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综合12个.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5037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综合12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申论综合12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申论综合12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申论综合12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申论综合12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综合12个.docx

《申论综合12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综合12个.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综合12个.docx

申论综合12个

2006年审论重点题材

热点一:

消除贫困差距问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背景知识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

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原因分析

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产生这么大的贫富差距,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国13亿人口,8亿是农民,农民属于低收入群体,属于弱势群体,是什么造成的农民较低收入?

主要是城乡二元机构,户籍政策和三个剪刀差。

一是50年代的重工业发展,人为提高工业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被贬低,农民收入降低,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使农民利益损失;二是90年代的房地产热和建设开发区热,大面积占地,占了大量农民的耕地,而这些耕地是政府行政行为,导致很悬殊的差价,政府积累大量财富,使农民从耕地上受损失;三是当前农民工待遇低问题,农民和城市工人至少收入有差距,形成了较大的工资性收入的二元结构,导致贫富差距。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一是初次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按劳分配中行业差异过大,按要素分配比重偏高;二是再分配不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与力度均不充分;三是非分配因素膨胀,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与非法的途径流入少数人手中。

因此,实行权利资源平等分配、防止财富过分集中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已经势在必行。

应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政策,进行分配机制的调整,遏制强势群体的利益独占性冲动,堵塞各种黑色收入与灰色收入渠道。

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低收入者的比重,从而建立中间大、稳定性高的社会结构。

三、对策分析(要点)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扶持农村和农业的国家优惠政策,坚持“多予少要”,不断减轻农民负担。

二是要加大国家投入,加大四个反哺力度,工业-农业,城市-农村,东部-西部,富人-穷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四是合理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

五是动员社会各当面力量加大对农村和弱势群众的重视,关注弱势群体,通过国家补偿,社会捐助、救济,个人努力方式解决贫困。

六是从健全法制角度,加强对保护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立法,使农民工的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尽量避免受较大损失。

热点二、禽流感问题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途径和措施:

1、必须构建农村“健康网”。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病毒传播的形式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

随着人流、物流、商品流的迅速涌动,国与国之间的空间距离愈来愈小,阻遏病毒传播的空间屏障变得愈来愈脆弱;而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也使得不同生物种群间固有的基因屏障不断遭受挑战。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国民的绝大多数,确保农民的身心健康,就是确保大多数国民的健康。

但是在农村,实际情况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

在农村,农民为节约医疗费用,普遍存在小病不治的现象。

不少农民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最终又无力医治。

在农村,有80%的人是死在家里而不是死在医院,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2、坚持透明的制度模式,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

在去年以来禽流感防治过程中,我国政府在疫情的处理上显然是较为有效、及时,也显得较为公开、透明。

这是政府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发生危机并不可怕,尤其是这种天灾人祸,关键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疫情,理解、支持政府采取的措施。

在这一点上,过去我们有过不少沉痛的教训,也包括2003年非典初期发生的那些事情。

  3、加强公众危机意识教育。

在去年疫情危机中,公众自身是需要反思的。

人们为什么对正常的禽类产品也敬而远之?

甚至连鸡蛋也会一度销售不畅?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公众的非理性情绪过大,缺乏面对危机的正常心态。

一个理性的社群里,谣言是很难盛行的。

而在非理性情绪面前,不要说疫情,就是一件小事,都可扩散为一个社会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方流言纷纷,有说喝绿豆汤可以防人体传染“禽流感”的,有说放鞭炮可以避免感染的,还有的说弄几味草药挂在门前,全家人就能躲过灾难的。

这类似是而非,令人哭笑不得的迷信做法之所以能够流传,能让一些人相信,恰恰说明国人的无知。

无知的一个表现特征,就是对未知领域、未知事物既不肯去探索、去研究,又怀着莫名的恐惧,总是希望用最简单、最省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事实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医疗体系有过辉煌。

这个扎根于最基层农村的公共卫生系统。

因此,首先应该转变观念。

认识问题不解决,公共卫生体系就很难建立,目前套在各层领导头上'一票否决'的紧箍咒很多,但并没有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健康状态等指标,没有硬的措施和要求,口头再重视也难持久。

其次,要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

不少农村医务人员都说,目前,农村卫生医疗保健基本上都是在市场经济海洋里挣扎,不能把农村卫生投入完全限定在“分灶吃饭”的框框里。

目前在不少农村,县乡财政困难是普遍问题,上级财政应该加大对乡卫生院、村卫生所的投入。

三是要加强针对农村、农民的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而且不要做“表面文章”,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上面风声很大,到了基层就无声无息了。

农民在农村从事的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度大,生活质量差。

各级政府要组织人员总结他们的生活规律,创造出一整套适合农村、适合农民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

只有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了,才说明中国的健康教育过关了,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话题。

热点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呢?

