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4271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

2.据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C0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

C.如果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加大,会导致组织液回渗增强

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3.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a中细胞种类最多

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郷雜素促进①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②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细胞、肝脏细胞中

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胰液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包含体液调节

6.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

7.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5处

B.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点,电流计指针都能偏转

C.D、E、F共同构成的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

D.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8.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

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同学和丙同学

9.如图可用来表示下列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a表示细胞外液,b〜d分别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液

B.a表示原核生物,b〜d分别表示细菌、蓝藻、病毒

C.a表示免疫系统,b〜d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

D.a表示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d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10.如图所示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11.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1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

B.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C.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

D.大脑皮层H区受损则无法形成听觉

13.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下列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14.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15.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

B.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形成局部电流

C.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恢复至静息电位的过程与细胞呼吸密切相关

D.兴奋是指受到刺激的动物或人的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质分泌到肠腔

17.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图乙为图甲中括号部分放大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B.图甲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C.图乙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位置为内环境

D.若图甲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定是肝细胞

18.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

则下列叙述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A.Na+流入细胞内B.Ca2+流入细胞内

C.K+流出细胞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19.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条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

此现象说明

A.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

B.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

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

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

20.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21.如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完成的

B.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缺陷病

C.两种抗体引起血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

D.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22.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玻璃缸编号

1号

2号

3号

步骤1

2000mL河水和适量的新鲜水草

步骤2

?

步骤3

甲状腺激素5mg

甲状腺抑制剂5mg

不作处理

步骤4

每天换1次,并向1号和2号分别加人甲状腺激素5mg,甲状腺抑制剂5mg,测量蝌蚪的体长,观察前后肢和尾的变化情况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步骤3所进行的各种处理

B.步骤2中应放入数量相等且适量的生长状态一致的蝌蚪

C.预测蝌蚪发生变态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的是1号缸中的掛料

D.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影响蝌蚪的变态发育

2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

2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变为吲哚乙酸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25.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其加快生根

B.处理青色的生香蒸,使其加速转变为黄色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获得无子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26.某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莲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判断合理的是

A.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C.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

27.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将植物横放,测得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并标于曲线上,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图乙中的位置是

A.aB.bC.cD.d

28.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葡萄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避免实验误差

C.实验中不同浓度NAA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要相同

D.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

29.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一致的是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一一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获得无子果实

C.用一定浓度的2,4一D溶液——除去双子叶作物田间的单子叶植物杂草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快叶片的黄化速度

30.下列关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

B.成人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在剧烈运动时,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有下丘脑和甲状腺

D.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

31.如图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图乙表示几种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甲中的a表示抑制,b表示促进

B.图乙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仍然可以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32.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33.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査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

下列有关说法的是

A.这种调査方法称为标志重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约为360只,必须积极防治

C.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小于调查结果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3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依据之一

B.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将一定增长

C.动物的出生率与性成熟的早晚无关

D.种群性比率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

3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下列有关调査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样方法调査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36.如图表示不同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曲线是该种群在理想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没有K值

②乙曲线中的K值是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该种群是某经济鱼,在e点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⑤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⑥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⑥C.①③D.③⑥

37.如图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类似“J”型曲线

B.由0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C.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

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该现象与生态环境有关

3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39.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40.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

下列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向窗外生长

D.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会促进双子叶杂草的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杀死双子叶杂草

41.采用样方法调査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关键是保证取样的随机性。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合理确定样方的大小B.合理确定样方的数目

C合理确定取样的方法D.舍去样方的最大最小值

4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且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震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④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⑤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⑥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⑤⑥D.②③④⑤⑥

44.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人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药方法等

45.如图是某种昆虫数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除图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内源性因素

B.据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可知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C.由图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

D.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题,共45分。

46.(12分)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中常用的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

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基础为,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填“单项”或“双向”)传导的。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的明显增加,通过促进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机体通过调节使和

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ol/L

145mol/L

b

140mol/L

5mol/L

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和。

(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区域受损,引起缺乏所致。

47.(8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往往不同,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用根、芽、茎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图甲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图甲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图乙点浓度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图乙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点浓度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

此时,植物茎将生长。

(3)有人试图在棉田中喷洒一定量脱落酸以除去叶片便于机械采摘棉花,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原因。

实验假设:

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

取若干生长状态相同的棉花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做如图处理,其中甲组保留顶芽,乙丙两组则去除顶芽。

①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

②丙组中X处应进行的处理是。

③比较甲乙丙三组叶片脱落的先后情况:

若,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若,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无抑制作用。

48.(9分)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

为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某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方案如图2。

实验材料:

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子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四个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③选取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向1号、3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某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下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A、B的两侧(如图2),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步骤④中向2号、4号幼苗喷洒的某溶液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作用。

(2)2号与3号幼苗(填“能”或“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理由是。

(3)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已知图2中,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如果胚芽鞘B,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如果胚芽鞘B,则说明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49.(7分)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

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等。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尾。

(3)调查甲、乙两草原中所捕获田鼠的月龄构成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据此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50.(9分)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示种群呈“”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等。

(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现象。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BA6—10BBBDB11—15CCCDA16—20DDCCB21—25DDCBB

26—30ABCAD31—35ABBAB36—40CBDAC41—45DCDAD

二、非选择题

46.(12分,每空1分)

(1)神经反射弧单向

(2)肾上腺素肝糖原产热散热

(3)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

(4)钠离子(或“Na+”)钾离子(或“K+”)

(5)下丘脑抗利尿激素

47.(8分,每空1分)

(1)f

(2)g(或“k”)c向右(或向光)弯曲

(3)①衰老和脱落

②放置空白琼脂块

③丙组叶片先于甲、乙两组脱落三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48.(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生长状况相同协同

(2)不能2号与3号幼苗存在两个变量(2分)

(3)向左弯曲生长(2分)直立生长(2分)

49.(7分,每空1分)

(1)样方法8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3200

(3)乙甲

50.(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J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2)S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2分)最大

(3)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