那兴奋地劲头就像科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星星命名一样。
只不过还想从我这儿得到证实罢了。
⒁紫罗兰成了他的新伙伴。
他关心的是它开没开花。
在他的想像种,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
他特意查了《少年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是开紫色、紫红色或血青色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怎么也得开出甭管是什么样子的花朵来,哪怕是如米兰一样那种白色细小的花,也得开出来。
⒂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
每天早晨起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
⒃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开花的意思。
我故意对小铁说:
“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
”他立刻反驳我:
“为什么?
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
”“可是它是一点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
”“您别着急呀,好饭不怕晚,它肯定能开花!
”
⒄他像是在给我给自己也给紫罗兰打气。
⒅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
【B】
⒆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
⒇一直到这棵它认为是紫罗兰的植物枯萎,最后彻底死掉,也没有开花。
(21)花开在哪里?
(有删改)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分)
答:
。
10.请说说第⒀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
(3分)
答:
。
11.文中有许多描写小铁迫切等待花开的句子,请找出其中两处。
(3分)
答:
12.文中有几处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请选择【A】或【B】中的一处加以品析。
(3分)
答:
。
13.“紫罗兰”最终没有开花,但作者以“花开在哪里”结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起什么作用?
(4分)
答:
。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11分)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
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
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
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
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
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
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
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
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
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
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
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
当需要上浮时,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
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4)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
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
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5)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6)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4.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2分)
15.选文条理清晰,第(3)段说明的内容是。
(2分)
16.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的方法,说明了(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分)
17.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
答:
。
18.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3分)
链接材料一:
中国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
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
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链接材料二:
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链接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
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
“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18分)
寂寞是一种乐趣姬有文
①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
搞学问就得甘于寂寞。
当时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己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后,对这句话也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②屈指数来,自己从事业余写作己30多年。
从起初在当地报刊《汤峪温泉》上的文章的发表,到现在频频见诸全国、省、市报刊杂志的“豆腐块”“千字文”,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因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从写作中找寻乐趣。
③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她)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觉孤独,那么他(她)经过一番潜心努力之后,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
④古今中外,大凡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很少有难耐寂寞的。
社交圈内不会产生科学家,麻将桌旁成就不了大文豪,嘈杂环境中出不了有所建树的优秀者。
就我所闻,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而文人墨客,则与文房四宝为伴,在翰墨天地里挥洒人生;在当今信息时代,也可在网络世界里指点江山,尽情畅游。
⑤寂寞是一轮柔和平静的明月,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甲]寂寞是一池光洁如镜的清水,谁也不忍打破它的平静;[乙]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丙]寂寞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心存理想乐于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韵味。
⑥说是寂寞,其实并不寂寞,寂寞是一种乐趣。
报刊上众多作者的名字个个耳熟能详,看到他们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朋友们的耳语。
征文竞赛颁奖会上登台领奖,通讯员表彰会上与笔友握手相见,彼此间推心置腹的相互交流,在谈笑风生中取长补短。
这些不都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一景吗?
⑦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
如果不能承受寂寞之苦,就难以尝到学问之果的甘甜。
如此观之,忍受寂寞是苦中有乐,寂寞中有美丽,寂寞中有幸福,寂寞中有乐趣。
写作,是心灵的倾诉,寂寞会变成快乐;读书,是生命的体验,会让你走出寂寞。
在寂寞中伴随快乐边读边写,边写边读,谁说这不是人生的幸福呢?
19.阅读全文,说说标题“寂寞是一种乐趣”的含义。
(3分)
答:
。
20.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分)
①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
答:
。
②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
答:
。
21.“寂寞是一曲无声的乐章,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分句是从第5自然段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插在“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
请说明理由。
(3分)
答:
。
22.如果把文章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作为论点,下列哪则材料适合作为它的论据?
为什么?
(4分)
[甲]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
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节选自杨绛《读书苦乐》)
[乙]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
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
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后来说:
“我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节选自王清铭《生活如椅子》)
答:
。
23.“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
”请联系自已的学习生一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不少于80字)(4分)
答:
。
(四)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El: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又何间焉
(2)公将鼓之
(3)遂逐齐师(4)望其旗靡
25.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2分)
(1)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2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翻译:
。
2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分)
答:
。
三.写作(40分)
28.阅读冰心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要求:
请从小诗中引出话题,自拟题目,围绕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C2.C3.B4.D5.近年我国学生身高长了体质差了。
6.晁盖、孙悟空7.
(1)上句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下句写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2)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8.【活动一】A.⑧B.④C.①D.②【活动二】略,符合题干要求,意近即可。
【活动三】
(1)故事①张飞喝断当阳桥。
②牛郎织女相会鹊桥。
③红军飞渡泸定桥。
④许仙白娘娘情定断桥。
(2)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是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见证。
【活动四】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
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
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二、阅读理解
(一)9.没有开花的紫罗兰(或:
紫罗兰)10.小铁为自己的得意命名而兴奋。
11.例:
⑴哪怕是如米兰一样那种白色细小的花,也得开出来。
⑵每天早晨起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
12.A处是父亲对痴迷于植物的儿子的尊重与呵护。
B处是父亲为了给儿子以鼓励,他也开始真心盼望着“紫罗兰”开花。
13.含义:
花开在小铁的心里,那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善于想像的心灵之花。
作用:
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深化主题。
(二)14.(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15.“海底飞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6.举例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17.“大体上”是限制性的词语,表示这是大致的分类,还有其他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类型。
这个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18.示例:
加快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究对我国发展至关重要。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海洋安全存在着危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快深海科技研究为中华民族的腾飞、祖国的富强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安全保障。
(三)19.
(1)耐得住寂寞可获得成功、获得快乐。
(2)忍受寂寞时苦中有乐。
20.①难以说清当时的情形,表明孤独艰苦程度之深②原意指敌对双方的武装冲突,这里表现出忍耐寂寞时自我较量的激烈程度。
21.乙处。
从前文“明月”与“清水”两者侧重“静”的描述,转入到侧重“战斗”(“动”)的描述中来。
22.材料“乙”。
该材料主要意思是居里夫人经过寂寞奋斗而攀上科学的顶峰,与画线句子“……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吻合,材料“甲”只是写寂寞中所获得的乐趣。
23.要求联系自己实际和谈认识,“认识”可陈述做学问的过程中苦与甜的关系,或苦是甜的前提等。
(四)24.(I)参与
(2)击鼓进军(3)追赶、追击(4)倒下25.
(1)刿(曹刿)
(2)之(它)26.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27.取信于民。
或: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三、作文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