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方案.docx
《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
XX建设场地位于XX市天心区湘府路与新开铺路交汇处东北角,受XX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由XX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XX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对该工程进行总承包施工,受监于XX市天心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工程建筑物包1栋公寓式办公楼(7#栋)、及纯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33528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面积约28539.35平方米,地下部分面积约4988.65平方米。
地下室一层或两层,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30米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建市〔2014〕130号”及“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建建函〔2014〕73号文”等文件要求。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狠抓质量问题治理,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提高。
突出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准确把握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
将技术与管理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质量责任落实,强化激励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
为践行政府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提升工程产品质量,加强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管控,让业主获得一个使用满意的产品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XX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变更、洽商文件》;
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
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建市〔2014〕130号;
4.《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建建函〔2014〕73号文;
5.《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6.《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
三、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创建目标及组织机构
1.创建目标
创建省级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消除常见质量问题,减少后期维修工作,提升工程实体的整体品质,最终达到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
2.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由施工、技术、质检及物资部门及分包班组共同组成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实施小组,由项目经理包冉亮任实施小组组长,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为本次创建工作的总协调人,负责协调各专业分包的关系,并将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领导。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实施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包冉亮(项目经理)
副组长:
言哲(技术负责人)
成员:
项目部施工、技术、质检及物资等部门成员及分包班组现场主要负责人。
定期由执行经理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协调解决上周项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上述创建小组成员参加。
四、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1.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7#及地下室工程的模板工程根据不同楼层有两种模板形式,塔楼非标准层、地下室采用木模;塔楼标准层采用铝模。
1.1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防治措施
①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②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③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④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⑤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⑥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2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①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②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③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④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
⑤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防治措施
①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②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③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张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④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⑤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1.3模板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线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防治措施
