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352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docx

西工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题含答案四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

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

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

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

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

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

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

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

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

”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

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

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

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

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

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

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第1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B.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C.笔墨可以抒写心灵。

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D.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

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

”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选择每题3分)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

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

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20070207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

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

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

“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

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

”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

“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

”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汉书·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

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

同“干”。

③太子庶子:

官职。

④刑余:

指宦官,周、召:

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书二千石:

官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案行士卒庐室案行:

巡视,察看

B.多所称举贬黜称举:

提拔,举荐

C.皆恐惧莫敢犯禁犯禁:

私闯禁地

D.明主知君洁白公正洁白:

廉洁纯贞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宽饶“刚直高节,志在奉公”的一组是()

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②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③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④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

⑤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⑥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

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当时皇上正用刑法治国,重用宦官,宽饶却不识时务,仍对此上疏奏事,触怒皇上,虽有郑昌为其求情,也无济于事,最终宽饶引刀自刭。

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

译文:

(2)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译文:

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①黄庭坚:

宋代诗人。

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

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

黄几度:

黄庭坚的朋友。

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

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

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

④瘴:

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8.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试作简要说明。

(5分)

答:

9.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四、名句默写

10、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

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④,渺沧海之一粟。

⑤,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⑥间关莺语花底滑,。

乙选考题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兽国黄昏

【美】艾伯特•马尔兹

十三岁的查理掌心里掂着一枚手榴弹。

等汽车离开,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飞弹高高地投到空中。

飞弹正落在汽车顶上,爆炸开来。

查理满意地笑了,又抓起雪去做第二枚手榴弹。

他是个矮小结实的孩子,面色苍白。

他一心盼望能买些糖吃。

他有个法儿能把一块奶油糖吃上半个钟头,那就是把糖放在舌头上去舔。

他还想要不是星期天就好了,因为星期天工厂都关了门,他家周围冷静得像一片墓地。

他一口气跑到家里。

“妈,给我三分钱,行不行?

”话里含着命令的口气,“有人掉了钱在地下道通风孔里。

要是我有几块橡皮糖就能把它粘上来。

”法仑太太给了他仅有的两分钱,说:

“这两分钱你也得还我。

”“没错。

”他已经忙着找绳子去了。

“唉,真是,”他妈妈说,带着他听惯了的久经患难的哀叹声,“从前,你向爸爸或我要一分钱,我们就会给你五分钱,你要五分钱就会得到一毛钱。

可现在你爸爸残废了。

赚钱虽少,他已经感激不尽了。

在公共汽车停车牌旁边,他伏在冰冷的铁格子上。

水门汀的沟底上布满了垃圾、雪和一小滩一小滩的水。

他开始把贴在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寸一寸地挪动,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橱窗的影子也在他脑中闪动。

他看到了那枚银币。

他紧闭着的嘴唇上带着微笑,他把绳头儿绕了好几道,打了个结,于是把嚼得又软又湿的橡皮糖的橡皮胶缠在结上,又把底面弄得宽宽的、平平的。

然后再把橡胶放进嘴里最后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放到沟底去。

他在聚精会神地工作。

有人从他背后走过来,生得痩小,衣服破烂,约四十五岁。

查理还没看见他就听见他的声音了,那人呼吸很吃力,仿佛在沉重负担下挣扎似的。

查理匆匆望他一眼,又集中力量去做最困难的工作。

那人默默观望了一会儿,在查理身边跪下去,用沙哑的声音说:

“咦,五角钱哩?

”他低头望望那摇摆在钱币上面的绳子。

“那么搞太费劲,是不是?

”他轻轻问道。

查理没有理他。

“天这么冷,橡胶当然马上就冻硬了。

”他说,“而且天渐渐黑了,你得有顺手的工具。

”那人站起来往四下迅速扫了一眼,一个人都没有。

他后退几步解开大衣,他上衣里有四根皮带系牢的细竿子,他熟练地把它们接上。

最末一根尖端还有小小的吸盘。

他走上前很利落地把竿子插入铁格子,跪下把竿子伸到沟底。

“我让你看看,一个行家是怎样干的。

”他若无其事地说,“另一种办法是用胶油,用胶油连镯子都能粘得上来。

”“滚开!

”查理用左手死拖那人的手臂。

“滚开!

那人把他挡开,一面哑声地笑,很无趣地。

“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你弄不上来。

何必留给别人来捡呢?

查理站起来,走到那人背后,照他的背心猛踢一脚。

那人痛叫起来。

他们之间相差三十岁,但两人都矮小、枯痩而倔强。

那人前后左右瞟了瞟那寂无行人逐渐暗下来的街道。

“你以为我喜欢干这个吗?

