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土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9917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土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施工方案土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施工方案土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施工方案土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施工方案土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土建.docx

《施工方案土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土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方案土建.docx

施工方案土建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

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项目工程编号:

致:

震益监理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土建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将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复查。

附件:

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编号:

致:

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工程项目部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_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土建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工程项目部审核意见:

 

项目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日期:

 

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

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会签栏:

批准:

审核:

编  制 人:

解高铭

 

山西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2月26日

1、工程概况

2、方案依据

3、质量目标

4、项目组织机构

5、施工准备

6、主要施工方法

7、主要设备表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质量保证措施

10、平面布置

11、施工网络进度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钢精密带钢综合办公楼、辅助车间施工项目,共两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每层1030m,²建筑面积共计2290m2。

地下设自行车停放处面积约230m²,位于4-9轴线之间,两边设砼挡土墙。

一楼为车间,包括:

打毛机基础、套筒切割机基础、压废纸机基础、废钢打包基础、20t地中衡及2个重卷基础,车间内有3台5t电葫芦,柱为砼牛腿柱,梁为钢梁。

二楼为集中办公区,包括办公区和杂品存储间。

办公区装修按现有办公楼装修标准装修。

楼梯采用室外钢梯。

二、方案依据:

⑴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⑵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⑶冶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YB4147-2006

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⑸《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三、质量目标

3.1全部工程所有使用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国家规范和合同要求。

3.2分项工程质量均达到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3质量事故为零

 

四、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赵志宏

施工:

孙琨

技术:

解高铭

安全:

矦壮

质量:

王志刚

预算:

解建花

材料:

吴中友

五、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5.1.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自审和会审。

5.1.2工程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在熟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

5.1.3组织各职能人员和操作专业队,针对施工图要求学习有关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新材料工艺等技术准备工作。

5.1.4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5.1.5编制材料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5.1.6办理工程开工前准备资料,做好资料收集及整理工作。

5.2施工准备

5.2.1根据施工平面图位置做好场地平整,布置现场临时设施、材料堆放场地。

5.2.2编制各阶段劳动力计划和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做好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等的进场准备工作。

5.2.3组织对现场实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勘察、引进水平标高点、测量放线、放样、取得施工现场实地准确坐标尺寸,做好测量控制点。

六、主要施工方法

6.1施工顺序

降水----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土方回填----砖墙砌筑----地面施工---装修工程

6.2降水

依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地面下4米—6米见地下水,为防止地下水影响,土方开挖前必须在基础深度低于4米时,打井降水。

根据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设置12口20米深降水井。

主要下降重卷机基础,见降水布置平面图。

 

工艺程序: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打井——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抽水

6.2.1井点选择:

本工程选择管井井点降水,井位布置见附图及井深18米

6.2.2管井设置方法:

考虑到原厂房周边地下均为回填料可能有障碍物,打井前需把施工区域内的原回填料(均为石粉混料)用挖机挖除、换填黄土、并分层压实,打井机采用自落式打井机,井孔直径为800mm,打井前在井口上部回填土范围设直径1000mm的钢制护桶,打井所出泥浆排至挖好的泥浆坑,避免倒流井中,井位布置见附图,井打成后要认真下无砂管,先进行洗井,保证滤网畅通,然后下井管,井管每隔2-3m用8#铁丝绑定位块,保证井位正确,井管与孔壁之间用3-15mm的砾石填充用过滤层,滤层均匀。

6.2.3降水采用地下潜水泵,每井内各设一台,排水采用橡胶皮管排水管排至南侧的下水井

抽水要求昼夜三班连续作业,每班设置抽水人员1人,抽水人员要责任心强。

6.2.4建立交接班制度,做好每班抽水记录,一旦水位上升或水泵运转不良时,抽水人员应及时或通知有关人员,并每班必须做好降水记录。

6.2.5打好的井必须认真洗井,见清水后方可将抽出的水全部排入排洪沟内。

6.3土方工程

6.3.1土方施工前,应认真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查勘施工现场,了解现场地势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平整施工场地,清除现场障碍物,作好基坑地坪周围的排水设施,设置测量控制网。