①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②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③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④铝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⑤铝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⑥梁、桩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1.4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模板内残留木板、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防治措施
①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②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③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外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1.5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1)现象
由于模板支撑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
2)防治措施:
①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
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②铝模支撑体系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
③支撑体系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如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④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
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
1.6柱模板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柱箍间距太大或不牢;未安装柱箍或穿墙螺栓只采用对顶或拉铁线固定模板;
②测放轴线不认真,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③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孔洞、露筋;
④支顶不当、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⑤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⑥柱内有杂物、垃圾未清理干净,模板上的旧砼未清干净,柱脚未留清扫口;
⑦模板完成后,砼浇注前不对模板进行验收;
2)防治措施:
①柱子封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②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300~5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加对拉螺栓,其间距一般控制在500~800mm;
③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④四边支撑要顶牢、顶稳;
⑤模板上砼残渣应清理干净,柱模根部应设垃圾清扫口;
⑥模板完成后,砼浇灌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砼;
1.7结构柱胀模、断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
1)原因:
柱模板强度、刚度不够
2)防治措施:
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1.8柱身扭向
1)原因:
校正时未双面校正
2)防治措施:
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
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临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以使柱模不扭向。
1.9轴线位移
1)原因:
柱支模时未拉通线
2)防治措施:
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1.10剪力墙模板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方木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间距过大或支撑不牢导致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
②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墙内用木楔打撑。
③墙根压脚板不牢稳、易胀模、跑浆、露筋,模内根部未清理夹渣。
④门窗洞口变形。
2)防治措施
①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模板,并吊线拉线找方正
②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
③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④如果是两侧面模板立好后,再打孔穿螺栓的,必须先在墙根部模板上留100×100的垃圾清扫口。
⑤墙身放线应准确,模板就位调整要认真,螺栓要穿齐、拧紧。
⑥验收时查看墙体的垂直度,对超过规范要求的部位调整后重新验收。
3)合格标准
①墙身垂直、平整。
②墙根部干净,定位准确,模板拼装紧密无大的孔隙。
③方楞间距在300~400mm,对拉螺栓设置间距在500mm左右。
1.11结构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
1)原因:
墙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够,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未执行到位。
2)防治措施:
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认真执行。
1.1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
1)原因:
模板根部缝隙未堵严,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未座浆。
2)防治措施:
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
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水泥砂浆座浆50mm厚。
1.1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
1)原因:
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支撑不足或失效。
2)防治措施:
门窗模板内设足够的支撑,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牢固。
