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450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docx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2007年北京

编制说明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是根据原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文化部《关于请组织编制<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等三项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精神,按照原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1989]国土[建]字第169号)的规范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公共图书馆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了大量的现状建设统计资料,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参照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经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形成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共分四章:

总则、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基本规定、基本术语和建设用地指标。

本建设用地指标为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发现有需要修改及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反馈至文化部计划财务司(地址:

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

),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07年8月

 

 

第一章总则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适应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定本指标。

本指标是编制和审批公共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其建设用地规模的依据;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文件,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尺度;也是城市规划确定公共图书馆发展用地的依据。

本指标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以及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

规模较小的县、街道、社区或村镇公共图书馆建设可参照本指标执行。

公共图书馆项目建设用地,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统筹兼顾,精心规划、设计,切实做到科学合理、节约用地。

公共图书馆项目建设用地,除执行本指标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基本规定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所在城镇服务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等特点,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服务半径。

公共图书馆建设,应纳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

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可能结合城市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综合布置。

公共图书馆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服务功能和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公共图书馆的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减少新增用地;因条件所限无法扩建,确需异地新建的,应保留原馆的使用性质不改变。

用地十分紧张的城市或山地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用地面积应适当减少。

第三章基本术语

公共图书馆: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服务半径:

指读者到达公共图书馆的最远直线距离。

服务人口:

指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文献信息资料借阅、大众文化传播等日常公益性服务的人口数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公共图书馆体系:

由若干不同规模公共图书馆构成的,能够提供实用、便捷、高效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第四章建设用地指标

第一节分类与用地构成

公共图书馆的分类:

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

大型馆:

指服务人口150万(含)、建筑面积2000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其主要功能为文献信息资料借阅等日常公益性服务以及文献收藏、研究、业务指导和培训、文化推广等。

中型馆:

指服务人口20~150万、建筑面积4500~20000㎡的公共图书馆,其主要功能为文献信息资料借阅、大众文化传播等日常公益性服务。

小型馆:

指服务人口5~20万(含)、建筑面积1200~4500㎡的公共图书馆,其主要功能为文献信息资料借阅、大众文化传播等日常公益性服务。

公共图书馆用地:

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建筑用地、集散场地、绿化用地及停车场地。

第二节设置与选址原则

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原则:

公共图书馆应符合表1的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公共图书馆体系。

大型馆覆盖的6.5km服务半径内不应再设置中型馆;大、中型馆覆盖的2.5km服务半径内不应再设置小型馆。

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原则表1

服务

人口

(万人)

设置原则

服务

半径

(km)

≥150

大型馆:

设置1~2处,但不得超过2处;服务人口达到400万时,宜分2处设置

≤9.0

中型馆:

每50万人口设置1处

≤6.5

小型馆:

每20万人口设置1处

≤2.5

20~150

中型馆:

设置1处

≤6.5

小型馆:

每20万人口设置1处

≤2.5

5~20

小型馆:

设置1处

≤2.5

公共图书馆的选址:

公共图书馆应选址在人口集中、公交便利、环境良好、相对安静的地区,同时满足各类公共图书馆合理服务半径的要求。

第三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小型馆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小型馆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2

服务

人口

(万人)

藏书量

[万册(件)]

建筑

面积

(㎡)

容积率

建筑

密度

(%)

用地面积

(㎡)

5

5

1200

≥0.8

25~40

1200~1500

10

10

2300

≥0.9

25~40

2000~2500

15

15

3400

≥0.9

25~40

3000~4000

20

20

4500

≥0.9

25~40

4000~5000

注:

1表中服务人口指小型馆所在城镇或服务片区内的规划总人口;

2表中用地面积为单个小型馆建设用地面积。

中型馆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中型馆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3

服务

人口

(万人)

藏书量

[万册(件)]

建筑

面积

(㎡)

容积率

建筑

密度

(%)

用地面积

(㎡)

30

30

5500

≥1.0

25~40

4500~5500

40

35

6500

≥1.0

25~40

5500~6500

50

45

7500

≥1.0

25~40

6500~7500

60

55

8500

≥1.1

25~40

7000~8000

70

60

9500

≥1.1

25~40

8000~9000

80

70

11000

≥1.1

25~40

8500~10000

90

80

12500

≥1.2

25~40

9000~10500

100

90

13500

≥1.2

25~40

9500~11000

120

100

16000

≥1.2

25~40

10000~13000

注:

1表中服务人口指中型馆所在城镇或服务片区的规划总人口;

2表中用地面积为单个中型馆建设用地面积。

大型馆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大型馆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4

服务

人口

(万人)

藏书量

[万册(件)]

建筑

面积

(㎡)

建筑

密度

(%)

用地面积

(㎡)

150

130

20000

≥1.2

30~40

11000~17000

200

180

27000

≥1.2

30~40

14000~22000

300

270

40000

≥1.3

30~40

20000~30000

400

360

53000

≥1.4

30~40

27000~38000

500

500

70000

≥1.5

30~40

35000~47000

800

800

≥1.5

30~40

46000~69000

1000

1000

≥1.5

30~40

52000~80000

注:

1表中服务人口指大型馆所在城市的规划总人口;

2表中用地面积是指大型馆建设用地(包括分2处建设)的总面积;

3大型馆总藏书超过1000万册的,可按照每增加100万册藏书,增补建设用地5000㎡进行控制。

公共图书馆停车场地包括自行车停车和机动车停车。

自行车停车:

宜达到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2个车位的标准。

机动车停车:

小型馆原则上不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大、中型馆的机动车停车,应以利用地下空间为主;确需设置地面停车场的,其用地不得超过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

附录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用词用语说明

一、本建指标执行时,对要求严格的条文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鹿勤张全徐会夫张永波杜宝东王纯高世明

附件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本条阐明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制订的目的。

(1)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合理需求,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保障公共图书馆建设能够合理、规范地利用土地,制定本指标。

(2)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的国家,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科学有效、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

本条说明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的作用。

根据【1989】国土【建】字第169号《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第四条的规定:

“建设用地指标是指在平均先进的生产工艺、规划设计、技术经济水平和通常的场地条件下,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所需占用的额定土地面积”以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预留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用地定额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审批。

”因此,本指标既要考虑公共图书馆确定单项设施建设用地规模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城市规划落实其建设用地的需要。

指标考虑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基础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与趋势,综合了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的影响,以满足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审初步设计文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以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规划落实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的需要,促使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建设达到节约土地、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本条界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的适用范围。

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本指标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的规划与建设,包括其新建、改建与扩建工程,同时适用于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

本指标不涉及国家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研及专业图书馆等非公共图书馆;不涉及服务人口不足5万的县图书馆、街道及社区图书馆、乡镇及村图书馆等规模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