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2044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docx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 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

从意向与结果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亲社会行为的内容从传统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

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谦让等等,还有学者从社会性角度,将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概括为:

①某些习俗性行为,如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②包容行为,如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关系的纳入行为;③公正性行为,如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④控制性行为,如控制别人打架、骂人等攻击性或不文明的行为。

  从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来看,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开始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多的,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并且行为的自发性开始提高,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不断增强。

二、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关背景

 

(一)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就如同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一样是贯穿于儿童成长始终的。

可以说,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

这些社会与文化环境就构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与此同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

   1、 内因

  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社会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以及气质、个性、自信等方面的影响。

  先就社会认知能力来讲,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还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并且还没有形成对他人外部特征完整且确切的认知。

不过,这一时期幼儿的移情能力(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程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还是有初步的发展的。

有研究表明,移情的产生和发展早在个体的婴幼儿阶段就已有表现:

8—12个月的婴儿就已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14个月的婴儿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其兄妹提供注意、同情、关心、分享和帮助;1岁后,婴儿开始安慰他人,并且助人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这一时期儿童对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则是开始从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加深到对习俗规则的认知,并开始有了初步的对社会责任感规则以及互酬规则的认知。

  其次,从儿童的自控能力来看,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主要包括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认知活动的控制以及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从有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处在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但3-5岁的幼儿其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到了3-4岁这一方面的表现则更加明显。

在这一时期,从生理的影响角度来看,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高于男孩。

   2、 外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就更多了,如,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等等。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最根本的环境。

在这其中,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儿童社会行为的态度、要求和行为,还有家庭的情感氛围等等,这些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都会被儿童看到和感受到,对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过事实上,因为这些因素往往是生活的细节,因而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比如在言行方面,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父母本身对某件事情前后态度的不一致;二是,父母双方对儿童某一行为态度的不一致。

但总的来说,这些言行上的不一致都会使儿童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矛盾的心理认识。

另外,在对待儿童社会行为的上,如果家长对于儿童错误的攻击性行为总是一种忽视或纵容的态度,则容易助长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长;但家长如果有对儿童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要求,则更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还有就是,融洽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也是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

  

(2)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在这一环境里,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教师以及同伴。

    在幼儿园,教师在儿童的心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教师的言行同样对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教师言行的一致性,以及教师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反应态度以及处理方式等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幼儿园中,同伴是与儿童交往最密切的。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同伴为儿童提供了认知、体验他人情感和感受的机会。

同时,同伴也会成为他们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3)社区环境

    社区,在现代的学前教育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以往的社区多是具有院落文化的单位庭院,有着各自的文化氛围,在院落中,儿童所接触到的不只是同龄的伙伴,同时还会有大一些的哥哥姐姐。

在这样的群体中交往以及游戏,同样也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了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不过,现在的社区多已是缺失了院落文化的小区,高层住房以及素不相识的邻里,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缺少了自然的体验和实践的场所,并且这种“小区”的住房形式也缺少各自独特而浓厚的文化氛围。

  (4)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来看对于儿童的影响最大的还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现代互联网等都是现代儿童获取外界信息以及开阔视野的主要渠道,因而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所传播的信息的性质,积极向上的信息则是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而带有暴力内容的信息反而会助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增长。

 

(二) 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

    关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总得来说主要的形式有:

1、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训练方法。

2、行为练习,主要是将幼儿置于困境中,处在矛盾中,让他们反复地进行练习,从而形成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谦让等各种利他行为。

而这种情境,不包含一切假设情境下的模拟行为练习,应是真实的情境。

3、精神奖励,可以起到强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表明,精神奖励尤其在巩固儿童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模拟练习,则是将幼儿置于假定的情境种,让他们体验和理解亲社会行为。

5、榜样示范,也是强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好方法。

附:

三、 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 亲社会行为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分层原则:

  因为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儿童,对他人的需要,困难的认识,情感的体验有不同的水平,亲社会行为动机水准也有高有低,因此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时,其具体目标应在总目标下,分层设立子目标。

而子目标的确立应根据儿童现有的水平提出相对高一级的要求。

   2、实践性原则:

   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育训练,应该贯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他们的学习中,游戏中,劳动中,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3、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应该一致,尤其是家庭教育。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教育的同时,不可忽略家长工作。

