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祛寒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335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祛寒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十章 祛寒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十章 祛寒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十章 祛寒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十章 祛寒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 祛寒剂.docx

《第十章 祛寒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祛寒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 祛寒剂.docx

第十章祛寒剂

第十章祛寒剂

凡能温中散寒、温经散寒、散寒胜湿、回阳救逆、温阳镇阴、温化水气之剂,均称为祛寒剂。

寒邪中人,有表里深浅之次第,寒伤肌表,足太阳膀胱受邪,则有麻黄、桂枝等汤,已入解表剂中。

寒中三阴,为虚寒里证,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病之深浅不同。

寒邪中于太阴,太阴脏寒,下利清稀,完谷不化,小溲清长,腹痛喜温喜按,依其病之重轻,而用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丸为治;若寒邪直中少阴,恶寒踡卧,脉微细,但欲寐者,须用四逆汤方,回阳救逆;若寒邪直中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利止脉不出,反不恶寒,面反色赤者,乃真寒假热戴阳证也,亟须通脉四逆汤,回阳消阴;少阴病,下利清谷,脉微者,白通汤通阳化气;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且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所谓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也。

若伤寒大汗亡阳,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扑地者,则须真武汤方,温阳和阴而泄化水气;若太阳之邪,传入厥阴,太阳表症犹未罢者,则用当归四逆汤方,藉桂枝汤以和营卫,加当归和肺血,细辛散里寒,木通通阴阳,利血脉。

若客寒犯胃,食谷欲呕;寒邪深入少阴,吐利烦躁,手足厥冷;寒邪客于厥阴经络,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皆由下焦浊音上乘清阳之届,用吴茱萸汤,开豁浊阴,扶助清阳。

又有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与伤寒之发热身痛有间焉,桂枝附子汤方温经散邪,恰是对证。

外感寒邪治法,大率如此。

杂病之中,寒湿客于经络,病历节不可屈伸者,当予乌头汤方,温经散寒;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则须白术附子汤,散寒胜湿;若风寒湿入经络,郁而化热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辛通苦泄;若风客肌表,营卫不和,而为血痹不仁者,黄芪桂枝汤方,黄芪益气实卫,桂枝汤调和营卫,最为对证;若大寒犯胃,心下痛甚,腹中攻窜无定,痛不可触者,则须大建中汤,甘温补中,辛温散寒,标本同治;若寒邪入腹,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又须附子粳米汤方,温经散寒,辛通胃阳。

又有水肿泛滥横溢,水气凌心者,则又须真武汤方,温肾阳以泄水邪,崇脾土以制泛滥也。

第一节温经散寒剂乌头汤(温经散寒、固表实卫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方论选萃】清尤在泾:

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

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骨,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

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金匮要略心典》)。

明赵以德:

此汤既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于方下又复言治脚气疼痛,必仲景历节条下有方而无药石,见脚气中方名同而有药,集书者遂两出之,且二病皆因寒湿伤于筋,麻黄开玄府,通腠理,散寒邪,解气痹;芍药以理血痹;甘草通经脉而和药;黄芪益卫气,气壮则邪退;乌头善走,入肝筋逐风寒;蜜煎以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并治乌头燥热之毒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近代验证】例一治风湿性关节炎案(选自《金匮要略诠解》,《辽宁中医杂志》)韩性,女34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发热痛甚则肿,游走不定,中药用过越婢汤,白虎加桂枝汤,麻黄加术汤,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西药用过祛风湿药,激素,发热已控制。

但周身关节游走疼痛肿胀,手足不能屈伸,剧痛时烦躁不安,1日哭泣3-4次,有时非注射杜冷丁痛不解。

舌淡苔白,脉象弦紧。

《金匮》云: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处方:

麻黄6克赤芍12克甘草6克黄芪10克制川乌3克白蜜30克服两剂,痛似有缓解。

原方川草乌改为生川乌,草乌5克,加细辛4克,服三剂痛大减,手足屈伸自如。

药已见效,当重剂续进。

生川乌、草乌改各6克,细辛改5克,再服3剂,疼痛基本控制。

但服药后舌麻不仁,1-2小时后消失,此为乌头轻度中毒症状。

原方剂量减轻再服。

处方:

