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5331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docx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人大汇报

市人大纪念建国六十周年暨县级以上地方

人大设立常委会三十周年座谈会汇报材料

 

湖州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湖州市林业局

2009年9月8日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状况的标志。

保护利用好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拯救珍贵、濒危野生物种,开展科学研究,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和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近年来,我市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严肃执法,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积极研究探索野生动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现状

我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区,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

由于我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较多,空气湿润,因而非常适宜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已发现的野生动物主要有4大类200余种,其中哺乳类有云豹、梅花鹿、猕猴等40余种;鸟类有11目、27科,110余种,主要有燕隼、雕鸮、苍鹭等;爬行类有扬子鳄、乌龟、蝮蛇等30余种;两栖类有安吉小鲵、中华蟾蜍、黑斑蛙等20余种。

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扬子鳄、梅花鹿、云豹;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猕猴、燕隼、雕鸮;有世界珍贵、稀有物种安吉小鲵。

近年来,我市着眼于现代林业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

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

每年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野生动物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实施该项活动以来,我市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教育群众5万余人。

特别是2005年浙江省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对我市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二是切实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我市现有森林资源、森林公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人员61人。

乡镇林业站、木检站也配备了相关的管理人员。

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厅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规范开展行政许可、野生动物救助。

主要是严格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利用核准证、狩猎证等证的审核审批。

2006年至今共审核审批野生动物行政许可32件,涉及的野生动物品种有梅花鹿、鳄鱼、獐等;此外,进一步规范了野生动物救助工作。

去年至今,全市救助受伤野生动物100余只,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雕鸮、雀鹰、猕猴,省重点保护的白鹭、夜鹭、獾等。

四是严肃查处各类案件。

加强与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在农贸市场、农家乐、养殖场开展了“春雷行动”、“绿盾行动”等多次执法大检查。

2006至今共查处非法运输、出售、收购野生动物行政案件29起,刑事立案1起。

放归青蛙1.2万斤,蛇类0.3万斤,鸟类500余只,有效遏制了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行为。

五是重点做好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站工作。

2005至今国家林业局在我市设立了两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分别是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德清县下渚湖湿地公园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设立监测站的主要目的是监控候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上报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维护我市生态安全。

1、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即设立固定监测点辅与人工巡查的方式进行监测工作。

如德清监测点和下渚湖湿地公园合作,在两岛屿选定合理位置设立观景、监测两用观测台。

制定监测巡逻安排表,由专人进行巡逻监测工作,每天早晚两次进行监测,如实填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巡逻记录表,严格按应急处置预案要求上报,对无特殊情况的,规定于每天上午10时前报省厅。

2、实行24小时监测制度。

长兴监测站除了白天分三次监测外,晚上还利用红外线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去年11月,省厅还补助14万元给两个监测站,用于购置预警监控设备、消毒和防护应急物资等。

六是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比较滞后,给管理带来的一定的难度。

为此,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措施和规范,如:

《湖州市陆生野生动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市林业局关于野生动物管理审批项目说明》、《鳄鱼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管理规范》、《市林业局关于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二、我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情况

驯养繁殖。

全市现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36家、个体户1036人(含东林镇乌龟养殖户),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21种860.3万只(头、条),品种主要有梅花鹿、马鹿、河麂、鳄、龟、蛇、野猪等,年产值1.73亿元,从业人员2800余人。

从驯养繁殖的物种状况来看,两栖爬行类5种,鸟类10种,兽类6种,种源除扬子鳄外大部分从外省及国外引进。

全市野生动物存栏数在万只(头、条)以上的有3种,它们是龟、蛇、野鸭,分别有853万只、3.8万条和1.27万只;存栏数在千只以上有鳄鱼、林蛙、七彩山鸡,分别有3800条、5000只和1000只。

经营利用。

全市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单位为52家,根据不完全统计,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在800万只以上,大部分为乌龟,其它品种有蛇、龟、鳄鱼、野猪、野鸭、水貂皮、狐皮、獐乳等,年产值在2.9亿元左右。