幼儿园中工作的一切成人言教和身教要一致,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幼儿。

  

(二)具体的教育措施

  从当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来看,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于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方法提出了很多,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应更多地与实际的教学相融合,以更好地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我认为这些方法应融合到以下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措施之中:

   1、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首先,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

其次,游戏也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儿童自然发生的一种学习。

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能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经验,而且还能获得社会性的经验。

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地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自我存在的价值、社会互动以及规则的意义,这些对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

首先,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途径;其次,游戏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

幼儿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这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移情训练,在与伙伴的争论、协商、合作中学会移情。

在游戏的自然状态中,也会为幼儿自然地生成一些矛盾情境,这时候重要的在于教师的引导。

同时,游戏也能够为幼儿提供所需的模拟情境,以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儿童文学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这里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童话故事、儿歌等等适合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在幼儿生活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来说,儿童文学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因为在儿童文学中往往会有许多亲社会的被幼儿所喜欢的角色形象,这些形象本身就是幼儿心中的榜样。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来提供给幼儿一些榜样示范,并且也会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本身就是日常性的,包括生活技能以及知识技能两方面。

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其实也是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去。

使幼儿在平时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体谅他人,在与同伴的争执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减少负面方式的影响。

  同时,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也可以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即,专门的教育活动,以便幼儿对亲社会行为有更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另外,教师应及时关注和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情绪状况。

对于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对亲社会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强化其亲社会行为。

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它与亲社会相反,无论是破坏玩具还是少年帮派之间的打架斗殴豆薯于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只故意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没有社会理由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敌意的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侵犯行为,如嘲笑、殴打等。

另一种是工具性攻击性行为,指为了实现某一种目标而以攻击性行为作为手段,如为了从其他小朋友手重获得一个可爱的玩具。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侵犯”别人的侵向。

如孩子打架,对他人的身体进行大、推、咬、踢、吐口水,用其他物品上伤害别人。

从别的孩子那里抢夺物品,骂人等。

在互相“侵犯”的过程中,往往回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会对自己、家庭、社会造成危害。

孩子的种种“侵犯”行为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安,所以一定要严加防范,设法控制,不要使之日久成习,泛滥成灾。

•[镜头一]:

玩娃娃家的时候,假扮妈妈的西西总是一刻不停地抱着娃娃不放。

这时,假扮阿姨的小鱼也想和西西一起照顾娃娃,也想抱抱娃娃,可西西却十分粗暴的一把夺过娃娃,还推了小鱼一把。

[镜头二]:

一次,一个小女孩穿了一双粉红色的鞋子,格外漂亮。

边上的小朋友见到自己的鞋子不如别人好看,便盯着去踩她的鞋子,还扬言要把她的鞋子踩得黑黑的。

类似这样的侵犯行为还很多,那么造成这一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案例吧。

侵犯行为可分为有意侵犯和无意侵犯两种,但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幼儿无意的,他不是有意的去伤害别人。

如镜头一中,聪聪只是为了想帮老师的忙,却遭到同伴的拒绝,没办法之下就硬抢。

其实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不知如何表达和沟通。

结果事与愿违,好心办了坏事。

•A、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侵犯行为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如父母过于逆爱孩子,或经常体罚、强迫孩子,或是自身的言行中有暴力的倾向。

蒙台梭利曾说过:

“孩子的心智是吸收性的。

”每个成年人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如镜头二中,西西想一个人霸占娃娃,很显然她还没有学会如何与人分享,不能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挫折。

B、由于妒嫉而造成的侵犯行为,幼儿见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就产生了嫉妒的心理。

由于孩子情感外露、冲动、自制力差,嫉妒往往会直接付诸行动,做出侵犯性的行为。

镜头三中,孩子见到同伴穿了比自己漂亮的新鞋子,就会羡慕,当内心不能满足,便开始失衡,从而造成嫉妒之心,最终这个孩子做出了踩别人鞋子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攻击性行为便时常发生。

“老师,某某小朋友又打我了”“老师,某某抢我的玩具”。

于是,老师每天都在不停地解决这些事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家长、老师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控制该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呢?