生川乌草乌各5克麻黄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黄芪12克细辛4克白蜜(冲)30克加减30余剂,疼痛消除,行动自如。

原方加减,出院调治。

例二张明亚治痛痹案(选自《吉林中医药》1985.6)张某某,女,28岁。

1982年12月3日初诊。

二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后,复感风寒引致恶寒发热,周身骨节疼痛不能转侧。

经诊查为风湿性关节炎,多方求医,服多种中西药,疗效不佳。

近十余日,病情逐日加重。

现全身关节掣痛,得温则舒,遇寒加剧,每午后肢体困重,疼痛更甚,舌体肿大、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证属气血亏虚,寒湿内侵之痛痹。

治宜温经补血,散寒止痛。

拟方:

川乌9克黄芪24克麻黄6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2克白蜜30克水煎服。

5剂后,疼痛缓解;继进6剂,仅有腰痛,守原方加杜仲12克,续断12克,连服10剂,痊愈。

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例三张明亚治厥头痛案(选自《吉林中医药》1985.6)许某某,男,22岁,学生。

1980年8月10日初诊。

三年前,被雨淋后罔患。

自诉右侧面颊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经检查诊为三叉神经痛。

经服药及神经阻断术等治疗,效果不显。

近月余,疼痛昼夜不休,疼如电击,牵及右侧头痛,目不欲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弦。

证属阴寒内盛,上犯清阳之厥头痛。

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止痛。

拟方:

川乌9克麻黄9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全蝎9克白附子9克白蜜30克水煎服。

2剂后,痛减始入睡;6剂服尽,诸证悉平。

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已考入中专读书。

【按语】《素问》以营卫不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

《素问痹论》:

“帝曰:

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府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标疾滑利,不能入于腑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合,故不为痹。

”营卫不从,言其本,风寒湿三气杂至,言其标,此治痹之总纲也。

乌头汤所主: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此即《素问》“寒气胜者为痛痹”是矣。

以寒主收引,筋脉拘急,故不为屈伸。

方中黄芪实卫,芍药和营,以图根本;麻黄辛温以开痹着,乌头大辛大热,逐寒而燥湿,辛热雄烈之品,最易耗津伤血,芍药、甘草和营敛阴,制麻、乌之辛散太过,且具柔肝缓急之功,正可治筋脉牵掣,不可屈伸者也。

治标治本,有主有从,相反相成,此经方之法度,犹绳墨之不可废也。

乌头赤石脂丸(温阳逐寒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一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不知,稍加服。

【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方论选萃】清张石顽: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邪厥逆而上干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紊期疆界,此而用气分之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

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

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即于温药队中,取干姜、赤石脂之瀒,以填塞厥气攻冲之经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

今人但知有温经、补气、行气、散气诸法,不知有填塞邪气攻冲之窦也(《千金方衍义》)。

清尤在泾:

心背彻痛,阴寒之气偏满阳位,故前后牵引作痛。

沈氏云:

邪感心包,气应外俞,则心痛彻背;邪袭背俞,气从内走,则背痛彻心。

俞脏相通,内外之气相引,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即经所谓寒气之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是也。

乌、附、椒、姜、同力协济,以振阳气而逐阴邪,取赤石脂者,所以安心气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王旭高:

经曰: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也。

”乌头、附子、椒、姜振阳气,逐寒邪,赤石脂安心气,填塞厥气横冲之孔道,俾胸背之气各不相犯,其患乃除(《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李珥臣:

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内矣。

故既有附子温中,而复用乌头走表,干姜行阳散寒,蜀椒下气开郁。

然心主血,不可无入血分之药以和之,赤石脂入心经血分,性温体重,性温则能生阳气于阴血之中,体重则能降痹气于胸膈之下矣。

【近代验证】例一治心悸怔忡案(选自《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浙江科技出版社)肖某某,男,42岁,心悸怔忡,有时胸痛彻背,按其部位是心前区,询其胀痛为阵发性,左颈左肩部痛,是冠心痛象征。

