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知识目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和常见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作习惯。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考虑到课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更重要的要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德育目标:
本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的初、中级水平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1.器件方面:
使学生掌握常见半导体器件的外特性。
熟悉常见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
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
2.单元电路方面:
使学生熟悉基本的整流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以及组合、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一般应用。
3.综合应用方面:
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较复杂的电子线路的能力。
4.实验技能方面:
今调试单元电路及测试电路的主要参数。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能识别与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
(2)掌握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并会分析具体的电子电路;
(3)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及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来检测电子电路;
(4)能阅读与理解整流电路及典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
(5)能阅读与理解典型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6)能了解集成电路基本常识;重点理解集成电路在工业中的应用;
(7)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进行数字电路的测量与调试;
(8)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和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
(9)初步具有阅读和应用常见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能力;
(10)初步具备测试常用电路性能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技术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三、内容标准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及PN结的基本概念;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和极性,会正确选用二极管;掌握二极管的主要应用;理解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机理;能用万用表简单判别三级管的质量,会正确选用三极管;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活动安排:
各种二极管、三极管、场效晶体管的认识活动;二极管、三极管极性的判定。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二极管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二极管、三极管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二极管、三极管极性的判定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课程内容
1.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
知识要点: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本征半导体的概念;杂质半导体;PN结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技能要点:
二极管的认识活动;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
1.2掌握半导体三极管。
知识要点: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与类型;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技能要点:
各种三极管的认识活动;三极管类型及质量的判定。
1.3掌握场效晶体管。
知识要点:
结型场效应管结构符号和工作原理;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结构符号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晶体二极管应用电路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二极管的认识活动;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制作以及其它类型二极管的特性、应用。
活动安排:
各种二极管的认识活动;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制作。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二极管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二极管应用电路及其它二极管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制作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课程内容:
2.1单相整流电路
知识要点:
二极管的整流应用。
技能要点:
二极管应用电路的制作。
2.2其它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知识要点:
稳压管;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第三章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机理;能用万用表简单判别三级管的质量,会正确选用三极管;掌握正确分析各种放大电路的方法,并具备简单的计算能力。
活动安排:
各种三极管的认识活动;三极管类型及质量的判定;基本放大电路的实验操作。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三极管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三极管应用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三极管应用电路的制作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课程内容:
3.1放大器概述
3.2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知识要点: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技能要点:
基本放大电路的实验。
3.3具有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
知识要点: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条件;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简单计算。
技能要点: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3.4共射电路图解法
知识要点:
共射电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技能要点:
共射电极放大电路基本实验
3.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知识要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技能要点: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基本实验
第四章负反馈放大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反馈的概念、极性和类型的判别方法。
掌握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类型、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的应用。
活动安排:
无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反馈知识的闭卷测试、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学习的态度等)占3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2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课程内容:
1、反馈的概念
知识要点:
1、反馈的含义
2、反馈的判别
3、反馈的类型
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知识要点: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及原理
3、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知识要点:
正弦振荡的工作原理,振荡产生与否的判断。
第五章运算放大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直流放大器的两个特殊问题,了解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了解集成电路;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参数、简单运算功能;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质量好坏的简易判断及调零方法。
活动安排:
集成电路的认识活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实验操作。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差分放大电路
知识要点: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概念和存在的问题;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和抑制零漂的原理;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类型和连接方式。
技能要点:
集成电路的认识活动。
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
知识要点: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和种类;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符号和主要参数;理想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的特性及分析方法。
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
知识要点: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
4.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举例
知识要点: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电压比较器、正弦波振荡器
技能要点: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实验操作。
第六章晶闸管及直流稳压电源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整流电路及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掌握集成稳压器的实际使用,能分析其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
活动安排: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安装实训。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直流稳压电源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直流稳压电源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晶闸管(可控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知识要点:
晶闸管的结构;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知识要点:
电阻性负载;电感性负载。
3、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知识要点:
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元件的选择。
4、串联型稳压电路
知识要点: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直流稳压电源的调整及常见故障诊断
知识要点:
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调整方法步骤;常见故障的诊断技术。
技能要点:
直流稳压电源实训装接。
第七章数字逻辑电路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区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能进行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掌握“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门电路;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了解编码器、译码器、显示电路的应用。
活动安排:
全加器的逻辑功能测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数字电路概述
知识要点: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的特点;数字电路的分类;数字电路的应用;脉冲信号。
2.数制
知识要点:
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3.开关元件
知识要点: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4.基本逻辑门电路
知识要点:
基本逻辑门电路;TTL门电路和MOS门电路的使用;
技能要点:
TTL门电路实验;CMOS门电路实验。
5.组合逻辑电路
知识要点:
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技能要点:
全加器的逻辑功能测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6.编码器
知识要点:
二进制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
7.译码器和显示电路
知识要点:
二进制译码器;显示器及其电路。
第八章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及描述;能掌握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及描述;了解不同逻辑功能之间的转换方法,能正确使用集成触发器;能借助手册合理选用集成触发器;掌握集成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主法;了解寄存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清楚它们的功能。
活动安排:
集成JK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D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异步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时序逻辑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时序逻辑电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时序逻辑电路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RS触发器
知识要点:
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RS触发器。
2.时钟控制触发器
知识要点:
主从JK触发器;边沿JK触发器;边沿D触发器;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技能要点:
集成JK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D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3.寄存器
知识要点:
寄存器的基本概念;数码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寄存器的应用技术
4.计数器
知识要点:
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集成计数器
技能要点:
异步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5.应用实例
知识要点:
消抖动电路;数字钟。
第九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概念;理解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能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
活动安排:
555定时器应用电路的装接。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
其中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实验报告的成绩占1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触发器电路的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1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单稳态触发器
知识要点:
脉冲波形的种类和主要参数;用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2.施密特触发器
知识要点:
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3.555定时器
知识要点: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与功能;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第十章数模与模数转换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D/A转换和A/D转换的概念;了解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电路工作原理及应用。
活动安排:
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的认识活动。
考核要求:
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主要以数模与模数转换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为组。
其中数模与模数转换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5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D/A转换器
知识要点:
D/A转换电路及原理;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应用。
2.A/D转换器
知识要点:
采样与保持;量化和编码;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A/D转换器的应用。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学时分配建议
章
节
内容要点
课时
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8
2
晶体二极管应用电路
15
3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20
4
负反馈放大器
10
5
运算放大器
15
6
晶闸管及直流稳压电源
15
7
数字逻辑电路
20
8
时序逻辑电路
12
9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10
10
数模与模数转换
4
实验
16
机动
5
合计
140
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本课程最好是开展以产品为载体的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认识电子电气产品,熟练使用电子仪表与仪器、电工工具。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在实验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4)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等辅助资源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6)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平定学生成绩。
(3)应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要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4)缺课或缺交作业累计达本学期1/3以上,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5)本课程的考核,要综合技能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三方面来进行,建议配比为3:
2:
5。
即,技能考核30%;学习过程考核占20%;理论考核占50%。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综合化教材。
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院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建议为:
(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
(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4)选取的内容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课改精神,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按每学期两个班,每班45名学生配置)
实验设备: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25套
实验室功能: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