下面是我们在这一课题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有效策略。

1、减少儿童生活中挫折

因为挫折很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减少儿童生活中的挫折会相应减少攻击事件是发生。

成人应尽量简化规范,想儿童解释规范制定的原则,事先告诉儿童生活惯例中将要发生的变化,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来调整儿童对自身的期望,这样儿童就更容易获得满足感,从而减少采取攻击性行为。

2、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

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密切关系。

所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是矫正攻击行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家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要求父母减少消极评论的使用,例如威胁、命令、强迫等,引导他们使用积极的评价,尤其在惩罚时不能运用体罚。

这种干预结果极大的改变了父母和儿童的行为。

•3、帮助儿童识别无意攻击性行为

被无意攻击的受害者常常将无意攻击看作是有意攻击,为儿童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来使之改变对行为目的的认识,可以减少报复行为发生。

成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受害者情感反应的理解,向他澄清事件的意外性来消除紧张状况。

4、明确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

当身体或语言攻击发生时,成人必须明确告诉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

成人可以让儿童认识到无法通过攻击性行为获得奖赏,从而在儿童中确立起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观念。

这样即使在成人没有立刻出现的情况下,暴力事件也会减少。

攻击性行为,表面上孩子不会“吃亏”,但孩子会养成蛮横的习惯,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甚至诱发违法犯罪,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老师应更多的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

特别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德,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

此外,我们还应该作好家长工作,是家长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给予较多的关注,指导家长用一些有趣的是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兴趣、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附: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或事物采取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种形式,其程度可轻可重,从面部表情、姿态手势、口头语言到动手打斗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因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性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即这些青少年在幼儿期就表现出多而强的攻击性行为。

因而,重视儿童特别是早期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次数和强度,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和调理措施,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有所不同,它不是因根本的利害冲突或极端的对立关系引发的,而往往是由一些日常生活小事或纠纷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

 

   1.无端起哄。

儿童在课堂或集体活动中,因某种小事莫名其妙地高声尖叫,无理起哄,引起骚乱、影响秩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2.侵犯破坏。

与同龄儿童玩耍或游戏活动中,故意侵犯别人,排挤别人,抢夺玩具或毁坏物品等。

 

   3秽语伤人。

稍不如意或不顺心,就动口骂人,恶言秽语。

 

   4.打架斗殴。

因某种琐事或口角之事,聚集小团伙,挑衅打斗。

 

   5.挫折报复。

因某人某事而受到批评或惩罚,记恨在心,暗中找茬,伺机报复。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虽然与生理因素有关,如体质强的儿童比体质弱的儿童、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但是,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的倾向和性质主要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

 

   1.消极模仿。

消极模仿主要来自三个方l面:

第一,来自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冲突,打架斗殴等现象;第二,来自家庭成员的粗暴蛮横、打人骂人等不良行为的影响;第三,大众媒介的传播,特别是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中的武打、绑架、凶杀等事件,教会儿童发动攻击性行为的技巧和方法。

 

   2.教育缺陷。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恰当的奖励可能会强化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一切合理的、恰当的批评和惩罚则会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打架中占了便宜,或容忍、不加批评,或称赞孩子“好样的!

”“有种!

”;如果孩子吃了亏,则火冒三丈,激讽孩子“你没有嘴巴吗?

你缺了手脚吗?

你不知道揍他吗?

”等等,这实际上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一种奖励,它会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和强度。

 

   3.不良氛围。

一般讲,当儿童处在一个矛盾冲突叠起、冷漠无情、失去安全感的家庭中,或处在一个被孤立、被诬辱、被欺侮的班级中时,不良的情感气氛会使儿童产生莫名其妙的苦恼和愤怒的情绪,常常会因失去控制而借人或物发泄出来,引发冲突和攻击性行为。

 

   4.引诱和教唆。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

由于儿童年幼无知,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学会骂人、打架、行窃……这是强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甚至走向犯罪的通道。

 

   三、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措施

 

   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宜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优化环境。

即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创建团结向上、井然有序的园风和班风,树立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杜绝一切引发、强化、提供儿童攻击性样例的渠道。

 

   2.强化教育。

即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防微杜渐,并教育儿童学会处理矛盾和冲突,掌握相关的社会技能,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改善传媒。

即对不适合儿童收看的电视、电影、录像内容严加限制,有目的地选择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节目内容,从正面引导儿童积极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