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5223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docx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

4、能初步具有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能把位、构、性初步联系起来并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回答法、归纳整理、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微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第一周期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8种元素

第三周期8种元素

周期第四周期18种元素

(横向)长周期第五周期18种元素

第六周期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26种元素

2、族

主族(A)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共七个主族

副族(B)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共七个副族

(纵向)第VIII族:

三个纵行,位于ⅦB族与ⅠB族中间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

对应练习:

1.___,美国的一期《自然》杂志披露了劳伦斯贝克莱国家实验室在1999年所宣布发现的第116号和第118号超重元素的论文有假。

而2000年,俄科学家却用另外的方法获得了第116号元素,因此第118号元素被从周期表上拿下来。

如果第118号放回周期表中,则应在0族。

那么第11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第六周期ⅥA族B第八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ⅦA族D第七周期ⅥA族

2.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三周期ⅤA族B第四周期ⅢA族

C第五周期ⅢA族D第四周期ⅤA族

(过渡):

下面我们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看一下各元素性质

二、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看表格

2、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3、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b.元素单质和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①同一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相应原子半径,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②同一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变小,阴离子、阳离子半径也在变小,但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③同一主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价态离子,从上到下,半径也增大

④相同电子层数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练习、

一、已知同周期的X、Y、Z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HZO4>H2YO4>H3X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按X、Y、Z的顺序增大

B.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减小

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二、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离子Na、Mg、AlCl-、S2-、P3-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Li、Na、K、RbF-、Cl-、Br-、I-

3、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O2-、F-、Na+、Mg2+、Al3+

4、同一元素的原子与离子Cl、Cl-;Mg2+、Mg;Fe2+、Fe、Fe3+

思考:

1、同一周期阴、阳离子的电子层数一样吗?

2、X+和Y-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那么它们的离子结构是和X还是Y原子所在周期的稀有气体相同?

X和Y的相对位置如何?

三、明确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小结

1.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综合练习

1、(98)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

A.XYB.XY2C.XY3D.X2Y3

2、(97)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3、(___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4、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的电子总数多4,1mol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况下的H2,这时A转变成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

(2)分别写出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水溶液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作业

优化方案第34页第22题

板书设计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2、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3、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三、明确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第一课时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以1-18号元素为例,突出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关系,理论探究分析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本课时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通过实验和事实分析归纳出元素周期律。

初中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必修1所学第三周期钠、铝、硅、氯、硫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感性资料。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关系。

2.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以第三周期为例,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Na、Mg、Al分别与水、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思维,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2.利用教材的科学探究2栏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培养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推断能力。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科学素养。

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务实的实验态度,激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等哲学规律性认识,体会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元素的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及其应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初步了解金可通过金属与酸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2、学生已经在必修一学习的钠、氯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并且在周期表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了解了证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经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本课时教学策略

P15的科学探究是以第三周期为例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钠镁铝为金属元素,后面硅、磷、硫、氯四种都是非金属元素。

对于钠镁铝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学习,本课时采用演绎法,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了解金属活动性Na>Mg>Al,让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金属性强弱的原因,通过在碱金属学习中掌握了金属性强弱判断的方法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证明Na>Mg>Al,在实验过程培养教育学生在设计对比实验需控制变量的意识。

对硅、磷、硫、氯的非金属强弱对比,本课时采用归纳法,学生也应该利用卤族学习中掌握的非金属元素的强弱判断标准,然后通过阅读教材分析科学事实资料,归纳出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对比,再分析原子结构与非金属性的关系,从而得出第三周期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在进行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后,要让学生思考同周期元素性质的这个变化规律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紧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这个主题。

从而让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本质。

最后得出规律:

①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②除第1周期外,周期表中每一周期都是从活泼的金属逐渐过渡到不太活泼的金属元素,再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性质极其稳定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③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这三个科学探究看似安排在不同的地方,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其实有一点是共同的:

不论是周期表的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还是周期表的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其本质都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都体现出本章节的主线——物质结构(原子结构)。

 

五、本课时教学过程

【回顾】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多。

同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从1—8递增。

2、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减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逐渐增大。

3、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周期性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2最高正价+│负价│=8。

[总结]:

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带来另外两方面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呢?

初中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Na>Mg>Al

[讨论]试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金属性Na>Mg>Al的原因。

电子层数相同的条件下,失去1个电子较失去2个电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较失去3个电子容易,所以金属性Na>Mg>Al。

[思考]通过哪些实验可探究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回顾]元素的金属性比较可以从四个方面比较:

,①其单质与水反应的快慢。

②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快慢;③它们的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④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科学探究2〗——实验探究

Na、Mg、Al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对比

〖实验〗

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

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与水反应

Na与水反应

把绿豆粒大小,擦干煤油的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Mg与水反应

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

观察现象

Al与水反应

同上述镁条的操作

[学生描述现象]加热前镁条与水无明显现象,加热后镁条表面出现大量气泡,溶液变红。

加热前铝条与水无明显现象,加热后铝条表面出现气泡,溶液微红。

[结论]:

Mg+H2O=Mg(OH)2+H2↑金属性Na>Mg>Al

[引导]三个对比实验中所给的条件不同,例如给镁加热时间与给铝加热时间不同,会影响实验结论。

请同学们做下面的实验时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

Mg、Al分别与盐酸反应:

与盐酸反应

Mg、Al与盐酸反应

各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除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试管中,同时各加入2mL1mol/L的盐酸,观察并对比实验现象

 

金属的形状

V盐酸

C盐酸

温度

现象

结论

Mg与稀盐酸反应

 片状

 2mL

 2mol/L

常温

 出现大量气泡

 

 金属性:

Mg>Al

Al与稀盐酸反应

 粉未状

2mL 

 2mol/L

先常温后加热

 加热后出现气泡

[总结]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有太多变量可能会导致错误结论。

[思考]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如何?

NaOH、Mg(OH)2、Al(OH)3碱性对比

化学式

NaOH

Mg(OH)2

Al(OH)3

碱性

_________碱

中强碱

_________

〖总结〗你能通过上述实验和讨论推断出第三周期Na、Mg、Al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了吗?

2.Si、P、S、Cl的非金属性强弱对比

[阅读思考]P16的Si、P、S、Cl对比

从Si到Cl,单质和氢气反应的条件越来越容易

H2SiO3H3PO4H2SO4HClO4的酸性比较H2SiO3

[结论]我们可以得出Si、P、S、Cl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

[回顾]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

①其单质与氢气应的速度快慢,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强弱;

③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强弱。

④单质之间的置换

[思考]:

Si、P、S、Cl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如何?

SiH4(硅烷)

[讨论]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核电荷数增多,得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总结]

1.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讨论,我们知道从左到右(或从Na到Cl,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通过大量事实,人们归纳出一条规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三、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讨论1]元素的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哪一部分决定的?

[讨论2]那么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练习]课本P19第7、9题

本设计参考:

.宫清丽.《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