1.14梁模板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梁身不平直,梁底向下挠曲。
模板支撑未校直撑牢,支撑整体稳定性不够,或没有支撑在坚硬的地面上;
②梁底没按要求起拱;
③梁模方楞间距过大,梁底梁侧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模间拆除困难;
④梁柱节点施工缝内夹有杂物未清理;
⑤模板局部拼缝隙较大,漏浆多;
⑥较大梁或深梁侧模刚度差,中间又未设对拉螺栓或对拉螺栓间距偏大,梁下口炸模,上口偏歪,梁中部向下挠曲明显。
斜撑角度过大(大于60°),支撑不牢;
2)防治措施:
①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边接处下料尺寸一般稍微缩短;
②梁侧模必须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钉牢,梁底按规定起拱;
③砼浇筑前应将模内清干净,并浇水湿润,梁柱头节点施工缝必须先清洗干净,并在柱头板适当位置留清扫口;
④梁底支撑间距应保证不产生变形,要严格按方案施工,支撑底为泥面时要通长垫木;
⑤梁侧模根据高度采取措施,在侧面加设方木或钢管围檩,若梁高超过600mm,应在梁中加对拉螺栓,间距一般为450mm左右;
⑥梁板模安装完成后应对梁柱模、支撑等进行检查、加固处理;
3)合格标准:
①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定位线和水平线,钉柱头板;
②梁底模按设计标高,当跨度不小于4m时,按设计起拱,设计无要求时按1/1000~3/1000,先主梁起、后次梁起拱;
③梁下支撑要设垫板;层高在4.5m以下时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侧模要钉压脚板和斜撑,梁高不小于600mm时设对拉螺栓,间距450mm左右;
1.15板模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平整度差,板中下挠,板缝拼接不严,两块拼板间相互错开有高差;
②板底龙骨间距过大,底板未按设计或施工方案起拱;
③板底缺少支撑或支撑不稳固,上无水平支撑,下无扫地杆;
④板面旧砼不清理干净;
2)防治措施:
①通线调节支柱上的高度;
②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板模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拉通线钉固;
③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拉线检查标高及平整度;
④梁板模内应清扫干净;
⑤板模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
3)合格标准
①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在基土面上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②安装现浇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立柱应对准,并设垫板;
③模板接缝不应漏浆,砼浇筑前要浇水湿润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④板模应按要求起拱,板面应平整、干净;
⑤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模底支撑竖直、支承连接稳固;
1.16铝模设计或加工尺寸不精准,与设计图纸不符。
1)常见质量问题
铝模深化设计程度不够,未统一考虑建筑、结构及水电安装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出现连部分设计变更都未考虑的情况发生。
致使铝模成型效果与设计图纸不符
2)防治措施
加大铝模的深化设计力度,优选综合实力强、信誉好的厂家承担铝模设计和加工;铝模加工前严格审查深化设计图纸,逐一核对清晰确认无误后方可加工制作;加强铝模进场验收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铝模预拼装成品逐一核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进场按照使用。
1.17模板的拆除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梁板砼或悬挑构件未达强度要求就拆模;
②撬坏砼边角、拆烂模板;
③阴角部位或板底未拆除干净,伸缩缝内模板未及时拆除,被砼等填塞堵死致拆除困难;
④后浇带两侧支顶拆除后未及时回顶,可能导致梁板裂缝;
2)防治措施:
①要留置试件来控制拆模时间,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②根据现场的情况加强砼的养护;
③拆除边模或侧模以不损坏边角为准,一般宜在砼浇筑20小时后拆除;
2.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2.1柱子外伸钢筋错位
1)现象
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
2)预防措施
①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设好,用铁卡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矫正后现浇筑混凝土;
②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筋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核改正。
2.2露筋
1)现象
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时发现其表面有钢筋露出。
2)预防措施
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进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竖立钢筋虽然用埋有铁丝的垫块垫着,垫块丝与钢筋绑在一起却不能防止它向内侧倾倒,因此需用铁丝将其拉向模板挤牢,以免解决露筋缺陷的同时,使得保护层厚度超出允许偏差。
此外,钢筋骨架如果是在模外绑扎,要控制好它的总外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2.3箍筋间距不一致
1)现象
按图纸上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2)预防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供绑扎钢筋骨架时作为依据。
2.4钢筋遗漏
1)现象
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
2)预防措施
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基本上记住图纸内容,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整个钢筋骨架绑完后,应清理现场,检查有没有某号钢筋遗留。
2.5钢筋的锚固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梁钢筋伸入墙、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够或锚固方式不当,有抗震要求的未按设计要求下料。
②次梁钢筋入主梁的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地梁钢筋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够。
③柱钢筋伸入基础承台或伸出楼面、屋面的长度不够。
④板底筋或面筋入梁内的锚固长度不够设计或规范要求。
⑤水平钢筋在墙转角处的锚固不符合要求。
2)防治措施
①做好技术交底。
②审核班组钢筋下料单。
③严格按设计要求、钢筋《16G101-1》平法图集要求下料,保证各处钢筋锚固符合要求。