分析我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的状况,重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乌龟养殖:

吴兴区的东林镇主要以繁殖、经营巴西龟、鳄龟、乌龟、鳖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年产值达1.5亿元,高峰时曾达到2亿元。

该镇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就业人员2000余人,已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

根据历年的市场行情,平均每户收益都在1-4万元之间,好的则在10万元以上。

目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养殖户亏本,产值有所下降。

2、鳄鱼养殖:

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1988年由省林业厅批准成立,2007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浙江省长兴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已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

目前,该自然保护区面积12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0公顷,同时还投资建设了中国扬子鳄村,内设放映宣传厅、鳄鱼标本厅、鳄鱼繁育区、鳄鱼观光区等。

年均接待国内外专家、游客近10万人。

保护区通过模拟野外生境、优强配对、提纯复壮等手段成功繁育扬子鳄1000余条,并且每年出生成活个体超过200条。

近年来,保护区还与IUCN鳄类专家组、国际生物学会(WCS)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由WCS、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等共同合作,从美国引进中国扬子鳄后代,组织并实施了野外放归项目,建立放归种群基因库。

目前,保护区正与浙江大学合作,探索性地开展鳄鱼制品的开发研究活动,借此提高鳄鱼产业附加值,为以后的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吴兴上跃龟鳖苗种有限公司200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已经在驯养繁殖湾鳄、暹罗鳄,养殖规模在800条左右,通过2年的养殖,去年还被批准销售湾鳄、暹罗鳄4000斤左右。

此外,东林镇的部分养殖户还存在擅自养殖湾鳄、暹罗鳄的现象。

据最新调查,全镇还有13个行政村,100余户农民从事鳄鱼养殖活动,存栏鳄鱼4770条。

3、蛇类养殖:

德清县新市镇子思桥村蛇类养殖产业比较发达,曾经被日本NHK电台称之为“中国第一蛇村”。

经初步估算,该村的蛇类经营利用量在14.5万斤以上。

其中又以德清县莫干山蛇类实业有限公司较为著名。

目前,该公司已建立蛇类养殖场地12000多平方,养殖场地75000多平方米,蛇类深加工场地2000多平方米,自动胶囊生产线一条,年均可创产值700多万元。

早在1988年,该公司成功研制了高成活率的“赤链胎蛇人工孵化技术”,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赤链蛇人工养殖、孵化、加工规程,该技术在目前还属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公司还先后开发了赤链胎蛇、速冻蛇肉条、食用酒蛇胆、蛇骨钙胶囊、三蛇粉胶囊等保健食品。

目前,还正准备加强技术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成立“蛇类研究中心”,以加快蛇类产业的研究开发,做大做强蛇类产业。

4、珍稀濒危物种的观赏性驯养繁殖:

近年来,我市的野生动物观赏性驯养繁殖已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北部有长兴的扬子鳄,南部有德清的朱鹮,西部有安吉的大熊猫。

这些国宝级物种的落户湖州,标志着我市野生动物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8年4月德清县成立了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依托下渚湖湿地公园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了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引进的朱鹮有5雄5雌,共10只,已产蛋44枚,孵化26只,存活13只。

现正在系统地开展朱鹮人工繁育、野外驯化、野生种群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安吉县于去年10月,引进了一对熊猫。

为此,安吉竹博园投资400万元建造了2000平方米的“熊猫公馆”,并聘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专职饲养员。

目前,正在筹建近3000亩的大熊猫竹子饲料基地,主要引进繁育箭竹、方竹、巴山木竹等大熊猫喜食的竹种。

此外,南浔区的浙江天湖裘皮制品有限公司和湖州马可狮派皮毛制品有限公司发展势头也较为强劲,年产值分别有9000万元和3000万元,两家公司的裘皮制品主要出口到北美、东欧、东南亚等国。

其它如梅花鹿、河麂、鸵鸟、野猪等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规模较小,效益一般。

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新课题,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

