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4969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docx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备课与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复习课时安排:

单元章节课时

一位置与方向2课时

二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2课时

三简单的数据分析与平均数1课时

四年、月、日的认识与24时计时法2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2课时

六面积2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

八与九解决问题数学广角1课时

十总复习6课时(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材能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又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并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复习过程:

第一单元

一、填空。

1.早晨,当你背对太阳的时候,你的前面是(  )面,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边是(  )面,你的右边是(  )面.

2.()与东相对,()与南相对。

3.小明从家向()方走()米,又向()面走()米到学校;

小兰从家向()方走()米,又向()面走()米到剧场;

3.我们可以用()帮助辨别方向,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4.下面是1路公共汽车行车的路线图。

(1)从游泳馆到火车站的路线是:

向()方向行驶第()站到邮局,再向()方向行驶第()站到火车站。

(2)从游泳馆到动物园的路线是:

向()方向行驶到少年宫,再向()方向行驶到电影院,再向()方向行驶到动物园。

二.判断

1.只要确定了西方,就能确定出南方。

()

2.夜空中的北斗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

3.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5.小明面对南方站立,当他向后转后,他的左边是西方。

()

6.我看见李红在我的北方,那么我就在李红的南方。

()

 

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单元教学要求: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单元复习过程

第二单元

一、填空。

1.口算时,240÷3=(),想:

240是()个十,()个十除以3等于()个十,所以:

240÷3=().

2.除号“÷”是三百多年前()人首先使用。

用一根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的意思。

3.估算:

238÷6≈(),把238看着()。

71÷9≈(),把71≈()。

323÷4≈(),把323看着()。

360÷5≈(),把360≈()。

4.找规律:

()里填上合适的数。

(1)481632()

(2)24381279()

(3)25112347()(4)824123618()

5.判断:

(1)276÷6=,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2)324÷2=,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3)651÷3=,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4)738÷9=,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6.

(1)除法可以用()来验算。

(2)如果除数是6,商是50,余数是2,被除数是()。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商×除数+余数=()。

如:

209÷3=();验算式:

()×()+()=209

(4)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

商×除数=()。

如:

756÷7=();验算式:

()×()=756

7.□5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8.在除法算式□÷8=27…中,余数最大是(),被除数是();余数最小是(),被除数是()。

9.在()里最大能填几?

()×19<600280÷()>90

10.714÷7=();读作(除以),或者读作(除)。

表示:

把714平均分成(),每分是多少?

714是()的多少倍?

.从714里连续减去()个7,得数是0。

714里面有()个7。

11.一个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一个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余数必须比()小。

除数是5,他的余数有()个,最大是(),最小是()。

12.○÷7=5…口,口里最大可以填()。

这时○里是()。

1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不能作(),0不是()。

14.除法计算法则:

(1).相同的()对齐;(2.从()除起;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哪一位不够除,就用()站位。

(4).余数必须()除数;

二.判断;

1.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一定有0。

()

2.除数的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6,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二位数。

()

三.计算

783÷6=584÷5=824÷4=920÷8=

 

720÷3=400÷6=672÷(2×3)(601—246)÷5

 

四.解决问题

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2.562名学生分4批参观科学馆,平均每

观天文台,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批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第三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是《标准》内容中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同时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数据进行推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功能。

3、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单元复习过程

第三单元

1.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

2.平均数=()÷()

3.小红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均成绩是91,她的第三次成绩是(   )分.

4.判断

(1)三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

 ( )

(2)我的身高是145厘米,池塘平均水深是140厘米,我去洗澡一定会没危险。

()

5.下面是三年级同学在一个周末上网的统计表。

 

(1)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2)填空:

人数最多,人数最少。

(3)图中起始格表示()个人,其他每个小格表示()个人。

(4)这个周末平均每个班级上网的人数是多少?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掌握。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

3、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单元教学要求: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会用24时计时法。

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单元复习过程

第四单元

一.填空

1.写出下列节日或时间。

(1).()年10年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2).2001年7月3日北京申奥成功;()年8月8日,举办奥运会成功。

(3).3月12日是()节;()月()日是儿童节。

(4).9月10日是()节;()月()日是劳动节。

2.一年有()个月,有()月是31天,分别是: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月是30天,分别是:

4月、6月、9月、10月。

3.平年一年有()天,有星期()零()天,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一年有()天,有星期()零()天,闰年二月有()天。

4.2010年2月有()天,全年有()天,是()年;今年二月有()天

5.小红过20岁生日时,爷爷摸着小红的头说:

“小红啊!