体材中等,面色晦滞,舌质正常,舌苔白,大便正常,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脉弦。

治宜理气活血,通脉止痛。

处方:

栝蒌10克薤白10克枳实8克桂枝12克延胡索9克白酒2杯(分兑)四剂。

复诊:

痛渐缓,胀渐松,仍恶寒、肢冷,苔白,脉弦。

治宜活血理气,通脉疏滞。

处方:

丹参12克,西砂5克,降香5克,桂枝12克,延胡索9克,三剂。

三诊:

畏寒更甚,欲饮沸水,肢冷,背痛彻心,心痛彻背,面色huang白,舌质淡白,舌苔白腻滑,脉沉且迟。

治宜扶阳抑阴,制冲止痛。

处方:

附片18克制川乌10克椒衣6克干姜5克赤石脂12克延胡索9克白蜜45克(蒸兑)五剂。

四诊:

痛胀如拈,寒冷悉除。

拟原方减味:

附片18克,椒衣6克,白蜜45克(蒸兑)。

日服一剂,服至10天以杜复发。

(赵志壮医案,录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

《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湖南科技出版社,第一版)评议:

胸痛彻背,恶寒肢冷,由于心阳不足,阴寒乘之。

医者先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虽疼痛渐缓,但仍畏寒肢冷,苔白脉弦。

再用行气活血之丹参饮加味,畏寒更甚,肢冷面白,背痛彻心,心痛彻背,舌苔白滑,脉沉而迟。

故改投乌头赤石脂丸加味温阳散寒止痛,诸证悉除。

足证心为阳中之太阳,心阳不足应以温阳散寒为第一义,如一味偏执活血化瘀之法,足以贻误病情。

【按语】经云:

“阳气受于胸中”是以胸中者,清阳之所居也,心居膈上,故胸中者,心之所舍也。

痹者闭也,阳气为痰涎瘀血、寒邪闭而不通,则为胸痹心痛。

乌头赤石脂丸,正治胸痹心痛之方也。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脉证第九,载有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以治痰郁结气闭塞清阳之胸痹心痛,势发轻浅,此治寒邪侵入背兪,注于心之痛也。

病急而重,故方用乌头之大辛大热,驱散阴寒;蜀椒、干姜辛温散寒,复用附子之辛温豁瘀,破阴回阳,药力之峻猛,可谓无以复加矣。

妙在赤石脂一味,色赤入心,《纲目》言其补心血。

据药性药理报道:

含有丰富钠镁离子,能改动钠钾泵。

此亦一说也,以各参考焉。

当归四逆汤(养血温经法)汉张仲景《伤寒论》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并治寒入营络,腰股腿足痛。

【方论选萃】明许宏:

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

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住;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周扬俊:

圣人立四逆汤,全从回阳起见;四逆散,全从解表里之邪起见;当归四逆,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不欲入一辛热之味,恐其劫阴也(《伤寒论三注》)。

清王旭高:

此四逆乃太阳之邪,传入厥阴,而表证犹未罢者,故用桂枝汤,加当归和肝血,细辛散里寒,木通通阴阳、利血脉(《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柯韵伯:

此厥阴伤寒发散表邪之剂也。

厥阴居两阴之交尽,名曰阴之绝阳。

外伤于寒,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然相火居于厥阴之脏,脏气实热,则寒邪不能侵,只外伤于经,而内不伤脏,故先厥者,后必发热。

凡伤寒初起,内无寒症,而外寒极盛者,但当温散其表,勿遽温补其表。

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因厥阴主肝,为血室也。

肝苦急,甘以缓之,故倍加大枣,犹小建中加饴糖法。

肝欲散,当以辛散之细辛,其辛能通三阴之气血,外达于毫端,比麻黄更猛,可以散在表之严寒。

不用生姜,不取其横散也。

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行气于肝。

夫阴寒如此,而仍用芍药者,须防相火之为患也。

是方桂枝得归、芍,生血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