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9189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docx

个性化辅导教案高三现代文阅读指导归纳概括题

教学目标:

掌握现代文中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内容

热身练习

(1)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从军行》)

(2),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韩愈《师说》)

(5),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馀鹦鹉粒,。

(杜甫《秋兴》)

答案:

(1)孤城遥望玉门关

(2)吴宫花草埋幽径(3)梧桐更兼细雨(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最喜小儿无赖(6)水尤清洌(7)而知也无涯(8)碧梧栖老风凰枝

精讲阅读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

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宗白华认为:

“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⑤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⑥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

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相传锺繇说过: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笔迹界破空间。

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⑦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朱光潜说:

“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⑧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

“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

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

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

明代书论家项穆说: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

”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

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⑨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

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

“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

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⑽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

宋代米芾说: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

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分)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2分)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B.何况C.可见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

 

答案:

1.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A

4.情感和美感

5.D

6.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

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

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

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

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

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

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

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

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

“传统是城市的灵魂。

”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

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⑦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

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

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

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⑧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由于因此B.由于才能C.因为所以D.因为而且

2.第⑥段画线词语“年轮”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第⑦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2分)

 

4.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

(4分)

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造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由于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雷同是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C.本文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是为了说明城市建设缺乏城市传统。

D.家园城市是在不断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终极目标。

6.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方面体现了“家园城市”的要素,试举一例加以阐述。

(5分)

答案:

1、(2分)D

2、(2分)发展的历史

3、(2分)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

4、(4分)第4段的“空间”是指场所:

作用是便于人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第5段的“空间”是空地:

作用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得到精神山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感到压抑与紧张。

(每个要点个1分)

5、(3分)B

6、(5分)世博会会址选择在黄浦江两岸。

黄浦江上蓝天白云,清风徐来,绿波荡漾,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大自然,体现了家园城市满足居民对大自然审美的深层需求这一要素。

(其他如世博会主题等,举例2分阐述3分。

巩固训练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

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

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

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

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

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

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

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

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

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

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

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

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

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

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

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

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

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

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

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

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

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

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

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

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

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

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

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

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

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

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

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

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

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

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

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

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

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

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

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

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

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2分)

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

(不超过60字)(3分)

 

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12.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

(4分)

答案: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10.革命志士,母亲的战友;57年前被枪杀于天目山的大树下;牺牲时年仅27岁。

11.BE

12.表达对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现象的责问与担忧,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自我测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16分)

①《解放日报》记者龚丹韵:

玛雅人2012的末世预言已经流传很久,后来美国科幻大片让它全球闻名。

在2012年新年来临之际,东西方都在关注一个共同话题:

,现在,连科学家也加入了研究,科学解释和研究理论层出不穷。

为什么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大众会对末世预言如此感兴趣呢?

②《新发现》杂志主编严锋:

可能是古老的恐惧和新的忧虑结合起来了。

③古代一直流传着关于末日的各种神话。

玛雅人的预言,是根据他们的历法得出的,现在已经有人试图从科学角度做出解释,比如说那天正好是各种天体运行到某个位置,造成了南北极的互换倒置。

听起来可怕,但是他们没有完全告诉人们的是,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其实南北极已经倒置过几百次了。

一些现象好像特别吓人,但是如果把它完全说穿,也就不吓人了。

又比如常常和末日论相关的几颗星连成一线的现象,每年都会出现,如果几星连珠代表凶兆,那我们早已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

比较有趣的是,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没有出现过末日预言,只留下“杞人忧天”的成语,带着否定意思,可能与儒家提倡积极入世,“不知生焉知死”的乐观精神有关。

但不管怎么说,人类从文明诞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对末日的恐惧心理。

而今天旧的恐惧没有完全消灭,新的技术恐惧又和它叠加在一起。

④龚丹韵:

新的忧虑究竟是指什么?

⑤严锋:

科学让我们发现,地球比过去认为的要脆弱得多。

比如说,科学家一直担忧小行星撞击地球。

6500万年前就有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落到地球,它释放的能量远远超过了原子弹,恐龙可能就因此彻底灭绝。

有人说,谁知道哪一天这样的景象又会重现?