  首先,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

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

我们在进行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特别强调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逐步消除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化。

相比而言,社会管理体制由于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政策,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反过来又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影响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第三,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各自的利益必然带来权利意识,权利意识必然导致政治诉求,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

并且,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期,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和谐。

三、对策和途径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

(一)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

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

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

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

当然,和谐与否,在于运用之妙。

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

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

(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我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

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

没有不和谐,还要我们研究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

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当抓住建构和谐社会的契机,针对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完善的一面,为制度创新做出贡献。

(五)合理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改革有成本,发展也有代价。

各种社会群体承受改革与发展成本的比例,应与他们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比例相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较多的社会群体,承担了较少的成本;而一些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较少的社会群体,却承担了较多的成本。

部分改制企业与事业单位的职工、被精简的干部与失业人员,承担的改革成本较多;失地农民、城镇低收入者、城市拆迁补偿不足的家庭,承担的发展成本较多。

这些缺乏公正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目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政府首先要平衡各种社会群体所承受的发展代价。

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资料价格上涨,对城市困难人群与农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左右,城乡居民存款都处于负利运行状态;农业用种子、牧业用饲料、化肥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7.1%、14.2%与13.8%,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给农民造成的利耗达到5个百分点左右。

今年控制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显然十分重要。

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结束负利率,应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房地产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但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收入比偏高,老百姓买房难,街头巷尾不满的议论比较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目标是安居乐业,不仅要坚持就业优先,安居也要优先。

地方政府不能将“经营城市”变成追求土地收入最大化,应增加中低价房用地的供应,积极培育商品住房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压缩房地产开发的暴利空间,让更多的普通市民买得起房,从而分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成果。

(六)避免改革与发展的非制度化陷阱

改革与发展,都需要探索。

探索可能有失误,但必须避免非制度化的陷阱。

例如,经济活动中的权钱交易,公共部门分配苦乐不均,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用人与司法腐败等。

应加强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堵塞各种非制度化的陷阱。

在稀缺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尤其需要把好关、守住节,坚决刹住“卖官买官”、“贪不离地”两大歪风。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公办院校必须走出乱收费、盲目圈地、招生腐败等问题,切实降低个人受教育的成本。

我国正在走向知识社会,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高收费有违机会均等。

建议各级政府逐步增加教育投入,首先是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力度。

(七)维护“体制外”社会群体的基本权益

占人口比重较小的强势群体,不仅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比较畅通,各级政府对他们的制度供给也比较充分。

因此,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制度供给平衡,对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弱势群体和中间阶层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

我国多数人还刚刚走出温饱,少数人还在贫困与温饱之间徘徊。

我们家乡的古人郑板桥诗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建议各级官员都能深入体察普通老百姓的呼声,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多数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往往处于“体制外”的社会经济地位。

他们是新市民,但他们的就业、子女受教育往往在城市困难重重;他们是新兴的工人阶层,但他们的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医疗养老、参政议政等也缺乏保障。

当前,应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待遇,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避免陷入市民、农民工、农民这样的三元结构。

(八)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在西方一些学者中间,近几年开始流行“风险社会”理论,这是西方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的反映。

我国应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在实践中推动各种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一是共同富裕,既要继续允许少数人通过合法途径先富起来,更要强调多数人平等地获得劳动与要素收入。

二是社会保障,建立统筹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实行城乡低保制度。

三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尊重人格、尊重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

四是优化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提高理想信念的支撑力,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扩大主流文化的吸引力。

(九)建立社会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

建立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突发事件、犯罪等指标的社会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与快速反应能力。

同时,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群体利益调节、利益约束与利益补偿的政府机制,健全“大调解”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社会机制。

增强工作单位、社区、家庭、非正式群体等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与协调,形成稳定的各种微观社会结构。

热点五:

稳定住房价格

一、背景材料:

2005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提出要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工作,大力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被动性住房需求,  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预期,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积极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协调和配合,切实稳定住房价格。

关键点:

住房价格城乡建设房地产市场

二、原因分析:

对于近段时期房价的过快上涨,既有合理因素,包括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土地及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亦有诸多不合理因素,主要为:

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

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

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

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

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

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需求。

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第五,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

三、对策和措施

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指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正确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拟采取的对策和调控措施是:

1、强化规划调控,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政府确定的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需求,加快工作进度,优先审查规划项目,在项目选址上予以保证。

同时,要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房的建设。

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在供应土地前,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等规划设计条件,房地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住房销售价位、套型面积等控制性要求,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以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有效供应。

各地要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许可监管,对2年内未开工的住房项目,要再次进行规划审查,对不符合规划许可的项目要坚决予以撤销。

  

2、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

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严禁转让,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

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切实制止囤积土地行为,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要规范土地出让公告和合同的内容,加强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后监管,对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或有关规定的,依法追究违约违规责任。



  3、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严格税收征管。

要充分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加大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的调控力度。

  4、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5、明确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

  6、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热点六:

公车改革问题

一、背景资料

公车制度存在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

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

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

群众反映,在公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三是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

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

四是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

二、公车改革的十大可能措施

1、取消公车,按工作需要发放车补:

职务消费,公车补贴当然必不可少,现代社会,凡事讲求效率,执行公务,当然谋求以最快捷的方式办好事情,因此,按工作需要发放车费补贴,是理所当然,问

题是,什么是工作需要?