④锚固长度不够的要重新开料或焊接加长,或适当调整钢筋位置。
⑤柱筋伸出楼面长度不够的要在砼浇灌前及时预插以保证上端的长度。
2.6墙、柱主受力钢筋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或浇筑砼时被振动器或其他东西碰歪撞斜没有及时复位校正,下层墙、柱伸出钢筋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层墙、柱钢筋搭接不上。
②基础预插钢筋歪斜或跑位。
③剪力墙水平钢筋长度不够。
④墙、柱钢筋间距不均,过大或过小,绑扎不竖直。
⑤主受力钢筋大小配料错误,或漏筋。
⑥墙、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主筋弯折不当,不符合要求。
⑦偏位钢筋处理不当。
⑧墙柱竖向受力钢筋,相邻钢筋接头未按要求错开或错开距离不符合要求。
2)防治措施
①按设计要求将墙、柱断面边框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墙柱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处与各纵筋绑扎固定,以保证各纵向受力筋的位置。
②基础部分墙柱插采取加箍、加临时支撑等稳固的支顶措施。
③按要求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必须牢固,必要时采用柱子加定位筋进行固定。
④剪力墙水平钢筋的长度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下料,不够长的应及时拆除重做。
⑤柱与梁、墙相交时,应按柱钢筋包住梁、墙钢筋的原则。
⑥砼浇筑之前要做好钢筋的隐蔽验收工作,确保钢筋安装质量,做好“三调整“即竖向结构浇筑完成后调整一次;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拉线检查调整一次;顶板混凝土完成后调整一次。
2.7梁主受力筋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梁底、面筋间距不符合最小净距要求,或钢筋间距大小不一较混乱,有二排或多排的钢筋排距不合要求(下掉到梁中或上下排靠得太紧)。
②梁钢筋骨架不顺直,梁主受力钢筋不到位、有效受力截面减小。
③梁支座负筋在节点处断开,未采用通长钢筋,而以绑扎搭接的方式安装。
④主、次梁钢筋位置不正确。
2)防治措施
①在钢筋绑扎前应核对受力钢筋,以免下料错误或安装错误。
②在梁柱或梁墙节点部位,要合理调整钢筋位置,以免梁钢筋与墙柱钢筋相碰导致钢筋不能正确就位。
③梁板钢筋安装时,应先放置主梁钢筋,待主梁钢筋骨架绑扎好后再放置次梁钢筋并放置在主梁钢筋之上。
④梁的二排或多排受力钢筋在绑扎的时候应用短钢筋头或拉筋措施隔开并绑扎牢固。
梁内上下两排钢筋距离不应小于25㎜或钢筋最大直径。
⑤砼浇筑之前要做好钢筋的隐蔽验收工作,确保钢筋安装质量。
2.8洞口加强钢筋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剪力墙门窗洞口四角的加强钢筋漏放或长度不够要求或位置不当。
②楼板面预留洞口四周未放加强钢筋或放置的加强筋不符合要求,洞口内板底钢筋未贯穿连通。
③预留洞口位置设置不合要求,影响到主受力钢筋的配置。
2)防治措施
①按照设计图认真下料,向钢筋工人做好技术交底,浇筑砼前做好隐蔽验收。
②楼板预留洞按无洞情况配楼板底筋,墙或楼板预留洞周边按设计要求配置加强筋。
③按照图纸设计和相关图集要求进行洞口处加强钢筋的设置。
2.9柱箍筋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箍筋间距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与柱筋不垂直,交点未绑牢。
②柱筋上下两端的加密箍的间距、数量、加密区高度等未按要求设置。
③柱箍未按抗震要求设135°弯钩,弯钩端平直段长度不够10d。
2)防治措施
①箍筋下料制作时要按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的必须设135°弯钩。
或将箍筋绑好后再用工具扳成135°弯钩也可。
②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③箍筋安装前要做好交底工作,相互提醒,应把箍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绑扎。
箍筋最好用粉笔划好位置。
④柱箍的加密高度必须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
3)合格标准
①箍筋间距均匀、符合设计要求,箍筋与竖筋垂直,绑扎牢固。
②柱箍上下端加密区清晰、长度符合要求,柱筋骨架整体成型良好、垂直。
③所有抗震要求的箍筋都带有135°弯钩。
2.10节点区箍筋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节点内无箍筋,或箍筋挤在一起没有分开。
②节点箍筋与主筋不垂直,节点内钢筋较多较密,布置不合理,箍筋歪斜使墙、柱筋出现偏位。
③节点内箍筋间距过大,没有按加密要求配置。
2)防治措施:
①按设计要求下料,安装前做好交底工作。
②加强过程控制,对节点区箍筋进行严格控制。
③加工开口套对节点区箍筋进行绑扎。
2.11梁箍筋的安装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梁端箍筋加密长度不够,间距偏大。
②梁箍筋与主筋不垂直,梁受力截面减小。
③主次梁节点处,主梁两侧附加箍筋设置不符合要求。
④梁端第一个箍距节点边距离太大。
2)防治措施
①按设计要求的尺寸正确制作成型箍筋,以保证钢筋绑扎不偏位。
②梁支座处的箍筋从梁边或墙边50㎜处开始设置。
③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及箍筋间距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④严格钢筋的隐蔽验收,不符合要求不能浇筑砼。
3)合格标准
①主次梁相交处加密箍筋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设置,为每侧4个间距50的同直径箍筋。
②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不小于1.5倍梁高、且不小于500㎜。
③有抗震要求的梁箍筋带有135°弯钩,且在梁中交错布置。
④箍筋安装与梁纵向受力筋垂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
2.12梁、墙、柱钢筋绑扎搭接
1)常见质量问题
①搭接范围内没有绑三道扎线,只绑两道或一道。
②钢筋搭接长度太短不符合设计要求,或钢筋搭接太长浪费材料。
③搭接的钢筋成交叉状、歪斜,或两钢筋相间的距离较大没能绑在一起。
④相邻的绑扎接头没有错开,或错开距离不符合要求,或同一断面内绑扎接头百分率超过要求。
2)防治措施
①墙、柱、梁主筋尽量按最长下料,能不断开的地方就不断开,安装前先向工人做好交底工作。
②梁底跨中三分之一、梁面支座两侧负筋范围内一般不搭接,采用通长筋。
③有绑扎搭接的部位,应先排好钢筋使钢筋并在一起,绑扎好搭接点,绑三道,绑扎牢固。
④墙柱钢筋如有偏位的,要应处理好复位后方可绑扎搭接上段钢筋。
⑤绑扎接头相互错开,错开的净间距为0.3倍搭接长度。
3)合格标准
①钢筋绑扎三道且牢固。
②绑扎搭接的钢筋成平行状紧靠在一起。
③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当梁侧面为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当梁侧面为受扭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e,锚固长度取Lae;其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2.13梁、墙、柱钢筋的保护层
1)常见质量问题:
①主受力筋保护层垫块不到位或厚度不符合要求。
②梁板底未设置保护层垫块,砼浇筑后箍筋显露。
梁板面筋位置不正确或砼厚度不够致面筋显露在外。
③保护层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