还有科学家提出了“量子真空坍缩”,认为某种状态下世界瞬间就会完全消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物理学家拉斐尔•布索甚至说,时间可能将在35亿年后停止……这种担忧不是出于神话和神秘主义,而是与科学发现有关。

新的忧患的另一个来源是技术的发展。

人类越是理解宇宙和生命,越能体会到世界是何等复杂和不可控。

除了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外,还有许多末日幻想,本身就是技术的衍生品。

比如现在纳米研究非常火热,上世纪有一位叫埃里克•德雷克斯勒的科学家认为,将来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微型机器人,它能轻易地自我组织、自我复制。

这种小到无形的纳米机器人,带来的后果难以想象。

至于生物工程的其他争论:

流行病毒、基因操控,是否会被恐怖分子利用等等,在信息畅通、学习能力空前提高的文明阶段,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当科学介入了哲学思考,哲学和宗教还有安慰人的余地,但是科学却“很真相很犀利”。

于是,科学一方面向我们除魅辟谣,让我们知道雷电不是神仙做法,但是另一方面科学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不安和不确定。

⑥颜丹韵:

“2012预言”也许只是创作噱头,但是全球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集体担忧,是否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态度,正在产生某些积极的转变?

⑦严锋:

现代人对世界的危险感,远比古人敏锐。

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时刻面临着生活的创伤感、失控感。

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更不能改变整个社会,觉得时刻处于一种快崩溃的状态,失望大于希望,这种现代性的“崩溃感”激发了人们对“末日”作品的共鸣。

年轻一代对生活的不确定、对未来的焦虑,加剧了“末世感”。

进一步说,灾难意识就是人的一部分,是人之为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古代“杞人”的价值或许一直被低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末日恐惧”一直被回避、被压抑。

西方文明采取的办法,是不断探讨死亡,由此体验生命、开拓生命的起源。

⑧“末日热”一种是物理的,另一种是心理的,是现代人焦躁不安的投射。

固然,末日想象的文化作品看多了,大众的兴趣有点“少年强说愁滋味”。

但是把事情想得很可怕,也是生物的一种自我激活、自我反省。

探讨末日,是为了抓住当下,激活生命的本能和警觉,让我们更热爱生活。

1.文章第一段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2分)

A.人类文明是否真的会毁于一旦?

B.“世界末日”是否有确凿的科学依据?

C.地球是否会有毁灭的一天?

D.地球是否真的即将面临一场浩劫?

2.文中“古老的恐惧”可以概括为。

(2分)

3.文章第五段认为“科学非我们带来了新的不安和不确定”,理由是

(3分)

4.文章第六段记者发问的目的是()(2分)

A.意在强调2012年的末日预言纯属虚构,人们无需担心。

B.意在指出人们对末世的担忧实际上是人们生活方式上的一种积极的变化。

C.意在探寻人类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依然存有末世忧虑这一现象中的积极因素。

D.意在询问采访对象对如何排解当今人们的末世忧虑有哪些积极的建议。

5.文章认为“末日热”产生的原因是。

(3分)

6.文艺作品中对“末日”假设了多种可能,有自然的灾难,外星生物的入侵,还有高科技战争引发的毁灭等……试举一例,用本文最后一段划线句的观点进行阐释。

(4分)

答案:

1.D(2分)

2.古人对“世界末日”的神话预言以及对某些自然现象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

(2分)

3.科学发现地球可能会遭致灾难;新的技术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科学打破了哲学和宗教给人的安慰。

(3分)

4.C(2分)

5.现代人对世界更敏感的危险感;现代生活给人带来的“崩溃感”;年轻一代对未来的焦虑;人类本身具有的灾难意识。

(3分,写出一点给1分)

6.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实际是要指出,关于“末日”的探讨不应只停留在对末日的恐惧,而是要用“末日”的忧患来启示今天,让我们反省和警觉。

以电影《2012》的结尾为例:

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

”最后,拥挤的方舟打开了舱门,接纳了杰克一家和另外的一些求生者。

(4分,评分要点:

对文中划线句的阐释2分,例子内容和分析2分。

至于例子出于什么作品则不必苛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