怎样衡量这个标准?

这个标准会有多大的弹性?

令人担忧。

2、取消公车,按职务级别发放车补:

凭什么领导每月车补能有3000,而一般办事员的车补只有

200?

领导有话说了,开会不是工作需要吗?

因公赴宴不是工作需要吗?

下乡体察民情不是工作需要吗?

与办事员一起出乘,难道不是我买单吗?

领导越大,“工作需要”往往越多,没办法。

3、集中各部门公车,统一调度:

乍一看这种办法确实可行,可数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作的机会是瞬息万变的,往往是一件工作尚未完成,另一件工作就接踵而至,总不能办完一件事情又回到调度中心继续申请用车计划吧?

可如果在回程的路上一个电话就能申请的公车调度多半也就成了摆设,徒增

了用车人的电话报销单据而已。

4、取消公车,以出租形式进入企业运作:

其实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出的问题,虽然表面上达到了以车养车的目的,但实际操作的惯例是,本单位人用车通常会以关系户的形式继续长期包租本单

位出去的车辆,这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方式,而且会挤压已有的出租车市场,损害公平的存在。

5、自购公车,公家补助:

以前是公车私用,现在要私车公用,不知道可行程度有多少。

某乡公车改革拍卖公车,最好的车当然是乡长书记以极优惠的补贴买走了,1000块也能买个面包车,原本就没有

专车待遇的非法购车行为就这样转化成了合法私人收益,国家财产就这样进了口袋,堂而皇之!

6、交通费包干,盈余以其他方式奖励:

交通费数额定了,该自己干的事推给别人去干,该打车的工作要去坐公车,总而言之,千方百计都要把费用省下来,不过是放进自己的衣袋,支出减少了,可是工作呢?

怎么保证?

7、节假日封车入库:

虽然说此举有加大交通运输负担的嫌疑,但我必须要说,这才是老百姓愿意看到的,我无你无大家无,这原也是一种原始的公平。

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公车不是福利,没有理

由去抱怨自己单位的车为什么就不能发挥作用运送本单位的人员出行。

8、保留特殊公务用车,发放公共交通月票:

在外工作的人,都有挤公车地铁经历,也没看见他们误了太多的工作,怕误事,就早点出行好了,何况公共交通工具还有定点,准时的特点,凭什么公务员就不能挤公车、坐地铁?

这样还能免了“下乡体察民情”的费用呢。

9、举行听证会,该怎么办怎么办:

公车改革,牵动各方面的利益,当然不能由某一方面说了算,因此,这些人群的代表,理应坐在一起,拿出一个能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利益的折衷方案来,总比摸着石头过河,一天一个主意要来得真实。

10、保持现状,不予变动:

十一年公务用车改革,一直没有见到什么明显的成效,原因当然有很多,但也不能完全归于政府不作为,其中的矛盾错综复杂,不一而述,既然牵一发动全身,不如不要作大的变动,只能是逐步加强用车制度的完善,将财政资金的损耗降到最低点。

三、目前国内公车改革还处在试点阶段,有三种模式及评价点:

  1、公车拍卖+按月补贴模式:

公车实行机关内公开拍卖,领导干部有优先购买权,并给予拍卖价20%的优惠。

此外,全体镇干部发放交通补贴。

  2、购车补贴+养车补贴模式:

购车补贴仅限于领导干部,补贴按领导干部的一个任期,以一辆车加上消耗,每年可补贴四五万元。

而养车补贴则是全体干部都有的,每月按一定数额发放。

  3、成立车队+用车凭票模式:

即公车统一管理,凭票用车。

从目前看来,第一种模式被认为是相对较可行的办法,也为多数试点单位所接受。

评点:

有专家认为,公车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职务消费制度,推行公车改革,并非是公车制度本身不科学、不合理,公务活动使用公车本来合情合理,而是国内现行的公车制度行政运作成本太高。

完善配车制度,严格用车制度之类的改革举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意见集中的超标配车、维护费用昂贵、公车私用等问题。

因此,采取“取消公车,代以补贴”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化解公车刚性消费的最好办法之一。

而为防止公车改革后,车辆费用转嫁到其他职务消费项目中,有必要对职务消费的其他项目如通讯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同步改革。

热点七:

个税改革问题

一、背景资料

  二、原因分析

1、为什么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1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工资收入有较大提高。

1993年,在就业者中,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为1%左右,到2004年已升至60%左右。

在职工工资收入提高的同时,职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也呈上升趋势。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1993年提高了67%,加之近几年教育、住房、医疗等改革的深入,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长,超过了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每月8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导致职工消费支出不能在税前完全扣除,税负有所加重。

为解决社会反映比较突出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偏低,居民生计费用扣除不足的问题,有必要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提高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

  在研究确定费用扣除标准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是以全国平均的居民收支水平为基础,适当兼顾东部地区生活费用水平较高的现实情况。

因为个人所得税是对国民普遍征收的一种税,不是专门对高收入者征收的,在基本费用扣除标准问题上应当一致。

二是政策落脚点应当主要放在城镇人口。

因为目前实际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