1、行政许可存在政策制约。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按物种的保护级别,由国家、省、市和县分别审批管理,且报批材料有待统一规范,报批时间也较长,这不利于产业的顺利发展。

尤其是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后,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对发展大规模的驯养繁殖起到了限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

如:

该文件中无蛇类一项,使得德清县的蛇类养殖受影响比较大,有些蛇类交易已转入地下,给当地的野生动物管理增加了难度。

2、驯养繁殖产业化程度不高。

养殖利用尚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有市场、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科技型龙头企业更少,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规模小。

根据对78家养殖及经营单位的调查,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仅有3家,100万-1000万元的企业5家,绝大部分企业年产值不足50万,有些更是不足10万元的作坊型企业。

二是效益差。

一些养殖户只顾眼前利益,一哄而上,盲目引种,生产和销售存在较大的投机性,最终因销售渠道不畅,投资过大,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三是养殖品种杂,缺乏核心竞争力。

部分养殖场将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混养在一起,种类主要集中在野猪、野鸡、野鸭等低端品种,不仅给饲养管理带来难度,且产品很难形成批次、批量,缺乏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

四是安全存在隐患。

东林镇有近100户鳄鱼养殖户因法律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未经许可擅自将4770多条鳄鱼与龟鳖混养在水池中,安全防护设施较差,对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自然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3、救助与补偿存在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救助受伤、迷途野生动物200只以上,主要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雕鸮、雀鹰、白鹇、猕猴,省重点保护的白鹭、夜鹭、獾等。

由于缺乏资金、专业设备、人才和机构,部分野生动物因救助不当,造成死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也给野生动物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野生动物相关法律、法规针对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损失的赔偿问题只作了原则性规定,没有出台相关补偿细则。

近几年,由于白鹭、雕鸮、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日益增多,已经威胁到了一些养殖产品和农作物,部分县区的林农、水产养殖户意见较大,甚至还出现过上访现象。

4、执法管理较为薄弱。

总体来说,我市野生动物执法工作人员较少,专业技术有所欠缺,面对数量众多的驯养经营单位,显的力不从心。

况且,大部分饭店、酒楼、农家乐均为季节性销售野生动物制品,品种集中在蛇、野猪、野兔、山鸡等,大多数经营户还考虑到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等原因,不愿意缴纳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费,形成了有证与无证同等经营,缴纳与不缴纳一样利用的局面,给执法管理带来了难题。

四、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

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爱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媒工具,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二是要经常深入到养殖场、经营单位,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三是通过张贴标语、拉挂横幅、竖立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等手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一是落实专项资金、人员编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中心等机构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3、加强重点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建设。

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挽救濒危物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对此,要继续加强现有14个各种类型的保护区、保护小区建设。

特别要重点推进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的建设。

一是增加资金投入,抓好保护区内道路、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广泛开展合作,加大科研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扬子鳄野外放归和朱鹮人工繁育项目。

三是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开发新的野生动物旅游景点,提高发展能力。

4、培育野生动物产业。

一是搞好审批服务。

要加强与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沟通,不仅要抓好54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行政许可工作,而且要解放思想,突出重点,搞好服务,扩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的种类和规模。

二是落实政策扶持。

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措施,鼓励龙头型企业、发展中小型企业、扶持作坊型企业,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发展,逐步建立起以蛇类和鳄类养殖业为龙头的野生动物产业体系。

三是提供技术支持。

要牵线搭桥,依托院、所的科技优势,开展野生动物养殖技术研究,寻求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和技术突破。

如对蛇类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技术攻关等。

加快建立养殖业协会,及时发布有关市场信息和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四是搞好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非法养殖、非法经营利用现象的查处力度,阶段性的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上下联动,联合执法,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针对东林镇农户随意养殖鳄鱼的情况,市林业局曾编制了《鳄鱼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管理规范》,组织区农林局进行过执法干预,已从原先的8000条减少到目前的4700条左右。

但由于情况比较特殊,涉及的农户较多,对当地经济影响比较大,建议采取逐步清理、逐步规范的办法加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