6.3.2基坑开挖时,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分层挖土。

6.3.3基坑开挖程序为: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先深后浅同时进行,挖土时,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清底,随时测量基坑、槽的底宽及坡度,保证按图施工,本工程由于采用942反铲挖掘机坡顶挖,人工配合清土,故边坡的稳定性要求较好。

而本工程基坑深度大都较深,为保证施工安全,边坡坡度选取1:

1.2,根据开挖区域地质情况,特殊情况需特殊对待,坡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500mm,四边放坡以便于施工操作。

6.3.4基坑开挖时,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故挖土时,挖土机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0.2m厚的人工清理,随挖随清。

6.3.5基坑挖好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详细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设计人员及时联系,现场解决处理问题。

6.3.6本工程重卷机基础挖土最深处为-6.00m,两侧紧挨原有厂房基础,所以挖土时必须进行挡土支护,采用[30槽钢,间距600㎜,埋深2m,外露4m,约19.5t,挡土板采用6㎜厚的钢板,需用10.3t。

挖机台班3个。

6.3.7由于重卷机等设备基础在原厂房内,为了不影响生产,保护好原地面,采用10mm厚的橡胶皮铺在行车的路面上,橡胶皮宽5m,长100m,搭围挡200m。

洒水、清理用人工120日。

6.3.8在主厂房北侧大门留一个施工通道,用[30槽钢做钢架,间距1m,通道长12m,钢材总计约17.3t,图下图:

6.3.9厂房柱基保护方案:

重卷机基础在厂房内,基础深为6m,柱基基础为3m*3m,深度为-2.6m,相差3.4m,所以基础周围必须采用[30槽钢保护,埋深2m,柱周围每边留0.5m的间距。

(三个柱基需要保护)需要钢材24.8t,机械台班:

2个如下图:

6.3.10地下工程施工完毕并做好隐蔽验收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

6.3.11填土前应将基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坑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

回填土每300mm分层夯实,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6.3.12由于重卷机等设备基础在原厂房内,为了不影响生产,围绕施工现场搭建防尘棚与原厂房隔离。

防尘棚采用槽钢支护,用彩钢板隔离。

6.4钢筋工程

6.4.1工程使用的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并在复检合格后方可下料制作。

6.4.2钢筋原材料及钢筋成型料,均应做好标识,堆放整齐,以防误

6.4.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和焊接两种方法进行施工。

钢筋保护层严禁用钢筋头垫起,必须采用等标号的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块垫置,基础上层钢筋应用钢筋马凳垫起。

设钢筋马凳,材料为直径为20mm的螺纹钢筋,支腿上设置止-50×50×3钢板止水片,马凳排放间距@1500mm。

6.4.4钢筋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如下的质量检查:

6.4.5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钢筋的位置;

6.4.5.1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6.4.5.2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6.4.5.3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符合要求;

6.4.5.4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及片状老锈;

6.4.5.5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6.4.6底板上层钢筋绑扎时,要求设钢筋马凳,材料为直径为22mm的螺纹钢筋,支腿上设置止-50×50×3钢板止水片,马凳排放间距@1500mm。

6.5模板工程

本工程采用胶合板,木方内楞,钢管顶撑。

6.5.1基础模板:

采用胶合板,50×100(内楞)、100×100(外楞)木方现场拼制,φ48×3.5扣件式钢管顶撑,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支托组成。

6.5.2基础模板:

采用胶合板,50×100木方和φ48钢管作楞,配套使用M12穿对拉螺栓。

竖向内楞采用50×100木方@300,水平外楞采用φ48×3.5钢管外加φ48钢管竖楞,加固通过在双钢管处打孔拉结穿墙螺栓。

基础吊模下设模板马凳。

6.5.3模板细部处理

模板均采用木模板,50×100木方及钢管进行加固,支设方法,先对模板进行定位放线,然后将拼好的大模板按模板定位线进行安装,钉好竖向木方(300mm间距),并铅螺杆孔穿上螺杆,待水平钢管装上之后,将螺杆紧固,并支设支撑或进行拉结。

