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2137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规划 文档 4.docx

发展规划文档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探讨

汶川县映秀镇黄家村位于映秀镇东南部,国道213线东侧的半山地带,海拔高度840——1200米,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0户、268人,其中,劳动力174人,有耕地面积92亩,震前全村人平纯收入2936元。

“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黄家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等遭受惨重损失。

灾后恢复重建中,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家村紧紧抓住恢复重建和对口援建机遇,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恢复重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老百姓已全部搬入新居,目前正在加快恢复该村的产业发展,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经济发展后劲。

因此,结合地区自然环境和政府旅游政策,要使村民增收社会和谐,必须把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对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中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1)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

在农业方面主要表现在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保护环境,保证人体健康。

(2)产品的再利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农业方面主要是指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

比如,可将农作秸秆等废弃物和家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从而既能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又能向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

(3)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农村产业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但映秀农村产业基础仍很薄弱、农村产业科技发展滞缓、农产品市场发展水平低、农业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粗放经营。

因此,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要应对国际上绿色壁垒的挑战。

现在国际社会一直提倡绿色产品的生产,提高了对农产品的检验标准,并且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关系到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循环经济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循环经济产业的农产品更具价格优势。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生态问题。

例如,化肥用量过度、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多、大气污染严重、土壤质量下降等。

所以,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的、严肃的面对现在农业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寻找农业的循环发展模式。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施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也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食品安全危机凸显;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畜禽粪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等等。

如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可以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减少污染排放。

在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中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

这样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

以往的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农民纯收入较少。

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当前农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政策、经济和教育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缺乏循环模式的适应性的选择

几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

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

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

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8-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

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

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

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

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鸡-猪-鱼模式

   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

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1000元。

   牛-鱼模式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

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千克。

   鸡-猪模式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作农田肥料。

每40只肉仔鸡1年的鸡粪可养1头肥猪(从仔猪断奶至育肥到75千克)。

   鸡-猪-牛模式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作农田肥料。

这样可大大减少人、畜、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

循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的地区没有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农民循环经济意识薄弱

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粗放性经营方式。

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信息比较闭塞,缺乏市场理性,再加上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地方政府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易受传统和现实条件的束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常常违背科学种田规律,盲目追求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和市场的需求,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收益,更可怕的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3)缺乏政府技术和资金支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

但是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在强调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科技服务、人力等。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农”字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

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不能有效提供服务。

因此,导致农业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设备落后,更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支撑。

另外,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业推广项目和科技成果脱节现象严重。

(4)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循环经济是一个循环链,循环链的构建必须要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为支撑。

有了资金和技术还不足以使循环链产生最好的效益,人财物的管理是关键。

每一环都可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比如,对于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可以引进大公司,而村民作为中小股东参与管理,一方面降低了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学习经验技术。

(5)市场机制的阻碍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常常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环境的外部性造成的资源使用浪费、环境退化;第二,资源与环境的价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格,导致了资源无偿占有、无偿使用、耗竭加速、环境恶化;第三,生态环境的准公共物品性,生态环境消费中的非排他性,产生诸多的“搭便车”现象,最终导致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第四,资源与环境市场一直由政府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导致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6)缺乏系统的政策和法规。

循环经济在我国提出并被重视的时间不长,在农村具体如何规划,如何推行和落实,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管理和引导等,均没有统一的规划说明。

虽然,近年来循环经济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发展速度还是相对缓慢的。

目前为止,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尚比较欠缺,而仅有的相关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和法规,也仅仅体现在环保法律和法规之中,其他方面很少涉及。

国外经验表明,循环经济的长久发展需要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作支持,这些问题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些领域甚至还没有开始。

发展循环经济是个复杂、系统的问题,如果不加快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步伐,将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7)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但目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改进。

(1)农民方面:

许多农民缺乏循环经济意识,没有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意识。

为了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牺牲资源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政府方面: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宁可把资金和技术花费在工业和其他业绩明显的方面,也不愿意在成效不是很明显的农业方面下功夫;(3)社会各界:

社会各界对农业的关注也相对较少,社会教育和宣传程度不到位,没有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没有鼓励社会上人人参与环保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考

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位努力和完善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包括农业发展理念的改变、政府政策扶持、法律保障、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等。

(1)建立政府扶持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由于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和前期投入很多,很多经营都是微利甚至不赢利的,因此必须强调政府的扶持作用。

一些发达国家对循环经济的政府扶持措施主要为融资帮助、政府绿色采购、财政绿色补贴、环保专项基金支持、贴息贷款、增殖税和所得税减免,鼓励绿色消费,鼓励废物回收利用、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等措施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目前金融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国家、省、市财政应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或贷款担保,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建立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中长期融资的长效机制。

同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先进可行的农业技术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得以创建和发展的关键。

针对农业科技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努力方向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加强生物农药研制与开发;推广新型长效缓释肥料及应用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抗病虫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等;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建立生物工程和信息化技术体系,重视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2)突破市场机制障碍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农业经济形态,需要由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采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包括:

建立市场,如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土地许可证、资源配额、环境股票等;税收手段,如污染税、原料税、资源税、产品税等;收费制度,如排污费、使用费、环境补偿费等;财政制度,如治理污染的财政补贴、低息长期贷款、生态环境基金、绿色基金等;责任制度,如赔偿损失的罚款、追究行政及法律责任等。

(3)引入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

市场机制虽然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的运行,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素。

所以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农业循环经济只有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才能拓宽投入渠道。

同时政府应将资源的开发利用权更多的投放到市场,政府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和宏观调控。

另外,要采用政策引导方式,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环保生产、绿色采购等。

(4)保护村民和大学生创业人员等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当中,引进公司企业是必要的,但是这样一来村民和大学生创业人员的入股份额就会使他们处于经营管理的不利地位,入股少,决策权相应地显得微不足道,而农村循环经济的最大目的就是使农民增收,使大学生创业人员调动智慧增加农村的福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农村循环经济也就缺乏它根植的土壤。

(5)构筑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

要想实现农业循环经济,还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法律系统作保障,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特有的法律体系结构和环境立法传统,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生产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由于我国国家级环境立法的结构分为宪法性规定、环境基本法的规定、综合性的环境法律、专门性的环境法律、环境行政法规、环境部门行政规章,地方级环境立法主要包括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在民族自治地方还有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故应该将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融入国家的《宪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草原法》、《渔业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的同时,推动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6)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科技人员的作用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是市场经济和政策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宣传新的理念、提倡科学、及时提供最新市场信息和国家政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等。

他们把科学和理性带进农村,促进农村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创建和谐农村。

同时科技人员下乡活动也有非凡的意义。

农村需要科学,农民需要科技指导。

国家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但是如果让这些科技付诸实施,起到其预料的效果还是需要科技人员的指导。

(7)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农民绿色生产和消费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及农民的全面参与。

首先,从政府层面上来说,积极做出表率,从上到下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从政策、资金、科技、人力等主导方面予以扶持。

其次,从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民方面来说,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增强农民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让农民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

第三,调动全社会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来,鼓动人人为循环经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尽量减少垃圾的排放,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