你真好,年年都过生日。

我才过了18个生日。

”小红的爷爷生日是()年()月()日。

6.相邻的()个年份里,每()年有一个闰年。

7.通常情况,公历年份除以(),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如2008年是()年,1998年是()年。

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闰年,2000年()闰年。

8.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小强是()年()月()日。

9.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圈,共计()时。

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算法,通常叫做()计算法。

10.用24时计算法表示:

下午6:

06()晚上8:

00()晚上11:

38分()

凌晨4:

45()上午6:

00()早上8时30分()

11.用12时计算法表示:

5:

00()14:

00()16:

30()

17时()21时()9时()

12.一列火车上午7:

30从温州出发,当天下午1:

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小时。

二.判断

1.计算全年天数可以用算式“31×7+30×4+二月的天数”计算。

()

2.小明1998年6月20日出生的,他2010年满12岁。

()

3.小兰1994年2月29日生的。

()

4.今天的24时就是明天的0时,也是今天晚上的12时。

()

5.每年的第二季度的天数可能是90天,也可能是91天。

()

6.闰年的上半年比下半年多3天。

()

7.相邻的两个月份都有31天有:

()月和()月;第一年的()月和第二年的()月。

三.选择、下列是闰年的是()。

A.1900年和1988年B.1997年和2100年C.2008年1600年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

口算乘法包括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和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教学层次上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便于学生掌握。

2、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单元复习过程

第五单元

1.50×40=()40×80=()24×10=()700×20=()

方法是:

因数的()相乘,所有因数末尾的0()下来,有()个,()个。

2.计算40×30时,可以先把(  )和(  )相乘,得(  ),再把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  )个0.40×30=()

3.29×28≈(),因为:

29≈(),28≈(),所以30×30=();

23×22≈(),因为:

23≈(),22≈(),所以20×20=();

4.一台电视1997元,3台电视大约花()元。

5.24╳12=(),读作(乘以),或者读作(乘),表示:

12个()相加,和是()。

24的()倍是()。

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12,积()。

6、3╳0=()加法算式表示()。

0+0+0+0=用乘法算式表示:

()。

7.48×25的积的末尾有()个0。

48×25≈()

8.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32

×24

128

+64

768

9.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可能是()位数。

10.看左边的算式回答:

(1)32×4=(),32×20=();

(2)128+640=()

(3)32×24=().

11.计算:

32×3116×4218×6527×34

 

12.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科学馆,每辆车准载45人,租9辆车够吗?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3)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4)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复习过程

第六单元

1.物体的表面或()的大小,就是他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来测量。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等。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之间的进率是()。

4.常用的面积有()、()、()。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

()、()。

(1)1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顷

(2)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6.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0000平方米,合()公顷。

7.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8.填上合适的单位。

黑板长4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大树高16

小明身高128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蜡笔长1

小欢腰围6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果园的面积是3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90000

9.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0米,宽是25米。

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它的周长是()米。

10.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他的面积是()平方米。

它的周长()米。

9.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公顷=(   )平方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公顷=()平方米2年=()个月

200公顷=()平方千米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00平方分米=()平方米5平方千米=()公顷

10.右图是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1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分米,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2.判断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

(2)计算桌面的大小就是计算它的面积。

()

(3)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4)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

(5)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他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

1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

墙壁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小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单元教学要求:

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单元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数,会简单的小数计算。

单元复习过程

第七单元

1.5.98读作(),5是()部分,98是()部分;

2.2.60读作(),2是()部分,60是()部分。

3.六点七七二写作();四十二点一九五写作()

4.用表示

的小数是(),用表示

的小数是()。

用表示

的的小数是(),用表示

的小数是()。

5.7分是

元,还可以写成元.

6.在○里填上“>”、“<”或“=”

1.05○0.950.06○0.68.5○8.60.85元○0.89元3.1米○3.09米

7.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6.5  6.05  6.65  6.56 ____________

8.比4.6大1.8的数是()。

6.2与3.9的和是(  ).

9.下面图()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2表示.

A、

B、

C、

10.计算:

0.9—0.1=0.3+0.7=6-1.7=  

 

6+0.6=7.8+0.5=42.3+15.9=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