同时用支撑或拉杆上的螺栓进行柱模垂直度的调节。

模板支设见下图所示。

6.5.4基础侧壁的埋件,在埋置前应进行钢板的整平处理,埋件制作时,为防止钢模板变形应在钢板上打眼,两块钢板间用螺栓固定,然后再在其上焊接钢筋爪,埋置时,用M10螺栓@600与模板固定。

6.5.5顶板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及拉杆→安装纵横木方→调平板面标高→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平整度并调平

6.5.6顶板模板支设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查模板的尺寸、对角线、平整度以及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

安装就位后,立即与梁、墙模板连接。

顶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6.5.7基础与墙体侧壁的埋件,在埋置前应进行钢板的整平处理,埋件制作时,为防止钢模板变形应在钢板上打眼,两块钢板间用螺栓固定,然后再在其上焊接钢筋爪,埋置时,用3M10螺栓与模板固定。

6.5.8模板的拆除

6.5.8.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6.5.8.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得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6.5.8.3模板拆除除满足上述混凝土强度要求,还应满足上部施工荷载要求方可拆除。

6.5.8.4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6.5.8.5基础螺栓的埋设使用螺栓固定架见附图,螺栓固定架使用50角钢制作,螺栓固定架的固定在基础垫层砼浇注时,在垫层砼上插螺纹22钢筋头400mm长,固定架角钢与其焊接。

6.6混凝土工程

6.6.1施工准备

6.6.1.1施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需要,认真做好泵送混凝土供应计划。

6.6.1.2浇筑前,应做好基坑降水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不得在带水或带泥浆的情况下施工防水砼结构。

6.6.1.3上道工序完成,复核模板、支撑、预埋件、钢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签注混凝土浇灌令后方可浇注砼。

6.6.1.4砼基础浇注采用混凝土泵车,所有的机具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维修人员以便随时检修。

木抹子10个,铁抹子10个,2米刮杠5根,草帘子4000平方米。

6.6.1.5砼浇注期间分两班作业,每班工长、技术员、电工、设备维修工各一名,每班专业振动手8名,瓦工5名,配合人员20名。

6.6.2混凝土浇筑

6.6.2.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溜管或布料袋等。

6.6.2.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为50cm。

6.6.2.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6.6.2.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相邻的两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应超过2小时。

各部位浇筑砼采用方法为:

基础底板采用从中心向外循环推进法浇筑。

6.6.2.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6.6.2.6现场应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实测,并做好记录,对超过方案规定±10mm的,通知工长及技术负责人对该车进行正确处理。

严禁擅自向混凝土中加水搅拌。

6.6.2.7办公楼辅助车间每一层砼浇注采用1台42米泵车和6辆罐车连续作业。

泵车分别布置在中间通道上,先从柱开始浇注。

6.6.3抹压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二次抹压。

砼浇筑后,表面要进行不少于四次的抹压(特别是接近初凝时抹压更重要),防止表面龟裂。

每次压面之间,要注意用塑料布覆盖砼表面,防止水份蒸发。

每班20人压面。

6.6.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及时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在常温下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冬季施工时则应采用覆盖草袋、篷布或搭设保温棚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要配备足够的人员专门进行养护工作。

6.6.5砼应按规范留设足够的试块,按规范要求时间进行试验。

6.6.6砼发生干缩,冷缩,或内外温差过大时,会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变形大于允许极限变形时就会开裂。

在基础表面覆盖一层0.08mm厚的塑料布,防止砼水份蒸发,塑料布之间要搭接300mm。

砼初期降温速率要控制在1-2℃/天。

在塑料布外表面覆盖两层草帘子,草帘表面撒水保持湿润,撒水温度应低于砼表面温度,但不大于5℃。

6.6.7操作人员挂牌上岗,浇筑过程中,分层振捣,确保砼密实、不漏振,防止砼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

