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2505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docx

届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复习学案《种群的特征》一

2014--2015学年生物(新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导学案

4.1种群的特征1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

三、知识网络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空间特征

四、导学过程

“导”—自主预习

1.种群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龄组成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类型:

增长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稳定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退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别比例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互动探究

探究一:

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

1、回忆初中知识,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能否举例说明。

2、种群的基本特征: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你能简单说明原因吗?

     

【提示】

1、凡是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个种的个体总和,叫种群。

某山地的杉木种群,某水田的浮萍种群

2、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

种群密度

【经典回眸】1、(2014·聊城模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聚集

D.2014年威海市人口出生率为6.86‰

【解析】解题关键是区分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

A项所述为年龄组成,B项所述为死亡率,C项所述为种群的空间特征中的集群分布,D项所述为出生率。

答案:

C

【变式训练】1、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2、(2014·南昌三校联考)试根据“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

(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种群的各特征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相互联系的,请完成相关的概念图:

 

决定大小和密度

 

思考完成:

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的种群特征是,它又上怎样预测种群密度的,请画出它的类型并加以标注:

【提示】

 

思考完成:

年龄组成

当种群中青年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较少是,种群呈增长型,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当种群中年老的个体较多,而中青年个很较少是,呈衰退型,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小,当种群的个年龄段个体数相当时,呈稳定型,种群密度将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经典回眸】(2014·石嘴山调研)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在停止增长时间(  )

A.增长速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

【解析】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阶段时,种群增长速率约等于零,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各个年龄阶段个体数量比例差不多;种群数量稳定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不是均为零。

答案:

D

【变式训练】3、下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D.营养级能量降低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

1、D2、

(1)由于男性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目相等,且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形成的XX和XY的个体数基本相等 

(2)出生率增高 (3)出生率在不断下降 推行计划生育取得实效

3、D

五、达标检测

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2、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

3、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型,C表示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___             。

(3)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4)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

3

(1)增长   衰退

(2)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3)越来越大

(4)越来越小

六、依据考点,归纳总结

【例1】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e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图中种群年龄组成a为增长型,预测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多;b为稳定型,预测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c衰退型,预测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

【例2】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测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B.其年龄结构较接近稳定型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

【答案】B

【解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七、布置作业

选择题

1.下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种群或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的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群落,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裸岩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2.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B.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C.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D.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3.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和乙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分别是()

A.减少,增大B.增大,减小

C.减小,稳定D.增大,稳定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5.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能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抗利尿激素,则①可代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若X表示胰高血糖素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岛素

D.若X表示浆细胞数量,则②可能代表某种病毒

非选择题

6.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

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

株/m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如果要全面了解调查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进行这项工作时对获得的小动物可存放在溶液中。

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和统计工作。

(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解析:

据种群密度推知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大有可能体现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2.C

解析:

种内斗争的程度影响因素包括种群密度、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

所以C错误。

3.B      

4.D      

解析: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5.D      

解析:

如图①②分别是X的正负相关因素;出生和迁入和种群数量正相关,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升高B正确;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C正确;抗原增加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为效应B细胞因此D错误。

非选择题

6.

(1)C                          变化曲线:

(2)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酒精                          用肉眼或仪器认真观察并分类

(3)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八、课后反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

收获

内容

疑点

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