”他突然问,“你以为我乐意和你这样一个小孩子争夺这五角钱吗?

”可是一颗几乎被捏得变成冰块的雪球正打在他额上,他用一只手按住了头,又痛又气,快要哭出来。

“天快黑啦。

没有顺手的工具,你弄不到手,我和你平分吧。

”现在那人在哀求了。

“不干!

那钱是我的!

”查理气得浑身发抖。

“老天爷,我总得分一些呀!

”那人叫道,声音都给羞愧和痛苦弄涩了。

“这就是我的职业,孩子。

我一整天什么都没有找到,你一定要分点给我,说什么也得分!

“不分!

那人摊开了两只手。

“你这孩子!

”他绝望地喊道,“如果你大十岁的话,你就会明白了。

你以为我喜欢干这个吗?

查理的嘴唇绷得紧紧的,冻得青一块白一块的脸上满是怒容。

“要是我大十岁的话,我就会把你的脸打扁。

那人痛苦地弓下腰去捡起竿子。

他手按着背心,脚微跛着走了开去,不禁哭了起来。

查理站在那里浑身发抖,他的脸却像石头一样毫无表情。

天已经黑了。

(有删改)

【注】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查理用含命令的口气向母亲索要三分钱,表现了查理的蛮横无理;而母亲法仑太太要求儿子归还那仅有的两分钱,则表现了家庭生活的拮据。

B.查理把贴在停车牌旁边冰冷的铁格子上面的身子一点点地挪动着,他看见五毛钱后心兴奋得乱跳,而面包房的面包也在诱惑着他的胃口,说明查理急于用这即将到手的五毛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C.当约四十五岁的男人捡起竿子哭着走开时,查理站在那里浑身冷得发抖,他的脸“却像石头一样毫无表情”表明查理不想表露出胜利的喜悦。

D.《兽国黄昏》是一篇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无论是其具体的情节安排,还是每一处精致的细节描写,都是真实而准确的。

E.小说从小空间的铁格子四周、短时间的黄昏、极少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和穷人生活的小插曲下笔,以小见大,反映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

(2)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对查理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3)请分析概括文中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形象特点。

(6分)

(4)有人说查理被社会扭曲成一只野兽,也有人说查理体现了男孩儿的天性。

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认识。

(8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

(1)~(4)题。

王烈:

甘做乡野一画贤

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

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

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家宝,从不外借。

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

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

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约法三章:

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

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

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竹画。

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

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

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

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风雨雾露、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

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

一时兴起,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

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实践着。

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

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

“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

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那原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

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

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1993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

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兰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满院滴翠。

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

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

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

篱院长守身更舒。

横批:

老屋隐士。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

“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

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

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

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

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

“画,愈画愈难。

”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时常对人们说:

“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

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

“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一画贤。

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

B.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更不必借鉴今人。

C.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到创作激情和灵感。

D.“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十分困难。

E.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

(2)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王烈“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的?

(6分)

答:

(3)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

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6分)

答:

(4)王烈“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的文化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也“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第II卷表达题

七、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青年人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处理事情的前提。

B.他一方面既可以仍然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名教授,门墙桃李,此中大可物色党羽,而另一方面则可以遥控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达到一米七五。

D.我呻吟着伸手去按那只涎皮赖脸的大脸猫闹钟。

14.下列各句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中国海监船与闯入南海中国黄岩岛海域的菲律宾军舰对峙,诸如此类的挑衅行动此起彼伏,对此,中国政府已多次提出交涉、抗议,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实质性的维护主权和利益的行动。

B.如果奥朗德上台,可能就人权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

不过由于法国国内的经济不太好,所以无论谁上台,都会希望和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C.在近期各地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悄然松动之际,呼和浩特、南昌等国内二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也在悄然提高,上调幅度平均15%左右。

D.对于尼克斯的球迷们来说,林书豪的这条微博比球队赢球还要令他们开心,因为林书豪如果能在季后赛中及时回归,那球队晋级次轮的希望将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展望下东区决赛是必定无疑的了。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16.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

(1)上世纪70年代:

“你吃饭了吗?

(2)上世纪80年代:

“你下海了没?

(3)上世纪90年代:

“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

“你买房了吗?

内容变化的特点:

折射出的心理:

______

17.M&M巧克力广告词“只溶在口,不溶在手”是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灵感之作,堪称经典,2004年,被评为美国最受喜爱的广告,流传至今。

请加以赏析,填写下文,每空不得超过15字。

(5分)

本广告成功地运用了①的手法(3分),突出了M&M巧克力

②特点(1分),以至于不愿意让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语言③,(1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8、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2分)

 

八、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

要求: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参考答案

1、C(A“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张冠李戴;B笔墨“不仅是”技巧,此选项改变了限定;D“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的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