6.7脚手架工程

6.7.1施工准备

6.7.1.1编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对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进行验算后,采用合理的架子体系。

6.7.1.2搭设架子所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7.1.3脚手架搭设前要向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6.7.1.4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考试合格并取得上岗证书。

搭设人员的个体防护充分(已作定期体检、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已配齐)。

6.5~6级以上大风和雷、雨、雪应停止脚手架作业。

6.7.2脚手架搭设要求

6.7.2.1落地脚手架搭设顺序:

放木方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6.7.2.2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

脚手架采用50mm厚木板及上人竹笆。

钢管及扣件不可锈蚀。

6.7.2.3搭设脚手架的所需材料进场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

6.7.2.4脚手架搭设前,工长按搭设方案中有关搭设要求,向架子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按预定距离分别划出立杆位置,并沿线撒石灰标记。

6.7.2.5架子搭设工人应持证上岗,保持人员稳定。

6.7.2.6脚手架的搭设作业,要统一指挥,按要求搭设。

6.7.3搭设及拆除:

脚手架搭设要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必要的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建筑物四周脚手连为一体。

6.7.4搭设时,立杆要垂直,偏差不大于其高度的1/200,相邻两根立杆接头要错开500mm,大横杆在每一面脚手架范围内的纵向高差不宜超过100mm,同一步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要相互错开,不要在同一跨内。

在垂直方向相邻两根大横杆的接头也要相互错开,其距离不宜小于500mm。

为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沿架子纵向每隔25—30m设置一组剪刀撑,其斜杆分别扣紧在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

各立面的脚手架的大横杆要互相连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钢管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本工程立杆纵距2.0m,横距1.0m,步高1.8m。

内立杆离建筑物间距300m。

每步的脚手架外侧均设1000mm高的护身栏杆。

6.7.5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用钢管连接。

水平方向每8m左右设一处,竖向每层设一处,其连接点必须设在立杆与大横杆的结点上。

6.7.6脚手架的搭设见附图,在砼浇注工作面设置马道宽600mm,用钢跳板,跳板绑扎固定牢固。

6.8砌筑工程

砌体材料要先进行外形尺寸检查及抗压抗折的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作中。

砌体材料必须提前一天浇水湿润,严禁随浇随砌,不得使用含水率成饱和状态的砌块。

6.8.1砂浆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配合比必须提前试配。

采用重量比,通过台秤来控制拌合料用量。

砌体用砂浆应随拌随用,如出现泌水现象,要进行二次拌合,砂浆要在拌合后2小时内用完,更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6.8.2砌筑时,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基层用水湿润,并用砂浆找平,按图放出墙体轴线、弹好墙边线及门窗线,做好标识;通过提前排砖来确定门窗洞口砌体,并使用皮数杆来控制砌体标高。

6.8.3立皮数杆:

在墙体转角处立皮数杆,来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浆、砌砖的厚度均匀,保证水平,同时在皮数杆上标明门窗洞口,过梁、圈梁的高度保证其位置正确。

6.8.4砌砖宜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揉一揉”的操作方法。

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6.8.5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

6.8.6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不得留直槎。

6.8.7砌体砌筑时,按规定要求设置墙柱拉接筋1000mm长2Ф6墙体拉结筋@500,并且弯钩向外,用墨汁画圈,做好明显标志。

6.8.8砌体灰缝垂直缝10mm,水平缝8-12mm,砌体要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薄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出现通缝或透明缝。

6.9装修装饰工程

6.9.1总体部署

6.9.1.1装修工程施工时,室内装修及外墙装修均由上往下进行。

并按先湿作业后干作业的顺序进行。

先建立样板制度,随后大面积展开。

6.9.1.2组织专业的施工班组,分别承担各分项装饰工程,定任务、定质量、定标准、定时间,实行优质超产重奖、劣质重罚,保证质量、保证工期。

6.9.1.3材料供应:

订货前取样品交设计、业主审核后方可进货,对易产生色差、规格差的材料应选择同一厂家同一批产品。

6.9.1.4装修顺序为:

结构验收→门窗框安装→门窗框边填缝→内墙抹底层灰→地面→→顶棚、内墙面层→门窗扇安装→外墙抹面→内外墙涂料

6.9.2抹灰工程

6.9.2.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浇水湿润→贴饼冲筋→阳角做护角→抹底层→抹罩面灰→清理

6.9.2.2抹灰前预先安排专人将墙面喷水湿润,以免抹灰层空鼓

6.9.2.3找规矩、做灰饼应符合下列规定:

首先按抹灰面积大小规方,如面积小,可用一间墙作基线,用方尺规方即可。

如面积较大,先在地面上弹出十字中心线,并按墙面基层平整度在地面上弹出墙角(包括墙面),中层抹灰的准线(规方)。

然后在距墙角约100mm处,用线锤吊直,弹出垂直线,以此垂直线为准,按地面上已弹出的墙角准线往墙上翻引,弹出墙角处两面墙上中层抹灰面厚度线,根据抹灰面厚度线每隔1.5米做标准灰饼;

6.9.2.4分别用混合砂浆抹底层和中层灰,稍干后抹底灰,底灰7~8成干后抹中层灰,中层灰应比两边的标筋稍厚,然后用刮杠靠住两边的标筋,由下向上刮平,并用木抹子补灰搓平。

6.9.2.5待中层灰六、七成干时罩面,操作应从阴角开始,用钢抹子压实赶光。

6.9.3内、外墙涂料工程

6.9.3.1施工顺序:

基层处理→第一遍批刮腻子→第二遍满刮腻子→整体打磨→第一遍涂料→第二遍涂料→现场清理

6.9.3.2基层处理

基层表面应平整,阴、阳角及角线应密实,轮廓分明;基层应坚固,如有缺楞、掉角处用粘结砂浆修补好,表面麻面及缝隙用腻子补平;表面油污、灰尘、溅沫、及砂浆流痕等清除干净。

6.9.3.3满刮腻子

一般为两遍:

第一遍横向满刮,所有微小砂眼及收缩裂缝均需满刮,以密实、平整、线角棱边整齐为度。

同时,应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不得漏刮,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平顺。

注意不要玷污门窗及其它物。

第二遍满刮腻子方法同第一遍腻子,但要求此遍腻子与前遍腻子刮抹方向互相垂直,即应沿着墙面竖刮。

6.9.3.4整体打磨:

待腻子干透后,用专用打磨器或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

6.9.3.5刷涂料

第一遍涂料涂刷前必须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涂刷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边线、棱角、小面后大面。

阴角处不得有残余涂料,阳角不得裹棱。

第二遍涂料涂刷顺序和第一遍相同,大面积涂刷时应多人配合流水作业,互相衔接。

涂料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刷不开。

涂料干燥较快,应连续迅速操作。

涂剧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推进,要上下顺刷,互相衔接,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

成品保护:

墙面的涂料未干前,要妥善保护,不得碰撞、污染。

涂刷墙面时,不得沾污门窗、玻璃等已完工程。

6.9.4楼地面工程

1)施工准备

楼地面施工前,室内墙面湿作业已经做完,楼地面垫层已经做完,在墙上四周弹好+50cm水平线;板块应预先用水浸湿,并码放好,铺时达到表面无明水。

2)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铺找平层→弹铺砖控制线→铺砖→勾缝、擦缝→养护→踢脚板安装

3)将基层表面的浮土或砂浆铲掉,清扫干净,并用清水冲洗;

4)先根据排砖图确定铺砌的缝隙宽度,一般为2mm;

5)根据排砖图及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

注意该十字线与墙面抹灰时控制房间方正的十字线是否对应平行,同时注意开间方向的控制线是否与走廊的纵向控制线平行,不平行时应调整至平行。

以避免在门口位置的分色砖出现大小头。

6)铺砖时所用结合层用干硬性砂浆,配合比为1∶3(体积比),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

干硬性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7)铺贴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